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9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科举制度,乃是大明官制的核心。
    科举制度即便有种种问题。正因为太重要了。重要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谁都想动,但是谁都不敢动。其中影响太大了。
    但是周梦臣将这一件事情给升级了。
    对,周梦臣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在官报上发表了文章,表明了自己对科举的看法,列举了科举的种种弊端。
    第一,不通实务。
    虽然说真正科举考试的经营,但是很厉害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为了科举。根本什么都不学习,一些实用技能,比如水利,兵法之类不学习一就罢了,连理学都不学习。程朱理学的大块头都扔在一边,仅仅学习一些从程朱理学之中摘抄出来的段落。更有甚者,直接背题。
    反正八股文就这么多题目。全部背会了,就能通过了。
    如此一来,这些人学习的东西,支离破碎,根本没有一个整体。不要说,通过学习儒学修养身心,乃至是通过儒学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之类。根本不可能的。
    而更让人无语的是,这样的学习行为,还真有可能中式。
    不说别人。周梦臣的中进士。就有这种成分。
    第二,考核主观。
    文章与文章之间,是要高下,但是这个高下,很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以至于换一个做主考官,取中的人就会不一样,这不公平。
    这种情况,让很多能打听到主考官是谁的学子占便宜。
    甚至只要传出谁要出任主考官,这个人的文集就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卖脱销。
    第三,偶然性太强了。
    科举虽然考很多科,但其实是一篇八股定高下。决定取与不取的仅仅是一篇八股文。如果有一失误一次,则蹉跎三年。虽然他失误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国家取才的本意,尽可能不埋没人才。所以,考试要有尽可能大表现出这个人的能力,消除这种偶然性。
    周梦臣在这三条上浓墨重彩。
    却不是说科举就没有其他弊端了。
    只是画出来的靶子,是要打的。
    周梦臣提出这些,自然是要对这些弊端动手。
    周梦臣这一篇文章一出,一时间天下震动。徐阶如果再不明白周梦臣的意图,他就是傻子了。
    “啪。”老好人徐阶难得发怒了。说道:“周飞熊想做什么?”
    “老师,这还想做什么?这是要刨我们的根啊。”李春芳脸色通红,说道;“他周某人,自己滥竽充数,位列孙山。而今却怪起科举不行了。老师,而今您不能不说话了,天下人都等着您说话的。”
    李春芳是状元,算是科举考试的既得利益者。他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固然是因为有一个好老师,但同时也是因为有一个状元的名头。
    大明的状元郎,不管什么地方都高看一眼。除非境遇奇葩到如秦鸣雷。否则一般都会很有地位的。但是即便如秦鸣雷,混得如此不得知,也是一个礼部侍郎。
    这个礼部侍郎的官职也不小了。
    甚至可以是偶,翰林院地位就是建立在科举考试的好名次上面。他们因为科举名次高,进入翰林院,然后一路到内阁畅通无阻,甚至一般来说,连出任主考官,都优先让科举考试之中名次好的人担任了。
    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名次好的话,是可以吃上一辈子的。
    什么样的政治资源都向他们倾斜。
    什么样的好处都是他们先来。
    这即便是有灭国之功,也比不上东华门唱命第一。
    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科举。周梦臣动科举,就是动他们的根。这也是徐阶为什么如此愤怒的原因。
    徐阶是一个明白人。
    如果说徐阶不知道科举的弊端的话,那是假的。
    任何斗争最根本的要素,就是知己知彼。
    但是徐阶很清楚,他背后的支持都是科举的受益者。甚至所谓之士林也是与科举绑在一起的。毕竟没有功名在身,谈什么士林中人?
    徐阶的根基就在于此。
    所以科举有再多的弊端,徐阶也不可能动科举,因为那是在动自己的根基。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去动的。同样也不允许别人来动。
    徐阶之愤怒就在于此。
    徐阶问张居正说道:“叔大,这一件事情,你怎么看?”
    李春芳说了半天都是表明态度,但实际上,徐阶而今失态,这态度已经表明了,还需要李春芳强调,徐阶需要的是解决办法。
    张居正心中叹了一口气,对周梦臣勇气有几分佩服。张居正是知道科举制度弊端多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动的人。因为树敌太多了。
    张居正知道,周梦臣如果真在科举上动刀子,将来周梦臣不知道被多少读书人暗中咒骂。而这些读书人中,就有很多人未来可能身居高位。
    当然了,如张居正这般的人,都很自信。自信自己在位的时候,什么问题都不会有的。但是奈何,人不可一辈子在位,等自己退下去之后,自己的身后命,就难说得很了。
    周梦臣这是为自己的将来埋下一个炸弹。
    周梦臣做了他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不过,此刻的张居正不能为周梦臣叫好,必须想办法对付周梦臣。无他,很明显的。徐阶在很多事情上,已经让李春芳越过了张居正。
    虽然徐阶知道,张居正的能力胜过李春芳。但是徐阶更明白一件事情,李春芳的立场完完全全站在他这边,是没有退路的。但是张居正就不一样了。
    张居正与周梦臣的友好关系,给了他更大的政治活动空间。
    徐阶也容忍了这一点,但是同样的,在很多事情上,就偏向了李春芳。
    张居正只能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张居正说道:“老师,学士与高拱接触过。高拱一向秉承实学,对科举一些弊端,也是颇有微词的。”
    徐阶说道:“你的意思是,高拱也会下场?”
