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瓦剌卫迅速平定关西,同时压服西域诸国入京朝贡的事儿,早在京师之中传开了,其中的长史王越和纪善周秦川,因着汉人身份,已然成了大明百姓崇拜的英雄人物,像徐永宁这等小公爷、小侯爷,自是有所耳闻。
  待他亲眼得见与自己年岁相近的周秦川,自然好感大增。
  瓦剌卫?张懋眉头一紧,说实话,他起初对这个羁縻卫所的印象并不好,去岁的金刀白莲一案,虽然是张軏那厮闹出来的麻烦,但把张府翻得乱七八糟的,却是瓦剌卫的士兵。
  不过前些日子瓦剌卫遣人给他送了一百两黄金的程仪,倒是足见诚意,两边素无交情,这笔银钱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眼下见到对方管事之人,果然如徐永宁所说,与他心目中的少年英雄十分相近,看在之前那一百两黄金的份儿上,张懋心中那点芥蒂,终于烟消云散。
  “见过小公爷。”周秦川依着规矩行了个礼。
  “唉,别这么叫,我不是徐永宁这小子,还没承继爵位,公爷二字,提也莫提,还是叫我的字——廷勉好了。”张懋摆摆手,表示不敢当。


第347章 药王后人

  “廷勉兄自谦了。”周秦川从善如流,“在我看来,不论是荣国公还是英国公,早晚会有一个落到你头上的。”
  张懋心机不多,要不然也不会被张軏压制得死死的,听周秦川如此吹捧,当下大为高兴,抬起茶盏相让一番后,开口问道:
  “来来来,永宁,给我好好说道说道,你是如何识得周兄这等英雄人物的?”
  “是这样的,张兄,西厂厂督马公公同我家相交甚厚你是知道的,前几日他上门拜访,我和他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了周兄……”
  周秦川在旁边听了暗笑,哪里是徐永宁突然想到的,而是马庆用话把他绕进去的。
  马庆与定国公一家有旧,当初在宫内眼见升迁无望,就是走的徐永宁之父,当时的定国公徐显忠的路子,方才得以外放,到大同做了镇守中官。
  去岁他派马奎进京运作东厂厂督一职,仍旧拜访过定国公府邸,怎奈老国公徐显忠病故,其子徐永宁年幼,又未袭爵,实在帮不上什么忙,这才几乎着了曹吉祥的道。
  即便如此,马庆与徐府的交情仍旧没有疏远,还是保持着来往。
  此番周秦川有心算计张軏,需得结识张懋,让张懋出手,方才名正言顺。
  虽然之前用黄金开过路,但要想上张府的门,仍旧得找人帮忙,想来想去,马庆想到了徐永宁。
  他与徐府交好,而徐府又与张府关系不错,若徐永宁愿意出面,周秦川自能得偿所愿。
  故而马庆有意前往徐府,与徐永宁一番攀谈之下,意外得知这位新任的小国公,居然对周秦川有些崇拜。
  还是少年的徐永宁哪是马庆这老狐狸的对手,不知不觉的,话题就转到了周秦川的身上,他还以为是自己想起来的。
  得知马公公认识已经进京的周秦川,徐永宁大喜过望,当下央求马庆引荐。
  马庆求之不得,自是应了,周秦川就此与这位小公爷相识。
  说实话,周秦川是真没有想到自己在京师之中已经有了诺大名声,连这些勋贵都有所耳闻,看来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一直都被汉人视作莫大荣耀。
  平定关西虽然不值一提,但在此时大明官民的眼中,仍是了不得的功勋,让周秦川与这些勋贵相识的谋划意外的顺利。
  “……我早有心结交周兄,奈何无人引荐,没想到马公公与周兄相识,这下好了,总算让我得偿所愿,能结识我大明的少年英雄。
  独乐乐哪如众乐乐,想到张兄你也喜欢结交豪杰,我这不立马就带着周兄上门了。”
  听徐永宁略带得意地把话说完,张懋也不疑心,他早知道马庆去岁办金刀白莲一案的时候,借用过瓦剌卫的士卒,想必在那时,双方就有了交往,因此马庆认识周秦川一事,毫不奇怪。
  三人都有心打交道,接下来的气氛好得一塌糊涂,周秦川不时说些关西的战事和趣闻,听得徐、张二人一脸向往,恨不得也去见识一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宾主尽欢之后,周秦川跟着徐永宁告辞,毕竟张懋还在服丧,不宜呆得过久,反正此趟张府之行已经达成了目的,算是初步搭上了张懋这个未来的小公爷。
  回到会同馆,意外碰上已经等了他一会儿的高进。
  “高将军事务繁忙,怎的如此有空,这是要找我喝酒不成?”
  周秦川嘴里打着趣,心里却有些奇怪,如何对付张軏,他们那天已经筹划好了的,事情不算大,还用不上西厂,只需出动锦衣卫和兵马司的人手即可。
  正巧要行事的地方在南城兵马司的地段,周秦川已经和杭敬打过招呼,届时提前言语一声,杭敬自会帮忙。
  高进在西厂的地位不低,只在马庆之下,平日里也是忙得很,今日为了等自己,在会同馆等了这么久,难不成又有大事?
  “见过周纪善。”高进没有丝毫不耐,“小将今日前来,是为了禀报你让我们打听的太后生病一事。”
  “这……”周秦川不知说什么好,“高将军,这等小事,你安排个手下过来不就行了。”
  “那怎么行。”高进梗着脖子,“兹事体大,又事关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在高进眼里,周秦川乃是有大气运之人,自然是交道打得越多越好,事情再小,只要能和周秦川接触,那也是要尽量争取自己亲自来做的。
  相信马庆和卢忠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二人位高权重,显然就没这么便利了。
  周秦川不知自己在这些人眼中堪比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只得承认高进言之有理,“高将军有心了,不知孙太后那里,都打探出些什么消息?”
  “纪善大人,孙太后可不止牙龈肿痛这么简单……”
  高进附到周秦川耳旁,细细将他所知说来,周秦川听了,有喜出望外之感。
  原来那老虔婆牙痛已算是轻的了,还不思饮食,更严重的,是小便淋淋沥沥,双腿肿胀得已经不能落地。
  唉,要是小便彻底不通,那该多好,周秦川忍不住这么想,若真如此,她铁定没几天活路了。
  大便不通还好解决,小便如若彻底不通,即便在后世,不论是中西医,都深为之头痛,若不做透析,不用多久,就是肾衰而亡。
  “只是最近太医院新来了个自称是药王孙思邈后人的郎中,倒是有两把刷子,太后由他接手之后,病情有所起色,牙龈肿痛消了不少,也能吃点稀粥之类的流食了。”
  没想到高进接下来的话,打破了周秦川的一厢情愿。
  “孙思邈的后人?当真?”周秦川有些失望,眼看老虔婆命不久矣,谁知跳出来个神医后人。
  高进撇撇嘴,“我请锦衣卫的弟兄盘过他的底,他治好了西安府耀州知州的独子后,由耀州知州推荐给朝廷的。
  此人除了与药王同处秦西同关县,又都是孙姓外,实在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证明他是药王后人,只不过这种事儿嘛,年代久远,谁都说不清楚,咱们没有真凭实据,也不能拿他怎样。”


