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9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有左顺门这样的事情,皇帝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过官的。
当然了,徐阶也忽略了一件事情,他想到的舆论,就是士大夫的舆论,他天然的觉得,引导报纸上的舆论,定然是士大夫们。而不是别人。
就好像今日他让高拱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本质上,还是士大夫之间的争夺。
但是市民意识,与商人集团的兴起。未来士大夫们,还能不能掌控报纸上的舆论,可就不好说了。
正因为徐阶心中如此思量。即便他对周梦臣很不喜欢,视为敌手。即便他在报纸上吃了亏,但是依然要为周梦臣说话。
徐阶说道:“采风本就是王者之政。陛下行此政,乃是王道复古,善之善也。”
嘉靖听徐阶都这样说了,心中或许还有一些存疑之处,但也不再多说了。说道:“既然如此,周卿就放手去做吧。内阁要全力配合。”
徐阶说道:“陛下,高拱的事情…………”
嘉靖自然说得是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事情。嘉靖心中一动,说道:“对于非翰林不得入内阁,有明文规定吗?”
徐阶说道:“这倒是没有。不过却有过往成例。”
嘉靖淡淡地说道:“既然没有明文,高拱所言,所谓何来?着内阁训斥一番,也就算了。”
徐阶听了,也不得不承认,嘉靖在很多事情上手段还很高明。这一件事情,将模棱两可发挥到了极致,嘉靖这个批示,怎么理解都可以。
可以理解为高拱的意见生效了。也就是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说法,本身就不存在,不过是之前的误解而已。也可以理解为,高拱多事。既然没有明文说明废除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说法,那就是这个说法还存在。
潜规则就是这样的。
不过,徐阶却倾向于前者。具体怎么样,要看下一位进入内阁的人是谁?
他的出身,才能验证嘉靖到底是向着那边的。
而内阁下一位大概率是谁?
徐阶看向了周梦臣。
商议完之后,徐阶与周梦臣一起出宫。
徐阶有意与周梦臣同行,两人走在皇宫之中的长廊中,徐阶说道:“周大人,高拱可算是为你清除了入阁的障碍。须知高蛮子他自己也是翰林出身的。”
周梦臣说道:“首辅客气了,我周某人是能说动高蛮子的人吗?无非是高蛮子自己的想法而已。”
徐阶说道:“是吗?周大人可知道什么叫作画蛇添足?”
周梦臣说道:“首辅,这是考教我吗?我虽然不是翰林出身,但这些浅显的典故我岂能不知道?”
第六十五章 礼部大事
“自然不是。”徐阶微微一笑,说道:“周大人南征北战,声名远播异域。我又怎么能浅薄到用这一件事情来考教大人?只是,道理从来是浅显的。周大人其实很明白,你回京那一刻,就主动内阁之中有你一把交椅。为政之道,有什么要激流勇进,有的时候却需要一些耐心。”
“有什么事情,在内阁之中,都好做。但是大人您卡在入阁之前。做这样的事情?岂不是已经添了一足?”
周梦臣听了,轻轻一笑。
徐阶说得对不对?
对。徐阶之所以让步,让周梦臣回京,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嘉靖的倾向性。可以说,周梦臣入阁已经天京师传了很长时间。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周梦臣知道,任何官场上的消息,只要没有落实,都有可能变卦。
如果周梦臣足够强势,徐阶或许就放弃狙击了。但是如果周梦臣自己没有足够的威望,徐阶未必不会动手。对于徐阶各种手段与变卦,周梦臣早就见识过了。
今日一役,周梦臣都没有想到,高蛮子一出手,就是高举高打,闹得满城风雨。在谁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硬生生将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一句,只有官场上才知道的消息,弄得天下皆知。
这一下子,不仅仅让高拱声名大振,也让周梦臣在京师初步建立的威望。毕竟,周梦臣虽然不是主攻。但没有周梦臣搞出的报纸。
高拱也不可能做到这一件事情。而且废除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对周梦臣与杨博都是重大利好。
从受益者倒推,即便周梦臣说自己没有与高拱联手,也没有人信。
周梦臣说道:“首辅,教训的是。只是我周某人学问太浅,很多事情都不懂,不过仅仅是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每一任官上,总是要有所作为的。”
“已经习惯了,改不了了。”
徐阶心中冷笑,总觉得周梦臣是在讽刺自己。
周梦臣说这样的话,徐阶还真不能说什么不是。可以说,周梦臣从九品阴阳官开始,到现在,几乎每一任官职上都要折腾出来一些东西。
但是翰林院晋升是什么样子?
坐足十年冷板凳,熬资历。到时候了自然会提拔。
这简直是两个极端。
徐阶无心纠缠这个,说道:“既然如此,周大人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明年春闱,今年秋闱,都是朝廷大事。你身为礼部尚书,可万万不能出纰漏。”
徐阶言下之意,就是办好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再折腾了。
周梦臣说道:“首辅说得极是,不过这一次主考官是………?”
