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旭不以为然的笑道:“卢大人,可不是一个人,他身后可是有东林党,东林党岂会坐视不理?”

    “全爷,五根手指尚且长短不一,一母同胞,尚且亲疏有别,更何况东林党?”

    全旭的神色缓缓凝重起来,卢象升在崇祯九年,曾上疏崇祯皇帝:“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生死,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从何布展?”

    从这道奏折可以看出,卢象升虽然是东林党,可是与东林党内的嘴炮们不同,他是一个务实的,但是这道奏折,同时也让卢象升得罪了很多东林党言官们。

    于是,卢象升被东林党孤立了,直到他弹尽粮绝,血战最后,依旧得不到任援军,死后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殓。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都不允许。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

    也就是说,东林党之中,像孙传庭、卢象升这样的务实派官员,少之又少,而嘴炮居多,在拥有阉党势大的时候,他们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一旦没有了外敌,一家独大的时候,他们又开始狗咬狗,一嘴毛。

    想到这里,全旭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

    陈应眯起眼睛:“全爷,应提前打点!”

    全旭缓缓点点头,陈应或许不知道是谁动的手,可全旭知道,但是知道没用,他没有证据,魏忠贤给刘侨留下了太好的遗产,在阉党势大的时候,他是被“迫害”的,被摆官去爵了。

    现在又经过刘侨的打点,骆养性这个贪得无厌的指挥使,开始启用刘侨,官复原职,任锦衣卫北镇镇抚使。

    就算全旭出面指任刘侨,刘侨也可以推得干干净净,在刘侨的行程上,他根本就没有经过大名府,也拥有不在场的证据。

    全旭思来想去,脑袋中陡然出现了一个主意,他望着陈应道:“黄立极应该还有私库吧?”

    “有!”

    陈应想了想道:“很多个,黄府祠堂下面,有一座密室!黄府失火,黄氏祠堂未受波及,想来那里应该没有泄露!”

    “怎么进去,你应该知道吧?”

    陈应点点头道:“香炉就是开启机关的机括,右转半圈,往下按三分,再左转一圈!”

    “行了!”

    全旭想了想道:“帮我办件事,给我找一件魏忠贤神位,最好是能找到他的生祠塑像!”

    陈应想了想道:“可以!”

    ……

    大名府,卢象升正在接见三位来自京城的客人,不准备的说,应该是上官。

    时任左副都御史易应昌,刑部尚书乔允升、大理寺卿金世俊,这三位,分别代表着刑部、督察院和大理寺,就是传说中的三司会审的三司。

    崇祯皇帝是一个念及旧情的人,无论黄立极百般不好,他却一好,那就是正是他在天启帝驾崩之后,提议拥立信王为君的人。

    当然,信王是朱常洛唯一在世的儿子,也算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过,如果其他大臣像正德皇帝死后无子,直接以侄子继位,也是有可能的,也不是没有前例。

    所以,崇祯皇帝下旨三司,尽快办理此案。

    就这样,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三大佬,带着足足三十多名随官,以及上千扈从,浩浩荡荡抵达了大名府。

    卢象升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应付着。好在乔允升年纪大了,一路异常疲惫,简单吃一顿饭,就匆匆结束了洗尘宴。

    不过,看着易应昌和金世俊脸色不善,卢象升也意识到了不妙。

    没有办法,卢象升也非常无奈。

    黄立极再怎么说,也是前内阁首辅,如今他被制成了蜡人,当着众人的面烧成灰烬,全家四十七口,以及数十名家丁,共计一百余人死难,这可不是小案子。

    用官面的话说就是,影响极坏,必须严惩。

    可是,卢象升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不能说没有,关键是拿不出任何证据,多次有证人提及对方身穿锦衣卫官服,手执绣春刀,为首的人还身穿飞鱼服。

    可崇祯朝,整个厂、卫被赐飞鱼服的人只有三个,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曹化纯以及东厂提督孙云鹤,可这三个人都没有出京。

    杨陆凯看着愁眉不展的卢象升道:“卢大人,时间不长了,歇息吧!”

    “哎……”

    卢象升深深叹了一口气,查无实据,可是作为崇祯二年第一大案,必须取得开门红,他的脑袋不大不小,正适合顶雷。

    三司会审,抵达案发地,直接审理,这种事情可从来没有出过,无论黄立极是忠是奸,只要崇祯皇帝点头,他就是以致仕首辅的待遇处理。

 第一零一章最后一次的试探

    第一零一章最后一次的试探

    卢象升难题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特别是在信息落后的古代。

    基本上没有可以查实的证据,黄立极的仇家虽然多,可是有能力直接屠灭黄立极满门的人,反而不多。

    更何况,把活干得非常漂亮,既没有惊动官府,也没有惊动邻居,直到周围的人看到黄府燃烧起大火的时候,百姓还以为黄府只是走水。

    鉴于黄府平时飞扬跋扈,又与四邻不睦,很多百姓看到走水,也只是坐壁上观,看笑话,直到刘侨等人安全撤离,没有人看管的丫鬟和仆从这才跑出来,那个时候,黄府的大火,连大名城内都发现了。

    锦衣卫又是专业人士,虽然有积雪,却没有查到线索和痕迹。

    全旭其实也在思考,且不说他对卢象升这个人的钦佩之情,明末的官员,还真找不到几个比卢象升更好的。

    一旦因为这事,卢象升被罢官或者是调走,再换一个知府,全旭也不好打交道,其实换任何知府,他们更会亲近大名府的士绅们。

    毕竟,他们才是同类。

    全旭还没有功名,只是庶族地主,在官宦、士绅眼中,庶族地主与庶民一样,都是肥肉。

    全旭能怎么做?

