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8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大同立即起来,站在俞大猷一侧。俞大猷说道:“等我安排了事务,再来教孩子一些拳法。”
周梦臣说道:“何须如此。俞将军带走他吧,玉不琢,不成器。今后每年过年,让他回家一趟就行了。”
恍惚之间,周梦臣想起了当年自己住校的时候。一年也不过回两次家而已。
俞大猷对周梦臣这个决策,感到吃惊,随即又有几分佩服。
虽然百姓与士大夫之间,有易子而教,就是父亲不教儿子,反而托付给关系好的朋友与同僚,为的就是担心,自己下不去手。但是做官到周梦臣这个地步,一般都很少让子弟远离家乡去求学了。
毕竟他们什么没有。住在家里请西席不就行了。
毕竟离家在外,会有很多意外照料不了。在路上也很有可能遇见很多意外。
而周梦臣却能下定这个决心。
只是俞大猷却有些不敢。说道:“大人,您也知道,我是常驻东海五卫的。哪里是新开辟的地方,乃是烟瘴之地,
万一?”
周梦臣说道:“我力主开海移民,如果海外之地,我周家人都不敢去,那不成了笑话?如果真有意外,我不也不怪你,是我儿命不好。”
俞大猷听了,心中肃然起敬,心中暗暗感动。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梦臣话锋一转,说道:“这一次,我也从大同,北…京,找来三十多个医师,一百多个学徒,一部分安排在南洋,一部分安排在东海五卫之中,也算是为了解海外燃眉之急。”
周梦臣固然对开海有坚定的意志,但是他也不是不要儿子的命了。一来,周大同毕竟是他周梦臣的儿子,决计是不可能与那些移民挤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周大同在台湾居住条件,只会比在京师好,不可能会比京师坏。俞大猷是忠直,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二来,其实就外科医生密度而论,海外一直在上升之中。周梦臣来之前,唐顺之对他说的那些事情,他一直记在心中。
他在北…京也敲定这些事情。未来北…京,大同,榆林等地培养出来的新郎中,都会远派到南洋去。努力让海外不缺郎中。
其实,这也是缓解了一部分新毕业的郎中。
在周梦臣没有关注的角落之中,医学院培养,医院实习出来的郎中,与传统中医派培养弟子的方式,形成了激烈的冲突。
不能说谁好谁坏,更多的是利益之争。
这种培养方式,很快就培养出一些郎中。但是很多地方根本没有那么多市场。毕竟大部分穷人都是不看病的。如此一来,双方自然要争斗。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
于是,很多新毕业的郎中,是没有地方去的。
周梦臣给他们开辟了一条海外之路。固然是为了移民着想。但是无意之间,让南洋的医术胜过了中原地区。这也是后话了。
俞大猷听周梦臣安排如此周全,也就没有说什么了。答应将周大同带到台湾去。
只是俞大猷临走的时候,才发现周大同的行礼,整整拉了一船。
对于这一件事情,周梦臣都没有办法。都是李云珍准备的。有十几个护卫,一个个武艺高强,在军中能当百户的,有厨娘,有郎中,是李时珍的弟子。得真传那种。还有一些侍女。乃至携带各种行礼。
吃得用得,各种各样应有尽有。
面对李云珍强大的母爱。周梦臣也只能退避三舍,他固然想让周大同自己带一个包裹滚动。却是万万不能做到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林润到来
今后数日,南京兵变尘埃落定。
周梦臣也等到了北…京的来人。不是别人。而是新任的巡盐御史林润。
林润与邹应龙乃是徐阶安排在言官体系之中的两员大将。本来他们是作为对严嵩的主攻手,在原本徐阶的计划之中,在周梦臣与严嵩冲一波,消耗严嵩的政治威信。然后言官一涌而上,将严嵩给撕下来。
这两位更是被徐阶看重的门生。
周梦臣一听林润的官衔,心中就冷笑一声。
周梦臣本来以为徐阶盐政的事情,全权托付给自己。万万没有想到,这事情还没有开始,桃子就已经准备好摘。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一股怒意,很想将这一件事情放任不管,由林润来办。
不过,他随即一想,就林润自己来说,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或许这一件事情,可以反过来想,本来这一块蛋糕,徐阶可以自己吃下去。而今却分了一杯羹给周梦臣,虽然依旧是打工人。但好歹是能分润一些政治利益的。
而且,周梦臣也品味出徐阶的某种斗而不破的意味。
双方彻底划清界限是一回事,在某些事情上毫不妥协也是一回事。但并不意味着,双方一定要拼一个你死我活。
周梦臣想了想了,还是要看看徐阶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派人传召林润。
林润在周梦臣面前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放肆。
其实林润与周梦臣年纪相仿。但是周梦臣已经是朝中有数的大佬,而林润才刚刚进入仕途三年。三年的时间。爬到了位卑权重的巡盐御史任上,也算是进步神速,但到底也无法与周梦臣相比。
林润行礼过后,说道:“这里有恩师手书一封,请大人过目。”
周梦臣拿过来裁开一看,徐阶在字里行间,还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明明是摘桃子的想法,但是在徐阶的笔下,却不是那回事。
不过,与周梦臣所预想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周梦臣看完书信,将书信对折,放在桌子上,手指轻轻敲击两下。说道:“这里面的内容。首辅交代过没有?”
林润说道:“已经交代过了。”
周梦臣说道:“你对盐政有什么想法?”
