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旭盯着刘侨淡淡说了一句:“凡事要讲证据,当然,锦衣卫本来就会炮制冤案,证据不证据,对你们而言,根本无足轻重。想要抓我,不用刘镇抚亲自过来,随便遣一名锦衣百户,就可以将我抓到你们的大牢里,严刑拷打!”

    刘侨难道不想吗?

    他非常想,越是了解全旭的手段,他越是害怕。

    晋州会馆不是没有人,护从就有五六百人,还有四五十名建奴甲士,然而,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

    起初,他以为,这些人是中了毒?

    可是,经过仵作的查检,最终发现所有的人都不没中毒,还有将近两百人是在拔出刀、剑,有了防备的情况下被人杀死。

    普通人,可能对晋州会馆的护卫力量不清楚,作为锦衣卫镇抚使,刘侨却知道,晋州会馆的护卫很多都是经年老兵,百战余生,他们的身手、反应可比京城精锐要厉害得多。

    如果官府想攻打晋州会馆,没有三五千人,不死上千把人,根本就打不下来。

    可是全旭却可以以轻微的代价,屠戮晋州会馆。

    “全爷,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不知道你跟他们有什么仇,但是这种手段,太”

    刘侨笑了笑:“全爷,咱们商量一下,你想除掉谁,交给我,如果对方不难办,我帮你办!”

    京师现在乱,但是,肯定会有平静的一天。

    短短几天,连续爆发三件灭门惨案,这个影响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刑部、还是大理寺再或者锦衣卫,他们将承担极大的压力,最终板子还会打在刘侨的身上。

    刘侨不想与全旭撕破脸,他顾忌,他害怕,可是真正要对付全旭的时候,他也不会留手。

    全旭想了想,感觉也是,杀几个汉奸,其实解决不了问题。

    二臣传上有一百五十七人,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大明作死作得太多,很多人其实都是被逼反的。

    就像钱谦益,如果他当时跳河自尽,估计此人的风评,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华阳社!”

    刘侨微微一愣:“什么?”

    “别给我装糊涂,你会不知道华阳社?”

    全旭冷笑道:“华阳社几次三番跟我搞鬼,在山东他们派人暗杀我,当然,他们没有成功,在北京,他们派人抢了我的六万两银子,这事你应该知道,你想当和事佬,可以,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耐!”

    刘侨的脸色凝重起来:“全爷,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你说呢?”

    “我的原则,你一直清楚,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全旭笑道:“华阳社很强,又很隐秘,但是,我不怕,反正我无官无职,不怕他们在官场上打击报复,我在大名府是有一些产业,不过,无足重要,我的核心产业,华阳社同样不知道,这事华阳社若是不给我一个交待,那就不死不休!”

    对于华阳社,全旭一直找不到重点。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就连皇太极入关,破城的时间节点都发生了改变,未来,他将失去先知先觉的优势。

    全旭爽快的走了,留下刘侨若有所思。

    三娘担心的道:“相公,华阳社那么强,你这么做,会不会不过,能杀杀华阳社的威风,看着就解气!”

    “只是解气?”

    “难道不是?”

    全旭登上马车,望着三娘笑道:“华阳社成立有两百多年了,底蕴深厚,我跟他们比,太缺乏底蕴了,可以说毫无根基,那怎么跟他们斗?”

    三娘不解的问道:“那你怎么告诉那个锦衣卫了?当官的可没有一个好东西!”

    “到了刘侨的那个级别,他肯定会接触到华阳社,而且级别还不低!你想想华阳社成立这么多年,权势滔天,说让谁当官就让谁当官,比朝廷的吏部还牛逼,他们虽然权力滔天,肯定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完成了血腥的原始积累,他们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肯定也得罪了不少人!”

    全旭笑了笑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这么做,就是要告诉那些华阳社的敌人,一个敢跟华阳社势不两立,不死不休的人来了!”

    还有一层意思他没有说,刘侨这镇抚使可不是普通的三品武官,就算朝廷三品、二品官,他们还真不敢往死里得罪锦衣卫,厂卫厂卫,阉党都敢骂,直骂锦衣卫的人还真不多。

    和厂卫不一样,锦衣卫的势力可不止在北京。

    要说整人,锦衣卫可是其中的行家。

    一个镇抚使在全旭面前不敢扎刺,这样的情况落在其他人眼中,全旭的底细会更加深不见底。

    刘侨坐在茶馆里,愣愣的不说话,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

    就在这时,刘侨的心腹朱敬轩来到他身边:“已经让人去核对消息了!”

    全旭其实猜测对了,刘侨确实是知道华阳社,不过,这却天启被谋杀的案子。

    天启皇帝死了,损失最大的是魏忠贤和以他为首的宦官集团,其次是厂卫,这两个部门本来就是高级警务单位中央情报局和反贪局!

    崇祯裁撤这两个部门,可以说是自断双臂,除非是不想让着两个部门察觉到什么,或者是对某些人的庇护或是投怀抱李。

    而东林集团,更是因皇权的改变而独揽朝中大权!天启驾崩之后,行动之迅速、果断一返常态!摆明了是有预谋、有协作、有准备之举。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魏忠贤其实也被摆一道。

    魏忠贤只是宦官集团的头目,并不是灵魂,宦官集团有自己的智囊队伍和决策团队,无论是天启死,还是阉党倒台,都是幕后黑手的影子。

    “全爷的愤怒是真的,他应该不会在这方面无的放矢!”

