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牟明-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马庆那里也可以通一通气,他作为御马监的掌印太监,想必是很有兴趣对付这几人的。
虽然这几人目前恶行不显,但防患于未然,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蒋安哪里想得到周秦川短短时间内转过这许多念头,他只知道眼前这个少年不知何故,与当今皇后和太子等人交情莫逆,即便他是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也万万得罪不起,当下赔笑还礼,说道:
“周纪善莫要多礼,这就收拾收拾,和咱家还有杭国舅,一道进宫面圣吧。”
在紫禁城里一通转悠,周秦川晕头晕脑地来到了乾清宫前,说来惭愧,穿越前他限于身体和经济条件力有未逮,尚未观光过故宫,因此他和其他人一样,尚是头回见识紫禁城,这个大明天下的核心枢纽。
再看身后苏、秦二女,和他差不多,同样也转晕了头。
至于特意唤来,跟着他们一道入宫的唐丹,更是一副天南地北都分不清的模样。
杭敏显然好得多,趁着蒋安进去通报的空当,低声笑着劝慰,“初来乍到都是如此,想当初我也和你们一般无二,今后多来几次就好了。”
时值下午,早过了上朝的时候,周秦川他们显然不用像当初秦博那般,等上数个时辰,不多时,脸上陪着笑的蒋安就来到宫门前拱手致意:
“杭大人,周纪善,还有三位姑娘,陛下和娘娘有请。”
几人还过礼,在小黄门的引领下向宫内走去,蒋安则留在门口,看着几道身影若有所思。
杭敏自不必说,身为杭皇后的兄长,进宫向来不难,这个姓周的小子,做为外蕃王府的纪善,勉强算是有官身,面见天家也还说得过去。
至于这三个女子,就让蒋安匪夷所思了。
一个不过是外蕃王爷的姊妹,另外两个更只是民女,如何就能入了当今皇后和太子的法眼,指名道姓地要她们入宫相见呢?
而且还把他们这些贴身内侍都给赶了出来,明显是不想让人听到宫中谈话。
看来这几年在泰安,发生了很多他不知道的事儿啊。
“……祝陛下和娘娘圣安。”周秦川和几女跟着杭敏,似模似样地下跪朝拜。
“都是自家人,就别来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了。”
主座上的景泰帝一身便服,笑容可掬,只是脸色不太好,挥退了贴身的小黄门和使女,诺大的宫殿里空空荡荡的,就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和后来的周秦川等人。
众人刚站起身,小济就来到他们面前,神情兴奋,看他表情,显然是很想和他们亲热一番,不过最终按住了自己性子,规规矩矩地依礼打招呼。
这小子入宫虽然没几天,长进却不少,身上那股乡野蛮气已然不多了。
“父皇,娘亲,我想带唐丹就近玩一玩。”待众人还过礼,小济回头请示。
“去吧,济儿、丹儿。”杭后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小孩,“天热,小心些,别一味贪凉,玩水的时候莫把丹儿给弄着凉了。”
她知道小济性子野,一味阻拦显然没用,只要不出事就成。
微微低着头的唐丹轻轻地撇了撇嘴,有些不以为然,她的身子骨比小济还要壮实得多,从来没有担心过玩水着凉这些事儿。
“幼蓉,阿琪,你们也跟着去罢,看着他们点,别让他二人玩疯了。”杭允贤看出苏、秦二女,尤其是苏幼蓉的不自在,挥挥手,让二人也去了。
小济答应一声,拉起唐丹的手向外飞奔,走之前还回头冲周秦川眨了眨眼睛。
周秦川心中暗生暖意,想起之前的点点滴滴,这小子虽然做了太子,但对自己的情谊仍旧没变。
“周小弟,我这么跟着允贤唤你,不介意罢?”景泰帝的话,将周秦川的思绪拉回到了乾清宫内。
“这是小子的荣幸。”周秦川打蛇随棍上,应了下来,上位者愿意对你用亲密的称呼,那是表示亲近,岂能回绝。
“嗯。”景泰帝点点头,又上下打量了下周秦川,很是满意地对杭后说道,“周小弟如此魁伟,即便是在宫内轮值的那些大汉将军也有所不及,难怪能单枪匹马从万军丛中救出人来,实有古之恶来的风范。”
“那是自然。”杭允贤微微一笑,明艳动人,“当日在济宁遇刺,京营那些废物,连一个人都挡不住,要不是周小弟,臣妾和济儿,还有兄长的性命都将难保。”
“周小弟的确勇冠三军,瓦剌卫能平定关西,压服西域诸国来朝,他实有大功。”杭敏也来凑趣。
景泰帝笑容更甚,“周小弟,听允贤说,你不愿入京为官,仍要留在瓦剌卫,为大明镇守西疆?”
