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9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此刻徐阶仅仅是为了治河着想。那么他真要准备换人了,奈何这一件事情,掺杂了政治目的。徐阶就是不想让周梦臣留京。
    这里也有一个误区。
    如果说,徐阶知道周梦臣留京,仅仅是去当太子的老师。或许就不会这么在意了。虽然说周梦臣作为太子的老师,也不会完全脱离政治。但是手中毕竟没有多少权力。
    但是而今徐阶并不知道。
    他思忖片刻,说道:“这样吧,你刚刚不是也说了吗?你提出的数目不过是估算。你到任之后,给一个详细单子,到时候我一定批了,毕竟即便筹钱,也需要一段时间。一千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徐阶心中暗道:“看情况如何?反正他已经到任了,难不成还说不干就不干了吗?”
    周梦臣不是没有想过徐阶会这样做。
    只是周梦臣也知道,既然在京师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大作为了。或许能在太子身边,等候一个机会。但是来到太子身边,就确定今后要在高拱之下。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思来想去,其实也没有什么最好的决策。不过。而今他一击不成,就该收力,等着下一次进攻。
    他就不信了,他的治河款,徐阶还真敢拖。而且他还真不是没有办法搞到。一千万两虽然多,但是对黄河银行,与江南银行也不算多大的项目。
    只是这一次,他不会自己担着,少不得想办法将户部拉下水,发水利国债之类的东西。
    于是他说道:“好。”
    徐阶心中松了一口气,说道:“飞熊还有什么事情吗?”
    周梦臣说道:“还有两件事情,我需要人才。”
    徐阶说道:“这一件事情,你可以去找高拱,我不有阻拦的。”徐阶也轻轻点出了周梦臣与高拱之间小默契。
    周梦臣说道:“有阁老这一句话,我就放心了。还有一件事情,我要见王廷。”
    徐阶一愣,说道:“你要见他做什么?”
    徐阶为了给周梦臣腾位置,火速办了河道案。王廷此刻已经在京师大牢之中了。
    周梦臣说道:“总要知道而今的黄河是一个什么情况?前车之鉴,后置之师。”
    徐阶说道:“区区小事,我来安排便是了。”
    周梦臣说道:“谢过阁老了。”
    随即周梦臣起身,就准备走。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周梦臣也不觉得有什么好说的了。
    徐阶说道:“既然如此,飞熊何不去陛下面前请缨?”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如果首辅做不到,让陛下点我的名,那么我们之前的一切约定,全部作废。”
    徐阶看着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好,这一件事情交给我吧。”
    周梦臣这才退走了。
    在周梦臣走后。徐阶陷入沉思之中,他感觉有一丝不对劲,却不知道哪里不对劲。总觉得有一些太顺利了。他思来想去,抓不住重点。
    他心中暗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还是先办正事。
    徐阶从一边拿出一些卷轴。不小心一根卷轴跌落在地面之上,卷轴轻轻的滚动,将里面的画露了出来,却见上面写着流民图。
    数尺长的长卷上,用极其写实的笔法勾勒出来,一副凄惨无比的画卷。
    上面有挂在树上的尸体,而整颗树上面没有一片叶子,甚至在树杆也是白色。那是因为树皮已经扒光了。而一边的地面上,一卷草席下面露出两脚,很显然是一个死人。不远处,两户人家在交换自己的儿子,两个孩子哭得很厉害,却没有眼泪了。一边有两团篝火。上面挂着铁锅。这水已经烧开了。
    至于半露在地面的房屋,被洪水卷走的人。乃至于头上插这稻草的人跪在路边。等等凄惨场面。
    一一在画笔之下披露出来。
    山河如此,草木不存,何况人哉。人间或有地狱,就在黄河两岸。
    这也是周梦臣很多时候,不忍拒绝徐阶的原因。他算是拿住了周梦臣软肋。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
    而这一副话,很快在宜春宫展开了。
    嘉靖久久凝视,不说一句话,好久才说道:“让太子来看看。”
    “是。”黄锦说道。
    片刻之后,太子来了。只是站在一边看画,嘉靖才有几分颤抖的说道:“徐首辅,朕的天下就是这样吗?”
