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辽南到辽中、甚至辽北、沈阳、木古河长春到处都是全家军的农垦田庄以及工厂,这些田庄都建造成了堡垒,而且遍布烽火台。

    辽东百姓被全旭武装起来,各个镇堡都配发火铳、火炮、弓弩、铠甲等装备,名义上这些都是百姓,不用承担军事任务,野战任务由全家军为主。

    皇太极也试过像当初对于辽东二十五卫一样,步步蚕食。

    可问题是,辽东百姓的彪悍,家家户户都拥有精利的兵器,锣声一响便蜂拥而来,这些百姓,甚至比其他明军军队还难缠。

    几次小规模的较量,皇太极算是对辽东地区全家军的军事实力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真把全旭给惹毛了,都不用出动全家军,光是用民兵就能淹死他们!

    特别是去年八月底,木河河畔的小麦一片金黄,镶白旗的一个牛录额真那颜硕,他率领齐装满员的三百骑兵直接朝着木河镇堡冲去。

    现在小麦成熟还需要几天,老百姓仅有的一点存粮也吃光了,抢那些农户是抢不到多少粮食的,说到底还是得打那些镇堡主意,镇里富户多,粮铺多,拿下来之后够大家狂吃海喝一番了。

    而木河镇地势平坦,正适合骑兵机动,他率领的骑兵肆无忌惮的麦田里滚滚而过,将快要成熟的小麦尽数辗进地里。

    一名农民看到这种情况,一把破铜锣,敲得震天响,不多时,四面八方涌来无数农民,他们虽然穿得五花八门,用的家伙也是五花八门,有弩机,有弓箭,有火铳,还有大朴刀就是青龙偃月刀。

    随着一阵乱箭射来,当场几十名骑兵就被射翻在地上。

    那颜硕看着几百名农民,倒也没有惊慌,整队进攻,结果,更加倒霉。

    捕猛兽的夹子,拦马索,渔网,土炮,还有密密麻麻的长枪,短短一个照面,他损失将近三分之一,上百人倒在地上。

    那颜硕瞬间就惊慌了,他以为遇到了全家军的正规军,他当时完全懵圈了,这都哪跟哪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木河镇还有这么一支精锐部队?

    看那些冲过来的敌人那可怕的气势和精良的装备,绝对不是民兵,只能是全家军的正规军部队。

    撤退,这是那颜硕的唯一念头。

    来的时候容易,想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追击的任务交给了全家军骑兵部队,他们沿着那颜硕所部一直追击了九天,而且越追人数越多,到后面的时候,追击的全家军足足上万人马。

    他们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直到第九天,全家军撤退了,他们留下一句血书,就是沾着女真勇士的鲜血写的。

    木河镇二十九名农民受伤,斩首建奴两千九百级,勿谓言之不预也!

    两千九百颗首级,一颗没有带走,全部筑成了京观,看到这一幕,无论是旗主还是牛录额真,他们都不免有点心惊肉跳,只得约束一下部下,别去触这个霉头。

    全家军的反击是有效果的,至少在崇祯六年春耕期间,没有一个女真人敢越线跑到全家军的范围内惹事。

    但是,全家军的势力范围不是固定的,全家军的人看上了哪一块地,马上竖了一个牌子,越此线者死。

    又或者某一天,全家军发现某个山沟里矿产资源,周围的女真人必须马上搬走,要不然那就死路一条。

    全家军完全不给他们讲理,这种态度,让皇太极头疼万分。

    他不过,

    逃不掉,

    惹不起。

    那种等死的滋味,让皇太极彻夜难眠。

    终于,盼星星盼月亮,把西班牙人盼来了,如果他们可以像全家军一样,打造出威力犀利的火枪和火炮,别说部落美女,就算是海兰珠他也舍得。

    这些西洋人折腾到快天亮的时候,终于发泄完了,全部沉沉的睡去。

    当然,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富恩特少校正式向皇太极移交五千只火铳。

    并且陆军军官替皇太极训练部队。

    没说的,上三旗先换装,他们这些玩了一辈子弓箭的手,拿起了火铳,开始练习举枪,列阵,配合长枪兵演练西班牙方阵。

    很快,皇太极就笑不出来了。

    建奴是半兵半民性质,平时没事,自己管着自己吃喝拉撒,抢到的财物,一半上交,一半留给自己。

    现在的问题是,他需要四个西班牙长枪兵方阵的职业军队,也就是一万两千名士兵,人吃马嚼,加上每天打出去的铅子,那都是钱啊!

    皇太极非常头疼,他的老底几乎被折腾光了。

    如果不是去年冬天去了朝鲜抢了一把,现在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皇太极最大的希望就是他的部队再训练三个月,等到辽东秋收,以上三旗为主力,下五旗为辅助。

    七万大军杀进辽东,用血海淹没辽东。

    理想非常丰满,现实太骨感了。

    就在时间进入六月中旬的盛夏,全旭吃着西瓜,喝着啤酒的时候,玄鹰卫送来情报。

    “启禀侯爷,建奴之中发现西夷教官,建奴开始训练火器部队!”

    全旭淡淡一笑:“还是西班牙人?”

    “不太清楚,建奴防守太严密,我们的细作级别太低,根本就接触不到核心内容!”

    全旭不以为然的笑道:“没有关心,战争最终打的还是经济,如果建奴放弃骑射跟我玩火器,那才是自寻死路,不要去查建奴的部队训练如何,规模如何,专门摸摸,他们是从哪条路,把火铳和火药送到皇太极手中的!”

    “门下明白!”

