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化淳丝毫没有不好意思,一边吃一边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罐头一大特色就是用了大量的辣椒和麻子,辣椒的种子是全旭从后世带来的,在辽南全旭种了八千多亩辣椒,可惜,很多人不喜欢。

    “这是海蛎子,这是八爪鱼,这是鲍鱼,这是花蛤,这是扇贝……”

    曹化淳吃得满嘴流油:“好东西啊!”

    “确实是好东西!”

    全旭指着大海道:“毛帅也是,守着大海居然能饿的皮包骨头,也是没谁了,对了,毛帅现在怎么样?”

    “不太好!”

    “那帮人本来也想弄死他的,只不过咱家给拦了下来,这头倔驴啊,不识好歹!”

    “武人嘛,直肠子,一根筋,曹公公大人不计小人过,回头到了京城,我去找他聊聊!”

    “修武伯不是想去征讨建奴?”

    “这是小事,我去去就来,快则十天八天,慢则一个月,咱们到时候一起回去!~”

    全旭这次出兵,携带的战马全部是蒙古的铁蹄马,这种战马虽然矮小,却在不打马蹄的情况下,日行三四百里,简直就是为了远程奔袭而生的战马。

    这种战马耐力好,而且非常容易养活,也不像阿拉伯马那么娇贵,至于汗血马?

    全旭还没有见过,等将来有机会再弄。

    崇祯五年的三月十六日,位于金州城外的校场上,随着战鼓声声响起,全家军的步骑共计约两万人马在此校阅。

    众将领兴奋异常,将士们也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全旭建立了健全的机制,身为职业战兵,只有在战场上,他们才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比如说土地、财富,甚至女人。

    全旭虽然不给全家军将士们分发媳妇,可是会与各镇、保联系,解决将士们的婚姻问题,也是采取原始的相亲介绍,双方看对眼了,开始办理婚书,分发奖励。

    与后世一样的情况,拥有的地多,拥有的财富多,这样的人哪怕长得丑陋一些,也非常说到媳妇,就算长得好看,口袋里没钱,说媳妇一样困难。

    这是非常现实的世界,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能帮助女方解决吃穿问题,才能带来幸福,谁愿意跟着你要饭?

    全家军将士在辽南却是比较有钱的一部分人,他们有自己的田地,有自己的产业,所以,也比较容易解决个人问题。

    全家军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并不是没有发动过战争,但是大部分全家军将士却没有机会立功受赏,他们有些急了。

    全旭望着众将士道:“我知道,大家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大家做梦或许都想,出去杀一个血流成河,咱们废话少说,只说一点,关外的庄稼熟了,咱们去收割!”

    “收割!”

    全旭接着说道:“咱们从建奴手中夺回了辽南四州,夺回了广宁卫、双城卫,凤州,但是够吗?”

    “不够!”

    “没错,吃了我们的,要给我连本带利的吞出来,此次出战,所过之处,面对不投降的部落,牛羊杀光,草料烧光,牛马抢光!”

    听着这话,全家军将士更是两眼放光。

    全旭扬起胳膊:“本帅与尔等同在,出发!”

    “出发!”

    踏步声响起,黑衣黑衫的全家军将士,举着黑色的战旗,开始一路向北。

    ……

    “他真是这样说?”

    皇太极望着范文程,表情非常平静,既不喜,也不怒,而是非常平淡,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不敢欺瞒汗王!”

    范文程哭丧着脸:“全旭此子声称您要是不给,他就过来抢!”

    “说得也是啊!”皇太极缓缓道:“全旭出镇辽东,两年多来,几乎闷着头垦荒置田,如果不打这一仗,只怕说不过去!”

    范文程疑惑的望着皇太极,心中暗暗嘀咕。

    皇太极是气糊涂了吗?

    怎么向着全旭说话?

    皇太极长长叹了口气:“还真以为我怕了他,我们大金勇士是不可战胜的,来人!”

    “汗王!”

    “传本汗金箭王令,命令八旗各部,抽调精锐,向双河卫城集结,他要打,咱们就打!”

    经过两年多的恢复,满八旗已经补充上了八旗的编制,凑一凑,六七万人马还是可以凑得出来的。

    现在的皇太极虽然没有拿到全旭的一五零毫米的野炮,但是通过从关中劫掠而来的工匠打造,以及从明军手中的抢来的大炮,足足有两百多门,而且秘密储备了五六千斤火药。

 第四三二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第四三二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如果说火炮给了皇太极勇气,其实也不全对,因为他有粮食。

    当然,这些粮食并非皇太极全部从华阳社或晋商手中买的,而是自己种的。辽东在明朝得到大力开发,特别是辽南四州,最多的时候,开垦了三百多万倾土地,有一次北直隶大饥,朝中大臣上奏朝廷,请调辽东之谷以赈济饥民,虽然没有调成,但是也证明在经过两百年经营之后,辽东已经变成千里沃野。

    虽然经过了努尔哈赤与他的疯狂屠杀,将辽东的沃土千里变成了废墟,可是,底子仍旧在,想要恢复,也不是太难。

    就像全旭一样,他在辽南开垦良田,其实非常容易,将雨水冲刷填平的沟渠,按照原来的走势挖出来,就形成了良田。

    在放弃沈阳之后,皇太极在双河卫附近,利用了双河卫原来荒废的土地,没废多大的劲儿,就整治出了三十余万亩良田,种田的人也是从关中抢过来的。

    在皮鞭的拷打之下,皇太极通过华阳社在渠道,种了十数万亩的玉米与麦子,种子居然是从大名府流出去的,而且是属于二代种子。

    有人说后世的种子带基因锁。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基因锁,而是潜力。

    生物能活多长时间就看他的细胞能分裂多少次,一个细胞分裂出来的两个细胞并不是和以前的一模一样,细胞核里的基因会破损一部分,分裂到一定次数以后这些细胞都会因为基因破损而无法继续分裂制造新细胞,人就衰老而死!

