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景泰帝把话说完,周秦川才稍稍放心,只要没有一口回绝就好,只是这于谦又不在京师,啧啧,有些可惜,他还想见见这位千古名人呢。


第345章 染病

  丁忧?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见周秦川有些疑惑,旁边的杭允贤主动开口解释,“于大人去岁在鲁东张秋巡查完运河河堤之后,其母病故,他连京师都没有回,就转道回乡奔丧去了,不惟如此,近日来就连他的女婿,锦衣卫都指挥使朱骥大人,也再三来找陛下,想要辞官回去帮一帮于大人。”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要辞官?这个消息劲爆,得尽快通知卢忠,这么一个紧要官职,还是落在自己人手中的好。
  难怪啊,难怪历史上夺门之变这么轻易得就成功了,而作为重臣的于谦,事变之时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原来根本原因是他在事变之前回乡丁忧去了,不但他去了,掌管锦衣卫的女婿也去了。
  周秦川掰着指头算了算,他记不太清楚,丁忧是二十七个月还是整三年,但不管是多久,于谦都应该在夺门之变前就回到了京师。
  但有了这一段空窗期,使得他对京师的掌控力大为下降,那些魍魉魑魅才敢冒出头来生事,轻易让朱祁镇这个废物点心再度上台。
  而于谦,即便有心阻拦,却也是无力回天。
  人嘛,即便再是圣贤,一旦危及自己性命,也没有谁甘心引颈就戮,于谦恐怕也不例外,若他真有能力,岂会眼睁睁看着对自己怀有怨愤之心的朱祁镇上台。
  夺门之变前,他和一干重臣,极力向重病之中的景泰帝推荐,企图让朱祁镇之子朱见深重登储君之位,想必于谦心中也很清楚,哪怕是朱见深做皇帝,他的下场也远比朱祁镇复辟要好得多。
  只不过这一回嘛,周秦川暗暗冷笑,多出了自己和小济这样的变数,走着瞧,定然不会再让悲剧重现的。
  “不过周小弟你放心,朕一会儿就手书信札一封,遣人送给于大人,让他斟酌一番,不用担心时日不够,反正你们和西域诸国的朝贡,还得往后推上一推。”
  景泰帝安慰道。
  什么?朝贡要往后推?为什么?周秦川眼睛里一连三个问号。
  “太后身染顽疾,寝食难安,身为人子,不好在这种时候大肆庆贺。”景泰帝也很无奈。
  他口中所说太后,自是姓孙的那位,至于他的亲身母亲,则是姓吴,因为身份不高,只能称作吴太妃。
  病了?!周秦川半信半疑,这老虔婆,不会是又在闹什么幺蛾子罢。
  却见杭后冲他微微点了点头,“周小弟,孙太后牙龈肿得又红又亮,疼痛难忍,吃不下睡不好的,全靠参汤吊命,已经好些日子了。”
  周秦川这才相信,看来老虔婆还真是病了,怪不得会同馆学完礼仪后就没有动静了,原来根子在这儿。
  嘿嘿,病得好啊,要是老虔婆因此一命呜呼,那就更好了,朝贡之事等上一等却也无妨。
  别看朱祁镇如今在南宫里已经成了一条待死的咸鱼,可是周秦川知道,孙太后实力仍在,只要她不死,这条咸鱼就有翻身的机会。
  大明以孝治国,景泰帝迫于身份,性子又有点软,不但不敢向这个名义上的母亲出手,就是太后那些对他们有恶意的手下,当今天子也隐忍了下来,金刀白莲一案的关键人物曹吉祥,这不仍在太后宫中逍遥。
  若太后因病而死,即便景泰帝没有动作,相信护犊子的杭后,也会找茬把那些人一一除去,如此,无后患矣。
  “全凭陛下安排,小子还能在京师多玩几天,求之不得呢。”周秦川笑应。
  随后四人又闲聊了会儿,待到小济四人戏耍回宫,杭允贤吩咐设宴,款待周秦川等人。
  饭后没有多待,在蒋安的带领下,顺着来路,几人赶在宫门落锁前,出了紫禁城。
  第二天一大早,周秦川做过晨课,吃毕朝食过后,遣人把马庆和卢忠等人请了过来。