 第五二九章以炮换炮

    第五二九章以炮换炮

    全旭仿佛没事的人一样,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

    随着蒸汽机的运用,辽东的发展算是开了挂。比如说轮船制造,把木头锯成木材,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哪怕采取水力锯,效率一样不高。

    可是蒸汽机带动的大型机械锯,效率比水利提高了数十倍,而且不受气候的影响,辽东这个地方,最困难的问题其实就是天气寒冷。

    哪怕是辽河,也一样会冰封,冰封的时候,水力机械就没有办法使用了,然而,整个辽东冰封期接近四个月,也就意味着一年的三分之一时间,是没有办法利用水力机械的。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效率有着严重的制约,蒸汽机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也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现在全家军士兵主力装备的火枪是线膛后装式燧发枪,这种火枪板机、刺刀托座都作了不小的改动,反正用起来很舒服就是了。

    子弹,由于还没有解决雷汞的小型化问题,依旧采取了铅质子弹,这种子弹是尖头凹底弹,这种子弹的好处是破甲能力非常强悍,哪怕是披甲三重的建奴白甲兵,也能一枪撂倒,而且尖头凹底弹打进人体后会作不规则的翻滚,甚至炸裂开来,打进去是拇指大一个小洞,穿出来却是碗口大一个窟窿,挨上一枪内脏从后背飞出去的场面屡见不鲜。

    但这种铅弹很软,用力一摁就能摁扁。包裹着浸过桐油的麻布,很容易就能装入枪膛里。最绝的是在凹底处还挖了个针眼大小的孔,撞击发的时候爆燃气体进入小孔,铅弹被加热,膨胀,恰到好处的嵌入膛线,高速旋转着呼啸而出。

    这跟米尼枪基本上是一个套路。

    由于全家军的火药采取新型的火锦,火棉不易哑火,火棉是个好东西,制作简单,威力巨大,爆炸后残渣极少,便于保持膛内清洁,是非常理想的火药。

    火锦的爆炸速度比黑火药要快,要更加迅猛,所以对于枪管和枪膛的要求更高,需要质量更好的合金钢。

    当然,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燧发枪的射程增加了一半不止,由于威力大,赋予弹丸的初速自然也更大,子弹很轻松就能打出七到八百多米远,一名普通士兵用它向一百五十米外的胸靶射击,十发子弹至少有八发能够上靶的!

    这也意味着排队枪毙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敌军还在三百米开外,全家军的火枪手就能以猛烈的排枪给予敌军巨大的杀伤,当敌军抵近到一百米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将是精准的射击,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会成片成片的倒下。

    这还不算,火棉还有一大特点,它爆燃的时候不会产生烟雾,因此火枪手不必担心会被从枪口迸出的烟雾遮住射线,只要枪管没有烫到可以引爆炸膛的地步,他们都可以不停的射击,直到敌军的尸体铺满战场。

    由于燧发枪的工艺更加复杂,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较高,辽东军工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月也只能生产出八到一千支,这还是大量使用水力机械、流水线作业的结果。

    不过,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这个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全家军枪炮制造厂,一条生产线可以一个月生产八百到一千支,这样的生产线共有五条。

    也就意味着,全家军的枪支制造,每个月可以制造出足够满足一个整编旅的火枪手。

    虽然依旧如后世的效率相比,但是,在这个时代,足以碾压一切。

    燧发枪在未来二十年之内将成为欧洲陆军的主流装备,但有膛线的燧发枪却是蝎子拉屎。

    火枪的数量其实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火药,新型火药,也就火棉一切都好,不过干燥的火棉是很危险的,一点火星就会爆炸,所以必须让它保持微湿,或者用甲醇中和混合剂处理一下,降低其感度,不然肯定要出人命的。

    遗憾的是,硝酸的产量实在太低了,全旭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砸下去的钱也仅仅比蒸汽机少一点,足足多达三十余万两银子。

    现在辽东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出产六点五到八吨硝酸,这点硝酸就算全部拿来做火棉也做不了多少,撑死也就那么二十几吨,能顶什么用?

    现如今,全家军仅仅主力战舰的舰炮就多达六百余门,陆军火炮也有三百多门,当然,如果算上迫击炮,那个数量更大。

    好在是,大量的火炮采取后世采购,要不然的话,一场军事演习,就可以消耗七七八八。

    尽管如此,全家军用二十六毫米口径无缝钢管制作的火绳火铳,已经全面退出现役,成为民兵的主要装备。

    当然,西班牙人的火枪技术并不先进,送到建奴的火枪,数量也会非常有限。

    海伦娜是一个非常言而有信的人,在这段时间,她陆续为全旭送来了一千零五十七匹欧洲夏尔马

    这种重马一出现,就让军方欣喜若狂。

    这种夏尔马虽然速度一般,甚至跑不过矮小的蒙古马,主要是由于夏尔马的体重过大,所以奔跑起来比较费力。

    用力拉车,或者耕地,非常不错,英国区区一个岛国,在最强大的时候,拥有一百万匹夏尔马。

    当然,现在的辽东的骏马数量不止一百万匹,仅仅负责养护骏马的人就多达好几万人,至于前期抵达辽东的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马。

    夏尔马引起了轰动,甚至有人不惜用两万两银子购买一匹,所以却拒绝了这批夏尔马的出售,当然,海伦娜送到辽东的夏尔马,其实也不便宜。

    一匹足足三千两银子,这些银子用来采购水泥,反正水泥的实际成本很低,超过八成都是人工成本,在随着蒸汽机的运用以后,这个成本还可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