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兴学劝学方面,却是见效慢,投入大的苦力活。

    哪怕已经临近年关,哪怕天寒地冻,在得知全旭邀请他参加金梯书院的开学庆典之后,卢象升已经与学正商量,给全旭委派两名教谕,赠送书籍千册,以鼓励全旭办学的行为。

    卢象升并没有进入全旭的大门,而是直接去了金梯书院。

    卢象升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他却是文武双全,根本不怕挨饿受冻,从大名府城到金堤六十多里走过来,他倒没有感觉什么,可是下面的官员们却苦着脸。

    天寒地冻,这一路走来,可是受了不少罪。人家全旭倒也是一个知趣的人,准备了酒宴,喝杯酒,吃点热乎饭,这才是生活。

    非常可惜……

    全旭只好走向金梯书院。

    金梯与全氏大院相连,不过却也是独立的院落。

    此时金堤书院门前,相当壮观,西席先生牛金星、孙祖望带着一百多名身穿阑衫的学生们,站在寒风中,迎接卢象升等一行人。

    全旭看到这一幕,微微皱起眉头。

    这是形式主义,后世非常见。可是没有想到,大明如今也是这种风俗。

    全旭急忙走上去道:“卢大人,各位大人,全某已经设宴……”

    卢象升摆摆手开门见山的道:“吃饭先不急,我们去看看书院!”

    古代办学,兴建书院,大都选取风景秀丽的风景区,前有流水潺潺,后有松柏蔽日,环境优美,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全旭的选址就是在金堤北岸的盐碱地。

    既没有高大巍峨的牌坊,也没有壮观锦绣的门楼,用两根多余U型钢,埋入地下六尺,露出地面三米有余,充当大门。

    大门倒是用上好的松木所制,不过并没有上漆,而是原木色。上面挂着卢象升的亲笔所书“金梯书院”四个鎏金大字,蓝底金字,显得稍稍有些不同。

    门口用活动板房搭建的两间小房间,一名年过半百的灾民,充当门卫。

    这个门卫显然是不称职的,看着全旭、卢象升带着一大票官员走过来,吓得哆哆嗦嗦,连话都不敢说了,只顾得跪在地上,朝着众人连连磕头。

    书院在古代属于朝廷制式建筑,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文庙在东,书院在西,进门后两条中轴线,左边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孔庙建筑群,右边则是明伦堂为中心的学院建筑群。

    全旭起初不懂,不过有了牛金星这个正牌举人加入以后,开始动手修建。

    如果是普通房屋,肯定来不及。

    可关键是全旭的房屋几乎都是活动板房,用句不好听的话说,他每天换一个风格完全来得及。

    牛金星此时非常兴奋,大名知府卢象升、学正屈六阳、礼房典吏张舒翰,都对牛金星比较客气。

    毕竟,牛金星已经是举人了,虽然崇祯元年名落孙山,不过崇祯四年呢?说不定就有可能高中,牛金星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七岁中举人,属于比较年轻有为了。

    就在这时,卢象升望着金梯书院左右两条楹联,只见上面写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东林党党魁顾宪成所撰的楹联,一直挂在东林书院。

    所副楹联则是牛金星书写,在全旭不知道的情况下,挂在了金梯书院的门口。

    全旭有些无语,牛金星果然擅长拍马屁。

    卢象升望着全旭:“您能有此心胸,当真了得!”

    全旭脑子有些乱,他有些不满的盯着牛金星,这是硬往东林党上靠吗?

    不怕热脸贴冷屁股?

    全旭谦虚的笑道:“卢大人,这是哪里话,在下只是尽一个读书人的本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旭,不敢说兼济天下,提供几间书屋,提供几册文籍,让有心向学而郁郁不得志的年轻隽永,有一个可以上进的舞台!”

    “不骄不躁,不错,不错!”

    学正屈六阳道:“小友年方弱冠,现在努力,为时不晚!”

    别看这个小友的称呼,却是代表着身份。读书人不中秀才,哪怕到了八十岁,也只能被有功名的人称为‘小友’,只有考中了生员,大家才能一起愉快的做‘朋友’。

    全旭到来,牛金星自然不敢喧宾夺主,他带着卢象升等人,穿过黉门,进去东跨院的孔庙,卢象升看着一排高大的白色楼房,松了口气。

    他真怕全旭这个湖广蛮子什么都不懂,弄几间破草屋充当书院,那样就贻笑大方了。

    这一排小楼与食堂相比,显得有些小。其实这些活动板房是工地上的配电设备箱,不过配电设备被拆除了,只剩下一个长条型的筒子楼。

    偌大的孔庙,只有一面至圣先师的神位(既灵位),一只香炉。

    全旭正准备向卢象升解释。

    卢象升显然没有注意这些细节。

    在经过所谓的礼门、仪门、就到了明伦堂。

    明伦堂就是类似于大学里的大礼堂,这是全旭为了仓促而建,拆掉了木匠工坊的厂房,这个明伦堂面积大约四五百平方,有四米七那么高,也和食堂一样,属于单层建筑,以圆形钢管作为支撑平顶。

    一百多名学生,三十余名官吏,全部进入明伦堂,依旧不嫌拥挤。

    众官吏们看着钢铁制成的简单粗暴的大门,再看着这幢用铁作的房子,目光微微有些不同。

    读书人嘛,向来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通俗讲,就是贪生怕死。

    有钢铁作为大门,有钢铁制作的房子,肯定比砖瓦或木质房屋好得多。

    其实,他们不知道活动板房,还真是一个样子货。

    明伦堂是两层高,前后都有窗户,所以视线比较明亮。

    “吉时到!”