  先是把自己对金英、兴安和蒋安等大太监不太放心的态度公然挑明,并告知马庆,可联络小济身边的梁五等人帮忙,暗中窥伺这三人,一旦有什么差池,即可全力出手,务必要将他们一棍子打死。
  马庆大喜过望,他如今虽然权柄正盛,但作为内宦,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才是宫中当之无愧的老大,他早觊觎良久了。
  只是这三人,尤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兴安,深得景泰帝信任,而金英虽然曾经反对立朱见济为太子,但却被天子当作直臣,并不以为忤。
  马庆在宫中势力甚微,即便想要找他们的麻烦,也没有什么能力。
  眼下有了内应,自然就方便多了,更重要的是,周秦川的态度意味着皇后和太子对这三人也不满,即便一时不能如愿将他们拉下马,也能借机和储君打好关系,一旦太子登基,再慢慢收拾这三人也不错。
  随后周秦川又交待马庆,务必要动用西厂和宫中力量,将孙太后的病情打探清楚,包括症状、用药,还有负责给她看病的御医,都不可放过。
  这个老虔婆的病情好坏,关乎周秦川他们何时能入宫面圣朝贡,进而开设椎场,与当下政局密切相关,实在不容轻忽。
  卢忠一脸艳羡,早知道周秦川是送官童子,没想到给马庆的回报来得如此之快,啧啧,司礼监掌印太监啊,这等好事怎么就轮不到自己呢。
  只是还不等他唏嘘出声,机会就来了。
  “卢大哥,你这几日跑动跑动,运作一番,不瞒你说,锦衣卫指挥使朱骥朱大人,已经再三向陛下请辞了。”周秦川又放出惊人消息。
  此事朱骥瞒得很紧,只向景泰帝提过,而天子显然也没有走露口风,因此除了杭允贤近水楼台先得月,尚无人得知。
  要不是周秦川几番救驾,功劳太大,又深得帝后的欢心,杭皇后也不会有意无意地故意说给他听。
  “当真?”卢忠双目圆睁,此时的周秦川在他眼里,浑身上下如沐圣光。
  “当真!”周秦川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第346章 登门

  “末将……末将谢过周纪善。”卢忠重重一抱拳,实打实地行了个礼。
  虽然他已是锦衣卫中的实力派,且简在帝心,但要想独掌全卫,不但朱骥是绕不开的坎儿,就是卫中其他实力派,也同他有得一争。
  这下好了,能提前得知朱骥引退的消息,胜算大增,可从容布局,周秦川一句话,就送了他一场富贵。
  高进看得眼热,见周秦川接着和马庆、卢忠二人聊得火热,没再继续口出惊人之语,知道这一趟没自己的份儿,不过他也不气馁,就进一趟宫,哪能人人都有好处呢。
  待三人热闹劲头一过,高进方小心翼翼地开口:
  “纪善大人,前些日子你不是吩咐小将留心张軏么,有消息了。”
  “哦?说来听听。”
  周秦川自然不会忽略张軏,有这么个人像只苍蝇似的恶心膈应人,想要不关注他都不行,这种人渣,还是早早除去得好。
  “启禀纪善大人,张軏这厮,嘿嘿,还真是……”高进边摇着头,边把打探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三人听着听着,脸上都露出了有些猥琐的笑容,待高进说完,周秦川思忖片刻,把几人全都聚拢到一起,不住地低声吩咐。
  三个狗腿子边点头边嘿然而笑,显然对周秦川的主意非常感兴趣,密议片刻之后,告辞而去。
  。。。。。。
  张懋身着孝服,面沉似水,案桌上放着一卷书,他却无心观看。
  祖母过世已经半个月了,该做的事已基本做完,剩下的就是静守孝期。
  那个所谓的二叔只在下葬的时候匆匆回来过一趟,接着就以军务繁忙为借口,又回到了通州大营,把丧期的一应事务全都推给了他。
  这厮明里暗里管着府上的钱物,偏偏又吝啬得像个铁公鸡,跑了一趟通州大营与其争吵也无济于事,要不是自己腆着脸东挪西借,张府说不得就要大大的丢回脸。
