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朝廷里最忠直的大臣,也不敢训斥崇祯皇帝,但是全旭却敢,而且小嘴巴拉巴拉一直说个没完。
卢象升目瞪口呆,全旭居然跟皇帝混得跟一家人似的了,你真有本事!
事实上,全旭不是混得跟一家人一样,而是崇祯真把他当成一家人一样。
崇祯非常中意全旭,甚至让周皇后叫过来他的八妹朱微媞,如果不是因为朱微提的生母给崇祯留下的印象太恶劣了,这个妹妹早该招驸马了。
只不过,因为如此耽误了下来。
全旭忙活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算把这种生猛海鲜给收拾好,君臣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不谈国事,天南海北的瞎聊着。
全旭不知不觉中,被灌了很多酒,也渐渐有些失控,他整个人有些飘飘然了。
卢象升也是勉强支撑着,就在这个时候,周皇后与崇祯二人眉来眼去,好一会儿,崇祯长长叹了口气,声音有些低沉:“全卿,卢卿,朕这个皇帝当得苦啊!”
说着,崇祯似乎有些喝大了,他开始大骂起来,骂阉党,骂大臣,骂建奴
此时,让卢象升魂飞魄散的事情出现了,全旭居然颤颤巍巍的道:“其实啊,这些事都很简单!”
“简单?”
崇祯难以置信的望着全旭:“简单?”
“对!”
“咱们先说辽饷,去年辽饷收了多少钱?”
“五百七十二万余两!”
“对,每亩一钱两厘,对吧?”
明朝一两银子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这样算下来,辽饷给每亩地的加饷相当于,每亩地加了一分二厘税,约等于十二钱。
全旭接着道:“这么算下来,咱们大明全国,缴纳的田亩,只剩下多少?大约五亿亩!”
说到这里,全旭望着卢象升道:“卢大人,万历年间,朝廷统计田亩,两京十三省有多少地?”
卢象升想了想道:“万历三十年,全国耕地总面积达到1161万余顷。”
清朝耕地的最高值,为光绪十三年的849余万倾见史志宏先生论。说起来,犬清版图远迈大明,然而耕地数量不仅比不上明代万历年间的巅峰值,甚至连朱元璋时期的八百五十万还差上一点儿,这盛世,于当时百姓又有何益。
当然,有人或许又说了,中国历史上存在耕地瞒报现象,账面上的数据未必就是真实状况。
然而,明朝难道就没有瞒报现象吗?
全旭淡淡的笑道:“三十年间三百万倾田怎么没了?”
“辽东”
全旭笑道:“辽东耕地历年之最,是八十九万倾,算一百万倾,还差五百六十一万倾良田哪里去了?”
“这”
全旭盯着卢象升道:“其实,你都知道对不对?因为国朝养士,举人以上,不用纳粮,为了”
卢象升吓得醉意全醒:“东升,你醉了!”
“我没醉!”
全旭大着舌头道:“大明的所有问题,其实就是钱粮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
崇祯的脸色一变:“怎么不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三个计策!”
其实,全旭根本就没有醉,他的脑袋相当清醒:“第一,取消士绅勋贵特权,摊丁入亩,不过呢,这个办法注定推行不下去!”
卢象升松了口气,他差点被吓死。
崇祯自然也明白,按照全旭的搞法,恐怕天下大乱,别说收税,到时候恐怕叛军就打到京城城下了。
“第二个办法呢?”
“转移困难!”
全旭指着东边道:“日本、安南、占婆、南掌、朝鲜、琉球、吕宋、合猫里、美洛居、婆罗,又名莱、占城、真腊、三佛齐、暹罗、占城、爪哇、浡泥、满剌加、苏门答剌、苏禄、哑齐、须达那、西洋琐里、琐里、览邦、淡巴、百花、彭亨、柔佛、那孤儿、黎伐、南渤利、阿鲁、丁机宜、巴剌西、古里、柯枝、锡兰、榜葛等等,让他们朝贡,不过,眼下朝廷恐怕不足以执行下去。”
这个方法就像日不落帝国,利用全世界的殖民地,反哺英国。就算英国在二战期间被德国打成狗了,英国利用了全世界的殖民地,耗死了德国,其实,美国参战或者不参战,结果都是一样。
两线作战的德国最终会被耗尽元气,区别就是多撑几年,仅此而已。
崇祯有些失望:“那还有什么办法?”
“第三个办法,那就是扩张、开发!”
全旭指着辽东方向道:“陛下,再给我一百万人口,我把辽东经营成粮仓,经过两年的发展,辽东足以在立足,这次皇太极跑了,自明年开始,朝廷不需要给辽东军队输送粮食,相反,我可以给朝廷运来一百万石粮食!”
崇祯一脸震惊:“一百万人口,可以输送一百万石粮食?”
“没错,辽东辽东很大,比北直隶还大,就是人没了,都被野猪皮杀光了,辽东三百万百姓,死得差不多!”
全旭摊开双手:“我现在可以夺回辽东,光夺回没有用,不移民实边,辽东还是守不住,现在建奴躲起来,要不了几年,他们还会造反,唯一的办法就是,移民实边!”
