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牟明-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拜帖拿到手中,细看之下,手一抖,那张小小的拜帖跌落地面。
“老爷!”管家等了一会儿,见仪铭兀自发愣,这才小声提醒,“客人还在候着呢,不知……”
“让他们走。”仪铭回过神来,“就说……嗯,就说我不在府上,还有,以后但凡是他们上门,不用来禀报于我,都按这套说辞打发走就是。”
“是,老爷。”管家接过仪铭递来的礼单和拜帖,转身就走。
看着远去的管家,仪铭陷入沉思。
上门拜访者乃是南附大明的瓦剌一部,曾经的瓦剌大王子,如此重礼,所求何事,不问可知。
自是不愿所部被打散收编,在京师做个清闲王爷,找上门来,就是想要自己在圣上面前说几句好话,谋个好去处。
第250章 枯守
关于此事,于谦离开京师之时,看似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圣上那里却笃定得很。
今上能够登基称帝,全赖于谦鼎力支持,前些年君臣二人极为相得。
这两年陛下作为一国之君,虽然对于谦多少有了些防范,让自己挂了个兵部尚书的虚衔作为掣肘,但此等大事,还是会仰赖这等国之重臣,自己就别瞎搀和进去了。
。。。。。。
“哟,几位公子又来了?还是老地方,老规矩?”
掌柜谄媚地笑着,几个伙计极有眼色地上前,接过马缰,将马牵到后院添料喂水。
“没错,还是楼上那间房,全天都包了,方便哥儿几个喝茶看景。”
秦博笑着吩咐。
他们拜访仪铭吃了个闭门羹,随后受马奎指点,干脆直接去了于谦的府邸拜访。
可惜被人家府上仆从以自家老爷不在家中,不方便见客为由,极其恭谨地送出了大门。
眼见无计可施,众人不甘心坐以待毙,一合计,干脆守株待兔好了。
反正会同馆不限制出入,这些天,周秦川他们天天一大早就从京师赶到通州,包个临河的酒楼单间,一呆就是一整天。
通州乃是运河北段终点,于谦去的是鲁东,看的是运河疏通工程的建成,若要回返京师,多半会乘船北上,在这里下船之后,再换乘轿、马。
众人冀望的,不过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若能赶在他人之前见到于谦,怎么也要比落后于人有利些。
为此,把识得于谦的卢忠卢镇抚,同门达一并给请了过来,反正他俩无事可做,在哪儿不是闲呆着。
至于马奎,则是不甘心地一个人在京中奔走,想要多少再为自家主人出些力。
若真见到于谦,该如何行事,众人倒是都尚未想好。
按卢忠所说,于大人刚正不阿,不喜私下往来,未必能给他们什么好脸色。
不过以秦博身份,于少保当不至于恶颜相向,毕竟于国事不利,后果如何,在五五之数,且看到时候的运道罢。
这家酒楼靠近通州码头,是上下船头的必经之道,兼且楼上那个包间能登高望远,风景极好,秦博长于塞北,哪儿见过这等水上景致,是以每次来都不更换。
众人一坐一整天,钱花得大方,几天下来,就和店家熟了,都不用再点什么茶水菜肴,伙计自会安排。
几人上得楼上,进了雅间坐下,喝茶解渴,然后吃过朝食,就开始紧盯着码头。
秦博自幼得秦琪母亲教导,诗书上的造诣,比周秦川高明得多,唯独画之一道,他自己不太满意。
在见识过苏幼蓉的功底后,他就一心求教,如今这般等人的工夫,正好成了他对着窗外运河,泼墨习画的大好时机。
周秦川也不曾闲着,读一会儿书,练一会儿字,再看一番景致,倒也悠闲。
苏幼蓉则不时指点两人一下,俨然一个女先生。
门达和卢忠一开始还同他们混在雅间,只是没两天,就吃不消了。
他俩既不读书又不写字,那受得了这份清闲,二人一合计,干脆留在楼下,同秦博的几个手下一边喝酒耍钱,一边看着码头来往之人。
既不耽误找人,还有乐子,可比呆在楼上强多了。
吃过饷午,秦博继续对着窗外的运河作画,周秦川则有些腻味了运河边人来人往的繁杂之相,转而来到与运河相向的另一扇窗前。
通州的房子,以码头附近最为密集,沿着官道通往京师的路上,也建了不少宅院,其他地方房屋不多,从码头和官道延伸开去,就只有几条小巷。
他们所在的雅间前后通透,一面朝向码头,而另一面,则对着一条僻静的小巷。
周秦川打开窗户向外张望,正好看到了两个青衫书生的背影,各自骑在毛驴上,缓缓而去。
两人不时交头接耳一番,或许是在探讨读书心得,伴随着‘得得’的驴蹄声,别有一番意境,周秦川感觉,这个场面若能入画,应该比码头要更有趣一些。
苏幼蓉无声无息地来到周秦川身旁,显然也看出了门道,有了一样的心思。
眼见秦博仍在专心对着码头作画,她干脆自己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开始作画。
此时的两个书生正好骑着毛驴路过一个巷口,渐行渐远,若不加点紧,不等画完画,两人就要消失在视野之中了。
苏幼蓉不时抬头低头,右手的动作飞快,‘唰唰’几下,就勾勒出了两人的大致轮廓,正待细描,忽觉有异,左手扯了扯正低头专心看她作画的周秦川。
“秦川哥,你看,有些不对劲儿。”
周秦川在苏幼蓉的示意下,向窗外望去,但见两个书生骑驴路过那个巷口之后,无声无息间,两人身后已然悄悄聚集了一伙儿人。
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跟在他们身后,手中拿着短棍戒尺,显然不怀好意。
周秦川和苏幼蓉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一幕异常眼熟,对了,还在济宁之时,客栈东家赵子桐不就是被人这么打闷棍的么。
再仔细一看,其中一人的座下毛驴,似乎与赵子桐的那头异常相像,不会就是这货吧,他怎么跑到京师来了。
只是驴背上的身影,似乎比赵子桐要圆了一圈。
“秦川哥!”
