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数量听上去很多,其实并没有多少,总重大约在一千五百吨左右,如果在后世,一列火车全部搞定,哪怕采取大货车也就是四五十辆大货车的运输能力,偏偏在这个时代,全旭需要动用五千余辆重型马车,以及五六千匹驽马。

    全旭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汉武帝倾全国之力,调七十万人,十数万匹战马,才能提供十万人的给养。实在是被坑爹的运输能力给耽误了。

    全旭抵达总参谋部,他望着众参谋道:“这个计划,本帅不满意,七千人马打仗,我们却要承担极大的负担,不划算!”

    众参谋满脸苦笑,一名中年参谋朱兆宜道:“若非如此,只能出下策,我们沿辽河北上,以辽河两翼,三百里范围之内,择机出战,这样以来,有辽河之便,我们运输负担会大为减轻!”

    朱兆宜也算是出身名门,其父是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总督,兵部尚书朱燮元,按说作为朱燮元的次子,朱兆宜是不求仕途前程的,可问题是,这个朱兆宜与全旭一样,不希望依靠老子的关系。

    结果,他在锦衣卫南镇抚使司佥书事结果被崇祯裁撤厂卫和驿站的时候,他被下岗了,通过陈乾的渠道,进入了玄鹰卫。

    全旭见其军事知识夯实,是一个理论派就成了全家军总参谋部的参谋。

    此时的辽河,全旭是非常清楚,哪怕后世五千吨级别的轮船,也可以照样通行,整条辽河上,根本就没有象样的桥,春季冰雪融化,河流流量迅猛,确实是可以承担运输任务。

    以辽东第一舰队的四十余艘炮船,以及三十余门火炮,完全可以有能力承担保护粮道的任务,可问题是,皇太极不傻,他怎么可能待在河边让全旭去打?

    就算打不过,那他也可以跑,反正辽东的地盘大着呢,他也不是没有退路。

    “如果只是出动骑兵呢?”

    “那样其实更简单!”

    朱兆宜道:“每一名骑兵携带两匹马,现在春季,青草不缺,只需要携带几十个罐头和肉干,带几十斤细粮,骑兵在草原上就可以坚持一个多月,就算让全家军的八个骑兵团,全部出动,几乎不需要耗费后勤补给!”

    “单纯的骑兵作战,那就太吃亏了!”

    建奴虽然是游牧民族,现如今他们虽然守城方面不如汉人,但是却又不同于蒙古人,至少他们是守城也守得,也会守,如果派出骑兵出击,反击容易吃亏。

    皇太极是一个心眼非常小的人,他在全家军手中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可能不想着报复回来?

    “这就是无解的难题!”

    朱兆宜道:“粮食供应,一直是远征塞外的命门,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全旭好奇的问道:“什么办法?”

    “按照全帅之前的办法!”

    “我之前的办法?”

    全旭一头雾水:“我之前的什么办法?”

    “兵站!”

    全旭现在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以前,全家军建立兵站,其实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是在后世采购好粮食,然后利用全旭的时空穿越能力,把后世采购的粮食分散到每一个兵站上。

    别看一个兵站存放的粮食不多,也就是一千吨或者几百吨左右,依靠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依旧需要几百辆大车或上千辆马车运输。

    全旭没有点破这个问题,直接道:“那就这样办!”

    由于全旭的强大,结果对全家军有了严重的依赖性。

    这不得不说,让全旭非常无语。

    可是,事情总需要解决的。

    在全旭的亲自修正之下,武器装备和草料准备好,全旭准备亲自带着部队去找皇太极的场子,反而全旭随时可以把三千吨的物资搬过来,也就是说,全旭一个人,顶上普通民夫两三千辆车。

    全家军的兵马开始频繁调动,各种物资也可开始准备,种种迹象表明,全家军准备用兵。

    仅仅过了五天时间,在全家军还没有正式开动的时候。

    范文程就带着几十名随从抵达了辽南金州。

    “外臣拜见修武伯!”

    “免礼!”

    全旭冷冷的望着范文程道:“你来做什么?”

    范文程从怀中掏出一个文牍,摆放在全旭面前:“这是我们汗王的一点心意,还望修武伯笑纳!”

    全旭看也没看:“直说了吧,我与你们汗王两年多来,相安无事,朝廷那里起了疑心,我必须表示表示,否则可说不过去了!”

    范文程满脸苦涩。

    这说的是人话吗?

    这是理由吗?

    但是,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全家军确实是比大金军队强悍,大金军队打不过全家军,尽管这两年,全旭经常勒索皇太极,比如说,在崇祯三年,全旭的耕牛严重不足,就向皇太极要牛。

    皇太极无奈之下,硬着头皮,给全旭挤了六千多头牛,派人给全旭送过来。

    随着辽南的发展,人口越来越缺乏,特别是劳动力,全旭问皇太极要人,而且态度极为霸道:“你可以不给,不给我就去抢!”

    无奈之下,皇太极也捏着鼻子认了,前前后后送了三十多批,将十三万余人口送到辽南,这些人口既有皇太极从关中抢过来的,也有各家各户的农奴。

    现如今,皇太极对全旭百依百顺,全旭还要打,还有没有地方去说理了?

    “修武伯,这只怕不地道吧?”

    范文程不敢向全旭发火,他压抑着心中的愤怒,缓缓道:“大金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

    “那就咬吧!”

    全旭淡淡的笑道:“我可以实话告诉你,这一次,我出兵规模不大,本帅亲自带队,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出兵东河卫(今长春)!”

