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9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云珍说道:“其实我也该说这个。今日我是来向你求情,与告别的。从今之后,我们姐妹恐怕再也没有相见之日了。”
    陈氏大惊,说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李云珍将一切全部说了出来。说道:“今夜,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要捉拿我周府全部,已经与我家相公走得近的官员,朝野上下,大概有去个七七八八了。”
    陈氏说道:“老爷子是要做什么?”
    李云珍说道:“老爷子这是为太孙着想啊。觉得我家老周,功高震主。”
    陈氏说道:“这,这,这……………,老爷子也真是的。”
    每一个人都有远近亲疏。虽然太子亲近高拱,但是陈氏更亲近周梦臣。别误会,这种亲近并不是男女之情,就是因为陈氏与李云珍之间的交情在。他更将周梦臣当成自己人。而不是高拱。
    并不是说,他不相信高拱。只是更相信周梦臣而已。
    而今嘉靖要杀了周府全家。陈氏于心不忍,但是他又能怎么做。嘉靖几十年积威,可不是说的,她一个儿媳,又能有什么办法啊。
    李云珍说道:“其实,我家老周不在了,我也就一个死。只希望我死之后,娘娘能庇护我家两个女儿,他们也算是与太子一起长大的。而今也只有娘娘能庇护他们。”
    李云珍说周梦臣的女儿与太子一起长大的。说起来也不算错。
    李云珍常常出入宫廷之中。周素问与太子同年生。李云珍与陈氏闲聊的时候,谈起这个孩子。陈氏就让李云珍抱来看看,许是母亲是蒙古人的缘故,小素问身体强壮,而且不认生。与太孙见过几面。毫不留情的件揍了太孙一次。吓得李云珍连连谢罪。却不想太孙哭过了,反而更向与素问玩。素问越不理他,他越往身前凑。甚至素问不来宫中,太孙就要闹腾。
    如此一来,李云珍不得不天天来宫中,带着素问过来,太子也见过素问,还问过,素问要不要当太孙的小媳妇。素问说不要,因为太孙打不过他。
    当然了,在七岁之后,素问就再也没有来过宫中。
    因为年纪大了,有避嫌了。
    陈氏说道:“你说这话,我能做到一定会做到的,素问虽然不是我女儿,但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又岂能不管。只是我能做得也只有这些了。”
    李云珍感觉气氛差不多了,这才进入正题,说道:“我临行之际,有一些肺腑之言,却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陈氏说道;“都这关头了,你有话就说。还说什么当讲不当讲。”
    李云珍说道:“你要早做准备。”
    陈氏说道:“什么准备?”
    李云珍说道:“临朝称制,或者垂帘听政。”
    陈氏听了这话,顿时一惊,说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怎么会那样做?”


第五十四章 怕事的太子妃
    陈氏是武官家的女儿,但也是从小读书的。自然知道,临朝称制,是吕后,武则天那样的毒妇会做的事情。而她怎么会这样做。
    她内心深处有一丝丝的兴奋,掌控天下大权。不管男女都会觉得很兴奋的。
    只是她更多的是担忧。
    她担忧他自己正能承担这么大的重任吗?他想想太子一遇见棘手的公务,都丢给大臣们,美其名曰能者多劳,王者,只需知人善任就行了。
    但她其实知道,这是以为你太子不知道该怎么办?
    太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区区一个妇道人家,如何能承担起来。
    李云珍说道:“为女则弱,为母则刚,你为了太孙,也要撑起来。毕竟我家老周一死,今后大明局面就不一样了。”
    太子妃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李云珍将之前大明治理体系,与周梦臣的新内阁制度做了一些对比,说道:“陛下一去,主少国疑,孤儿寡母。再加上新内阁乃是老周一手所创,他人都不在了,他推行的事情,还会有谁在用。”
    “到时候,你不得不如太祖一般,为太孙处理政务。”
    太子妃说道:“那我找几个信任的大臣,不就行了。”
    李云珍说道:“你信任那个大臣?高拱,张居正?而且即便你信任他们,他们能信任你吗?”
    太子妃有些迷糊。说道:“此话怎讲?”
    李云珍说道:“夏言无罪而死,天下士子为之发指。而今我家老周,亦无罪而诛。今后大臣,谁想步夏言,与我家老周之后尘。今后,恐怕没有人愿意为朝廷舍生忘死了。”
    太子妃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知道,你想救周家,我也想啊。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人微言轻,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李云珍说道:“姐姐,太妄自菲薄了。你是太子妃,未来皇帝的圣母,未来的太后。皇帝年幼的时候,天下大事都应该由你说了算的。而且皇家,也只有太孙兄弟,这根独苗,都是你生的。”
    “你对天家是有大功劳的。”“而今陛下病重,正应该你出力的时候。只要你写下几封书信,周家就能转危为安。并且,我代我家老周答应你,我周家上下,唯太子妃马首是瞻。老周明年退下来之后。剩下人脉什么的。全部交给你。回到武昌,不得娘娘手谕,不会出武昌城半步。”
    太子妃说道:“真需要我几封书信,这一场乱世就能平息了。”
    李云珍说道:“正是。”
    太子妃沉吟片刻,说道:“请周相答应我一件事情就行。”
    李云珍说道:“姐姐请讲。”
    太子妃说道:“内阁的事情我不管,明年周相执意要去,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太孙却少一老师。我想请周相专司太傅,教导太孙,如果周相能够答应。不要说,几封书信,就是十几封,几十封都没有问题。”
    太子妃本质上是一个家庭妇女。
    她对一些事情,从来是想不明白的。也不要指望,太子妃能做出什么符合政治的决断。但是作为一家之主母,太子妃还是很到位。
    嘉靖看未来,看到的是权臣当道。皇权被压制没有动弹空间。这是嘉靖绝对不允许的。
    但太子妃作为一个女人,她想的事情很简单,将孩子培养成人。要为他找最好的老师。有谁比周梦臣适合啊?