    张居正斩钉截铁的说道;“这是必然的。高拱不足为惧,却要担心高拱身后的太子。太子与高拱名为师徒,情同父子。所以有些事情要留有余地。今日之事,不能不表态,但也不能太过了。弟子觉得,应该请王龙溪北上了。”


第六十七章 徐张周高
    徐阶心中一动,说道:“假借王龙溪之手?”
    张居正说道:“谈不上假借。周梦臣一直为气学奔走。看他在江南的作为,恐怕将自己的仕途都放在气学之下。他这一次动科举,不想办法在科举之中夹杂一些气学的东西,才叫奇怪。”
    “如果气学入了科举,那可就是朝廷正统了。心学一脉能接受吗?”
    “有老师支持,以王龙溪大才。再加上汹汹民意,周梦臣这一次定然无功。甚至还动摇根基。”
    徐阶起身沉吟片刻,他忽然发现,似乎报纸这东西将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比如今日这一次,在此之前,如果周梦臣想要改革科举,最先做的事情,上奏朝廷。传播范围很浅的,也只有当局者知道。哪里如今日一般,事情开没有开始,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
    正是因为无数人都知道了,无形之中给了徐阶很大的压力。
    如果单单是周梦臣想动科举这一件事情,还不至于让徐阶的发怒。徐阶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不至于那么容易发怒。他之所以发怒,是一种对局面失控的无力感。
    报纸将很多游戏规则都改变了。
    徐阶正在疯狂研究这个新事物,听了张居正的话,徐阶忽然意识到,报纸上的文章,也是有很大威力的。想要在报纸这种新媒介上占据上风,第一,要有自己的报社。这一点已经有了,内阁自己的报社早就弄好了,以徐阶的能力,不过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其次,要有能在报纸上扛鼎的人才。
    这种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报纸的人才。具体怎么经营报纸,徐阶不清楚,但是很清楚需要专门的人才,第二需要能在报纸上写文章的人才。
    写文章这一点上,徐阶并不觉得自己不行。但是他也发现,在报纸上写文章,似乎是一个新课题,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
    这也是徐阶在报纸上屡屡吃瘪的原因之一。
    周梦臣却是精通这里面的道道。堪称复合型人才。
    徐阶很明白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时间也找不出合用的人才。他想起他一直以来的人才储备。也就是心学一脉。心学一脉,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想来定然有人能用。
    即便没有人,将王畿拉进来,也未尝不可为自己争取一点点时间。从别的地方下手。
    徐阶很明白,他在报纸上搞不定周梦臣,就一定要从这里来下手,是可以从其他地方下手的。大战很多事情,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政治上也是如此。
    徐阶说道:“好,叔大,你立即代我拟一封书信,给王龙溪。请他入京,共商大事。”
    张居正说道:“是。”
    徐阶说道:“子实,你立即让你下面的报纸,反驳周梦臣,一定要将周梦臣的气焰给压下去。”
    李春芳说道:“弟子明白。”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李春芳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好办的事情。如果周梦臣对报纸上舆论的统治力,是那么容易打倒的,徐阶就不会这么发愁了。
    徐阶打发走两个弟子之后,却独自铺开一张白纸,先静静的磨了一砚台墨汁。沉默了一会,捻起一根毛笔,在白纸上笔走龙蛇,留下一串漂亮的馆阁体:“臣大学士阶不胜冒昧以闻,礼部尚书周梦臣言语轻佻,妄言科举,动摇人心……………”
    徐阶这边准备的时候。周梦臣也正在与高拱喝酒。
    两个人喝得很简单,一盘咸菜,一盘豆干。仅仅是用来佐味而已。
    周梦臣不得不承认,他觉得自己已经是工作狂了。那知道高拱才是真正的工作狂。高拱到任吏部以来,在刷新吏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几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吏部,大明一千多知县,百余府州,六部九卿。几乎所有安置,他都要一一过目。
    当然了,高拱也不是神仙。
    这么大的工作量,即便累死高拱也不可能做完。但是高拱都是以最严苛的要求面对下面的官员。不知道否定了多少不合格的官员。
    即便再有门路的官员,到高拱这里也要被卡住。
    高拱与徐阶之间有很多矛盾。但是洗刷吏治这上面却是有共同的语言。这才让高拱的能力得以发挥。
    只是高拱如此努力工作。似乎将大明天下当成自己的。简直舍家为国。以至于周梦臣想与高拱聚一下,也就很潦草了。
    潦草到在吏部的值房之中,摆上两盘咸菜豆干。一壶小酒,连一个热菜都没有准备。
    不过。这咸菜豆干虽然看似简陋,却是非常爽口,味道不错。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后世很多人将咸菜当成了最下层的食物,却不知道在古代冬天没有什么蔬菜,只能吃腌制的食物,即便是皇帝,也没有多少新鲜的蔬菜。
    那么问题来,古代的达官贵人会委屈自己吗?
    翻开古代的食谱,很多腌制的菜品,做法也非常讲究的。味道也是相当不错的。让无数文人骚客写在自己的笔记之中。
    高拱而今是吏部尚书。即便高家自备的咸菜,也不会委屈了这个吏部大佬的。
    高拱嚼着咸菜,嘴里面咯咯吧吧作响,捏着一封报纸,上面正是周梦臣那一篇文章,说道:“周兄,你的意思我明白。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