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剌‘嗷’的一声惨叫,趴在了马背之上,不知生死。
  他这匹马早被疯牛给吓破了胆,险死环生之后,更不敢面对滚滚而来的牛群,‘希律律’的长嘶声中,载着阿剌落荒而逃。
  旁边几个亲卫策马跟上,再没人顾得上此时的战况。


第237章 入关

  周秦川、王善武和梁五三人,一马当先,带着那几百个汉人探马,跟在牛群身后,直捣来敌大纛所在的中军。
  堪堪进了折叠弓的射程范围,周秦川就拿出弓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朝着大纛一气射出去十来只羽箭。
  如今这张弓,因着它夸张拉风的造型,还有数次亮眼的战果,已然成了整个逃亡大军的图腾,一旦亮相,军心都能为之一振。
  周秦川知道自己骑在马上的箭术不堪一提,此举只不过是为了提升士气。
  至于这几箭能有多大效果,却是没有多少想法,反正大纛附近人手不少,谁要是不幸中箭,就只能怪他自己倒霉咯。
  孰料箭方射出,还未及收弓,就见远方的羊毛大纛猝然而断,随后轰然而倒。
  紧跟着他们三人的众探马见了,先是轰然叫好,随后纷纷按着蒙语的叫法,喊起了一声又一声的‘哲别(神箭手)’。
  周秦川目瞪口呆,他知道那挂大纛的木杆,至少也有鸡蛋粗细,自己哪怕是箭箭中的,也绝无可能将其射断。
  应该是那些疯牛的功劳罢,看着大纛附近左冲右突的牛群,周秦川暗自琢磨,只是正好被自己射出去的箭赶上了。
  不过嘛,这般被人崇拜的感觉还挺……爽的,周秦川看看四周看向自己的狂热目光,暗自得意。
  傻子才要澄清真相,呣,适当的个人崇拜还是很有必要嘀。
  周秦川爽归爽,脑子倒还没有发昏,知道眼下的战机难得,收弓拔刀,向前斜指,大叫道:
  “敌酋已死,随我杀敌。”
  “敌酋已死,敌酋已死……”
  数百探马齐声高呼,声震四周,竟有千军万马的气势,士气攀到了顶峰,紧跟在牛群身后,如同一柄尖刀,狠狠扎进了敌方的中军。
  和追兵前军作战的秦博,同样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只不过他也耍了个小心眼,没有重复什么‘敌酋已死’的口号,而是猜测来者就是阿剌本人,干脆用的蒙语,直接高呼‘阿剌已死’。
  敌军眼见自家大纛倾覆,又听说阿剌已死,偏偏无人出面澄清,心慌意乱之下,再无战心,窥得空隙,纷纷拨马败退。
  不出一刻,阿剌大军就彻底溃散开来。
  刚刚整军出得阳和堡的石彪,远远望见战场局势,顿时没了兴致。
  这些蒙人骑兵最是滑不留手,败退之际,亦能凭借出色骑术逃亡,大明骑兵很难追得上并斩杀之。
  何况如今到战场的距离并不算近,即便这所谓前来归附大明的队伍让开了一条通道,等他们纵马赶到,恐怕连人影都见不到了。
  眼见这彪人马虽然杂乱,但那两千可战之兵却也彪悍,更能想出奇谋获胜,石彪有些忌惮之余,也不愿堕了自己大同总兵的威风。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石彪见高同知有些垂头丧气,知道他们是因为错失军功而沮丧,忍不住大声呵斥:
  “勿让这些化外之民看低了咱们大同边军,听到没有?”
  最后那句话是吼出来的,震得四周‘嗡嗡’作响。
  高同知晃晃脑袋,挺胸立腰,和众兵丁一起大声回答:
  “听到了,总兵大人。”
  。。。。。。
  草原深处,倒伏的羊毛大纛已经被人抢了回来,此刻软趴趴地贴在草地上。
  随着阿剌一声闷哼,一只箭头带着血花,从他臀部被拔出,温热的血浆“噗”的溅在草皮上,原本昂扬直立的青草,被黏得紧紧贴在地面。
  将塞在口中的木棍吐出,趁手下给他上药的时候,阿剌闷闷地问道:
  “看清楚了么,博罗纳哈勒那兔崽子真带人进了阳和堡?”