崇祯怎么反应,全旭不管了,他故意装作不胜酒力,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
事实上,明朝的问题说好解决,其实也好解决,说不好解决,也不好解决。
从万历年间统计的田亩数据可以看出,那个时侯张居正统计的田亩,也不是真正的田亩数量,也是瞒报之后的数字。可是短短三十年,超过一半的田亩成了士绅的田亩,都不用交税。
当然,也有人会怪明朝被宗室吃夸的,另外再提一嘴,明代藩王的俸禄是由地方财政供给的,也就是国家税收中存留地方的那一部分。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地方把税收齐之后需要先划出起运中央与边镇的部分,这一部分最为重要,负担九边军饷、皇帝内库、中央各衙门库银以及京官俸禄,受到的监管也最多,有所谓的“起运京边钱粮事例”。
而剩下的一部分税收就是所谓的存留,这一部分负担官吏俸禄、地方行政开支、宗室俸禄等等地方开销。
因此,到了明末财政匮乏,连起运到九边的军饷都无法齐全的情况下,地方财政也不会强到哪里去,那么宗室的俸禄怎么可能发全呢?
如果到了明末地方财政仍然能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支付宗室上千万两的俸禄,有这样的执行力与控制力,明朝是不可能灭亡的。
他们的俸禄,朝廷每年就是亲王一万石,米钞中半兼支。晋、周、楚、鲁、蜀、代、辽、沈、唐、伊、赵、郑、襄、荆、德、崇、徽等十七府郡王初封者岁禄二千石。袭封者一千石。俱米钞中半兼支。肃、庆、宁、韩、淮五府郡王初封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吉、益、衡、荣四府郡王岁支禄米一千石,三分本色,七分折钞。岷府郡王初封岁支禄米五百石,米钞中半兼支,袭封同。
也就说,即使朝廷给他们实俸,一年六十万石粮食左右,更何况,连官员都领不到足额俸禄,更何况藩王?
我们再看看清朝,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斛等于石。
哪朝耗费更大?
其实一目了然。
明朝的藩王,都被官盯着,像防贼一样,他们其实对于国家最大的危害就是占据了田地。
其实,明朝的藩王吃空国库,这是纯属扯淡,摆明了奴给明朝脏水。
再举个例子,万历十年,山西怀仁王府奉国将军朱聪涽等人越关来京,奏称:“自嘉靖四十年起至万历十年止共二十一年,应得禄粮分毫未给,乞将河东运司余盐或有司无碍官银,转行布政司查补。”
而神宗的回复仅仅是“以宗禄拖欠年久,着司府官多方催处,每年量给一、二季,以资养赡。”
可见不仅拖欠的俸禄不会补偿,之后的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是“量给一、二季”。
全旭其实也知道,要解决明朝财政问题,崇祯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做。
士绅一体纳粮,肯定天下皆反。
至于藩王?
以明朝这尿性,他们这些藩王是领不到什么俸禄的。
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全旭人口,让他开发辽东,具体崇祯有没有这个魄力和手腕,那就看崇祯自己的了。
第四六四章崇祯的自救
第四六四章崇祯的自救
国家财政出了问题,说穿了就是国家信用破产。这种根子,其实怪不到崇祯皇帝的头上,而是那个五征漠北,七下南洋的成祖。
虽然说明成祖朱棣战功赫赫,北征蒙古,南征安南,而且经济空前繁荣,不过这一切却埋下了一个根子,那就是大明宝钞,几乎成了擦屁股的废纸,老百姓不认,商贾不敢用,官员拿着强买……
如果大明在这个方面的信用没有破产,大可像后世的美国一样,朝廷没钱,就可印钱,全世界买单。
当时的大明国力强盛,藩属国就多达四十多个,多朝鲜半岛,日本到再吕宋,苏门达腊,最远可以渤泥,就是后世的世界第一大岛加里曼丹。这些藩属国大部门使用明朝的铜钱、当然,烂到家的宝钞,是没有人敢收的。
也可以说是成祖的短视,滥发宝钞,让宝钞失去了本身的信用,到了崇祯朝,宝钞基本上就是废纸一张,如果不是代替一部分官员的俸禄放下去,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凡事是两面看,明朝的官员贪污腐败,也是政策原因,他们连温饱都保证不了,如何去保证民生?
全旭在辽东,不仅铸造了全记银币,因为银足、成色好、份量足,深受百姓和商贾的好评,加上全记的信用,现在的不记名存单,已经有了一部分纸币功能。不过这种纸币暂时没有留下民间,以大宗贸易为主。
这主要是全旭的势力现在只集中在辽南,根本就没有蔓延全国。
全旭给崇祯的计策,其实也不能说是谎言,关键是执行力度,随着朝廷信誉的破产,崇祯的政令已经大打折扣了。
就像辽饷他规定的每亩地加征一分二厘银子,相当于十二文铜钱,这十二文铜钱,在明朝可以买一斤盐,或者半只鸡,半斤羊肉,再或者半斤多点的猪肉。凭良心说,这笔钱不多,也不至于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可关键是,再好的政策,要有人执行,朝廷规定每亩加征一分两厘银子,知府敢每亩收三分甚至四分银子,下面的县令和胥吏敢收七分或八分,甚至一钱。
那么这样以来,百姓交不起税,要么借贷,要么逃亡,他们扔掉自己的土地,成为流民,然后跟着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反贼,正式造大明的反。
这些叛军冲州撞府,那么朝廷肯定要出兵镇压,可镇压叛军需要花钱,需要粮草和银子,再加上关外的建奴,朝廷的财政问题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在这个时空,全家军的战斗力强,可以力压建奴,就算全家军能打,天雄军也能打,能解决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不能,全旭在辽东有几百万石的存粮,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