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9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徐阶也没有想到,他其实一直很恭敬的对待嘉靖,觉得自己满足了嘉靖很多方面的要求,却想不到嘉靖已经到想掀桌子的边缘了。
    明日一场大戏,到底谁是主角?现在谁也不知道。只能看情况了。
    周梦臣暗暗的握紧了拳头。


第五十四章 好戏开场
    西苑一处小宫殿之中。
    此刻徐阶,严讷,袁炜,内阁三大佬坐着品茶。之后,还有六部都察院的人的主官。同时还有一二别的衙门的主官。比如,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大理寺卿。
    在内阁崛起之前,大明最高的官员,就是六部加左都御史。号称七卿。而内阁崛起之后,内阁权重,势压朝廷,七卿的地位都下降了。至于小九卿,这些部门更是边缘化了。
    只是时势从来是变化的。
    各部门的地位,也都是根据各部门的权力而变动的。
    大理寺从来权力很重,作为三法司之一。遇见朝廷重大事务,来这里有一个座位,也是很正常的。而光禄寺卿,与鸿胪寺卿。却是因为周梦臣的缘故。
    周梦臣在大同很多变革成果。以罐头产业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的所有利益都流入了光禄寺卿,正是这源源不断的财源,让光禄寺卿,这个边缘化的衙门,朝廷的大厨房,一下子都抖了起来。
    而鸿胪寺卿,也是而今的海外部,海关总署。权力大增,甚至有直属的数万军队。这才这里有位置。
    不过杨继盛的资历还是比较浅。
    故而仅仅是在角落里面喝茶。眼睛的余光扫过所有人。他很清楚这一场大会过去,在座的很多人都有一些变化了。杨继盛微微皱眉,暗道:“周梦臣怎么还不来啊?”
    他当然知道这一次的会议的来龙去脉。只是周梦臣迟迟不到,会给人不好的印象。毕竟今后他还是要与这些人共事的。
    这个时候,也有人再说周梦臣。
    严讷低声问道:“首辅,周梦臣怎么还不到啊?”
    徐阶淡淡的品茶,说道:“周梦臣已经在宜春宫中了。”
    严讷轻轻一笑,说道:“如此说来,周大人是简在帝心啊。首辅这一关不好过啊?”
    徐阶说道:“什么过关不过关的。在下作为首辅,今日之事,不过从众意而断。哪里又有什么关不关的?”
    严讷说道:“好,很好。听首辅这话,真是太好了。只是今后恐怕听不到了,也算严某给首辅惹麻烦了。”
    徐阶说道:“严阁老,哪里的话。客气了。客气了。”
    严讷从来是一个木头。不是说严讷不会说话,而是他慎言慎行,谨小慎微。徐阶也算是谨小慎微了,但是远远比不上严讷。严讷走到今日,凭借的是不犯错。很多事情没有万全把握绝不出手。宁可当缩头乌龟。按理说他这种性格想进内阁是有些问题的。
    因为有些职位可以熬资历熬到。有些职位是熬资历也熬不到的。
    也正是严党倒台牵连太大。而严讷的履历与严党牵连不大。再加上严讷的履历没有什么错误。这才让严讷上位了。
    到了内阁之中,严讷也想有些作为。只是他试探了很多次,总就被徐阶给按下来了。分给严讷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权力。严讷此刻心灰意冷,决议告老了,反而没有什么顾忌。临走之前,准备刺徐阶两句。
    徐阶自然还是将面子上的事情做得极好。
    只是严讷而今离开,的确让徐阶有些麻烦。
    这个时候,黄锦到了,说道:“诸位大人,陛下有请。”
    徐阶起身说道:“不能让陛下久等。”随即徐阶起身领头,其他大臣跟随在徐阶身后,鱼贯而出。
    不多时就来到了宜春宫中。
    等大臣们都到齐了。嘉靖才与周梦臣一并出来。
    嘉靖落座,众臣行礼之后,嘉靖叹息说道:“今日很多人都是生面孔。算了,今日说什么大家也都知道了。周梦臣。”
    周梦臣说道:“臣在。”
    嘉靖说道:“治河之事,关乎天下苍生,朕不得不慎重。今日你在这里,只要能当庭说服诸位臣工。黄河之事,自自然按你的意思来。”
    周梦臣说道:“臣谢过陛下恩典。”
    周梦臣转过身来,说道:“诸位大臣,周某治河方略如此………………”
    周梦臣详细地说明了他的治河方略,这里也不赘言了。
    甚至不用周梦臣来说,很多大臣都已经知道了。周梦臣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治河方略。不知道多少大臣都揣摩过,周梦臣的方略,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
    最少大明之前大臣,很少在全流域这个角度来治理黄河。所以大明治河大多在河南之下。就是因为下面多变,而上流比较稳定。
    周梦臣却不然,用了很多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大多数人也都觉得有道理。
    只是,周梦臣的方略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太太费钱了。可以说,周梦臣的方略,是重塑黄河中下游流域。
    周梦臣说完之后,立即有大臣出来反驳,分别以花费巨大,效果难明,劳民伤财,新技术,新理论没有得到验证,等等方面。向周梦臣发起质疑。
    周梦臣自然是胸有成竹。
    这个方案在周梦臣心中反复思量,权衡过多少遍了。而他们的质疑,周梦臣也都与徐渭演练过了。自然对答如流,纷纷反驳。
    当然了,也有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但也难不到周梦臣。
    但是即便如此,你来我往,在御前说了一两个时辰。
    嘉靖已经换了数杯茶了。暗地里也打了几次哈欠。
    他对这些具体细节不感兴趣。但是下面大臣却不一样,治河关系的利益相关太大了,很多事情不能不说清楚。可以说,如果一切按周梦臣的治河方略来办。那就让周梦臣掌握了极大的权力,甚至影响到了大明国策,其中牵连的利益,何止千百万之多。
    能不说清楚吗?