    “那里现在是科尔沁部的牧地!”

    “那正好啊,皇太极可以让蒙古人一起,你们可以同仇敌忾啊,打败我,有本事杀了我!”

    全旭压低声音:“本帅这把刀,也可以借给皇太极用用!”

    范文程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建奴也不是铁板一块,这点没有必要掩饰!”全旭淡淡的道:“当年四大贝勒,无论阿敏还是莽古尔泰,都与皇太极不太对付,把他们两个或者其中之一交给本帅,本帅送到京城交差,这样以来,那就皆大欢喜了!”

 第四三一章要打就打谁怕谁啊

    第四三一章要打就打谁怕谁啊

    曾经,全旭希望后金可以分化,从而变成一盘散沙。

    事实上,除非皇太极死了,否则,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以皇太极的脑袋,其他人玩不过他。

    在此时的后金,几乎大部分权贵都是文盲,也可以说是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像阿敏、莽古尔泰,包括代善,都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唯一一个多尔衮,脑袋也不是白给的,偏偏,这货不能生育,如果他有儿子,那么乐子就真大了。

    当然,如今的多尔衮还小,只算是一只小狐狸。

    在皇太极面前,多尔衮还需要收起獠牙和利爪。

    皇太极最大的运气,就是他遇到了一群傻兄弟,他的智商可以碾压其他所有兄弟和子侄,不像南北朝时期的燕国。

    燕国最大的悲剧就是慕容皝的儿子们太强了,他的次子慕容雋是前燕皇帝,五子慕容垂是后燕开国皇帝,幼子慕容德建立了南燕,侄子慕容云建立了北燕,而且四燕相征伐,相不相融,慕容家族出来的都是文武全才,兄弟子侄人才倍出,造成了谁也不服谁的局面,结果,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皇太极的幸运的地方,就是他聪明人,都他人都笨。

    事实上,聪明人多了,其实并不是好事。民国时期,就是聪明人太多了,每个人都想当老大,或者说,采取自己的理念,结果斗成一锅粥。

    此时最高兴的莫过于曹化淳了。

    全家军之强,他看在眼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全家军是大明最强的军队,在陆地上可以打得建奴退避三舍,望风而逃,在海上,连郑芝龙也不是对手。

    郑芝龙非常跋扈,弹劾他的奏折也不少,只不过,大明水师是短板,比步兵更加悲催,所以,面对跋扈的郑芝龙,只能忍着他,哄着他,只要他不反,哪怕是洗劫村镇,朝廷也当作看不见。

    直到郑芝龙惹到了全旭,全家军以弱克强,直接把火药装在小船上,连人带船撞向对方,采取如此悲壮的方式,把郑芝龙打得没有脾气。

    曹化淳的情报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知道一部分,而不知道全部,他并不知道,全旭的自杀船,其实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充其量只是落井下石。

    就像郑芝龙摆开阵势,直接放自杀船,如果没有飞鱼战舰的功劳,其实全旭让六百多名小矮子上去拼命,可以取得战果,但是绝对无法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

    作为大明的最强军队,在全旭出镇辽东以来,朝廷就没有接到来自辽东的战损报告,虽然捷报也不多,可是却接连收复了辽南四州以及广宁府,凤州府(丹东)双城卫以及湄沱湖沿岸等广大地区。

    从地图上看,建奴的地盘被全旭三下五除二收复了三分之一多一点,现在他还没有提出,全旭却自动发起攻势。

    无论战果多大,态度放在这里。

    至于能不能灭掉建奴,其实不算太重要,只要建奴不闹腾,这天下就太平了。

    尽管全家军准备在打仗,事实上对于辽东的农耕却没有受到影响,物资储备仓库里,早已堆积如山,罐头工厂的生产规模已经扩大了三倍。

    威尼斯充当二道贩子,把辽东的罐头贩卖给葡萄牙人、荷兰人甚至西班牙人,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罐头可以减少海上水手少生病,非战力减员,对于这些罐头,价格贵点是可以接受的,再贵能贵得过人命?

    只不过,全记的罐头肉,越来越水了,大量的动物内脏、各种边角肉,混合着大量的淀粉,而且咸得要命,而且罐头分为外销型和内用型。

    内用型还能保证一斤肉,可以做成十斤罐头,外销型则是一斤肉做成二十斤罐头,淀粉里面的肉,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数百上千人一起下地劳动的场景是相当壮观的,这让曹化淳对辽南有了崭新的认识,全旭给崇祯携带的礼物,也分批装船,像各种海鲜罐头,什么鱿鱼、龙虾、什么麻辣、什么红烧,风味也变得更丰富。

    “曹公公,过来尝尝,这是麻辣生蚝,你尝尝!”

    “好麻,好辣……”

    “不麻不辣没有味道!”

    全旭指着刚刚打开的一排排海鲜罐头道:“这生蚝啊,是……”

    全旭突然想起如果告诉曹化淳这是男人的加油站,他会不会生气?

    不过,全旭想了想,还是压低声音道:“曹公公,这是给陛下准备的,还有一种特效!”

    “什么特效?”

    “壮阳!”

    “咳咳……”

    全旭收起筷子:“你咳嗽它也壮阳,虽然效果不如虎鞭,也不如鹿茸,却是难得的食补!”

    “这样的好东西,一定给皇爷尝尝!”

    曹化淳丝毫没有不好意思,一边吃一边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