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改全家军为大明皇家陆军,番号授予共计第一至十六共十六师,共计八十四个旅。

    全旭的亲卫军则更名为皇家亲卫军。

    南下军团则在接下来进行整编,需要等占领整个中南半之后。

    全家军海军为大明皇家海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共三个舰队,第一舰队则负责远东和北方的防御,第一舰队分别设立旅顺、海参崴、山海卫、天津、登州五处海军岸防部队,以及六支独立打击编队,包括一个海军陆战旅。

    三大舰队司令级别则为师级,打击编队则为旅级,岸防部队则为团级。

    第二舰队则设立台北、台南、琼州、广州、泉州,五处岸防部队,共八支独立打击编队。

    第三舰队则胜州、丰州以及三宝颜三处基地,暂时第三舰队没有分开,在马六甲海域开始游荡。

    原辽东海军军事学院,改为大明皇家海军军事学院,大明皇家海军军事学院分别在天津和秦皇岛建立分校区。

    原辽东陆军军事学院,则改名为大明皇家陆军军事学院,分别在北京、保定设立分校区,为军队培养军官。

    就在全旭和全氏大明进行着新改革的时候,江南的士绅,江南的士子缙绅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死到临头了,正上演着末日疯狂。

    福王朱常洵被拥立为新帝,定都南京,年号弘光,封了一堆一堆的大官,尽情挥霍着江南两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财富,全然不顾帝国的大军就在山东虎视眈眈,舰队更是在长江口磨刀霍霍。

    这些笔杆子上窜下跳,将一个个屎盆子往新朝头顶扣,疯狂攻击着全氏大明的新政,咒骂着跟新朝有关的一切,极尽污蔑之能事,仿佛选择新朝的亿万黎民全错了,只有他们是对的,真理就在他们这一边!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鼓吹江南小朝廷的正确性,怎么鼓吹东林君子们的伟大光明。

    全旭却没有在意,他在意的还是对于满清在天山省余孽的围剿工作,以及收复新疆的工作,现在戚元弼和罗世明都在如同拉网一般,寻找着满清的漏网之鱼。

    以第六师教导旅旅长练玄与第十五师二八二团团长辛谷丰为主力的近万人马,一路追击着准葛尔蒙古的人残部,一路光复了瓜州、沙州,包括哈密卫。

    全旭的胃口显然是不止这一点,收复哈密就够了吗?

    大唐时期,唐朝可以打到了里海畔,全旭给第六师和第十五师下令,尽可能组织后勤,供应练玄所部。

    全旭希望练玄可以打到葱岭。

    在全旭的眼中,江南那些人其实就是肉。

    烂在锅里的肉。

    他们能往哪里跑?往南?整个中南半岛已经被全旭占了三分之二,往东是大海,海上是皇家海军的天下。

    全旭没有出手,不代表新朝不会出手,江南的经济比北方来说,有着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是随着全旭在海外扩张,大量运输粮食,江南这个鱼米之乡就被玩废了。

    江南的支柱经济依靠纺织业和海贸,新朝的海军切断江南海洋贸易,这一手这一手把江南玩得欲仙欲死。

    接着,再切断红河平原和吕宋的粮食供应。

    机灵一点的老百姓惊恐地拖家带口逃往河南和山东,反应慢一点的就只能享受粮价一日数变那种坐过山车一般的感觉了。

    只用了一个月,江南粮价就张到了十二两白银一石大米,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颇有积蓄的小康之家也撑不住了,他们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冲进粮铺抢购一切能吃的东西,试图在这些金属变成废物之前将它们变成活命的物资。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海量的白银从地窖里涌入市场,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了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上限,而且打着筋斗往上涨。

    直到现在,江南那些贪婪的缙绅们才明白,货币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没有对应的物资作支撑,他们手里的黄金白银还不如一块棉布、一碗糙米饭有价值!

    PS:这两年更新有点慢,因为无意看到一本书,是肘子大神写的吕布的人生模拟器,这本书写得真不错,自来水宣传一下。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六八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第七六八章负心多是读书人

    不仅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事实上,就连商品本身也没有实际价值,比如说,那些奢侈品的机械手表,任何一款机械手表,对于时间的精准度,比不上电子手表,功能性更是没有办法比。

    随便一款小米或华为电子手表的功能,可以吊打全世界的奢侈品机械手表。

    商品真正的价值,与稀缺性有关。

    就像大网红某宁,前一段时间她爆出与某国民老公的绯闻,让大家这才知道,某国民老公居然也是舔狗。

    某宁是真正的经济专家,或者说背后有经济高手在指点她,通过这么一翻操作下来,她一场直播,60w+用户在线观看,一夜之间涨粉185w,两个半小时吸金七十万,身价直逼郑爽,成为网络界的顶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如果她接受,这不算新闻,只不过是一个傍大款的女表而已,这种人太多了,但是她的拒绝,就成为了商品经济里最有价值的稀缺性,就算不玩抖音,也想看看拒绝国民老公的美女到底长啥样?