    好在,很多人都没有铁心反对。
    因为嘉靖给出的暗示太明显了。
    明明是质询周梦臣的治河方略,结果,大家都在偏殿等候多时。而周梦臣却先一步见到了皇帝。与皇帝一起出来,这种情况,谁要是看不明白。感受不到皇帝背后的意思。那就太迟钝了一些。
    徐阶就是一个很明白的人。
    他本来也准备拦住周梦臣的治河方略。只是感受到皇帝的明示之后,就立即知道,周梦臣的治河方略是拦不住了,最少是今日拦不住了。
    今日周梦臣舌战群臣的时候。徐阶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今日到底是周梦臣的治河方略拦不住,还是周梦臣拦不住?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
    徐阶的眼睛余光看着嘉靖的表情,看到嘉靖眼神之中一丝丝不耐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首辅。”嘉靖听说的差不多。忽然说话打断了话头,说道:“这一件事情已经说得差不多。朕也听得差不多了。朝廷大事,还是要首辅拿主意。首辅觉得此事如何?”
    徐阶说道:“陛下客气了,陛下才是大明的主心骨。圣明不过陛下。内阁不过是承陛下旨意而已,陛下觉得好,那自然是好的。说不好,那自然是不好的。”
    嘉靖说道:“那如果朕觉得这个方略不错………”
    徐阶说道:“那自然是不错的。周大人乃是天下第一能臣干吏。他的方略自然不会有大问题。老臣也挑不出错来。只是,老臣有负陛下所托。朝廷多年以来,北虏南倭,地震水灾旱情迫切。朝廷用兵要钱,赈灾要钱,各种事情都要钱。老臣这几年,也在极力挽回局面。但是朝廷的积蓄始终有限得很。周梦臣的方略千好万好。只是老臣实在无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花费。请陛下恕罪。”


第五十五章 移花接木
    周梦臣说道:“首辅,下官自然知道这些,只是治河之事有急有缓,急的自然是迫在眉睫。不容丝毫犹豫,一旦犹豫就是堤毁人亡,千里波涛,但也有缓的,那就是百年功业,千年大计。自然要步步为营,日拱一卒。每年花费不会太多。这几年来,南北用兵平息,更有海关等银,增加一些治河费用,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如之前,河决再治,一步步被水患牵制鼻子走。即便花费再多,也没有永平水患之日。”
    “臣从来没有想过一劳永逸,只是凡是总是要有个开始。”
    徐阶微微一笑,说道:“周大人所极是。而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周梦臣一愣,心中暗道:“这么顺利?”
    周梦臣从来不敢低估徐阶,正因为不敢低估,才在这里准备了很多预案。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徐阶如此轻松的放过这一件事情。
    嘉靖听了徐阶这样说,问道:“那以首辅之见,此事该如何办?”
    嘉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今日之后,周梦臣治河方略,就是国策。今后大明在治河问题上,都要遵从周梦臣的方略来办。而且更是要兴起许多大工。周梦臣入京为工部尚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徐阶说道:“陛下,臣以为着得力人手为工部尚书,工部都水司增加人手,令设数名郎中,分掌此事。”
    嘉靖说道:“如此,就让周梦臣就任工部尚书吧。”
    徐阶沉吟片刻,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极好的。只是有些委屈了周大人,也让朝廷内外觉得朝廷薄待功臣。”
    嘉靖饶有意味地说道:“哦。首辅此话怎么讲?”
    一直拦着周梦臣入京的人是谁?是徐阶。而今说朝廷薄待功臣的人是谁?也是徐阶。一件事情,正说反说都是徐阶,而徐阶更是面上毫无愧疚之色。好像之前办这些事情的人不是他?
    这或许是一个政客的基本素养。
    徐阶说道:“陛下,周大人一任世袭九品阴阳官,一转刻漏博士,二迁五官正。三迁钦天监正,四迁工部郎中,五迁大同巡抚,三任大同巡抚,在此任上,破土默特部,覆军杀将,开河朔省,论功上上,再为三省巡抚赈灾西北,不费一迁,安堵西北,论功上上,又任六省总督,东征西讨,平定倭寇,远征倭国,开疆扩土,论功上上,而今在河道任上,又论治河方略,可以为后世鉴。论功,又为上上。乃是天下能臣干吏之首,天下边臣第一。”
    “如此功劳,很早就已经加衔为尚书,而今又以工部尚书衔总督河道事,今日回京,依旧是工部尚书,实在是慢待了。”
    周梦臣听得浑身不舒服。
    周梦臣不是没有被人拍过马屁,以他的身份地位,要给周梦臣拍马屁的人不要太多。只是让徐阶给他拍马屁。这个马屁周梦臣可受不得。
    周梦臣更明白一件事情,徐阶的马屁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嘉靖听了,也很感兴趣,说道:“那首辅的意思是?”
    徐阶说道:“臣以为论功为礼部尚书为上。”
    嘉靖眼睛微微一眯,说道:“不错,不错。”
    徐阶这个安排,很适合嘉靖的心意。
    什么治河不治河的,嘉靖并不是太在意的。毕竟什么百年功业,千年大计。嘉靖没有那么长远的想法。他就是要让周梦臣入京,重新达到中枢的政治平衡。
    所以,治河方略仅仅是抬周梦臣入京的幌子。至于这个方略执行如何,能做到多少,就不是他所在乎的了。
    如果周梦臣入京想要做得牵制徐阶的话,工部尚书并不是一个好位置。因为工部尚书在六部之中算是垫地的。在具体的朝廷方略上,发权更是很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