    种子其实也是一样的,后世的高产农作物,其实都是采取这种技术,人为的因素,催发基因突变,直到潜力耗尽。

    虽然皇太极没有获得化肥,但是仍旧在去年获得了丰收,收获得了一百五六十万石的粮食。

    通过粮食这些粮食,通过从海西女真的战争中,皇太极又吞并了十数万口,如果没有这些粮食,像这样的战俘,他只能杀掉。

    可是有了粮食,皇太极居然在短短两年内,像损失的满八旗,获得了补充,不仅仅是补充,甚至有些扩编。

    虽然还是八旗,不过却从三百二十四个牛录,增加到了四百个,也就是说,不算蒙古和汉军,他已经拥有了十二万的战兵,已经超过了努尔哈赤最强盛的时候。

    皇太极忍气吞声,全旭要牛他就给牛,要人他就给人,为的就是发展。

    随着天气转暖,他准备今年继续开垦田地,随着人口增加,他今年完全可以开垦上百万亩良田,只要到了秋天,他就可以收获至少三百万石粮食。

    到时候,就算把海西女真全部吸纳进来,也有实力养活。

    现如今面对全旭的咄咄逼人,他只能被动迎战。

    不过,表面上他又是召集各部,又是积极迎战,按照习惯性的使用,皇太极把八旗分为左翼以及右翼中军三路。

    左翼命贝勒莽古尔泰为帅,率巴克什吴纳格,科尔沁土谢图额驸奥巴、巴林、扎鲁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禄等部落本部以及部落兵一万两千人马渡辽河,劫掠辽西。右翼命贝勒济尔哈朗,德格类,萨哈廉,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额驸克楚虎尔,贝勒多铎,贝勒豪格等率兵二万人往掠广宁卫。

    皇太极则率领本部人马,共计五万余人,作为中军迎击全旭。

    摆出这个阵势,其实用非常简单。

    他的目的就是把左翼的莽古尔泰,以及蒙古人送给全旭,让全旭去交差,而他则可以再种一年粮食,再进一步扩充部队。

    全旭这两年虽然利用皇太极,却给了皇太极交易盐、布、茶叶等等物资,虽然没有太多钢铁,皇太极也不在乎,反正他有华阳社的渠道,可以获得一些钢铁,也可以自己冶炼一部分。

    只要熬过这艰苦的一年,就算全旭不找他,他也会复仇。

    毕竟,全旭给他的羞辱和仇恨,已经足够多了,他不可能忘记。

    ……

    这次发动春季攻势,这也是全家军的一次大规模练兵。新装备伴随着新理念,以及新的战法,同样也有新的编制。

    全家军的编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需要,做着相应的改变。在全旭最先开始训练全家军的时候,同样的是团,却只有四个哨,也就是两百人。

    可是随着炮兵、火铳兵的出现,相应的增加了辎重、传令兵等等,同样是团级编制,则增加到了五百八十多人。

    接着,迫击炮的成功,全家军的团增加到了八百余人,现如今又增加了后世的通讯兵,与普通传令兵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属于文职士兵,不承担战斗任务,而且为了避免这些通讯器材落入敌人手中。

    每个通讯兵和每台通信设备都有专门的警卫人员,再加上保养维护人员,负责充电的发电车。

    全家军的团级编制又开始增加了,当然,增加的并不是战兵人数,而是后勤补给以及保障部队,每个团则下辖五个司,每个司则多达一百九十四人左右。这样以来,每个团将达到一千人左右。

    袁宗第最幸福的事情是跟着全旭,从而可以听到太多太多故事。在袁宗第眼中,全旭是天下间最博学多才的人。

    因为全旭懂得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全家军的行军的路上,全旭就给袁宗第讲述隋朝杨坚、杨广、唐朝李世民、李治攻打高句丽的故事,这让袁宗第听得非常入迷。

    “辽东这些残破,这么荒凉,特别是冬天,又那么冷,为什么隋唐四代英主对辽东念念不忘,不惜死伤百万大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全旭淡淡的道:“自古以来,中国绝对不允许自己周边出现一个强大的农耕政权。对一个农耕政权威胁最大的,永远是农耕政权,明白了吗?而且辽东虽然苦寒,却异常肥沃,只要经过几代人的开发,马上就会变成天下粮仓,如此宝地,岂能让他人盘据!”

    隋唐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隋唐四代英主远征高句丽纯粹就是为了所谓的天子之威,不顾百姓死活,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了。

    当时的高句丽是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在汉末勃然兴起,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迅猛地扩张,当隋朝好不容易统一了中国之后,惊讶地发现一个拥有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坐扔百余座大城市,五百万以上人口的庞然大物已经矗立在北方。

    这个庞然大物可不是那些啃着草皮过日子,一年不抢掠就要饿死人的草原狼族,他们筑有无数坚城堡垒,拥有百万顷良田,三十万大军,农耕、冶铁技术都十分先进,甚至能拉出数万具装重骑跟他们互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