    某宁瞬间成功了。

    可惜,能看透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以英明睿智闻名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也在普法战争中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开口向法国索要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结果银行开遍全世界的法国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把五十亿法郎堆到了他的面前,眉头都不带眨一下。

    倒是俾斯麦占着死活不肯归还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让法国痛彻心扉,最终以打光一代青年的代价夺回了这块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的领土。

    对于个人而言,钱就是财富;

    但是对于国家而言,钱只是债券,他们发行了货币就等于向老百姓借了债,而这笔债是要用对应的物资来还的。

    否则就只能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了。

    就像当初皇太极,在京城抢了五六千万两银子,可是京城压根就没有足够的物资,这些钱就是一堆没有用处的贵重金属。

    放在全旭手中,这些钱,那就不一样了。

    通过战场缴获的这笔巨款,全旭拿出来一部分赏赐立功的将士,然后又拿出了一部分规划了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就是从北京直接抵达河套的铁路,这条铁路一旦修通,可以实现长安至河套,河套至北京的物流运输。

    同时,参与修建铁路的数百家工程公司获利,参与修建铁路的数十上百万百姓也受益,同样,辽东的蒸汽机车厂也受益,铁路沿线的城池和百姓也因为这条铁路受益。

    可以说,皆大欢喜。

    全旭在登基之后,开始带着孩子里游玩起了紫禁城,同时,全旭也在紫禁城里建了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可以听听音乐,看看后世的电影。

    全旭不是不愿意管江南,而是让江南士绅使劲儿作,他是不想在北方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之前,大举南下。

    对于全旭而言,江南的问题就是小问题。

    随着江南士绅把江南搞得乌烟瘴气,到时候,百姓们自然是不再信任这个阶级,这个阶级就算想招魂,也招不过来了。

    全旭的新朝也试图想用和谈的方式与江南缙绅集团沟通,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

    在全旭登基七天之后,江南的弘光小朝廷反而给北京送来了一份国书,上面写着恭贺全旭克复帝都,驱逐鞑虏,一大堆花团锦簇却没有多少实质性意义的华丽词藻之后。

    他们提出了解决江南骚乱的条件。

    第一点,全旭大功于国朝,然而朝廷不曾亏待全旭,作为大明之臣,全旭应该去帝号,弘光朝廷加封全旭为辽王,世袭罔替,世镇北疆。

    后面其实不用看了,这仅仅这一点,全氏大明是不会同意的,就连脾气袁枢也大骂作死了。

    虽说全氏大明的绝大多数文臣官员都是传统文人出身,天然偏向那些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江南士子集团。

    包括沈明泽在内,都很乐意看到南京小朝廷与北京达成和解,在他心中,江南却是人文荟萃之地,寸土寸金,战火一起,这块膏腴之地就算毁了,想要再发展起来又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力气了,真的要毁掉它,都舍不得,颇有点儿投鼠忌器。

    可是看着他们列出的条件,别说全旭不会同意,只要但凡脑袋正常点的人都不会提出来这种根本就是逼着全旭向江南开战的条件。

    现在并不是南强北弱,全氏大明打不过南京小朝廷,可以委曲求全。

    全旭坐在御座上,一脸淡淡的笑着,看着这份国书:“废除墨学和杂学,独尊儒术,他们是真敢想想?”

    袁枢愤愤的道:“陛下,臣建议,立即起兵南下,扫平这些垃圾!”

    其他那些新朝大臣们没有说话,也气的骂娘,废除墨学、杂学…你他娘怎么不去死!

    我们宗族多少子侄苦心研习墨学、杂学多年,已经学有所成,眼看就能出人头地大展拳脚了,这个时候来废除墨学、杂学?信不信我们先废了你!

    继续前朝优待士人的政策,减免商税?干你娘的,自太祖以来,大明优待士人两百余年,都养出了些什么奇葩

    不是除了捞钱就啥都不会的大贪官就是除了骂皇帝就啥都不会的大喷狗!

    这种垃圾趁早拔管停药送火葬场好了。

    还优待?优待你奶奶!

    还有减免商税,大明的商税还不够低么?都低到欧洲商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了好不好,就这点商税你们也不肯纳,还想继续减免,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至于后面的那条,像非士人不得参政,这一点其实是新朝官员心里偷偷赞成的,他们看来、农夫、工人、商人就不该参与到政治中来,这一直是他们士人的特权。

    那个操蛋的代表大会实在太可恶了,官府要搞点新政策得他们投票表决,做的预算得由他们投票通过,最最操蛋的是,有这帮家伙盯着,不好捞钱啊!

    他们是一百个赞成解散民代表大会的。但也只能在心里想一下,因为农、工、商阶层的力量已经爆发出来了,这是一股令人胆颤的能量,而士人的力量正在急剧衰退。

    这个时候提出继续重农抑商的国策,剥夺他们参政的权力,他们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傅宗龙也忍不住摇头长叹:“这帮孙子怎么就这么喜欢作死呢?”

    全旭缓缓放下这份国书,看着众人道:“众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沈明泽拱躬身道:“回禀陛下,断然没有跟他们谈下去的必要了。必须给他们一个比较铭心刻骨的惩罚。”

    李信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第一师、第九师沿运河南下,第七师自南阳南下荆襄,第十五师南下巴蜀,三路进攻江南,海军可派出飞鱼舰队进入长江,直抵南京,第二舰队从江浙登陆,第十四师、第十三师从福建登陆,一举歼灭他们!”

    “他们勾结外敌企图颠覆大明的时候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啊,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