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收拾好福王的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

    洛阳之西的潭龙谷有一支土匪,抢了一支赈灾小组,其中两名工业党党代表,以及十几名商贾,还有数十名护卫被俘虏。

    这个消息最先传到三娘的耳朵中,没有等到汇报给全旭,三娘直接带着娘子军出发了。

    凭心而论,三娘麾下的娘子军的装备,在全家军军中,实在是不行,太差了,这因为全旭从来没有指望娘子军打仗。

    可是三娘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女兵绝对不比男兵差。

    别看三娘是女流之辈,处理问题比全旭还要简单粗暴,潭龙谷的土匪抢了赈灾小组,她就带着娘子军女兵在潭龙谷南北两头一堵,挨个山谷和山洞进行搜索,发现土匪,就是火炮齐轰,或者放火烧山。

    短短十几天的功夫,洛阳周围,土匪几乎绝迹。

    接着全旭开始了第二个大动作,那就是大规模挖沟渠,修建官道,以工代赈。

    这其实是一个富有眼光的战略行动,全旭拿下整个中原地区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时候,修建官道,将来方便的就是全家军。

    全家军的火炮越发展越重,这并非是开历史的倒车,主要是火炮的发展趋势,以一百三十毫米二十八倍径后装线膛炮为例,这种火炮自重将近一吨重,高达八百多公斤重,如果是没有官道的情况下,想要移动这种火炮非常困难。

    而同时期,全家军舰炮一百六十毫米三十五倍径后装线膛炮也开始进行试验,这种火炮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四千五百米,极限射程可以达到八千八百余米,真正的一炮糜烂十里。

    不过,这种火炮加上制退器,炮镜,最重要高达一千二百八十公斤。陆军版肯定需要,当然,重量也无法减轻多少。

    这次修建官道,全旭的标准极高,这条高速公路,几乎是按照后世的陇海铁路进行修建的,在东部地区,先期以开封至归德府段,基本上完成路基的铺设,开封至洛阳已经在规划之中。

    福王府的抄家,并没有停止全旭的疯狂之路,该测量土地的就测量土地,各地缙绅务必将来历不明的良田全部吐出来,把这么多年拖欠的税银交上来,你不交我上哪找钱修高速公路。

    这条消息一出,整个河南都炸了,缙绅们纷纷暴跳如雷,就差没有指着全旭的鼻子怒吼:“你去问问别人,看大爷我什么时候交过税!”

    全旭表示你们既不肯交税又不肯去死,我真的好为难!

    拥有丰富的抄家经验的锦衣卫表示老子专治不服,期限一到马上出动,直奔逃税大户的老家,破门,抓人,抄家……

    这下可不是把拖欠的税交上来那么简单了,得倾家荡产才能保住这条老命了。

    一时间,河南各府的监狱里人满为患,哭声震天,全旭的知名度一路暴涨,简直就到了能止小儿夜啼的地步!

    敢骑到老子头顶来撒野?绝逼不能忍了!告状的折子暴雪似的飞往京城,数量之多,把全旭全家火葬都绰绰有余了,缙绅们在奏折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着全旭的不是,按他们的说法,就算是把张汤、杜周这些著名的酷吏通通请来,遇到全旭大魔王也得跪!

    然后就这样了,送到京城的折子被扔进了垃圾篓,全旭继续一言不合就抓人,看不顺眼就杀人,不肯交税不肯将非法侵占的良田还回来的通通给他去死!

    曹化淳叹了口气:“侯爷,做事还是不要做得太绝了,缙绅们在朝中颇有人脉,如果把他们得罪清光了,只怕你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全旭只是笑笑,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老子有钱,老子有兵,枪杆子比他们的嘴皮子绝对好使。

    其实全旭其实很清楚,流寇之乱被平息只是假象,如果不能将那帮正在拼命地批量制造流寇的王八蛋连根拔起,这天下迟早还是要乱的,而且一乱就是天下大乱!

    。

 第六四五章大忌

    第六四五章大忌

    全旭自然不怕得罪那些士绅,因为死人不会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

    其实,全旭早就想动河南了,河南有着太多的人力资源,只是一直腾不出手来,现在有机会,把这些垃圾都清理了。

    缙绅们怎么看他他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崇祯不爽这帮吸血鬼也很久了,这种既能出名又不必冒太大风险的事情不干是傻子!

    随着福王被抄家,那些上蹿下跳,不时刷着存在感的皇亲国戚们,这下偃旗息鼓了。河省封了七个王,璋德府的赵王,开封府的周王,钧州府(河南禹州市)徽王,卫辉府的潞王,全旭都没有动,仅仅动了福王。

    因为福王摆明了跟全旭对着干,一看这些藩王不敢,缙绅们怒了,文臣集体愤怒了,纷纷上奏崇祯要求将全旭拿下追责。

    众多言官御使纷纷跪在朝堂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向崇祯哭诉道:“陛下,国朝历来只有厚待士子缙绅,此乃大明立国之本,如今那个奸佞借赈灾之名对士子缙绅横加欺压,肆意勒索打杀,这是要破坏大明的国本啊!若不尽快将他们拿下,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大明国将不国啊!”

    至于温体仁,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如同老僧入定之中。

    这段时间,全旭和曹化淳可没少给崇祯送钱,明面上全旭给他送了四百多万两银子,内库一下子充实了起来。

    要说骆养性没有曹化淳会做人,曹化淳也分了二百多万两银子,他留下一半,又挪了一百万两,送给崇祯,现在曹化淳居然有了监督锦衣卫的权力。

    崇祯口袋里装了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有了钱,腰也硬了:“只是让那些缙绅把以前拖欠的税银交上来就国将不国了?大明江山有这么不堪一击么?”

