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9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开始张居正还以为他老父亲改邪归正。但是时间一长,他就知道了。
    只是他能有什么办法啊?
    这毕竟是父亲。只能一边苦口婆心劝告,一边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给父亲擦屁股。
    对此,周梦臣很是取笑张居正。因为周家最轻松了,数代单传,留在武昌都是疏支。他们不敢乱来,而周梦臣的老母亲,更是在京师奉养,家里子女虽然不是多好。但也比较安分,最大的周大同而今已经从军了。更不需要周梦臣担心。


第三十一章 风云激荡
    正如周梦臣所言,他并没有想要遮掩什么
    他今日对申时行所说的,很快就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传了出来,自然引起了渲染大波。
    因为周梦臣之前的改革,其实并没有伤害到太多阶层的利益。影响最大的军事改革,其实影响的也就是卫所军官的利益,而卫所军官的权力,不过是武力而已,在其他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影响力的。特别是在朝廷之上。
    所以,周梦臣只要能在武力上压制住卫所军官将门们,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但是周梦臣等良贱,一条鞭法,拟定商法,却是侵犯了太多人利益,不说别的,达官贵人们,谁家没有一些仆役。即便对于这些从事家务的奴婢,网开一面。他们也不会太领情的。
    在他们看来,各种奴仆,都是他的财产,应当世世代代逢迎主家,这才是天之经,地之理也。与三纲五常一般,不可动摇。而今周梦臣轻飘飘一句话。
    他们就要损失大量财产。谁肯?谁愿意?
    而这一部分人更是整个大明的上层都这样想的,即便很多人没有经营性的奴婢。也就是说,对于他们家里的奴婢,只需换一个名字就行了。
    比如,终身制契约工。
    与之前仅仅是换了一个名字,最多保护一下奴婢一些基本的权力。比如人身权力。也基于是说,之前打杀奴婢,在法律之中要可以折罪的。但是而今不行了,杀奴婢着抵命。
    但实际上,执行之中估计也很难执行到位的。
    即便周梦臣如此让步了,很多人还是不满意。
    自然不可能满意的。
    平白无故损伤自己的权力,谁会满意。
    周梦臣也是知道大明的保守力量是如此之大,故而并没有想要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除非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只是周梦臣知道是做不到。
    只能退而求其次,只求先在法律上拟定这样的原则,然后让各地分别推行。只要有这个苗头就行了。剩下在五年时间,徐徐用力。一点点的做就行了。
    而一条鞭法更是阻力重重。
    因为如果说等良贱的损失是隐形的。很多达官贵人还能通过各种手段来回避,官府的力量一时间是不可能伸到他们家中的。
    而一条鞭法是不一样的。
    因为周梦臣与张居正讨论好些年的一条鞭法改革,其实与历史上一条鞭法改革有很多区别。与其说是一条鞭法改革,不如说是对大明土地正常与田赋,一次空前大整顿。
    首先,就是清丈土地。
    在历史上清丈土地,乃是地方官自行执行的。很多地方执行的其实并不是很到位,正如周梦臣在很多事情也要妥协一样,张居正也是同样的。在清丈土地,张居正也没有就着不放。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嘉靖四十一年,嘉靖四十四年,大部分新科进士还加派了很多精通数学几何的学子,大多都是气学一脉的弟子。他们组成了几个清丈小组,从南北…京开始,分别推行。地方人手只能协助而已。还派军队随行,甚至清丈小组之中,就有很多军官,毕竟随着大炮数量居多,数学也成为武学的必修科目。
    这一次清丈绝对是从海西到吕宋,从东海到南疆,不敢说完成准确,但绝对给出一个非常确定的数字。
    如此一来,阻力就大多了。
    大明有多少隐田?这个谁也不知道。不过,是谁就知道这个数字是很多很多的。
    周梦臣虽然没有准备士绅一起纳粮,但是如果清丈出来,甚至要超过纳税额的隐田。到时候,不用周梦臣说,朝野上就有这样的呼声了。
    毕竟,虽然说大明有种种的既得利益的保守派。但是也是有奋不顾身,想要为民请命的人。
    前文说过,变法是一股思潮。那就说明,这不是一个人。而今是嘉靖朝深刻的内外危机,激发一批士子。周梦臣不过是其中,代表而已。
    所以,在清丈土地这一件事情,双方争执尤其激烈。
    甚至胜过了周梦臣等良贱的政策。
    至于制定商法。
    这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让很多人忽略了。
    不过,的确大明而今商业规则很混乱。商业纠纷被纳入民事纠纷之中,县令们对于很专业的商贸领域,也有一些无所是从。只是在他们看来仅仅是小节。
    周梦臣将这一件事情提到这个地位,可不是仅仅为了一点商税,还是重新建立一套商业法则。不敢说完全避免权力侵入商业领域,制造事实的不公平,从阻断商业发展,或者说,阻碍科技进步。
    但是最少让整个商业领域,有一个详细而公平的法则。如果真有人愿意反抗的话,朝廷是表示支持的。
    从而扶植商业力量的崛起,尽可能拆散权力与资本之间的联系,不要搞成了官僚资本。
    但这只是周梦臣的想法而已,至于将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却不是周梦臣所能预料的。
    正是因为种种矛盾,嘉靖四十七年的国事大会,一开始,就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很多人觉得,五品以下的官员参与如此国家大事,并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整个国事大会提高了标准,有五品官身,或者曾经有五品官身的致仕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大会。