  几个军卒立在正不停打着响鼻,浑身汗淋淋的战马旁,恭谨地答道:
  “看得千真万确,阿剌闹言,博罗纳哈勒在我等撤离之后,与出城的明军将官把臂言欢,随后全都入关去了。”
  阿剌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心中郁闷难解。
  本来手到擒来的一场战事,愣是被疯马疯牛给先后挫了锐气,折了大纛,自己更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冷箭给伤到,最后生生落败。
  如今也先那孽子更是入了关,怪不得一路向南,原来是抱了投靠大明的想法,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他没有办法,难道长生天还在护佑绰罗斯一族?
  “走!”阿剌被人扶着,慢慢上了马,趴在马背上下令,领着残兵败将,缓缓向也失八秃而去。
  马古吉思这个仅有六岁的稚子已被扶上了可汗大位,蒙元太师之位必然逃不过自己的掌心,只要像也先那样一统草原,自然可以藉此向大明施加压力要回也先子嗣,斩草除根。
  。。。。。。
  斜方谷位于阳和堡西南方向,距离并不远,四周地势虽不是陡峭到难以攀爬,但若想翻山越岭,也需费些气力,赶着牛羊马匹什么的,就更难出行了,能顺利通向外界的,仅有谷口。
  一战击退阿剌之后,周秦川他们虽然得以顺利入关,但很快,在秦博以瓦剌大王子的身份见过大同文武之后,全员就被礼送至此,就地安扎。
  近万的塞外之人,虽然眼下看来,还算是诚心归附,但怎么安置,却是头疼之事。
  各城池墩堡显然是不可能收容的,骤然增加这么多人,无论何地,都难以腾挪出地方。
  田野村庄及其周围也不把稳,汉蒙双方素有仇怨,硬要放在一起,难免因为一点小事就引发大乱。
  最后还是熟悉周边地形的阳和卫高同知建言,大同文武官员首肯,将安置地点选在了这个斜方谷。
  斜方谷谷口虽小,内里乾坤却大,住的地方足够,周边十数里的范围几无人烟,也不虞汉、蒙争执。
  谷口再留一队明军驻扎,能就地监控,防止变乱。
  对此,周秦川他们都无异议,毕竟是初来乍到的塞外之民,大明不可能没有一点提防之心。
  “周兄弟,周兄弟。”
  入关三天后的傍晚,众人在山谷内已然安顿下来,刚吃完餔食,忙着收拾之际,门达进得山谷,一番找寻后,终于得见周秦川。
  人还未到近前,就忍不住喊开了。


第238章 赔罪

  周秦川他们初进关时,人多事杂,又有明军监视,不得其便,门达熄了立时前去汇合的想法。
  随后在阳和、大同呆了三天,重拾自己的老本行,打探大同文武对周秦川他们的观感、态度,还有他们上奏朝廷的折子里,如何处置周秦川他们的看法。
  如今诸事已毕,自然得进谷相会,通报消息,以早做准备,同时把自己心中的疙瘩解开。
  “原来是谭大哥回来了。”周秦川放下手中活计,刚要同谭蒙见礼,就见他双膝一曲,竟似要下跪的样子,赶紧伸出两只手,托住了谭蒙双肘:
  “谭大哥,咱们能顺利入关,还要多亏于你,你这是何意?”