徐阶说道:“原定是袁炜。”
周梦臣会意,原定是袁炜。有原定就会有现定。这里面有动作的空间。周梦臣对这个主考官却是有几分垂涎的。原因很简单,科举的主考官,几乎是公然结党的良机。
如果徐阶没有自己一帮学生,恐怕也不会而今的声势。
周梦臣只需担任主考官,就能将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揽入自己麾下,虽然说这些进士派上用场,最少在十几年后。甚至二十几年后了。
周梦臣与李春芳,十几年就熬到在宰辅,那是有特殊原因的。如果不是严嵩倒台牵连太多,扫清了一批人。嘉靖二十六年这一批人未必升迁得这么快。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薪火相传的。周梦臣而今虽然还没有进入内阁,但已经在想,他退下来之后的事情,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周梦臣也听出来徐阶挑拨离间的意思,但依然觉得争一争这个主考官。
而对袁炜来说,这个主考官也是不可放弃的。
一方面袁炜原罪在身,那就是他曾经当过景王太傅。身上有景王的标签。在太子坐稳储君之位的情况下。做了几年的大学士的袁炜猛然发现,似乎整个内阁在换血。
对。嘉靖三十八年,严嵩倒台之后,进入内阁的那一批人,一个个都离开了。而无数新人在外面虎视眈眈的。这个事情,袁炜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是鱼腩。他就很有可能被当成鱼腩来捏了。
徐阶大概觉得,周梦臣陷入与袁炜的争斗之中,就没有心思搞别的事情了。
但是周梦臣这里想到恰恰相反。
一条成功的路径,为什么不复制?
高拱利用报纸打了徐阶一个措手不及。而今周梦臣为什么不能重复这个操作?一来,周梦臣觉得徐阶未必那么快,就学会怎么利用新舆论来做政治…斗争。其次,就是周梦臣觉得自己在这上面的优势,太大,最少胜过了高拱,如果高拱能做到的。他周梦臣为什么做不到?
而且周梦臣很清楚,官场上的东西都是要争出来的。是的。周梦臣而今距离内阁仅仅有一步之遥,看似很容易。但是真那么容易吗?
即便有皇帝的默许,这一步周梦臣也要自己迈出去,而不是让人拉上去。
这是完全不样的概念。
主考官周梦臣是要争,但是给徐阶一个狠的,周梦臣同样要来。
而这两者交叠的地方,就是科举。
对,科举。
科举对大明来说,太重要了。但是同样的亲身经历过科举的周梦臣,也知道,科举里的问题也太大了一些。不仅仅是周梦臣的感觉,还有很多大明士大夫的感觉。
反对八股文的名家,从成化年间,一直到明末,代不绝人。而且都是名家。一般人是不能称作名家的。
徐阶不知道周梦臣内心所想,他觉得如此一来,周梦臣也要安分一段时间。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报纸与在这方面布局。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周梦臣一出皇宫,回到礼部之中,就将自己埋入旧档之中了。
他可不是高拱,直来直去得太难看了一点。科举本身就很有新闻价值。而且毛病多多。只需找出一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引子,周梦臣再作为主管部门切入。
就变得顺理成章多了。
那么选什么典型案例?
一定要有新闻度,时间上也不能太近,毕竟周梦臣仅仅是想搞科举,而不是搞人,距离太近的案子,说不定,就牵连到某个大佬了。说不定。就给周梦臣竖立一个生死仇敌。
虽然说,周梦臣不怕树敌。但是有时候还是不要乱树敌的好。
周梦臣忽然想起去年听到的一个消息,文徵明去了。
虽然文徵明年纪也到了。算是喜丧。但是当时周梦臣也是有些唏嘘的,江南四大才子,一个也不没有了。周梦臣随即命人收集了一些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之类。作为家族底蕴,将来能升值的。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案子最有传播度了。那就唐寅舞弊案。
周梦臣立即找到关于唐伯虎的陈家旧账,细细看了看。总体上来说,唐寅的案子是一个冤案。只是说名满天下的唐解元为人嫉妒,唐寅做事也不检点,在科举之前,与主考官过从甚密。将自己陷入嫌疑之地。弘治皇帝当初的判唐寅终身不能参加科举,有些太重了。
不过,这些陈年旧事的是是非非并不重要。而这里面的话题度很重要。当年的唐寅虽然是解元。但是名声仅仅在江南而已。但是而今的唐寅却是举世闻名的大家。单单他的名字,就有很多话题度。
周梦臣心中暗道:“就他了。”随即暗地写了一篇稿子,传了出去。
第六十六章 科举之弊
周梦臣略略用一些手段。
唐伯虎的旧事,就重新回到了所有人视野之中。
一时间议论纷纷。在周梦臣的引导之下,科举的热度一直不减。当然了,这也是大明秋闱在即。
春闱自然是考进士,秋闱是考举人。也是三年一度,在春闱之前,其实礼部的事情已经开始,要选派官员到各地当主考官。
也就是说三年一度的科举已经开始预热了。
这个时候关于科举的话题自然热度不减。
周梦臣甚至换了笔名写了一些讽刺,登在一些小报上面。就好像什么范进中举什么的。用以嘲讽科举制度,然后就不用周梦臣出手了。
剩下的事情,别人就已经代周梦臣完成了。
毕竟意识到科举弊端的不只是周梦臣一个人。
一时间,很多人出面在报纸上议论科举之事,就好像是集体吐槽一般。不过,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还很寻常。毕竟,这仅仅是民间的吐槽。影响到不到官方。
甚至说这些话的人,自己都没有想过影响到科举。
毕竟科举实在太重要了。大明统治者虽然是皇帝,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以文官集团为核心的。而文官集团的核心,就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乃是大明官制的核心。
科举制度即便有种种问题。正因为太重要了。重要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谁都想动,但是谁都不敢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