    这周梦臣能文能武,关键是会教学生,因材施教,他门下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才成就,更不要说在格物学里面,周门几乎就等于整个格物学。
    而且太子妃最看重的,是周梦臣的学问很实际。
    周梦臣的弟子中,只要学习好一点,决计都能安身立命,如果学习特别好的,甚至不能说安身立命,而是立成富豪。
    太子妃固然觉得太孙需要道德文章,但不能全部都学道德文章。太子尚在的时候,太子妃也与太子聊过。太子对当今陛下的分析,可没有一点点道德文章的意思。
    而且即便是道德文章,据说周先生也不错。号称气学泰斗。
    更重要的是,周梦臣的影响力。对政治的熟悉程度。
    是的,内阁让给别人了。周梦臣无关一身轻,正可以教授太子。有周梦臣这样的元老重臣坐镇宫中,想来外面的臣子,也不顾敢轻视太孙。
    而且太子妃同样没有意识到他的几封书信意味着什么  。
    面对如此好事。
    李云珍就有一句话,说道:“好。”
    于是,本来还在犹豫的冯保,接到了太子妃的书信了。立即做出了决断。
    而宫中很多人见到了太子妃的书信,虽然没有立即倒向太子妃,但很多行动都迟缓了。
    原因很简单。
    嘉靖老了。
    宁欺白首富,莫欺少年穷。
    运来天地同借力,时去英雄不自由。
    宫中是最势利眼的地方,而今嘉靖没有几个月的消息,已经暗暗流传了。谁都知道,太孙是皇宫的新主人,而太子妃是太孙的亲生母亲。
    她就代表着太孙。
    今日为了陛下得罪了他们,陛下尚在还好,一旦陛下去了,那该怎么办?
    这些太监们日日接触到皇帝,对皇帝并没有寻常百姓的崇拜感,剥掉层层的滤镜,他们知道,嘉靖不过是一个垂死的老头而已。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这个垂死的老头也是很厉害。
    所以,很多人都是两不得罪。
    再加上黄锦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黄锦与陆炳是一对搭档。黄锦一是在嘉靖身边伺候。陆炳也在嘉靖身边,  但是常年不见人那种。因为他要处理各方事务,是那种嘉靖一叫就到,不叫就在身边的情况。
    黄锦一直跟随陆炳,很多事情都是交给自己的徒子徒孙去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黄锦其实很多时候并不能实时掌控第一线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也就罢了。
    这种情况下,就出事了。
    内阁首辅周梦臣加,未来的太后,足够掀起一场极大的波澜了。
    甚至周梦臣都没有想过事情会顺利到如此地步。
    嘉靖猛地咳嗽两下,脸色苍白。
    他看着周围的人。眼中的杀意也就慢慢消散了。
    事到如今,嘉靖也没有与人拼命地想法。他问道;“周卿,你想怎么收场?”


第五十五章 收场
    嘉靖的语气之中,略带讥笑之意。
    怎么收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周梦臣难道还想收场?嘉靖对太子妃这无知蠢妇,居然做出如此决断。与他死去了儿子,简直是天生一对,蠢的惊人。
    说实话,嘉靖对于完全失控的局面,连最坏的打算就已经有了。比如,周梦臣为今日之曹操。他也是理解。只是,周梦臣还想收场?
    周梦臣不知道什么叫作开弓没有回头箭。他难道不知道,一不做,二不休。
    周梦臣今日的作为,已经大大的冒犯了皇权。是的,太子妃是蠢货。毕竟大明选皇后从来是从小门小户选的。这就让皇后的政治觉悟不高。
    这是大明皇后太后的通病。
    如同弘治皇后,她如果政治觉悟高,也在选嗣位皇帝的时候,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最后晚景凄凉之极。而历史上万历的生母李皇后,也不会听风就是雨,让高拱回家。虽然张居正变法很成功。但是张居正当时的权力,的确是超出了首辅权限了,威胁到了君权。
    太子妃也是如此。
    太子妃从来没有在一个皇帝角度看事情。她仅仅想将一切维持原状。等孩子长大就是了。
    至于什么制衡,是前朝的事情,她根本没有多想。
    但是嘉靖却相信,每一个成年皇帝,都不会忍受当这样一个皇帝的。
    周梦臣做下此等事情,还想收场,只要他朱家还是皇帝,这一年事情就收不了场。
    而且周梦臣说收场这一件事情。反而正说明了周梦臣之前说的,他没有别的心思,即便有别的心思,也仅仅限于当一个全权臣,而没有别的心思。
    所以,嘉靖这才答应下来。
    周梦臣说道:“英国公与成国公作乱。当罢其爵位,下诏狱论处,当召回丰国公为枢密院使统领京营。京营有此乱,当宣边军忠良之军补充京营。京营则分出一部分军队,出外戍边。”
    “江南新法履行不利,当派重臣除外督查之,臣以为高拱合适。”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明年,臣也会致仕还乡。请陛下放心,臣对大明忠诚之心,天日可鉴。”
    周梦臣这一句话,却是实话。
    有人说,只要我掌控发钞权,就不在乎谁有政权。周梦臣是,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