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8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纶也是一样。在周梦臣看来,谭纶适合当副手,有人看着。其实也能用的。但是但凡方面之任,担任主将。一旦出了问题,谁来给他收拾烂摊子啊?
或许有人说,谭纶这一段时间成长了。
抱歉,没有人有义务见证你的成长。而且方面之任,责任太大了。特别是南洋巡抚,要面对西方各国,说不定一两年之间就要打上一场大战。
那可是十几万人的性命所系。
只是周梦臣也发现了唐顺之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喜欢去海外。这种情况,在周梦臣嫡系之中都存在。这让周梦臣无可奈何。
周梦臣本来就因为自己做官时间太短,存在夹带人比较少,板凳厚度不够的等问题。
除去谭纶之外,他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
只能如此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如果想改变这个局面,必须在选官任官制度上做出改变。或许我回京之后,也要见一见高拱,与高拱好好谈一谈。”
这一年之中,正如方钝所预料的。内阁六部九卿之间,一直没有稳固。
徐阶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他人如李本,吴山等人,想要搏一搏,彼此之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当然了,徐阶是什么人,自然是最后的胜利者。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老人退场。比如说在内阁混了好长时候的大学士李本。不得不告老还乡。有老人退场。自然也有新人冒出来,成为政治新星。
高拱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虽然是以吏部左侍郎的官衔,掌握了吏部。有太子的支持,陛下的默许,一年多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一直空缺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这是对高拱虚位以待。
只要高拱的资历够的。高拱就能正位吏部尚书。而且以高拱而今手中的权力,与吏部尚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其实也很让周梦臣羡慕的。高拱与太子之间君臣相得。高拱什么都不用做,就得到了周梦臣一直想要的。
第四章 南方军制新局面
南洋巡抚衙门的事情。周梦臣也只能感叹一声。并且在幕后用写力气,比如给杨继盛写信。
其他的事情,是做不了的。
原因很简单。
周梦臣在一年事情之内,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就是理顺海外与朝廷之间的关系。鸿胪寺卿杨继盛也没有闲着,花了一年时间,总算是将鸿胪寺的架子搭起来了。
也就是说,海外一切事务都到了鸿胪寺来管。
包括南北洋巡抚的任命。也是鸿胪寺与吏部之间的事情。
虽然杨继盛是站在周梦臣这边,但是周梦臣也不能越过杨继盛干预这些事情,只能给杨继盛一些意见而已。即便当初是好搭档。但是觉得对方就要无条件服从自己,未来必然会翻脸。
毕竟,都是大明高官。谁愿意给谁伏低做小。
周梦臣写了一封书信,并将另外一封奏疏并在一起,让人送往京师。这封书信自然是是杨继盛的。与杨继盛商议一下南洋巡抚的人选。
大抵是没有别的人选。
至于另外一封奏疏。
周梦臣看了很久。
上面写着《请辞总督六省事》。
这是周梦臣一封工作总结。
经过一年的时间,周梦臣总算是将江南的各种事务一一了解了。周梦臣总督六省,其实为了抵御倭寇。而今哪里还有倭寇。
当然,周梦臣也知道,海上可不是纤尘不染。依然存在着很多海贼。每个月几乎都能传来出海的船只遭遇海盗的问题,有的幸运的逃脱了,有的不幸运,只能想办法让家里凑赎金了。
但是就规模来说,已经少之有少。而且不敢在沿海活动,都是在海外劫船的。
这让俞大猷焦头烂额。毕竟大海实在太大了。
一些海盗真想藏在海外。那是很难找到的。不过,各路水师一直在追查,巡视,驱除海盗。
从性质上来说,之前的倭寇算得上战争事件,而今海盗只能说是治安事件。
至于因为对抗倭寇兴起的很多事情,周梦臣都画出一个圆满的句号。是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了。
周梦臣担心,他不主动提起,徐阶会当成没有这一件事情。只能主动向朝廷上奏,说是交卸总督六省的差事。想来,不管怎么说。周梦臣都要回京述职。
而谋取留京。是周梦臣一直以来的想法。
周梦臣将这些书信奏疏都发出去之后。一时间忽然有些舍不得。
他虽然将一些事情都了结了。但是他依然有些舍不得江南。倒不是江南风物迷人。而是周梦臣看到了江南孕育的资本萌芽。
新与旧的交锋,思想上的争论,等等。
虽然大明的政治首都在北…京。但是在文化上的京师,却是在江南。周梦臣很想推动一场事关江南的改革,而且江南这个地步,更是孕育着这种新生产力的可能性。
可惜啊。
周梦臣知道不行。
因为单单提高新技术,新生产方式,乃至新学问。不改变社会的利益分配模式,仅仅是隔靴挠痒。而真正要改变社会利益的分配模式,这一件事情,不应该在江南做。必须在北…京做才事。
周梦臣心中暗道:“奏疏来往,大概有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我最后看看各地新政情况如何。这一次离开,不知道多少年之后,才能再来江南。”
周梦臣确定一件事。
不管他这一次,能不能回京师。但是大体上不会让他再回江南,再回南京了。
别的不说,仅仅是避嫌就是必须的。