    而周梦臣最激烈的反对者,却是邹应龙。
    邹应龙乃是徐阶的旧部,与林润一起,发动了对严嵩最后一击。颇有声望。历史上因为这一件事情,最后被贬了数年。但是这个时空,徐阶的实力要比历史上大多了。于是将他保了下来,并在都察院站稳脚跟了。
    在周梦臣的改革之后,大明中枢其实分成内外廷。内廷就是嘉靖直接辖的各部门,锦衣卫东厂二十四监衙门。外廷就是内阁,枢密院,都察院三大机构。
    邹应龙被嘉靖一步步提拔在左都御史上面。
    不为别的,一来邹应龙年轻。二来邹应龙看对付周梦臣。
    毕竟,很多人都看出来。即便周梦臣内阁改革之后,嘉靖的制衡思想依然无处不在,不过是从内阁之中平衡,变成了内阁,都察院,枢密院三个衙门之间的制衡。
    邹应龙与李春芳之间关系不错,或者说,共同的敌人让他们关系不错。
    邹应龙在对付周梦臣上面分外卖力,侍视为自己的权力的来源,职责所在。
    邹应龙正色说道:“陛下,诸位,我不是非议周首辅,我也承认周首辅乃是天下能臣,治政数年,对开疆扩土,内调理政事,令国库丰盈。而今国库存银过千万。这是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大明中兴,全赖周首辅之令。奈何凡事过有不及。从嘉靖二十五年开始,先是北疆战事,后世倭乱,又有军事改革,然后有黄河大工,有开拓南洋,东征西讨。等等。二十年来,朝廷上下,未有休息也。”
    “臣是兰州人。臣也承认,因为周首辅之功,兰州日新月异。老臣回家一趟,都有些不认识了。只是百姓动辄服役千里,劳师动众,上下不安。”
    “臣以为,当务之急不是再做什么标新立异之事。而是与民休息。国用既足,又何必汲汲于区区田赋之间。还请周首辅,放天下百姓一条生路吧。”
    邹应龙如此一说,立即有不少官员纷纷应和,说道:“首辅革新之意,我等都知道,但是凡是欲速则不达,不如等等吧。”


第三十二章 第二届国事大会
    周梦臣听了冷笑。
    等?是决计不能等的。
    一来周梦臣是不可能等的。他只有五年任期了。他不会坏了自己的规矩。五年之后,即便不致仕,也会让出首辅之位。当然了,他与张居正是有默契的。
    他会将首辅之位让给张居正。好让改革大计,能够继续下去。
    等周梦臣与张居正都致仕了,二十年时间,一代人的时间,很多东西都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改不回去了。而且张居正的能力,周梦臣也是知道。
    周梦臣安排了张居正。
    焉知张居正不会安排其他人吗?
    但是周梦臣与张居正到底是两个人,两个很多思想是有差异的。张居正不会懂周梦臣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渴望。而周梦臣也不会懂张居正设想的未来方向。
    这样的大事,周梦臣又怎么能假手于人?
    那怕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也不行。
    其次,做事情从来是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今日这一件事情过去,指望将来能够过去,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周梦臣万万不能妥协的。
    而且周梦臣更明白这些人的心思,在此之前,周梦臣一直是做大蛋糕,用新的额外的利益,来置换各方既得利益集团的让步。
    只是这一件事情,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一来,周梦臣再做大蛋糕,也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人的胃口。
    二来。也是一个成本的问题。
    这某些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周梦臣越发觉得这样做不划算。
    三来,实力对比的问题。
    周梦臣之前的实力比起这些利益集团是差了一些,不,即便而今来论,即便周梦臣是首辅,周梦臣一个人的势力也未必能比得上这些利益集团。
    但是这些利益集团并不是有铁板一块。
    周梦臣对付的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既得利益集团,而是分为文官,勋贵,又分学派,乡党等等,虽然藕断丝连,但又泾渭分明的利益集团。他们如果真能联合起来,不要说周梦臣不是对手了,嘉靖何曾是对手?
    奈何,他们能联系起来吗?
    自然是不能的。
    他们如果能联系起来,早就联系起来。要知道嘉靖当初对付他们,可比周梦臣过分多了。
    而且周梦臣对这些人的想法,也了如指掌。在他们看来,而今大明强盛,没有外患。日子一日好过一日,最好这样的日子,永远过下去,周梦臣所做所为简直是庸人自扰。
    只是周梦臣很明白,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大明第一次经济危机,很有可能就要来了。
    只是这些人根本不理解经济危机这个概念。
    这几年来,大明蒸汽机的普及,各种商品的生产数量节节攀升。最典型就是布匹了,而今从松江到苏州吴淞江两岸,几乎全部是作坊。
    无数布匹从这里生产出来,一部分到了海外,一大部分在国内销售。也是因为国内棉花不足,即便是江北开辟出来大片大片的棉田,依然不够。天竺的棉花源源不断的进入国内。
    如此一来,周梦臣,不,或者大明很多人还没有感觉,天竺棉纺业已经在摧毁的七七八八了。
    也是这年头海运是有瓶颈的,天竺才没有出大乱子。同样的原因,大明海外市场终究是有限的。所以承受商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各种原因堆积之下,生产过剩的问题,很容易爆发出来了。
    周梦臣的改革,一方面为大明工业化扫清楚障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