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世恩苦笑道:“这只怕是第一步,如果修武伯万一出现一个好歹,只怕是……”

    卢象升望着雷时声道:“雷时声,你带人马守着广宁卫城,把斥候都派出去,给本督盯着建奴,还有辽西!”

    全旭是卢象升从微末提拔起来的,全旭能走到今天,那是全旭用命换来的,一旦他出现意外,辽南三万多军队,可是群龙无首。只怕是朝廷大佬们,马上就会把全家军肢解!

    “大人,您一定要小心!”

    雷时声神色凝重的道:“他们已经暗杀修武伯,也不会放过您!”

    “哼,他们想杀我,没那么容易!”

    卢象升心中长长叹了口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难,真的是太难了!”

    卢象升带着杨世恩以及李重镇等将领,率领天雄军四千轻装骑兵,马不停蹄,前往金州。

    ……

    就在卢象升得知全旭遇刺的消息时,三艘蜈蚣船也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天津方向急驰而去。

    同时,前往出发的还有两艘快船前往登州。

    这是全旭的主意,全旭自从遇刺之后,就开始闭门,谁也不见,当然,辽南的建设依旧。

    六月二十九日,深夜。

    孙承宗正准备睡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老爷,辽东有信使来了!”

    孙承宗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信使将信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看着信上寥寥数语:“兴武伯遇刺,昏迷不醒!”

    “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孙阁老,卑职不知,只是知道,全帅在巡视旅顺口的时候,被埋伏在工匠中间的刺客刺杀,刺客用火铳和万人敌袭击全帅!”

    孙承宗拿着密信,朝着门外走去:“来人,备轿,老夫要进宫面圣!”

    孙承宗连夜进宫,自然不会有人阻拦,当然宫门是不会打开的,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乘坐着吊篮,被吊进了皇宫。

    当孙承宗进宫的时候,其实,曹化淳已经猜测到,孙承宗已经接到了辽东的急报,全旭遇刺。

    只不过,曹化淳知道的更为详细,这场刺杀,虎头蛇尾,没有伤到全旭什么,打死了十三个人,其中包括六名百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东厂番子刚刚得到的消息!”

    崇祯的心瞬间就乱了,他有些慌张的问:“修武伯的伤势怎么样了?”

    曹化淳一脸郁郁道:“伤得非常重,怕是凶多吉少了!”

    崇祯急道:“快,曹伴伴,你挑选一些干练的手下,护送宫中最好的御医到辽东去,同时把整个东厂最好优秀的人才都调过去,需要什么药品或者名医,就全力帮忙去找,一定要治好他!他万万不能有事!”

    “遵旨!”

    曹化淳躬身道:“要不,奴婢亲自去一趟?”

    “去吧!”

    崇祯颓废的坐在御座上:“当年袁崇焕言,他可五年平辽,结果不曾想,袁崇焕死在登州,朕就是奇怪,袁崇焕是知兵之人,建奴都奈何不了他,区区几名白莲教蠢贼,怎么可能让袁崇焕殉国?现在全旭又遭遇不测,这些混蛋,曹伴伴,有没有眉目,是何人动的手?”

    “介休范氏范三拔!”

    就在这时,孙承宗一脸愤愤的道:“据说匪首乃范三拔的女婿宁定邦!”

    “介休范氏!”

    崇祯的脸上狰狞起来:“来人,传朕旨意,介休范三拔,以下犯上,十恶不赦,诛三族,三族不够,诛九族!”

 第三四零章朔风乍起血染边墙

    第三四零章朔风乍起血染边墙

    就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咆哮着,要诛灭范三拔九族的时候,卢象升带着他的天雄军轻骑兵抵达了金州。

    此时的金州已经大变了模样,首先道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自海州南下以来,原本坑坑洼洼的道路,已经变成平平整整。

    要想富自然先修路,这是全旭的宗旨。可眼下辽南正在紧张施工,修建厂房、住房,并没有足够的人力来修建官道。

    为了方便出行,也同时为了方便辽南的资源运输出来,全旭就从后世弄来了两台挖掘机,一台压路机,几台三蹦子,由二十几名工匠,组成一支修路队。

    别看他们人少,由于采取了机械修路,效率可不算慢,就像官道二十余步的官道,一天可以修个三五里。

    这些道路修建也极为简单,就是把官道两边沟渠里的土挖出来,放在路面上,然后拌上石灰,最后用压路机压平就齐活了。

    别看只是简单的石灰路,即使下雨,路面也不会松软,更不会泥泞不堪。

    街走在平整的官道上,看着道路两旁的庄稼,玉米一人多高,郁郁葱葱,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玉米地里不时的有一些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在他们的母亲或者姐姐的带领下,把玉米叶子扯下来,装在竹筐中。

    他们都是属于一群没有体力劳动能力的人。

    但是辽南从来没养闲人,在玉米地上把玉米叶子扯下来,再卖给全家军,他们会花钱买,当然,价格不高,人力手推车,装满大约五六百斤,送到全家军手中,他们可以得到十五文钱。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怎么也能扯个五六车,收入不见得比成年男子低。

    土豆是最省事的庄家,几乎不用管,红薯地里,不时的出现百姓过来采摘红薯秧苗,当然此时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他们采摘红薯叶,则是为了给百姓的饭碗里增加维生素。

    现在辽南施工的百姓,伙食不错,每天有三种汤,既海带汤、红薯叶汤,还有鸡蛋汤,至于白面馒头和大米饭,现在已经不能管饱了,因为,全旭很少带粮食过来,辽南的粮食消耗,基本上来自江南的采买。