    嘉靖固然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在很多事情,他并不要觉得天下比不得上他的权力重要。但是不可否认,在不涉及自己的权力的时候,嘉靖还是喜欢彰显自己的仁慈的一面。
    其实,嘉靖登基四十年。如黄河两岸这样的惨状,为数不少。但是能到嘉靖眼前的不多,一方面,嘉靖本身不喜欢看这样的东西。
    嘉靖十八年南巡的时候,路过河南,饥民拥门,给嘉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嘉靖下意思觉得讨厌。
    而严嵩当政,正是好嘉靖之所好,厌嘉靖之所厌,嘉靖喜欢的是粉饰太平,严嵩自然是加倍为之,嘉靖喜欢太平天下,严嵩自然要让嘉靖看到天下太平。
    这样的场景,严嵩只会用春秋笔法,不会让嘉靖看的。
    而今徐阶当政这一年之中,他对嘉靖的态度,其实很小心的。在揣摩嘉靖的心思上,徐阶所花费的心思,不在严嵩之下,只在严嵩之上。
    甚至徐阶也为嘉靖办了不少不大体面的事情。
    但是徐阶如此揣摩嘉靖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不是并不是完全顺从嘉靖。
    就好像今日,徐阶很清楚,他如果日日拿这样的图来烦嘉靖,弄所谓之忠言逆耳,时间一长,嘉靖就烦了。他或许不能搞定这些事情,但可以搞定烦人的人。
    但是十几年来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嘉靖还是受到的震撼。
    徐阶听了嘉靖的问话,说道:“老臣该死,老臣该死。臣也是才知道,河道总督王廷,枉顾圣恩,鱼肉百姓,以至于如此局面,幸有忠义之士,将此事上陈,放有此图,臣不敢不上报。臣为首辅,本应该为陛下分忧,令百姓安居,今有此事。臣请陛下责罚。”
    嘉靖脸色铁青,说道:“王廷该死,王廷该死。”
    不知道嘉靖是觉得如此局面坏了自己粉饰太平的大业,狠狠丢了自己的面子,还是觉得王廷犯下如此大错,自然是该死该死。
    徐阶说道:“已经在大理寺了。”
    嘉靖说道:“令有司从快,从严,从速办理此案,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给朕一个交代。”
    嘉靖此刻只想发泄,不想要什么真相,所以问都没有问,要王廷的项上人头。


第三十二章 徐阶失机
    徐阶立即说道:“臣等领旨。”随即他微微一顿,说道:“陛下,王廷死不足息,然河道之事迫在眉睫之间,两岸百姓民不聊身,臣恐有浪子野心之辈,趁机作乱,为祸可就大了。”
    嘉靖听到这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每一个新的朝代都对上一个朝代的亡国教训,都是印象深刻。元朝的灭亡,就是因为黄河两岸的百姓一声怒吼,然后红巾军大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元战争,最后,蒙古铁骑在这股力量面前,也只能退缩到了草原之上。
    徐阶在嘉靖面前很多进管用,就是徐阶抓住了嘉靖的特点,那就是对一般的事情,并不是太在乎。但是对于关乎大明统治,关乎自己龙椅的事情,嘉靖从来都是很上心的。
    就好像而今。
    嘉靖想起了这种可能,态度就有了一丝丝转化。说道:“首辅,这一件事情该如何是好?”
    徐阶说道:“当务之急,是派一员大员南下,专视此事。安抚百姓,整治河道,修缮运道。”
    这才是一最重要的事情
    徐阶说的这三件事情,严重性是递减的。
    对于徐阶来说,首先不能出大规模起义造反的事情,所以要安抚百姓,只要百姓不闹出太大动静,至于百姓是死是活,徐阶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一件事情做了之后,才是修缮河道,修缮运道。
    这也是符合周梦臣的要求的。否则最后八个字,应该调过来的。
    嘉靖说道:“谁可任此职。”
    徐阶立即说道:“天下能臣非周梦臣莫恕。”
    嘉靖的目光瞬间凝聚在了徐阶身上。好一阵子才挪开了目光,说道:“非周梦臣不可吗?”
    徐阶微微低头,不与嘉靖的目光对视,说道:“山东巡抚朱衡,亦有政声。或许能用。只是,臣实在有些不放心。令周梦臣出任,臣与陛下可以安枕以待。派其他人,臣………,臣………………”
    嘉靖说道;“朕知道首辅的意思了。”
    徐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担忧之色,溢于表。
    徐阶一开口,嘉靖立即想到了徐阶的目的,将周梦臣驱赶出京师。
    是的,嘉靖想让周梦臣担任一段太子的老师。虽然是一个清闲的官职,但并不意味着,嘉靖没有准备用周梦臣,如果说政局是一盘大棋的话。嘉靖只是将周梦臣放
    在预备队之中。如果没有大事,就让周梦臣熬熬资历,与太子培养一下感情。
    毕竟。周梦臣为官不到二十年,从九品小官几乎要到位极人臣的地步,对于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是有一点碍眼了。
    在嘉靖看来,周梦臣这枚棋子,即便不用。放在身边,也足以让徐阶有些忌惮。
    嘉靖更知道,兵制改革乃是周梦臣从头一点点做起的。很多事情都是周梦臣再明白不过了。故而放在身边,也是一个一备咨询的意思。
    一旦兵制改革之中,有什么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自然是周梦臣出马的时候了。
    而今徐阶想让周梦臣治河。嘉靖也就要思量一二。
    一方面徐阶说道嘉靖心坎里面了。
    是啊,不管多难办的事情,交到周梦臣的手中。似乎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而河道的事情,虽然很难,但是嘉靖也相信,这一件事情交给了周梦臣,嘉靖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是周梦臣十几年南征北战,打造出来的金字招牌。
    另外一方面,嘉靖也不想让徐阶如愿。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户部这一段时间,乱七八糟的,王国光还是要年轻了。很多地方都拿捏不对。还是让他出外任一地巡抚吧。郑晓乃是老臣,为人稳重,做事妥当,这户部正需要老臣。还有杨博,也是老臣。他原本就是兵部尚书,而让他回来吧。”
    徐阶一听,就知道嘉靖开条件。
    徐阶其实也知道,嘉靖不会允许他一家独大的。只是权力这东西,一拿到手中,就不愿意轻易放弃。不管是谁都是这样的。如果对手势均力敌还好,如果对手是一个软柿子,还让徐阶退让。即便徐阶有大局观,而徐阶麾下的人却是没有的。
    徐阶也对未来进行了规划。
    总体上来说,是部权可以多让,阁权却要少让。
    毕竟,在嘉靖一朝,谁都看出来。内阁已经有全面胜过六部的趋势。也就是完全掌控内阁,六部很难抵抗,即便有高拱这个异数。也是一样的。徐阶只是投鼠忌器,不想得罪下一任皇帝,而不是没有办法弄高拱。
    嘉靖这种交换其实是,用一个尚书换一个尚书,原本户部尚书王国光就是晋党的人。而今换成为郑晓。而杨博成为兵部尚书。晋党还是有的赚的。
    原因很简单,王国光在户部尚书任上资历浅薄。在户部内部都有掣肘。更不要在外了。根本没有户部尚书说话的份。但是杨博就不一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