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他们有恃无恐,敢于入谷驻扎的底气。
  “怪不得。”谭蒙叹道,想起初到阳和堡,宣府巡抚叶盛和总兵孙安的信笺就到了,原来根源在此。
  若不是不能擅离驻跸之地,想必他们也是会赶到阳和,来分一杯羹的罢。
  “秦姑娘高明。”听了梁五的低声解释,王善武大为服气,拱手而拜。
  秦琪暗自得意,微微一笑之后,对谭蒙道:
  “谭大哥在外流连了三天,想必得了不少讯息,快快说来听听。”
  谭蒙虽未回谷,不过却是派了个手下告知了自己的去向。
  “消息是不少,不过且容我先向诸位赔个罪。”谭蒙回道。
  “老谭,都说了阳和堡外那一战与你无关,怎的还纠缠不清。”王善武不耐烦了。
  “非也,实是我有事隐瞒诸位,伏乞恕罪,谭蒙实为我的化名……”
  谭蒙摇摇头,开始从他的身份和姓名开始,逐一交待。
  他的确曾是锦衣卫一员,而且作为百户,身份不低。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好些年前的事,在外面晃荡了这么久,门达早不愿再回锦衣卫卖命了,若非必要,这个身份他宁可烂在肚子里,也绝不会说出来的。


第239章 来历

  正统末年,土木之变前,王振权势熏天,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早早地投靠了过去。
  这厮虽然为权阉卖命,却也有些本事和手腕,当时的锦衣卫,不仅对内威风凛凛,刺探百官,对外也颇有些建树。
  塞外各部的情况大致还是了解的,远胜如今这种两眼一抹黑的状况,只是王振蛊惑英宗亲征,却没能好好利用这些消息。
  而门达就是刺探草原各部的锦衣卫一员,锦衣卫之中,对于门达他们这类人,采取的是单线联系。
  也就是说,门达不论领取俸禄花销,还是上报打探而来的消息,全都是通过他的上司,而其他同僚,他一概不识。
  一旦他有异心,或是暴露了身份,也不会对整个体系造成什么影响,锦衣卫此策,已有了后世谍报系统的雏形。
  当然了,缺陷也是有的,若同他单线联系的上司出了事,那么门达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无人管束。
  他的身份虽在锦衣卫有案牍记录,不过似他这等探子,数目众多,若没了联络他的上司约束,锦衣卫之中,是没人有那份耐性去成堆的案牍中把这么一个人给找出来的。
  而且即便找出案牍,既无人识得面貌,又不知如何联络,也无丝毫作用。
  土木之变后,马顺被百官活生生打死在朝堂上,门达的上司作为马顺心腹,自然也受到了清算,门达自此没了管束。
  之前作为锦衣卫一员,却不能说出来,不但没享受到多少好处,还要受人管束,这种日子他早受够了。
  思前想后,绝了继续做锦衣卫,为朝廷效命的想法。
  当然,也没了俸禄。
  不过门达在塞外刺探消息,本就是借着商人的面目行事,里面的门道早被他摸的精熟,倒腾货物不落人后,倒也不缺银钱。
  自此,门达成了边境附近万千行商中的一员,那块证明身份的腰牌,则被他郑重留下,以作纪念。
  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同锦衣卫有交集的,没想到在阳和堡城头之上,一时情急,还是亮出了自己的老底,也不知是福是祸。
  说起来门达是真把周秦川当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原本在中原身子骨都好好的,自做了锦衣卫,开始出塞刺探情报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只是自始至终,门达就没有想到病因会与草原上喝的奶,吃的乳酪有关系,即便脱离锦衣卫后,也没有想过离开边境,换门营生。
  要不是遇上了周秦川,还能活多久都不好说。
  “什么?你……你是锦衣卫?”
  王善武第一个跳出来,声音有些慌乱,他在中原做过贼寇,自是知道锦衣卫威名。
  “正是。”门达将腰牌掏出来递上,“门达任凭处置就是,不过我可以对天发誓,从未做过对不起诸位之事。
  本想阳和事了,再向周兄弟坦白,城头之上,为了取信于人,尽快出兵,这才亮了身份,谁料还是未能成事,惭愧。”
  “我信得过你,谭兄。”梁五率先表态,又斥王善武:
  “一惊一乍的作甚,你刚才没听明白么,他早就没有替朝廷效力了,此次全是为的咱们,这才自曝身份的。”
  “哦。”王善武嘴里应着,眼睛却看向周秦川,等着他的决断。
  秦博有些惊疑不定,锦衣卫的大名他自是有所耳闻,不过近些年在草原上未见踪迹,倒是不怎么畏惧,全看周秦川的态度。
  至于秦琪和苏幼蓉二女,则不以为意,等着周秦川发表见解。
  这么一来,处置门达的决定权,就全到了周秦川手上。
  “谭……门兄,你什么都没说?”周秦川问道。
  “倒是有人问我来着,不过统统被我以事涉机密,需向锦衣卫回禀为由搪塞过去了。”
  “嗯……”周秦川手托下巴,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当众问出来。
  不过一转念,想到一路南来,大伙儿算是共同患过难的,今后的富贵前程,全都系在了一起,当有知情之权,就接着问道:
  “白莲教一事,你没有说出去吧?”
  门达的姓名真假,出身锦衣卫这些事,周秦川并不放在心上,谁还没个过往呢。
  最为担心的,是他们之中有白莲教众一事,若门达将此事说了出去,依明廷的尿性,那他们的下场堪忧。
  即便是身为也先长子,献出了前元印玺的秦博,估计也讨不了什么好。
  秦琪勃然色变,目光灼灼地向门达看去。
  她之前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层,大明可以容忍草原部族的反复无常,却绝不会容忍白莲教这等以造反为目的的叛逆。
  即便他们如今同白莲教已经没了多少瓜葛,但也定要受到牵连,至于受牵连的程度,就得全看大明的脸色了。
  “秦兄弟忒也看低我了。”门达傲然答道:“我刚才就说过,关于板升城和也失八秃之事,我统统没有外泄,再说了,我岂是那种不明事理之人。”
  “哦,此话怎讲?”周秦川饶有兴趣地问道,这与明不明事理有何关系。
  等听完门达的解释,他这才明白,原来即便身为锦衣卫,也不是什么功劳都能贪的。
  门达的本职,乃是刺探草原各部族,得了白莲教的消息,若顶头上司还在,自是好事,算是意外之喜,有功劳可拿。
  可他不但失去联络已经数年,还同白莲教一起住了半载,若如实上报,谁来证明他的清白,说不定不但没有功劳,还要被下大狱拷问。
  结局如何,实难预料,作为一个正常人,哪怕没有同周秦川他们的这份情谊,也绝不会多此一举,自找麻烦。
  “那就好。”听了门达的解释,周秦川这才展颜,“门兄,既如此,你有甚好惭愧的,哪需要我等恕什么罪。”
  说着话的同时,与秦琪暗自交换了个眼色,这八千人马看来还得继续好好敲打一番,同时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机会,以免走漏消息。
  驻扎在这斜方谷,被禁止接触外界,也不是全无好处。


