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美妙的是,据他们掌握的情报,广宁城只有区区一千八百守军,而且这一千八百守军里只有一千三百是天雄军步兵,剩下五百是天雄军的骑兵。

    天雄军不是全家军,战斗力与全家军不在一个档次,以十数万铁骑打这么一个只有区区不到两千防守的小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柿子捡软的捏,这就是皇太极的打算。

    事实上,他更清楚,复州、盖州、海州特别是金州那边更富裕,经过全旭的发展,辽南人口经过迁徙、买卖,全家军家属移民,商贾移民,以及全旭鼓励生育的政策,辽南现四州十五县,常驻人口就多达五十七万三千四百户,约一百八十九万余人。

    辽南四州十五县共计开垦了超过五百万亩田地,以及预留的军田三百余万亩,就算全家军不管不问,倾建奴全族之力,也不能将辽南四州搬空。

    可问题是,华阳社给皇太极的情报,非常模糊。

    全旭虽然带着全家军两万余步骑北征,可辽南似乎还有上两三万部队,其实,全家军走的是精兵路线,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军队了。大部分军队被全旭调去打台湾了,此时全家军在辽南的军队人数只有九个团,不足一万步骑。

    其中人数最多的还是金州,全旭的近卫旅四个团齐装满员,不过真要是进攻辽南,皇太极这点人马,根本就不够看。

    也可以说,皇太极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辽南虽富,但是绝对不惹。

    皇太极命令已经快就执行了下去,众大军从大黑山绕了一个圈子,远远的避开天雄军和全家军,朝广宁城狂飙而去!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放在杨观吉身上最为恰当。他与卢象升有交情,在卢象升在京城的时候,他作为贫寒子弟,应募到了卢象升身边做了一段时间的幕僚。

    后来他在崇祯三年考上举人,随后四年的时候,成为进士,没有多久,就让他顶上实缺,担任广宁县令。

    虽然说是一个比较悲催的县令,可是,却也羡煞无数旁人,毕竟,做十几年冷板凳,或者到死捞不着实缺的进士多得是。

    杨观吉颇能处理杂务,对农桑行商均有涉的他,马上顶上了广宁县的实缺。

    卢象升担任辽东巡抚,他上任后雷厉风行,杨观吉也竭尽全力招纳山西、陕西两地的破产农民,兴修水利,掘井修渠,垦荒屯田,硬是在这辽东地方开垦出了一百四十万亩田,安置了三万多流民。

    回头看看这大半年的经历,他都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万万不敢相信自己竟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当然,在辽东当官,是非常辛苦的,这里天气湿冷,冷得让人发疯,不过,杨观吉却非常有干劲,十年寒窗苦读,数度科举,图的不就是一展抱负么?当官就该到这种穷苦的地方来,做出成绩,让所有看不起读书人的家伙闭嘴!

    没错,杨观吉说的就是全旭,这个看不起读书人的家伙,他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那个武夫是错误的。

    不过,无论他怎么努力,广宁县的发展远远比不上金州,别说金州,就连复州、盖州、海州也远远比不上。

    这让杨观吉有些无奈。

    天刚刚亮,杨观吉就带着随从,开始督促百姓春耕,刚刚来到田间地头,有一名憨厚的民夫跪在地上:“草民拜见杨大人!”

    “免礼,帮你们的,本官只是随便过来看看!”

    田地里的百姓们干活也不是,不干也不是,紧张得冒出了冷汗。

    好在,杨观吉确实只是看看,他又走向远方,那些跪在地上的百姓,赶紧起来干活。

    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个杨大人怪得狠。

    好好的县衙不坐,偏偏出来吹冷风,还净添乱。

    没错,杨观吉并不知道,他如此做,其实是干扰了百姓垦荒耕地,他需要做的是,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而是不教导百姓怎么种地,再不会种地的农民,种地也比他强。

    在辽南的官员,完全不会像他这样做表面形式工作,他们需要做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疏通沟渠,修建道路,解决粮食出售问题,解决种子和耕具的问题。

    到了中午时分,转了一大圈的杨观吉终于心满意足的返回广宁城,就在这个时候,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杨观吉循声望去,只见名天雄军斥侯骑着快马朝这边飞奔而来,那马的腹部被马刺扎得鲜血淋流,每跑一步就从口鼻里喷出一团白沫,显然体力已经被榨到极限了。

    杨观吉的心一沉,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太了解这些骑兵了,对于这些超级自恋的骑兵而言,马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除非是十万火急,否则他们绝对舍不得这样对待自己的伙伴的!

    仅仅是念头一闪间,就听到一匹战马悲嘶一声,仆倒在地,浑身抽搐着,从口鼻里喷出带血的白沫。

    这匹刚倒地,另一匹也轰然倒下,要不是斥侯躲得快,肯定被压住了。这两名灰头土脸的斥侯对视一眼,拔出刀照着马颈侧的大动脉一抹,滚烫的马血狂喷而出,那两匹战马没有挣扎,就这样躺着,坦然迎接死亡。

    帮自己的兄弟解脱之后,这两名斥侯以百米冲锋的速度朝广宁城城门冲去。

    “怎么回事?”

    “杨杨杨大人,建奴建奴来了!”

    “什么?”

    杨观吉的冷汗就流了下来:“怎么回事?”

    “我们向浑河巡视,在浑河河畔的时候,遇到了他们,好家伙,乌泱泱的一大片,无边无际的,我们数了半天都没有数清楚他们到底来了多少人!好像整个建奴都来了似的!”