    百姓吃得好,所以工作热情很高,可以预见,只要到了秋后,来年再无粮食危机。

    卢象升有些感慨,全旭实在是太会种地了,无论多么荒凉的土地,交给他,他就会变成良田。

    凭良心说,辽南的气候和雨水,比大名府更加适合耕地,特别是全旭抵达辽南以后,根本就不用担心抗旱问题。

    有的女人和孩子,拿着镰刀,开始收割着沟渠边上、路边的杂草,这些草与玉米叶子一样,可以卖钱,全家军如今拥有的骡马太多了,有青草饲料喂养,则更加方便。

    卢象升渐渐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全旭遇刺,按说应该引起金州的混乱,可是,全家军却没有产生任何混乱,部队该训练就继续训练,丝毫没有影响。

    工匠盖房子的继续盖房子。

    卢象升望着前面带路的全家军将士道:“全帅现如今伤势如何?”

    “卑下不知!”

    卢象升看着全家军将士的表情,心里更加奇怪。

    金石山脚下,是全家军近卫步兵旅的营地。全家军步兵近卫旅有六个团,其中四个团驻在山脚下,而山上则有两个团。

    现如今已经形成了半永固式的军营,哨塔,壕沟、拒马。

    卢象升沿着山道抵达修武伯府邸的时候,全旭正在哄着他的一对龙凤胎,景然和景阳在睡觉。

    虽然景然和景阳属于早产婴儿,但是三娘的体质一直不错,又有练功的底子,两个小婴儿在多功能恒温箱中待了两天,就恢复了健康。

    只是有些可惜,三娘的身体虽然不错,却没有奶水,全旭无奈只好从后世买来了奶粉,这一下就不可能收拾了。

    新生婴儿吃过奶粉之后,再也不喜欢吃母乳奶水了。偏偏景然和景阳的饭量不一样,作为姐姐景然的饭量更大,而弟弟景阳却非常小。

    喂奶粉的活计,自然就落在了全旭身上,当然,全旭主要是心疼三娘身体并没有完全恢复。

    当卢象升来到屋里的时候,全旭嘴里叼着一个奶瓶,手里还拿着一个奶瓶不停的摇晃着。

    景然和景阳小姐弟们却仿佛立体声一样,姐姐哭罢,弟弟哭,声音此起彼伏,让全旭有些手足无措,狼狈不堪。

    “景然乖,奶水来了!”

    全旭拿着奶瓶开始喂着全景然,接着又给景阳的奶瓶试试水温和味道,两个婴儿含着奶瓶不停的喝着奶粉。

    估计小景阳还是一个非常急的急性子,没有吃到嘴里的时候,哇哇大哭,吃几口奶粉,大约十几二十毫升的样子,就用舌头把奶嘴往外吐。

    吐着奶泡泡,不多时就睡着了。

    喂好全景然,全旭这才像松了口气,他让人将奶瓶里的剩奶粉倒掉,洗净奶瓶,然后给奶瓶消毒,准备下一次再用。

    忙完这一切,全旭这才发现门口的卢象升一脸呆滞。

    “卢大人来了?”

    “嗯!来了!”

    “你来了多久?”

    “没多久!”

    卢象升苦笑不得的道:“在你刚刚换尿布的时候就来了,本督实在想不出,杀得建奴闻风丧胆的修武伯,居然照顾起孩子也得心应手!”

    全旭拉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你就笑话我吧!”

    “没有,没有,只是由衷的佩服,佩服!”

    卢象升笑了笑道:“看到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我只是大意了,没有想到这孙子居然这么黑!”

    全旭摇摇头道:“放心吧,以后他们绝对没有机会了!”

    全旭其实没有必要如此做秀,现在的百姓非常朴实,他们朴实,也不代表他们傻,哪怕全旭天天做秀,其实远不如给他们的碗里加块肉。

    谁是傻子?

    天天灌输什么前景,理想,远远不如真金白银实惠。

    “听说你抓到了活口,幕后黑手找到了吗?”

    “基本可以确定,是介休范氏!”

    全旭沉吟道:“介休范氏与我也就生意上的往来,我全记出品,必然精品,无底是铠甲,火炮,或者火铳、刀枪,哪怕是普通的马车、大车,就连锄头,也比其他人的耐用,断人财路,如果杀人父母,生意场上结下来的仇!”

    全旭并没有给卢象升说实话,至于他屠灭晋州会馆的事情,这事他谁也不会说,当然别人说了他也不会承认。

    “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卢象升愤愤道:“一介商贾,狗一般的人,敢以下犯上,本督定行文刑部,必须严惩!”

    全旭摆摆手道:“我自己的仇,我自己报!”

    ……

    榆林镇靖边城,这里其实是一座民间自发形成的互市。原本互市一年开放一次,每次只有三天。在这三天里,蒙汉老百姓可以带着货物到这里来,在官方的监督之下进行交易。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朝廷不许开放互市,汉族老百姓倒无所谓,可蒙古老百姓熬不住,他们的生活比汉族老百姓要艰难太多了。

    特别是刚到春天,缺乏粮食,就更粮狈了。

    在这种背景下,沿着长城关口外,都有很多草市集,与全家庄镇一样,都是自发形成的,蒙古人有多余的牲畜可以卖掉,一头牛仅换一两石米豆,一只羊仅换一两升杂粮,没有这么多牲畜的就挑来一担柴,或者手执皮张马尾,甚至直接把身上的皮衣脱下来换东西,那困顿之形,边民看着都觉得可怜。

    汉族老百姓运来杂粮、茶叶、布匹、盐、铁锅等等生活必需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