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一世界,什么最重要?
    人才。
    在嘉靖年间也是如此。
    周梦臣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情?他毕竟不是人形计算机。在数学验算之上,一个人是有极限的。周梦臣在武昌的时候,程大位就帮了他不少忙。但是程大位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天才。
    周梦臣想要再培养一个这样的人却不容易了。
    刘修水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师弟,已经让程大位感到绝望了。怎么都教不会,当然了,不能说没有进步,但是比起周梦臣教授程大位那种丝般顺滑,一点就透。程大位教授刘修水,就好像逆水行舟,沙中挑金。
    这让周梦臣明白了。
    不是他智商太差,而是程大位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也是特例。大部分人面对数学的时候,都是一个样子。
    同样,周梦臣想要快速培养数学人才的想法也破灭了。
    但是在周梦臣需要大量基础的数学人才。别的不说,很多大工程计算量,周梦臣一个人根本应付不来。而没有足够的数学人才,什么样的科学发展都是空中楼阁。
    而最容易得到的数学人才,就是钦天监这一批人了。
    这些人有数学底子,周梦臣不用给他们打基础,甚至也不用教授什么数学原理,直接扔出击个计算方法,都能成为周梦臣一个绝佳的计算单元。周梦臣自然不会放弃。
    “实在不行。”周梦臣心中默默想道:“我个人羞耻一点也算不了什么。”
    只是周梦臣不大明白的是?杨宏量他又明白了什么?他问道:“你明白什么?”
    杨宏量说道:“师傅的天文历算之道,天下第一,又岂能随随便便成为师傅的入室弟子,他们没有资格。以我之见,师傅愿意传授,是师傅宽宏大量,让他们能成为师傅名下挂一个名,已经不错了。”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古代师徒制度,如程大位,刘修水,杨宏量这三个人,说起来,就是周梦臣的亲传,或者入室弟子。但是在古代,很多人除却亲传弟子之外,还有大量不列门墙的弟子。只是随便教教而已。
    很多大儒讲学,有很多人来听,这些来听的人自称一句某某门下听讲,也不为过。
    周梦臣不想收弟子,又想将钦天监中人纳为己用,这似乎是一个好办法。
    只是周梦臣总是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心中暗道:“我今后,是不是也要有真传弟子,内门弟子,外门弟子,关门弟子?”他总是有一种荒谬的感觉,不过,这应该是而今最好的解决办法。
    即便周梦臣感觉再怪异。
    他也不拒绝这个解决方案。说道:“不错,就这样办了。你去安排便是了。”
    “是。”杨宏量说道。
    于是,当周梦臣给杨宏量授课的时候,眼前已经不是杨宏量一个人了。
    而是周梦臣坐在正堂之中,正堂之中摆着三张桌子,分别是程大位,刘修水,杨宏量三个人的位置,至于其他二三十人,就在外面站着听。
    钦天监老一辈子人,拉不下面子。来的都是年轻一辈,与杨宏量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又经杨宏量引入,几乎唯杨宏量马首是瞻。当然了,周梦臣将吴恒得罪狠了,也就吴家的人并没有来。
    周梦臣秉承一支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的态度,不将这些站在面前这一道门当回事。
    他只是想将科学的思想,在钦天监中深深种下去。
    只是周梦臣并没有想到,他的无疑之间,将今后一个强横百年有余大学派打下了根基。这是后话。
    周梦臣每日教学读书。
    教授弟子之事,周梦臣慢慢的也让程大位参与进来。毕竟程大位的数学水平用来教授他们这些人已经搓搓有余了。而周梦臣将一部分时间用来攻读钦天监乃至大内的藏书。
    钦天监藏书本身就很了不得。
    可以说,古代绝大多数天文典籍,还有开国以来,不仅仅是开国以来,就是宋元时期的天文观测记录,这里都有。
    对于无心之人,这些都是一群故纸堆。但是对于有心之人,这去是一个宝贵的财富。
    须知,即便是到了后世,中国古代的天文资料依旧发挥着作用。
    而且钦天监而今虽然不行了,但是在开国之初,是有特殊地位的。甚至即便是想现在,钦天监正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那就是能借阅大内藏书,包括永乐大典。
    周梦臣读书教学,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只是时间一长,他却有些焦躁起来了。
    要知道,他并不是来这里当一个区区八品小官的。而是传播自己的思想,想要有所作为于天下。但是而今,他来了京师这么长时间了,弟子都有三十多个了。皇宫之中,就好像是石沉大海。
    一点消息都没有。
    周梦臣心中忐忑。
    而张居正这一段时间,也没有与他深谈。而是每日早出晚归,不知道再忙些什么?
    这一日,周梦臣终于堵住了张居正,问道:“张兄,你最近都在做什么?”
    张居正说道:“没有什么?不过是逛逛琉璃厂,看看市面上,有什么新书籍没有。”
    周梦臣从张居正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他也不相信,张居正在京师这一段时间之内,真得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不过,他也没有细问。他相信张居正自己会处理好的,如果需要告诉自己,也不会客气的。他只是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烦恼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说道:“张兄,我们来京师一月有余了。这么长时间,陛下一直没有见我?是不是陛下已经忘记了这一件事情?”
    “我打听过了,何维柏已经被罢官回家了,严阁老被罚俸而已,这一件事情,也算过去了。”
    “陛下到底是一怎么想的?”