    浑河在沈阳城东南,距离广宁县城不到三百里,也就是说,按照骑兵的速度,不到一天的时间,建奴就会抵达。

    杨观吉感觉头大如斗,卢象升率领天雄军精锐出发攻打建奴,不曾想建奴趁虚而入,这下麻烦大了!

    “快快,通知城外的春耕的百姓,马上回城!”

    杨观吉好在明白,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在衙役的通知之下,众百姓纷纷回城。

    用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在天快要黑的时候,把百姓们叫回了城内,此时的广宁城已经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按照这个时代的传统,广卫县城的守卫工作,应该是杨观吉这个县令负责指挥,驻军将官俯首听命。

    可是,天雄军的一个千总根本就不理这茬,直接敲响了战鼓,开始聚集军队,上城墙,升起吊桥,准备作战物资。

    烽火燃了起来,潮湿的稻草加上狼粪,一点燃便是一条黑压压的烟柱直直的冲向半空,与天边那轮迷人的金黄色圆盘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也只有在边塞地区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观。

    “呜呜”

    悲凉的牛角号声响起,号角阵阵,直冲云霄。

    地平线后面扬起一团黄黑色的烟尘,犹如被狂风驱赶的乌云,挟着轰隆隆的震响朝这边涌了过来。随着它的逼近,那轰隆隆的巨响越来越可怕,震得大地都在颤抖着。

    广宁城城墙的天雄军兵哪怕是脸对着脸说话也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这团乌云中人喊马嘶,依稀可见数万骑兵正齐头并进,东望不到头,西望不见尾,仿佛黄河决堤了,滔滔巨浪浩浩荡荡的漫过平原,奔涌而来,而广宁城,只是挡在这波巨浪前的一个小小的沙堆而已。

 第四三六章废话真多

    第四三六章废话真多

    如果说全家军目前是大明最强的军队,那么天雄军就是第二,至于关宁军,他们勉强可以屈居第三。

    可问题是,天雄军有一个先天性的不足,他们的战斗力建立在全家军猛烈的火炮之下,而且这支军队扩张太快,而且又不像全家军一样,先后参加双城卫之战,以及与荷兰人的海战。

    全家军出镇辽东,一直采取以老代新的方式紧张训练。天雄军也虽然在训练,不过无法弥补的问题是,他们实在缺乏战斗经验。

    当战马的马蹄扬起的尘烟黄黑色的烟尘,犹如被狂风驱赶的乌云扑面而来的时候,防守在广宁城上的天雄军将士也不禁骇然变色,他们发现自己的牙齿在不自觉的打颤,不自觉的感觉口干舌燥,呼吸困难。

    天雄军将士也好,普通百姓也罢,他们还没有机会来得及看见这种数万骑兵冲锋的壮观场面,简直是太可怕了。

    地动山摇,尘烟滚滚,遮天蔽日,胆小的已经吓得快要哭出来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广宁卫城,包括、广宁后卫州、都出现建奴或蒙古、索伦等各部仆从军。

    几乎就在建奴骑兵出现在视线内的时候,广宁前卫城、广宁后卫城、广宁中卫城(锦州)、义州卫城等地也燃烧起了狼烟与烽火,一时间,广宁府烽火四起。

    望着烽火台燃起的烽火,皇太极等一众建奴贵人都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这该死的烽火很快就会把他们攻打广宁府的消息传递到广宁府各地,同时,也会把这个消息传递到辽南四州,以全旭与卢象升的关系,全家军肯定不会不管,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没有办法,烽火示警汉民族已经经营了两千多年,早在汉代就建立了极其完善而高效的烽燧体系,他们不管攻击哪一个点,马上就会招来凌厉的反击。

    如果中央王朝内部稳定,边镇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不管他们过来多少人都会撞得鼻青脸肿,只有等到中央王朝自己先陷入混乱,他们才有越过边防的机会。

    其实,皇太极并不知道的是,就算没有这些烽火,他抵达广宁城的消息也会在第一时间被电波传递出去。

    经过将近三年多的发展,玄鹰卫已经具备的基本的消息传递,特别是全旭购买电台以后,最廉价的消息网络终于搭建起来,这种比烽火要快上万倍的联系方式,仅仅在建奴骑兵出现在广宁城的同时,已经发了出去。

    消息先是经过电波传到辽南,用辽南的军级联系远程电台,直接联系全旭,就在建奴还没有发起进攻的时候,全旭其实已经通过电台得知了这个消息。

    最大的问题是,此时的全家军与天雄军主力仍旧双河卫,距离广宁府有八百多里的距离,就算是骑兵不计代价的冲锋,那也需要至少两天两夜。

    “消息当真?”

    “我会用这种事情开玩笑吗?”

    全旭并没有向卢象升说出电台的秘密,他苦笑道:“我在建奴那边有细作,只不过,这次细作没有来得及传出消息!”

    这话其实半真半假,全旭确实是在建奴那里培养了自己的细作,而且还是身份不低的人,原本全旭应该可以及时知道皇太极的确切消息,只是非常可惜,细作用信鸽传递消息,结果遇到女真人养活的海东青。

    海冬青偏偏以狩猎信鸽为食,结果就悲剧了。

    “建奴这是跟我们打了一个时间差!”

    卢象升叹了口气:“没有想到啊,皇太极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

    全旭淡淡的笑道:“这不是他有什么魄力,只是别无选择,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雷时声急了:“全帅,现在怎么办?”

    “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那就是相信我们的兄弟,我们的战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