    全旭朝着袁世卿点点头。

    袁世卿拿着一根燃烧的木棍,去点燃外面的鞭炮。

    这可是全旭在后世废了好大的劲儿才买的十万响鞭炮,一共两盘。

    “啪啪……”

    一团团火光一路往上爆,红色的纸片随着爆炸天女散花似的飞散,纷纷扬扬。

    等到十万响的鞭炮放完,全旭走向前台,朝着众学生道:“卢大人,各位大人,我们金梯书院今天正式开学,你们都是金梯书院第一届学生,在全某看来,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相信诸位生员也同样怀有宏图远志,期冀异日为国家建立伟业。但要成可用之才,但是要成为有用之才,只读圣贤书是远远不够的!”

    全旭的话,让卢象升微微皱起眉头。

    卢象升带来的官吏不是学正就是教谕,或者礼房典吏,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官员。

    全旭所谓只读圣贤书是远远不够的,让他们隐隐有些不快。

    全旭的目光变得凌厉起来:“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万历四十四年,受国朝两百多年皇恩的建奴,发布七大恨,公然反叛,如今他们串联蒙古诸部,声势越来越大。”

    全旭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尔等将来,一定要牢记,努力向上,努力成为,像卢大人一样,通五经贯六艺的人才。”

    说到这里,众官吏纷纷给全旭鼓掌。

    卢象升露出欣慰的微笑。

    全旭心中暗笑:“哼,拍马屁我也会!”

 第七十一章五百块的成本作价六万两

    第七十一章五百块的成本作价六万两

    金梯书院明伦堂内,卢象升上台望着众人道:“本府在这里,简单说两句,诸位生员,本府在这里提两点,希望你们牢记!一是道义相先,遵纪守法!对违法乱纪、包揽词讼、结帮拉派、逞凶图利的生员绝不容忍!这话,不止单单说给你们,同样说给大名府州所有的生员,乃至举人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功名,绝不姑息,愿你们早日金榜题名!”

    接着,全旭就宣布进开课。

    当然,这只是仪式,不需要正真授课。

    屈六阳代表官府向金梯书院赐了上千册书,如果按照市价,这些书就需要几千两银子,当然,这属于为劝学准备的,不需要钱。

    牛金星代表金梯书院接受这批书籍、笔墨纸砚。

    全旭则引着卢象升等人参观金梯书院的教室、图书馆,卢象升等众官员看着全旭图书馆里的图书。

    这些图书的数量不算太多,各种书籍加起来,仅仅上万册左右,基本上都是蒙学启蒙读物,加上一些五经书籍。

    当然,这主要跟全旭的这个书院是蒙学为主,还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

    人家东林书院可是高等学府,入门的最次也要是秀才功名的人,讲的也不是基础学。

    不过,众官吏还是下巴掉了一地。

    全旭这些书籍的印刷质量实在是太好了,纸张厚实,字体清晰,大小一致。

    反观朝廷出版的官方书籍,更像是盗版。

    参观完金梯书院,全旭安排众人到食堂用餐,袁世卿、牛金星、孙祖望则负责招待。

    饭菜以肉食为主,土豆炖鸡,红烧鸭肉不限量供应。

    牛金星指着宽大的食堂,以及在后世跟着排队的学生道:“这里是我们山长为书院准备的学堂,采取自助式!”

    “什么是自助式?”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牛金星解释道:“这里的学生要自己拿着饭盒排队领取饭菜,饭菜不限量供应,吃饱为止,不得浪费粮食!”

    众官员看着食堂操作台上摆放着一屉屉馒头,一碗碗米饭、包子、面饼、面条、米粥,还有一大盆一大盆的红烧鸭肉、土豆炖鸡肉、萝卜粉条、以及酸辣白菜、芹菜炒鸡胸肉丝等等。

    “我们今天也入乡随俗!”

    明朝的官员俸禄极低,当然,一家人吃饱喝足没有问题,可是官场的迎来送往,日常应酬,则完全不够用,特别是跟着卢象升过来的官吏,他们都属于清水衙门,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众官吏看着满满当当的鸡肉、鸭肉,异常激动。

    就在众人用餐的时候,全旭则在东暖阁宴请卢象升、屈六阳以及典史张舒翰三人。

    精致的菜肴,几杯白酒上肚。

    全旭望着卢象升说出了他的计划。

    屈六阳和张舒翰没有说话,卢象升则是急了:“你准备开银行?”

    “是的!”

    “那你先告诉我银行与钱庄有区别吗?”

    “有啊,这个区别大了!”

    “首先这个银行存钱不收,还给他们一定的利息!”

    “不收存金,还给利息?”

    卢象升苦笑不得的道:“你是嫌你的钱多?烫手吗?”

    “这倒不是!”

    全旭苦笑道:“我若不给利息,谁把钱放在我的银行里?”

    “你吸引的存银越多,岂不是亏得越多?”

    卢象升有些想不通,全旭看着不像是脑袋有问题的人,怎么却干傻事呢?

    “吸纳过来的存款是干什么的?自然是放贷的!我把吸纳过来的存款贷给急需大笔资金周转的人,把贷款利率定得比存款利息高十倍,那不就有钱赚了!现在马上就要过年,年后就要开春,就要准备春耕,普通百姓之家,若是余粮,倒也不用惊慌,可是他们若是没钱,岂不是要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