  “唉,周兄弟,哥哥我愧不敢当啊。”
  谭蒙唏嘘不已,把前后经过一说,尤其为阳和堡外,阿剌突袭之时,自己没能说动明军及时出兵解救一事感到惭愧。
  “哎呀,谭大哥,此事与你何干。”
  周秦川安慰道,说实话,那一战艰险万分,明军没有及时出击相助,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事与谭蒙全无干系,他不过是去表心迹的代表,能让大同官员相信自己等人诚心相投就不错了,如何还能影响那些大人物出兵。
  “谭兄,辛苦了。”秦博也文绉绉地过来打招呼,“你既非巡抚,亦不是总兵,出兵与否,实在不是你说了能算的。”
  他这番儒雅做派,入关后倒是给大同文武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同这些官员,谁也不希望同一个汉话都说不清的蛮夫打交道。
  “见过大王子。”谭蒙回完礼,又道:
  “话虽如此,可……可我还是心中有愧。”
  他心中有愧,一愧于周秦川和秦琪对他坦诚相待,甚至有救命之恩,自己却隐瞒了身份和真名实姓,虽说他早决定最终要告诉周秦川,但总觉得不够光明磊落。
  二则愧于在大同暴露了身份,却没能帮上忙,反而应该是惹上了麻烦。
  只是这麻烦仅仅牵连他一人,还是事关大伙儿,有利抑或有弊,门达自己心中也没底,心下忐忑,是故特意前来相告,以便早做准备。
  初时门达只想将自身秘密告诉周秦川一人,然后要打要罚随便。
  如今变数既多,自然没了这许多顾忌。
  眼见饭后无事,谭蒙遂将几大头面人物邀齐,其中包括秦琪和苏幼蓉,又找个隐秘山洞,将众人请了进去。
  这两个女娘他可一点不敢小看,一个智囊,一个钱袋,都是避不开的人物。
  秦琪自不必说,南投大明的建议就是她提出来的,其后更以来犯的蒙军为刀,将那些不听话甚至唱反调的刺头一一剪除,的确当得上智囊二字。
  至于说苏幼蓉是钱袋,却另有渊源。
  自打决定带着全数人马南投大明,且确立了以他们几人的头领地位后,周秦川就开始统计财物。
  首先是王善武从板升城劫夺的粮食武器全数充公,还有一路而来的缴获亦是如此,由他们领头几人决定如何使用。
  这些登记造册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苏幼蓉的头上,秦琪见苏幼蓉在这方面颇有才干,干脆把她大兄当时从汗帐中带出来的财物也上缴了大部分充作公用,自此,苏幼蓉钱袋子的称呼名副其实。
  至于各家各户的私产,周秦川无意褫夺,不过一遇战事,征用骡马车辆,却是应有之事,倒也没人有异议。
  周秦川见谭蒙如此郑重,知道必有大事,将点燃火堆后,仍想留下来凑热闹的小济一把捉住,拎到山洞外吩咐:
  “哪儿也别去,就在这儿呆着,一有人来,就给我们示警。”
  这小子吃软不吃硬,还闲不住,所以最好找点事儿给他做,既不用担心他听了之后大嘴巴说出去,还能让他没空捣乱。
  “好了,谭大哥,没了闲杂人等,可以说了,到底出了何等大事?”周秦川问道。
  “不会是官府要对我等动手罢?”
  不等谭蒙答话,王善武率先疑神疑鬼地说道,还向洞外张望了下地形,那意思不外是,自己等人被封在这个山谷之内,明军若要动手,就是瓮中捉鳖之势。
  数日来,只有秦博能带着几个护卫同大明打交道,其余人等,有谷口明军监视,尚不能出谷。
  “哼,谅他们也不敢。”秦琪傲然道,“咱们未入关前,遣出去的那些人可不是白给的。”
  谭蒙不明就里,一问之下,才知事情始末。
  原来自他离开后,为求自保,秦琪与周秦川相商,又派出数队机灵之人,分别从宣府、蓟镇等地潜入关内,大肆宣扬瓦剌大王子南投大明一事。
  之所以晚到阳和堡几天,就是要等这些人为他们自己造势,眼下此事已然不局限于一地,大同官府只能上报朝廷,尽量揽功于己,却是没有了动手的歹心。
  这也是他们有恃无恐,敢于入谷驻扎的底气。
  “怪不得。”谭蒙叹道,想起初到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