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身上穿着从明军缴获的铠甲,三把刺刀同时洞穿他的盔甲,前胸入后胸出,将他钉在地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一名全家军士兵,满脸不屑,一口浓痰朝着他的脸上吐来。

    非常可惜,他连挪动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被动接痰……

    黑田兵卫举目四望,身边的日本武士兵已经彻底崩溃,哭着喊着扔掉武器撒腿就跑,然后被全家军追上,从后面一刺刀刺死,或者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黑田兵卫举着武士刀,朝着骑在马上的袁宗第冲去。

    “砰……”

    一发七点六二毫米手枪弹击中黑田兵卫的胸口,他感觉到自己的力气在迅速流失:“你卑鄙……”

    不等黑田兵卫说完,袁宗第这个时候飞快出刀,一刀砍下了黑田兵卫的脑袋:“有枪不用,我怎么可能跟你玩刀?”

    如果从全家军近卫团的士兵开枪算起,直到枪声基本停止,前后不过半柱香,如果从惨叫声开始,再到惨叫声停止,那也就是一刻钟,战斗已经结束了。

    所有的倭寇全部被歼灭,袁宗第的杀性实在是太重了。

    抵抗的死,逃跑的死,哪怕是跪地求饶的,也被他们一个一刺刀捅死,他们不打任何折扣的执行着军官的命令:“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这等杀气,别说哭爹喊娘的倭寇,就连观战的民兵也不寒而栗。

    倭寇不是没有投降,先后有三百多名倭寇也投降了。

    袁宗第直接让他们挖坑,接着把日本武士的尸体扔在大坑里,再填土。等忙完这些,又让他们挖一个巨大的坑,等大坑挖好。

    这些日本武士被逼着跳进去,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做自己挖坑自己埋。

    等着日本武士全部被杀光,尸体处理好,全家军士兵开始埋锅做饭,阎应元也急忙上前求见袁宗第。

    “华亭巡检阎应元拜见将军!”

    “哎,别,我可不是什么将军!”袁宗第笑道:“我只是全家军少校团长袁宗第!”

    在全家军序列中,现在团长已经不算什么大官了,别说团长,就算是旅长已经有三十七个了,师长都有十个了。

    袁宗第微微一笑道:“阎应元,你也不错,你打得不错,如果给你一拨稍微有经验一点的士兵,也就轮不到我来收尾了,阎兄,你让无数朝廷参将、总兵汗颜啊!”

    阎应元只以为袁宗第谦虚,事实上,袁宗第还真不是谦虚,全旭已经明确规定,少将以下,皆是校官,不算将军。

    阎应元苦笑:“袁将军别取笑下官了,下官这点能耐,在你们辽东新军面前不值一提啊。如果换你们来,哪里用得着打这么久,一盏茶的功夫全给放倒了!”

    这可是大实话,袁宗第道:“我们是正规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倭寇粉碎那是理所应当的,但你们不一样,你们只是一群民兵,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阎兄,你只是从九品巡检,这官不当也罢,要不,你跟我去辽东,以你的本事,带一个团,也绰绰有余!”

    全家军士兵已经开始埋锅造锅,他们连早饭都没有吃,现在已经快中午了。

    阎应元一听这话,心中狂喜:“袁兄当真?”

    其实,阎应元原本是一介书生,一门心思求学,准备参加科举,进入仕途。崇祯二年的破口之战,作为通州人,阎应元的家乡也被建奴洗劫。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跟着百姓逃出通州,沿途建奴烧杀抢掠后留下的炼狱一般的惨状刺痛了他的心。

    他开始反思,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明王朝何以沦落到这个地步,面对一群只有一百来万人口的强盗竟连招架之功都没有?诗书文章真的能将这一片漆黑的末世阴霾撕开吗?

    到了崇祯五年,明军终于在广宁洗雪了破口之耻,一战歼敌超过五万,举国振奋,他也激动得一连写了好几首诗。

    得知朝廷要举行阅兵大典,耀威献捷后,他和很多同乡一起赶了上百里路跑到京城来参观。阅兵大典上,辽东新军、天雄军那庞大的阵容,那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他为之震撼,热血沸腾。

    等到天雄军移镇九边,连战连捷,打得蒙古人毫无还手之力,辽东新军收复台湾,远征吕宋,拓地千里后,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把笔一扔,叫:“大丈夫当如此!”

    他已经厌倦了空泛枯燥的诗书文章,他要投笔从戎,与千千万万热血男儿一起横绝塞外,扬威绝域,开疆辟土!

    他远大的志向换来的是父亲的一记耳光。没办法,文贵武贱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新军异军突起连战连捷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这一观念扭转过来,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当兵是最没前途的,只有破产的农民、囚犯才会选择去当兵。

    阎应元无精打采的参加了去年的文会,结果会上阎应元看到很多读书人大骂全旭,他气不过就争辩了几句,结果被群起而攻之。

    彼其娘之,这不能忍。

    阎应元骂不过就动手,几乎和茅元仪一样,别看他考试不行,却文武双全,揍那些书生,还是轻而易举,不过,却也得罪了众读书人,等于说,他背叛了阶级,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无奈之下,他就到华亭县这边来,当上了一个小小的…巡检,从九品官,在后世连股级都不算,只算科员。

    “袁将军,你说我能参加辽东新军?”

    “何止能啊!”

    袁宗第笑道:“我可不算是普通的团长,全家军,不,就是辽东新军现在团长怎么也有一百多个人,很多团长是没有机会见到侯爷的,我却可以天天见着侯爷,我爹是侯爷的大管事,我是侯爷的亲卫团长,我给你介绍,保准没有问题!”