这么多军队都是周梦臣一手一脚栽培出来了。又怎么能让周梦臣在这里久任。
周梦臣随即想起了唐时英。
此刻的唐时英已经不是浙江巡抚了。而是南京兵部侍郎。明眼人都看出来,是周梦臣安排的,预备接替南京兵部尚书。
不过,唐时英这个兵部尚书权力也不大。
南京兵部在周梦臣的整顿之下,掌控南中国兵马大权。在此之前,这个权力不算什么。因为谁都知道,大明精兵都在九边。所谓南中国的兵马,也就是西南有一点点实力。其余的都是鱼腩。
而今却不一样,东南沿海有十几万军队,堪称雄师。
不过,这权力不在唐时英一个手中,即便他成为南京兵部尚书也一样。原本是魏国公世袭的南京守备掌控南京军权而今是一个兵部侍郎掌控南京兵权。围绕南京驻扎了五万人,十个营,还有长江水师。都是兵部侍郎掌管的。裁撤京营士卒,一大部分放为百姓,一部分纳入五城兵马司。
五城兵马司,就相对于现代的警察局城管等一系列执法部门合体。也是由兵部管理的。
五城兵马司还是由兵部尚书下属。
除此之外,南京兵部尚书,还管理沿海的各路军队。并专门规划了。沿海各路军队的驻地,并设立兵备道。这个兵备道与原本的兵备道有一些差别。
依然是负责军队后勤,与地方官府交接等等。但是很明显一点,那就是带有监军的性质。
从最上面兵部尚书总…理戎政。到最下面营官级别,都有文官参议深入军中。
这一套体系,并不是周梦臣提出的。而是李遂提出的并完善的。周梦臣其实并不是太喜欢。因为很明显的是文官领军。而今将士都是有战功的。上面还有周梦臣这个后台,大部分文官都不敢乱来。但是将来怎么办?
从一开始有监察权,到后来演变成了主官的事情还少?
汉朝的刺史,本来就是监察官。但是后来变成地方主官。而今的巡抚一开始也是都察院的。而今也是实质上的地方主官了。
只是周梦臣,也提不出发对的意见。
因为,这个想法乃是大部分大明士大夫共同想法。那怕是周梦臣麾下很多文官,也是这个意见,周梦臣不能违背众意。文官与勋贵之间关于兵权的权力争斗,从大明开国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是存在的。
虽然武勋们已经躺平了,而且文官们也意识到了军队战斗力下滑的问题。但是对于将军队难入自己的管理之下,依然是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之前南京军权一直在南京守备,也就是魏国公府手中的。
周梦臣打击魏国公府,将魏国公府简直是脱光了。一切权力都剥夺了。嗯,倒是给魏国公一些好处。因为京营的裁撤,南京京营附近很多卫所的土地。周梦臣也都默许落到了魏国公府名下。
可是,这早几百年前都已经是魏国公府的土地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周梦臣也不会将这些土地让出来。
魏国公府实实在在成为了富贵闲人。
从勋贵这里夺回来的权力,再次还给武勋?
文官上下都是不答应的。周梦臣也是文官,不能违背自己身后的支持者。
周梦臣只能往好处想。
比如他加强武勋实力,如果能一直保持武勋的实力,就能与文官达成平衡。或许能维持住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也不至于让文官过度参与军队。
虽然要以文治武,但也不能太过分了。
而南京兵部尚书掌控南方大举,有调兵权。而李遂这个兵部侍郎。虽然名义上服从兵部尚书。但是自成体系。也是互相制衡的手段。
南京兵部尚书可以管理南方军政。但是不能掌握南京的军权。而且兵部侍郎虽然掌控南京军权,但是他在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南京兵部尚书的制衡。
这也就成为了,未来南方军政的新局面。
第五章 再次巡视
这也是周梦臣对于未来大明军制的想法。
毕竟,大明局面对外扩张,转移矛盾,才是变法的捷径。这个事情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万万不能的。
而周梦臣从大同开始,每到一处,作战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改易军制。所谓战胜于朝廷。不改易军制,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
陆陆续续下来,周梦臣在军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根基了。
军制改易已经能从地方走向中枢,从局部走向全国了。但是关于新军制在中枢是如何体现的。周梦臣心中也是没有底气的。南京这边的改易,或许是给北…京那边探出一条路。
毕竟南京与北…京是不一样的,南京管的军队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南方从来不是大明在军事上的重点。大明军事之重,重在九边。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
南京这里出一些问题,还能收拾,如果北…京在军制上动刀子,一个不小心,就要有几场平叛战争。
周梦臣自然不怕打仗。但是真要有这样几场战争。只能表示,周梦臣在政治上的手腕还有所欠缺。
说曹操曹操到。
就在周梦臣想到唐时英的时候,唐时英也登门求见了。
周梦臣既然有意将南京兵部尚书的留给唐时英。自然也将南京兵部的庶务都交给了唐时英来打理。
唐时英这一次过来,自然是有事。
唐时英说道:“大人,五城兵马司重新整顿了。又倭寇作战的中受伤的将士充任。只是而今有一个问题?”
周梦臣说道:“什么问题?”
唐时英说道:“魏国公府,有些不情愿。市井之中,有一些魏国公说的话,不忍卒听。恐怕有伤大人之名。”
周梦臣听了,他不去想就知道,魏国公说一些什么。
这一代魏国公真是有负鹏举之名,不惭草包之号。
周梦臣下手又准又狠,将魏国公的权势全部剥离了。别的不说,单单这五城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