    扯旗造反?

    能有几个人跟随他,整个庄户有一半人就不错了,哪怕他可以买到先进的武器,可是再先进的武器,那也需要人来操作。

    就像坦克车,万一驾驶员和火炮手驾驶着坦克临时反水,那么乐子就大了。

    更何况,现在才是崇祯二年,旱灾虽然显现,小冰河时期的灾难已经来临,大名府并不是重灾区,除陕甘地区,老百姓是真活不下去,像河北、河南、山东大部分百姓还能坚持。

    天灾人祸也没有把他们逼上真正的绝路,人心还在大明王朝。

    “卢象升,不能倒!!”

    想到这里,全旭不再纠结,在看到时间已经进入深夜十二点,全旭从床上爬起来,三娘随既也被惊醒。

    “相公,需要夜壶吗?”

    “不是!”

    全旭一边拿起衣服,三娘瞬间没了睡意,急忙过来,帮助全旭更衣。

    “出去一趟,办点正事!”

    全旭冲着门外的桃仙道:“让罗世明、马大成过来见我!”

    “是!”

    “曹引娣!”

    “奴婢在!”

    “通知陈应,让他过来见我!”

    “是!”

    全旭穿好衣服,洗了把脸,让自己的脑袋更为清醒一些。

    全旭并没有当过官,他不懂政、治,不懂官场的那一套,能否解决卢象升的难题,他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对象。

    唯一可以供他参考的就是小说和影视剧,他作为影视宣传策划,对于古装权谋剧和各种电影,阅片量是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所以,他决定冒险一试,学习影视剧里的桥段。

    时间不长,罗世明与马大成跑步而来。

    看着罗世明变得更加精悍,身上一身劳保服,感觉有些违和感。

    这怎么看就像蓝领工人,戴上安全帽就更像了,与家丁兵有些违和。

    全旭决定从后世购买一些迷彩服,反正迷彩服也是农民工标配。

    “全爷!”

    “东家!”

    全旭望着:“马大成,让几个家丁兵,立即前往工地,任何人不准外出。同时,你带着家丁兵,从现在开始,每隔一刻钟,就沿着大院开始跑步,声势弄得大一些!!”

    此时全旭的工地上,人员更为庞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好在工匠和劳力们都在防坠网内,而且大部分百姓都有夜盲症,到了夜里,他们就是瞎子。

    “是!”

    马大成转身离开。

    “罗世明,你带着少年家丁兵,带着铁锨和大车,沿着从咱们这儿前往盘营镇的路,看看路上有没有大坑,有的话,就平上。”

    全旭需要用末日堡垒,这辆车的车载无人机才是他最大的依仗,如今的黄府大院,早已被衙役保护起来,没有无人机监视着周边,全旭是没有办法进入的。

    “是!”

    随着全旭话音刚落,罗世明也转身离去。

    此时,位于全旭大院与夹沟河之间的空地上,马大成吹响哨子:“紧急集合!”

    随着马大成的哨声响起,原本位于训练营房内的家丁兵,马上穿好衣服,携带着自己的腰刀,开始跑步前进。

    尽管全旭已经吩咐了工匠们和劳力们不得探头观看,可是他忽视了全旭大院内部。

    老铁匠戚虎和少年在第一时间就听到了动静,只见他一个翻身,抄起身边用葛布包裹的戚家军军刀。

    苗刀这词出现在民国时期,如果看外形,戚家军军刀与苗刀几乎如出一辙,戚继光本身也是一位伟大的武器发明家,他改进了五雷神机,发明了狼筅,还有虎蹲炮。

    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

    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对明军军刀进行改良,戚家军军刀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著作里有记载此刀的锻造方法。

    “虎伯!”

    少年也随手拿起一支火铳别在腰上,胳膊上套上一面菱形小盾,慢慢拿起手中的戚家军军刀。

    “先看看再说!”

    戚虎轻轻打开门,沿着梯子,爬到活动板房的二层楼顶。

    只见远处,马大成单手按在柄刀上。

    一百六十七名家丁兵迅速排成了十剩十七的队列。

    无论从任何一个方向观看,这些家丁兵的站位整整齐齐,横竖都是一条直线,每个人的间距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戚虎的目光变得有些深沉:“还真是小看他了,他居然练成了不弱于大帅的强军!”

    戚虎所说的大帅,自然是指戚继光,哪怕是他曾经效力的戚金,只能被称为大人,而不能被称为大帅。

    少年冷笑道:“虎伯,你抬举他了吧?”

    “还真不是!”

    戚虎指着家丁兵的方向道:“从哨声响起,到全部人集结,用了不到半柱香时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古代通常都是用战鼓来明确集结时间,一通鼓计333下,三通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