    如果可以参加全家军,阎应元才不愿意当劳什子巡检呢。

    这个巡检其实当得憋屈,有后台的盗匪不能抓,有后台的走私犯也不能抓,只能抓一些活不下去的苦哈哈们。

    “先准备吃饭,回头我给你介绍!”

    其实想当全家军士兵的人不止阎应元一个,那名叫黄石头的少年也是一样,他非常羡慕全家军士兵,虽然他们在打仗,每一名士兵身上却带着两身衣服,一双鞋子。

    当然,其实不算是鞋子,而是靴子,这就是模仿着后世陆战靴制造的靴子。

    黄石望着一名全家军士兵道:“你们打仗为什么不怕死?”

    “为什么要怕死?”

    “可是,打仗会死人的,你要是死了,你们家人怎么办?”

    近卫团的士兵哈哈大笑起来:“如果我们不幸战死了,我们的家人会高高兴兴拿着抚恤金,然后安葬我们!”

    “如果战死了,可以拿到多少抚恤金?”

    “虎子你现在月薪多少银子?”

    “五两六钱怎么了?”

    “我们全家军的抚恤标准是士兵月薪的三十六倍!”

    “一个月五两六钱,一年是……这么多?”

    “不用怀疑,如果我们中的某个人不幸战死,那么他的家人肯定能拿到这笔钱。”

    全旭一直都是采取厚抚恤制度,抚恤金这东西作用很大,即是对战死士兵家属的安慰,同时也是对其他战士的鼓励,所以不可能不给。

    不过,如果全家军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想把全旭搞破产,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几千万两银子他拿得出来。

    。

 第五五七章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一更)

    第五五七章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职业军队与半职业军队的差距,体现得淋漓尽致。

    哪怕只是临时性的营地,哪怕只是吃一顿饭之后,他们就会撤退,然而,全家军将士一样是认真对待。

    一千多名士兵一起动手,效率还是非常快的,就地砍伐木材,用树桩搭起一座座三角形的望塔,上面安排三个的侦察组,十几座望塔建立起来,就构置了一个简单的防御体系。

    站在望塔上执勤的哨兵,可以发现几公里外面的敌人,他们拿着望远镜,一旦发现敌情,就可以及时示警。

    像袁宗第那样偷袭日本武士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全家军士兵身上,除了简单的望塔,全家军士兵,还就地取材,利用木头,搭建起一座座拒马。

    拒马可以防止骑兵和步兵的冲锋,效果是相当不错的,随着拒马的建成,那些缴获的日本武士的装备,其实就是一些破铜烂铁,也被彻底地利用了起来,这些刀枪、被插在地上,形成一座座钢铁丛林。

    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座攻防兼备的军营就已经建好了,袁宗第似乎想拉拢阎应元,他和几十名民壮也被邀请到了军营里。

    午餐准备好了,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用开水加入奶粉,混合成了牛奶,每名士兵则是一荤一素两只罐头。

    “阎巡检,我们团主邀请您共进午餐!”

    阎应元能够看得出,南部非洲军队的待遇很不错,即便是一顿仓促的午餐,每个士兵也平均有两个罐头,一个是豆子或蔬菜,一个是不知名的肉类,味道怎么样不知道,闻上去还是挺香的。

    估计味道不怎么好吃,因为在炊事员分发罐头的时候,很多士兵都在抱怨,有些士兵宁愿要两个蔬菜罐头,都不想要肉类罐头。

    “别那么挑剔,咱们是在华亭,不是在辽东,爱吃不吃,现在只有这个!”炊事兵脾气大,箱子里满满的都是罐头,铁皮桶里装的是热腾腾的牛奶和茶水,很多士兵一杯牛奶还不够,又把随身携带的水壶装满。

    辽东新军确实是豪富,罐头的数量有限,牛奶和茶水就管够,要多少有多少!

    “请坐吧,阎巡检,非常抱歉我们的午餐有些简陋,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去辽东,到时候我请你吃真正的大餐,辽东铜火锅、果木烤鸭,贵妃醉鸡,保证你赞不绝口。”

    袁宗第笑得很殷勤,阎应元突然有种不太好的感觉。

    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

    其实,阎应元想多了。

    军队之中,是一个讲究实力的地方,易地而处,给袁宗第二三百名民夫,不给他火枪和火炮,他是没有能力抵挡住三四千名日本武士的进攻。

    要知道,被灭掉的可不是那些跟叫花子似的的大明卫所兵,而是自幼就开始习武,个个都有一身不错的武艺,而且心狠手辣,更兼对全旭充满了仇恨的日本武士!

    这么一股力量,足以将江南搅得天翻地覆了,然而却让阎应元带领二三百名民壮,硬挡了两三个时辰,而且给对方造成上千人的伤亡。

    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说明阎应元是一个天生的将才,天赋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有的人考了一辈子科举,各种文章做了无数遍,到老了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有的人,十来岁就考中秀才。

    有的人穷尽一生,只能当一名基层军官,就像汉朝的李广一样,给他三五百名,甚至一两千名士兵,他可以百战百胜,面对十数倍的敌人,一样可以顽强的打下去。可是,给他三五万名士兵,他一仗也打不赢。

    反而是霍去病,十七岁第一次上战场,就取得了过当的战绩,过当就是超过已方人数。阎应元也是如此,他似乎与全旭一样,一仗没有打过,到了战场上就如鱼得水。

    现如今,全家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