“知道了,我这就去。”
两人心有灵犀,苏幼蓉刚喊了一声,周秦川就‘腾腾腾’地下了楼,顺便叫了几个护卫。
那书生若是故人,自然该当出手相救,若不是赵子桐,就驱散这些青皮混混,就当顺手做了件好事。
出得酒楼,正待疾行,却听苏幼蓉的声音从楼上窗口飘下来:
“不用急,秦川哥,有个书生可是个狠人,当能护得他二人周全。”
回头望去,见秦博也在窗户远眺,不住点头,显然对苏幼蓉的话十分赞同。
周秦川将信将疑,从他的视角看去,两个书生显然已经发现了不怀好意的混子们,一帮青皮一边大声咒骂着,给自己提气,一边仍然在缓缓向前压去,没有避退的迹象。
第251章 故人
看不到苏幼蓉口中所说的狠人,周秦川也不停步,一路小跑到青皮们的尾翼。
将开山刀连刀鞘握在手中,劈头盖脸、没头没脑的只管朝着人乱抽,几个护卫有样学样,‘噼啪’之间,最后几个混混就被打翻在地。
青皮们愕然回头,却见一个凶神恶煞的大汉,带着几个面相同样不是什么好鸟的汉子,拿着未出鞘的刀,杀猪宰羊一般闯进了他们的后队。
“来者何人,俺们可是……”隐隐被数人簇拥在中间的那个青皮,张嘴就要报自己的跟脚,以便喝阻这几人。
不想周秦川腿长脚快,已然到了他面前,一刀鞘打在腮帮上,把他后面的话给打住之余,还带出了几颗牙齿。
几个侍卫见周秦川没有停手的意思,手下同样没有放松,跟在周秦川身后闯入人群之中,将混混们打得哭爹喊娘,不过数息工夫,就四下散了开去。
跟着秦博一道而来的这些人,不论是汉是蒙,都在南逃路上经历过血腥争斗。
但凡全须全尾活下来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之人,身上要杀气有杀气,要武技有武技,一帮子没上过战场的青皮混混,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
这些日子周秦川跟着秦博拜访各路权贵,偏偏全都吃了闭门羹,心中一直憋着火,今日这番打斗,总算消了些气。
不是没想过,可能会招惹到这些青皮背后的人,能在京师一带为恶,显然不简单。
可周秦川正愁他们的事难以上达天听,还巴不得把事儿闹大些呢,要是能闹到朝堂就更好了,秦博直接同皇帝要块地驻牧,不比找人托话说情的好?
“阁下何人?”
拦在前头的书生身材高大,手持一根不知从哪儿踅摸来的长笤帚,满怀戒备地看着周秦川问道。
此人有些身手,周秦川打倒几个泼皮后,就从人群缝隙中看到,他以笤帚为武器,借着狭窄的巷道,堪堪敌住了想要上前围攻他们的混混,护住了身后的另一个书生。
笤帚端头捆的是竹枝,杆把是木棍,落在此人手中,使得是战场上的枪法,虽然有些稚嫩,不够狠辣,但用来对付地痞却是足够了。
“两位兄台莫要误会,我等在酒楼之上,见到此地……”
周秦川抱拳行礼,正待解释,只是不等他把话说完,从高大书生背后探出一个脑袋,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
“你是……周老弟?”
周秦川收拳抬头,拿眼望去,但见问话之人,不是赵子桐又是哪个,只是脸胖了一圈,难怪那头驴如此眼熟,背影却又不太熟悉。
“赵大哥!”
他乡遇故人,周秦川喜不自胜。
“真是周老弟,一年不见,又长高了不少,弄得我一开始还不敢相认。”
赵子桐也很高兴,从人背后绕过,跑到周秦川面前,执手大笑后,对高大书生说道:
“都是自家兄弟,王兄,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几人边寒暄边跟着周秦川往回走,赵子桐显然没什么防备之心,一年来的大致经历很快就从他自己口中说了出来。
有了周秦川传授的面包秘方和经营之道,他的客栈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又有小段打理,更没有什么操心之事。
东叔一心想要赵子桐在科举路上更进一步,奈何他志不在此,以前为了县学给的那点口粮,稟生年考时还用下功。
客栈生意一好,没了衣食之忧,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不是说他不读书,而是不愿读那些圣贤之书,赵子桐更喜欢看轶闻野史,钻研诸子百家的杂学。
不过终究耐不住东叔唠叨,进学不能遂老人家的愿,就只得在成家一事上让步,娶了同县的一户叶氏人家的小姐,以前吊儿郎当的赵子桐算是安定了下来。
成亲后起居有节,不再三天两头的不着家,饮食有了规律,这人就胖了起来。
正因如此,才没有错过北上京师,投宿到赵子桐店里,今日以一己之力护住赵子桐的高大书生——王越。
说书生其实并不准确,据赵子桐所说,王越可是高中过进士,还做过御史的,只是三年前其父因病身亡,这才回家丁忧。
如今丧期已满,自当回京报备,听候任用。
他是豫南人,本应北上冀北,直入京师最为合适。
奈何王越此人,向来喜好游历各地,考察当地风土人情,还在做御史之时,就经常找个由头出京公干。
守丧三年早憋得慌了,这回就没有走寻常之路,而是乘船循黄河东去,到了徐州后再自运河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