  想到这里,张懋怒气更甚,恨恨地捏了捏拳头,要是张軏那厮胆敢出现,定要打他个满脸桃花开。
  “少爷,有人来访。”恰在此时,一个下人近前禀报。
  “服丧期间,概不见客,这你都不清楚?”张懋带着怒气横了下人一眼。
  下人身子一佝偻,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少爷,来的是定国公,小的可不敢就这么回话。”
  定国公?定国公徐显忠不是在景泰初年就过世了么,张懋一阵恍惚,随即想起是刚刚袭爵的徐显忠之子徐永宁。
  原来是他,还真不能就这么打发走了,规矩嘛,都是约束普通人的,若身份尊贵,自然不用守矩。
  要知道,使他们张家显贵的是他祖父张玉,被永乐大帝朱棣允为靖难第一功臣,得封荣国公,张家自此成了大明武勋中的一员。
  但即便如此,张家在大明勋贵之中也算不得顶级,比如今日来访的徐永宁,若论尊贵,更在他们张家之上。
  徐永宁是中山王徐达的重孙,至于徐达,就不用多说了罢,是响当当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其后代世袭魏国公的爵位。
  那为什么徐永宁承继的是定国公呢,那就要说到徐达四子徐增寿了。
  靖难期间,徐增寿看好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与其暗通款曲,被建文帝发现后,以私通燕军之罪诛杀。
  朱棣成功登基后,于永乐二年,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因此徐家是一门两国公,开国、靖难的功劳都被他们占了,张家在他们面前,显然资历有些不够看。
  徐永宁虽是弱冠,但刚承袭了定国公的爵位,登门拜访,哪能随意打发。
  且张、徐两家私交甚好,张懋、徐永宁二人打小一起长大,也算是好基友,此次张懋祖母王氏过世,徐永宁出钱出力,可是帮了不少忙。
  “快快有请。”张懋话刚出口,又变了主意,“算了,我亲自去迎。”
  下人跟在身后小声地说道,“定国公已经带着人,自行去了前厅坐下了。”
  是么,这小子,还真不客气,张懋听了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并未苛责下人,同时边走边寻思,徐永宁这小子今趟前来,到底所为何事,显摆他刚刚袭了定国公的爵位么?
  想到这里,张懋就觉得晦气,他们张家,也顶着两个国公的帽子,偏偏一个都带不上,要不是张軏那厮阻挠,今上刚登基之时,自己就能承袭父亲英国公的爵位了,何至于让徐永宁这小子有显摆的机会。
  想着心事,张懋来到前厅,刚一进门,还没见到徐永宁,就被屋内一人给吸引住了。
  此人身材高大,膀阔腰圆,坐在胡椅上远比他人要高出一截,面色凶悍,压迫感十足,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气势,就是张懋见过的那些军中捍卒也有所不及。
  “徐兄,这人是……?”
  “张兄,正要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瓦剌卫顺宁王王府纪善周秦川周兄,年纪轻轻就扬威关西,当真了得,我知道你和我一样,素来敬佩英雄人物,这不,刚结识了周兄,就特意把他请了过来,咱们可得好好亲近一番才是。”
  此时的大明,世家勋贵大多已不能上战场了,不过奢靡之风尚未普及,似张懋、徐永宁这些少年,骨子里仍然向往祖辈的武勇之风,自己虽然不行,但不妨碍他们亲近,甚至崇拜那些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勇士。
  瓦剌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