    张居正看着周梦臣,说道:“你不是做得很好?”
    周梦臣脑门之上几乎跳出来一个个“问号?”他根本不明白,张居正为什么这样说?
    张居正哑然失笑,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位?我们里面说话。”
    张居正引周梦臣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左右看看,关好门窗,确定没有人能偷听之后,这才问道:“周兄,你来京师这么长时间了,也听了关于陛下很多事情?你觉得当今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梦臣听了之后,陷入沉思之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了?
    嘉靖皇帝在整个古代史之中,都是一个很难概括的皇帝。周梦臣思量半日,想来想去,说出了三个字:“聪明人。”
    这是周梦臣对嘉靖皇帝评价。


第十二章 陛下之心
    张居正说道:“不错,当今陛下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甚至是聪明过甚。圣意察察,我等做臣子当如何在陛下手下做事,却是一个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周梦臣一时间抓不住重点,但是他却相信张居正,也就顺着张居正的思路问道:“张兄,你觉得该如何在陛下手下讨生活?”
    张居正说道:“第一,有特殊且不可替代的才华。”
    周梦臣心中暗暗点头。
    这其实是说当今陛下另外一个点刻薄了。
    或者说天下皇帝都是这样的,你没有用,还想列身于朝廷之上,实在是想的太好了。
    不过,对于这一点周梦臣倒也不怯。
    虽然杨宏量说周梦臣在天文历算之上,乃是天下第一,这是有一些夸张了。但是周梦臣也自信嘉靖皇帝,找不到胜过自己的人。这就符合了张居正所言的,有不可代替的才华。
    张居正继续说道:“第二,就是不要太过聪明。”
    对于这一句话,周梦臣就有一些不理解了,他问道:“这是何意?”
    张居正这一段时间早出晚归,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凭借张居正这样才能,很快就交接了一大群朋友。而这些朋友都是士林中人,如果说北京百姓对于政坛的谈论,更多是道听途说。有很多都是不对的。那么北京士林中人的一些言论,准确性就高多了。
    张居正这一段时间,其实是对北京政坛收集资料,进行一个总体分析。
    当然了,这是为了周梦臣也是为了自己。
    这种分析周梦臣需要,而张居正自己也需要,毕竟张居正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中不了进士,进不了官场。而今只是为了未来做准备而已。
    张居正说道:“当今最大的三个特点,聪明,偏执,多疑,或者是两个特点,当一个人既聪明又偏执,那么他的多疑就是必然的。在陛下手下能够全身而退的首辅,大抵只有张璁了。”
    “张璁与陛下是患难君臣,其他人估计没有这个待遇了。”
    周梦臣听了,心中暗暗点头。
    不说杨廷和。
    杨廷和的下场天下皆知,左顺门之变,大才子杨慎一辈子都在云南流放,父亲死了都不能奔丧。
    但是杨廷和与当今的矛盾,也不能以常理待之。
    单单说杨一清。
    杨廷和下台之后,嘉靖皇帝势力单薄,必须有一个老臣来过度一二,嘉靖皇帝就选中了杨一清。
    但是杨一清是一个什么下场?
    以受贿为名去位,简直是死不瞑目。
    虽然谁都知道,当时嘉靖皇帝属意的不是杨一清,仅仅是让他来做一个过渡,只是杨一清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即便如此君臣之间却也没有善始善终,就可见嘉靖皇帝骨子里的东西了。
    当然了,周梦臣内心中,也是有两个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参照,夏言与严嵩,而今声势显赫,但是两个人的下场,谁又能好过谁?
    说起来,估计也是张璁下场不错。老病在内阁处理事务时昏迷,然后回乡修养,三年后去世,一直到死,嘉靖在重大问题上,都询问张璁的意见。
    张居正说道:“所以在陛下面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也错。”
    周梦臣听张居正前面的话,还微微点头,但是听到了“不做也错。”顿时失声道:“那还怎么办?”
    按照张居正的说法,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
    张居正轻轻一笑道:“《三国演义》中,刘备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咱们这位陛下,聪明偏执多疑。想在陛下手下活着,必须够聪明,不是聪明人,跟不上陛下的思路。但又不能太聪明?不能让陛下琢磨不透。否则以陛下偏执的性格,非将此人查了清楚不可。但是在官场之上,有多少人能经得住细查啊?”
    “所以,要想在长久的在陛下手下待着。”
    “就要学习刘备。”
    “陛下多疑,臣下就要坦诚。”
    “严嵩表之以恭谨,夏阁老表之粗狂。都是希望解陛下之疑心。让陛下安心。做事也循此理。什么事情当多做,什么事情当少做,什么事情当不做,却是看各人的情况而定。”
    周梦臣心中恍然,似乎明白了一些朝廷政治风波另外一个切面。
    狂妄的夏言未必是狂妄,而看上去婆婆妈妈的严嵩未必真是母老虎。
    张居正这才将话头转过来,说道:“放在你身上,我以为你已经明白了这一点了。最近才做的如此之好。却没有想到………………”
    周梦臣听了,顿时有些脸上挂不住。
    这一句话,分明是再说,我以为你是装傻,哪里以为你是真傻。
    周梦臣在这些事情,的确是尺有所短。
    毕竟,后世一些办公室政治与这个时代的政治风潮相比,根本就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