    “京师也是多事之秋,所有的事情,哎,真是头疼!”

    刘侨望着朱敬轩道:“你今天给我约一下高第,我要和他聊聊!”

    刘侨摇摇头:“算了,不用聊了,这样老狐狸,估计也聊不出什么,高第的府邸,好像不难进啊!”

    “什么”

    朱敬轩的脸色大变:“你要”

    “我不要什么,全爷与华阳社有仇,那就让他去报!”

    刘侨望着朱敬轩:“把咱们收集到的,关于华阳社的所有情报,全部交给全爷!”

    “大人你想借刀杀人?”

    “不!”

    刘侨摇摇头:“我与他们也没仇,华阳社的消息,应该值点钱,咱们的指挥使大人,应该愿意卖个好价钱!”

 第二四七章给他一

    第二四七章给他一剑

    魏忠贤醒悟的太晚了。

    作为宦官,岂会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臣的道理。

    他的权势,地位,荣耀,还有爵位,恩宠,等等一切都是天启皇帝给的,别说是弟弟,就算是天启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会这么对他。

    在天启大爆炸的时候,魏忠贤只以为是意外,没有在意。

    当天启皇帝在他眼皮子底下落水,他就明白过来,当时他可是下了狠心,连续弄死了他三个干儿子,更换了所有的御前太监,近卫,锦衣卫,可是,却最终中了计。

    换上来的人,才是真正的杀手。

    天启病危,魏忠贤就意识到了危机,他开始反击,那个时候,他才发现,看似乎密不透风的皇宫,对于华阳社来说,简直就是后花园。

    他们虽然无法插手后宫的人事任命,升迁,可惜,内书院就是翰林学士负责培养的,他们与文官本来就是师徒关系。

    未必全部都是因为钱财,其实,很多太监还是有理想的,明朝也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刘谨,事实上,就算是站在宦官的立场上,刘谨未必错了。

    刘谨与魏忠贤一样,都是夜路子宦官,在文官眼中,他们才是异类。

    刘侨自然不会向朱敬轩说这些事,他是亲自向骆养性说明这一笔生意的事情,这件事太大,也绕不开骆指挥使。

    刘侨与骆养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准备进入正题,一阵惶急的脚步声传来。

    看着朱敬轩满脸焦急的样子,刘侨微微皱起眉头:“怎么回事?”

    ……

    “你说什么?锦衣卫北镇抚使司衙门大火?”

    当全旭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难以置信。

    “正是!”

    全干有些幸灾乐祸:“这场火起得突然,当时北镇抚使刘侨正在指挥使骆养性的府邸中议事,等他赶到北镇抚使司衙门,大火已经无法熄灭,所储存的各种文牍,被大火焚烧一空,数十人被烧死,二十余人失踪!”

    “什么人的胆子这么大?敢烧锦衣卫北镇抚使司衙门?”

    全旭心中一动?

    难道是华阳社动的手?

    恐怕也只有华阳社有这么大的能量。

    可是,又不对,自己明明屠杀了晋州会馆近千人,难道华阳社一点表示都没有?

    难道说华阳社与晋商不是一伙的?

    事实上,并非不是一伙的,只是,华阳社只是在全旭这个层面了解不深,可是作为一个两百多年的大组织,怎么可能没有敌人?

    范永斗私自动手,利用了鲍承先身边的后金甲士,原本这事根本就没有上报。

    可以这么说,如今全旭还没有引起华阳社的注意。

    “具体情况,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全干冷笑道:“这下刘侨应该倒霉了,不过,最先倒霉的还不是他,而是王洽!”

    “王洽?”

    王洽是门神,就是因为崇祯见其仪表堂堂,升其为兵部尚书。

    其实这个传言,全旭倒不认为是真实,估计也是为了抹黑崇祯无能。

    事实上,王洽的升职,基本上属于正常升迁,并没有太多邪乎的事情。他在崇祯元年就是工部右侍郎,主持工部事宜,这就相当于后世副总长主持工作,后来在兵部尚书王在晋罢官之后,升为兵部尚书,属于吏部正常手续。

    副职主持工作过后,升为正职这太正常了。

    当然,要说王洽干了一年多的兵部尚书没有任何作为,其实也说不过去,至少他上疏军事十事,崇祯是非常满意的。

    他针对的问题就是士绅侵占军田,军队疏忽训练等问题,也算是一针见血,至少不算是庸碌之官。

    要说私心,事实上,明朝哪个官员没有私心?

    孙承宗还是一言不和就辞官呢。

    不过,从王洽的事情,也看出崇祯的天真。

    周延儒弹劾王洽:“御寇无策、守备不严!”

    这是一个国防部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算污蔑,不过诛心的是,这是嘉靖年间兵部尚书、都督团练丁汝夔的罪名。

    果不其然,项煜继之,且曰:“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

    崇祯信了。

    要说崇祯读书多吧,景帝斩晁错,但是七国之兵,还是依旧没退,朝廷在这方面没有担当,反而把前线将士士气低落,若非周亚夫,汉景帝就玩完了。

    结果,崇祯听到这话,先把兵部尚书王洽下狱,梁延栋上位。

    “另外,消息传来,遵化城陷,是因内奸纵火开门!”

    全旭已经无力吐槽了,无论是洪山口、还是大安口包括龙井关,没有内奸开门,不是看不起皇太极,他们根本就打不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