“正是,陛下。”周秦川知道戏肉来了,景泰帝这是要对他考较一番,以便确认到底要不要在沙洲开设椎场。
当下清清嗓子,开始了个人演讲。
做太子后盾这种忽悠人的话,自然不用再对景泰帝说,相信杭允贤已然提过,周秦川要强调的,首先是关西的重要性。
作为大明抵挡西域和塞外的桥头堡,若如同原先的历史那般,拱手让人,则大片疆土丧失不说,嘉峪关也将面临来自西方和北疆的双重军事压力,一旦失守,包括长安在内的整个关中地区危矣。
关中若再失守,则整个中原乃至北方都将受到威胁。
其次是他和瓦剌卫长史的王越,都是汉人,继续留在瓦剌卫的话,不但能约束关西诸卫,更能让他们心慕汉地。
第344章 面圣
若朝廷能迁移中原汉人到关西,则将大大加快关西各部融入中原的进程。
这些东西,尤其是关西的重要性,景泰帝不会不知,只有迁移汉人的论调让他有些新奇,不过这法子也算不上有多稀罕。
洪武年间,平定西南后,大将傅有德和太祖朱元璋为了让这一带能真正并入大明版图,采取的措施就是如此,这才使得滇、黔二省从此真正成了中华治地。
景泰帝和于谦都是大明历史上排得上号的君臣,关西的重要性自是心里有数,要不然也不会在京师一战之后,开始着手收复河套地区。
当然了,限于人力物力,君臣二人对西北的进一步行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徐徐图之。
要不是夺门之变打断了这个进程,相信大明对西北一带,不会像历史上那般弃之不管的。
这些东西景泰帝知道归知道,不过对于周秦川,还是生了好大的兴趣。
就他从杭允贤口中所知,眼前这个娓娓而谈的小子,不过粗通文墨而已,最多有些急智,不想这般涉及军国的大事,居然也能知晓,且说得头头是道,看来当真有生而知之之人。
尤其是他口中所说的那八个字——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让景泰帝由衷地想要赞叹,要不是身子不好,就凭这句话,当浮一大白。
“平定关西以稳定西疆,迁移囚犯和失地流民以充实关西实力,这些举措朕都理会得,尤其是后一项事关重要,当在朝贡之后,给你们一个肯定的答复。
不过周小弟,你想在沙洲开设椎场,到底意欲如何呢?”
景泰帝待周秦川好容易歇下来之际,开口问道。
周秦川心里一凛,这才是重中之重,当下又开始卖弄他那点可怜的,从后世带来的超前见识。
“陛下,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强……”
景泰帝眼睛一亮,这又是一个金句,也不知这小子肚子里还有多少货。
当今陛下对他的兴趣,周秦川自是不知,而是接着把他关于对士农工商兵的看法一一道出,在后世,只要稍微有点学识之人,都知道并认可这个道理。
不过在当下,确实算得上新鲜,景泰帝听得津津有味。
周秦川倒不担心这番有违大明祖制,显得离经叛道的言语会触怒眼前这位天子,就他所知,有明一代的大多数国君,其实都不太守规矩。
就是在朱元璋眼中的乖宝宝朱允炆,一样没有完全遵从自家祖父定下的章程,甫一掌权,就拿自己那些做了藩王的叔叔开刀,着手削藩。
朱棣更不用说,直接以靖难之名造反夺权。
其子其孙稍微安份些,不过也违背了老朱“内侍毋许识字”的规矩,开了内书堂。
而朱祁镇的正统年间,就连老朱立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那块铁牌都被王振给扔了,也不见朱祁镇有何举动。
再往后,大明的奇葩皇帝就更多了,在紫禁城开设市集的,做木工的,不上朝的,都不是安分守己之人。
相信眼前这位景泰帝,也不会循规蹈矩的,要不然怎会为了让自己儿子坐上储君之位,公然行贿大臣。
尤其是周秦川刚才所说的那些举措,对于大明西北能产生有利影响,通过周秦川之口说出来后,当今天子显而易见地动心了。
一俟关西开设椎场,势必影响到关中地区,将贫瘠不堪的陕北也囊括其中,百姓除了在地里刨食,又多了一个讨生的路子。
若有天灾骤起,多了条活路的平民,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揭杆造反,对于大明朝局的稳定,有显而易见的好处。
在场诸人,除了周秦川之外,都不知道重开丝绸之路会给大明带来多大好处。
东亚大陆即将进入小冰河时期,若能在沙洲开设椎场,并顺理成章地重现丝绸之路,大明中后期就不会有一波接一波的民变,大明就不会被内困外患弄得焦头烂额,最后轰然倒塌。
“周小弟胸有韬略,实在叹为观止啊。”
待周秦川说完,景泰帝抚掌赞叹,“被你这么一说,朕当真动心了,只是开椎场简单,但势必要增加不少人手,靡费钱粮,户部那里恐怕难以通过。”
“陛下明见,不过瓦剌卫愿意为朝廷分忧,椎场所需的一应人手钱粮,不用朝廷出力,我们全都接下了。”
这话的意思,就是沙洲椎场的衙门,将由瓦剌卫自行筹措组建。
不过周秦川自然不会一开始就把甜头给出去,先表示瓦剌卫愿意出力,叫叫苦,如果能成,自然闷声发大财,倘若不成,再说自己愿意上缴部分钱粮,把好处分出去一些。
见景泰帝有些迟疑,周秦川又抛出了一个重磅话头以表忠心,“陛下可安排厂卫人手到沙洲椎场,相信顺宁王是不会拒绝的。”
西厂和锦衣卫都是自己人,还有利益瓜葛,他们的人即便到了沙洲,也是和瓦剌卫穿一条裤子。
至于东厂,呵呵,至今厂督一职仍旧虚悬,几个内侍大档头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已经是断了脊梁的野狗,在势如中天的西厂和锦衣卫面前,哪有他们说话的份儿。
“是么?”景泰帝沉吟着。
周秦川能主动提出派遣厂卫监督椎场,忠心可见一斑,景泰帝很是满意,不得不说,比之刚才,他更动心了。
有这些鹰犬替自己盯梢,相信关西闹腾不出什么浪花。
既然不费一钱一粮就能稳定关西乃至整个西北的局势,何乐而不为呢。
景泰帝嘴角上翘,笑了笑说道,“周小弟忠心可鉴,朕心甚慰,只不过……”
周秦川的心微微一沉,这世上不少事儿,坏在“不过”、“但是”这些字眼上的可不少。
“……只不过眼下于谦于大人在乡丁忧,朕一时无人可以相商啊。”
待景泰帝把话说完,周秦川才稍稍放心,只要没有一口回绝就好,只是这于谦又不在京师,啧啧,有些可惜,他还想见见这位千古名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