林润说道:“从户部查过。在弘治年间,盐税供应朝廷与边关,年二百万两,多得时候甚至到二百三十万两之多,乃朝廷支柱之一。而今仅仅有百万两上下。本朝比弘治之时,人口增多倍余,而盐税不多而少。其中定然有猫腻,严党于其中必有蹊跷。而今正是扫清妖氛,还天下朗朗乾坤的时候。”
说实话,弘治中兴,其实也就是那回事。弘治帝仅仅是维持局面而已。否则也不会在晚年面对达延汗的崛起,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即便如此,弘治年间的很多数字,也是吊打后面各朝的。
周梦臣很有兴趣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让盐政尽复旧观就可以了?”
林润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时过境迁。当以而今局面为定论,如果能尽复旧观,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也不能削足适履。当另选出路。”
周梦臣听了这一句话,心中忽然对林润有兴趣了。
有时间,周梦臣不能不感谢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大部分杰出的士大夫,都在想着改革。比较有名的,自然是后来曾经当上首辅的,高拱与张居正。而这两个人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身后有一大批这样想法的人。
正是有这种改革变法的思潮。周梦臣在某些时候都已经被视为改革的领袖人物。
做大事,首在得人。有些时候也不应该当有门户之见,虽然门户之见,党争之势,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但宰相肚里能乘船。什么林润是徐阶的爱将,胡宗宪还是严嵩的爱将?耿定向,虽然是湖广人,同样是徐阶的学生。
有时候,要善于挖墙脚。
特别是在林润在某种地方也表现出改革的倾向了。如果盐政这一件事情,做下来。林润何尝不是周梦臣的旧部。
周梦臣忽然对林润热情起来了,说道:“你觉得盐政当从何处下手?”
林润说道:“下官已经当急奔扬州,逮捕鄢懋卿,清查账册。然后将严党余孽一网打尽。然后调查盐场,清理盐商,重定开中法。”
周梦臣说道:“若雨,有些事情你还是不懂。你的办法已经错过时机了。在严嵩刚刚倒台的时候,以雷霆手段,清查鄢懋卿。还是有用的。但是而今…………,鄢懋卿不是傻子。此刻他定然能做都做了。他定然是死罪,但是藏在他身后的人却未必了。估计你抓不住什么证据。”
林润的字若雨。
林润说道:“还请周大人指点迷津。”
周梦臣说道:“作诗,功夫在诗外。作事,功夫在事外。你且一边就坐。陪我见一个人。”
林润不明就里。但也答应下来了。
周梦臣对身边的人吩咐了一声。片刻之后,就有一人被引进来。林润看进来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太监。心中忽然有一种感觉。接下来的时间,恐怕不好熬了。
周梦臣与来人打招呼。不是别人。正是江南织造藤祥。
两人寒暄一阵坐定,藤祥说道:“这几日。你做得好大事业,你不知道,魏国公是何等恼羞成怒。暗地里已经向京师告状了。你也要小心啊。”
周梦臣说道:“此事已经传到你耳朵中了。不过,你觉得京师会怎么说?”
藤祥说道:“京师怎么说。不看陛下怎么说,徐阁老怎么说?你觉得陛下与徐阁老会怎么说?自然是支持你。不过,小弟劝你一句。我知道定国公与丰国公不对付,但是勋贵的事情,我们这些外人不要介入太深了。树敌太多,不是好事。”
藤祥这几句话,到有几分真心实意。
定国公也姓徐,与魏国公府是本家。当年靖难之战,定国公主上,为 成祖皇帝通风报信。被建文帝当殿杀死。用自己一条命换来子孙后代的定国公。刚刚开始的时候,魏国公府与定国公府,那是很不对付,近乎老死不相往来。原因,就是魏国公府两代国公都是支持建文帝的。
甚至如果不是徐达威望太高,徐达也有一个女儿进了成祖宫中。魏国公这一脉,说不定就要追随建文帝于地下了。
但是英雄与恩怨都随着时间流逝,魏国公府自从回到南京之后,虽然天高皇帝远,但是京城就失去了奥援,而定国公府与魏国公府毕竟是一脉相传,一笔写不出两个魏字。关系也就渐渐的恢复过来了。
而丰国公李儒,继承父亲的事业,致力于改良京营。他虽然没有掌管三大营,但却掌管神机营,其他两个大营,分别是英国公,成国公掌管。
问题来了,大明世袭五国公,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在北…京,魏国公在南京。黔国公在云南。如果没有新封的丰国公,那么神机营应该是谁管?
定国公。
即便原本不是,而今这个时候,定国公也会觉得,丰国公抢了自己的位置。更不要还有勋贵之中,新旧勋贵之争,新封的马芳的朔州伯,戚继光的云中伯,俞大猷的东海伯等等。都属于新勋贵,虽然人数少,但是能打。李儒想要改革京营维持京营的战斗力,其实就要将旧一套制度给打烂。
而这一套制度的受益者自然是老勋贵吗。
第一百三十六章 背后利益
周梦臣与李儒虽然近些年有些避嫌。但是谁不知道两人之间的老交情了。
藤祥自然是知道,他疑心周梦臣顺便为自己人出头,也是自然的。
却不知道,周梦臣正要对整个南京京营下手,为魏国公是必不可免的。周梦臣内心之中,可是奔着将魏国公变成富贵闲人的去的。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这与丰国公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是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南京兵部,陛下震怒。总要有一个交代的吧,魏国公说南京都是他家的。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