第240章 前程

  南来路上的借刀之计,秦琪更多为的是剔除刺头,而周秦川在意的,则是那些狂热的白莲信徒。
  如今那些疯狂的白莲拥趸已然不剩,不过仍有至少三成的普通信众,总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杀光罢。
  还有白莲圣女唐丹,承唐长老的情,更不能一杀了之,再说有这么多教众,白莲圣女若出了事,恐怕才更麻烦。
  只能暗中警告追随他们之人,不得提及白莲二字,乖乖噤口。
  见周秦川首次露出笑容,众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门达,“周兄弟,你当真不怪我?”
  刚才周秦川皱眉的样子,让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有甚好怪的。”心事既去,周秦川顿感轻松。
  门达见周秦川轻轻揭过,自也放下心事,长舒口气,看来刚才的确是因为白莲教的缘故,这才有些凝重,言辞间仍不免有些落寞:
  “周兄弟不怪罪于我就好,只是……只是今后又得披上这层皮,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难不成门兄不想做这锦衣卫?”
  刚才一直紧张于与白莲教相关事宜会否外泄,没听出门达话里的意思,直到此刻,周秦川方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出门达的不情愿。
  “别提了,这些年在外野惯了,那种地方我实在不习惯。”门达抱怨道,“只是如今身份既露,却是不想做也得接着做下去了。”
  他如今身份既露,又与秦博南投大明一事密切相干,锦衣卫势必要派人前来勘验其身份,揽其功劳,而门达本人,势必要去朝廷和今上面前露露脸。
  “只怕不止于此罢。”秦琪笑道,“此番我等南下投明,全亏得你极力劝谏,功劳集于你一身,不知朝廷会封你一个多大的官儿呢?”
  周秦川一拍大腿,秦琪此计甚妙,门达算得上是自己人,夸大他的作用,将其全力推上高位,对自己等人大大有利。
  既然他们在朝中没有根基,那就培养一个自己人出来。
  其余人等也纷纷反应过来,有那脑子慢的,如王善武,在听了梁五解释之后,也明白了,自然赞同秦琪的想法。
  只有门达大摇其头,他明白周秦川的好意,不过这等功劳全数加诸己身,实在不是好事。
  一个失踪数年,且毫无根底的百户小官,突然就携大功而回,不招人忌才怪。
  即便万众瞩目,无人敢下黑手,但因功升迁之后,铁定是个闲职,在京中甚至不如一个手握实权的锦衣卫百户。
  况且门达虽为百户,归根结底却只是个细作,数年来又散漫惯了,官场之事,实在不擅长,他也无心向上攀爬。
  见门达不情不愿的,周秦川有些失笑,居然还有人不愿意升官发财的,不过门达所言,也不是全无道理,那个唐长老不就是身居高位,却无实权的傀儡么。
  只是若将门达说成是适逢其会,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天大功劳。
  不管门达如何不情愿,反正他这锦衣卫的身份是甩不脱了,既然他不愿骤得高位,那不如把这功劳分润出去,与人结成同盟,为自己等人说话的同时,也替门达在朝中找个靠山?
  周秦川细细琢磨片刻,觉得应该可行,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找这个同盟了。
  当下也不管仍在纠结的门达,反问道:
  “门大哥,且说说看,你这三日来,都打听了些什么回来,既是锦衣卫,想必手段不凡。”
  眼下能结盟的大明官吏,也就是他们认识的大同这几人。
  他虽然也曾扮作侍卫,跟着秦博出得山谷,不过也就同谷口的明军打过交道。
  阳和堡虽然不禁秦博出入,但因路途不短,数日来又要忙着整顿人马,实在没有工夫跑上一趟。
  门达不知周秦川心中盘算,再度启动故事模式,将他打探的消息一一道来。
  当先介绍的,自然是去到阳和堡的大同五大巨头,最先提及的,是巡抚年富和总兵石彪两大实权人物。
  门达不愧出身锦衣卫,短短数日,不但知晓了这二人那些不算秘密的消息,还打听出了巡抚年富同总兵石彪之间的过节。
  武清侯石亨乃石彪族叔,曾伙同武安侯郑宏、武进伯朱瑛,先侵吞官库银帛,再买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