    “缙绅当然不会在意这些许小数,但是这些奸佞以追收税银为借口肆意摊派勒索,导致无数缙绅家破人亡,可谓罪大恶极!”

    “朕怎么听说是那些缙绅死活不肯交税才被抓起来的?”

    “不肯交税的缙绅自然是有的,但是责备几句就是了,把他们抓起来就太过份了!大明又不差那点钱,为这区区小数便逼得他们家破人亡,未免小题大作!”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些文臣的逻辑就是:大明历来厚待士子缙绅,他们侵夺良田、逃税什么的,都不算什么大事。

    那税他们肯交就交,那田他们肯还就还,不肯交不肯还的话也就算了,为了这点田地税银把他们抓起来甚至杀头,实在太过份啦,绝对不能忍啊!

    不光是朝中官员闹,各省的读书人也跳起来闹,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江南的士子,河南虽然这次损失最重,但是,全旭的军队就在河南,他们也害怕,只要敢骂全旭,分分钟被抄架。

    锦衣卫专门负责栽赃嫁祸,只要被抄家的家族,肯定是没有机会翻身了,要想翻身,那等全旭死了以后吧。

    可问题是,全旭才三十岁,想要熬死全旭,那需要时间熬了。更何况,全旭把这些抄家士绅,集中打包,或是发配到吕宋、台湾、或是琼州府,总之,中原他们别想再待了。

    其实江南才是逃税的天堂啊,只不过,全旭并没有派兵抵达江南,虽说全旭根本就管不到他们头上来,但是并不妨碍这些江南的读书人跳起来,吟诗作赋,撰写文章,对全旭等人的行为横加批判,词锋之犀利,咒骂之恶毒,颠倒是非本领之高强,无不让人大开眼界。

    只不过,骂全旭也是有代价的,在报纸上骂得凶的人,不用全旭出手,锦衣卫和东厂就开始干活了,现在锦衣卫可是跟着全旭发财呢,短短二三个月的收入,比以往几年的收入都要高。

    而且跟着全旭的三个锦衣卫千户所,抄家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少捞钱,只要他们的名字骂了全旭,锦衣卫就马上调查他们祖宗十八代,把他们偷税漏水的欠款乘以十,然后进行追讨。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看着全旭这么会弄钱,马上又派出东城千户陆文召,直接下江南,曹化淳也吩咐江南各地的镇守太监追讨欠税。

    这下好了,追讨欠税形成河南、直隶、江南几乎蔓延全国三分之一的地方,除了云贵和福建、广东、广西没有动静,就连浙江也开始动手了。

    东林党的圣地,东林书院。

    因为福王的太子之位,国本之争,被万历一脚踹回老家种红薯的顾宪成抱着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情创办了东林书院,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将这种心态传播开来了,几十年后,这颗毒苗一路疯长,覆盖了大半个大明,把根扎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疯狂地汲取着养分,开出来的却是毒花,结出来的同样是毒果。

    东林党人的座右铭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他们也确实是做到了事事关心,比如说皇帝要选哪个女人当皇后,要立哪个皇子当太子,要重用谁罢免谁,没有人比他们更关心的了。

    他们事事关心的结果就是把每一件事都给搞砸,当局势坏得无以复加的时候就指责是皇帝任用佞臣,没有重用他们这些东林君子,所以责任完全在皇帝的身上!

    从宋朝开始延续了近六百的的崇文黜武之风在明末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孕育出了东林党这么个怪胎,文人凌驾于国家之上,他们宁可让整个国家完蛋,也不肯负任何责任,更别指望他们为这个国家牺牲什么。

    但是现在,东林党那至高无上的权威似乎遭遇了强有力的挑战,这让东林党和他们背后的大金主都感到不妙,所以都座到一块来了。

    经过密谋,钱谦益和阮大钺的提意,终于获得了支持,他们决定倒阁,建立一个敢怼全旭的内阁。

    这是东林党拿出最好的办法。

    可问题是,这样可以解决问题吗?

    崇祯就像一条鲨鱼,被全旭一点一滴养刁了,在有了钱之后,他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京营,原本以为七八万京营,又被崇祯砍了一半。

    多余的人马和往常一样,扔给了全旭,全旭随手送到了吕宋,为吕宋的开垦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段时间,全旭没有离开洛阳,因为现在的唐王,也就是历史上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键,他和周王也有的一拼。

    不等全旭动手,又带着亲卫和侍从,一口气跑到了洛阳城,同时屁股后面还跟着南阳府一大票官员,这些官员都是为了监视唐王府的。

    藩王和全旭见面,这可不是小事。

    万一他们两个看对眼了,那就麻烦大了。

    特别是他们知道唐王还带着大约十二万两银子,以及差不多过半的唐王府家底,在这种情况下,南阳知府陈振豪简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与其他地方的知府相比,这个陈振豪还算不错的,作为知府,护一方平安,他算是做到了,他担任知府期间,凭借着三百兵马,先后镇压白石、鲁和尚叛军数千人,当然,历史上他和朱聿键也是一对冤家,就是他带着一头驴,两名老仆,把朱聿键劝回来的。

    当陈振豪来到洛阳地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找到了正在洛阳城内闲逛的曹化淳。

    “武威侯何在,本府要拜访侯爷!”

    “侯爷不在洛阳城!”

    曹化淳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