第348章 阻碍

  “此人医术如何?”
  按周秦川的想法,既然能被地方官吏推荐,想必有惊人艺业,谁知高进摇摇头:
  “此人在当地并未开馆授徒,而是给各个豪门大户上门看病,号称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据当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治好的有,没治好的也不少。
  要说是个江湖骗子倒也不尽然,但不是真正的名家大医,却是能肯定的。
  依我看,此人手中当有几张绝世名方,他就靠着这几个方子厮混,至于能不能给人把病治好,纯粹是碰运气。”
  原来是个铃医,只不过是专门跑大户的铃医。
  但凡疑难杂症,病人家属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治不好多半不会怪罪大夫,若稍有起色,就是意外之喜,这位孙姓郎中看来深谙其中道理。
  高进分析得有理,此人看来就是个一招鲜,或者是几招鲜吃遍天的角色。
  只是好巧不巧的,正好他会的那几招之中,有能缓解孙太后的手段,让周秦川的期盼一时落了空。
  “那孙太后吃了这郎中的药之后,现小解情况如何?”
  这才是重中之重,若小解情况没有改善,孙太后的性命仍在悬崖边上。
  “纪善大人,我刚才之所以没有提,就是特意拎出来,想要专程同你说的,孙太后小解之时,仍是淋漓不尽,时通时不通的,看来这孙姓郎中,已是黔驴技穷,技止此耳了。”
  看来高进也读过些书,居然能引经据典地说出这番话来,且知道小解不通,那孙太后的病根就不算真正除去,仍有反复甚至加重的可能。
  “此言当真?”周秦川又生了些希望。
  “应该假不了。”高进解释道,“我们在宫中耳目不多,太后那里本是没有什么人的,这是马公公按着你的吩咐,同梁公公接触之后,由梁公公传出来的消息。”
  梁公公?周秦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随即才想到是梁五,此次入京,梁五和他的手下已经随着小济进了宫。
  虽然他们的主要职司是护卫小济,但以梁五的手段,在皇宫之中拉拢些人手,打听出太后的病情不难,他传出来的消息该当可靠。
  见周秦川来回踱着步不出声,高进极有眼色地告辞退下,周秦川一个人走了几圈,也没能拿出什么主意。
  算了,孙太后一时死不了,可也好不起来,暂且就这么维持着罢,毕竟是太后,周秦川总不能安排人明目张胆地下毒吧。
  别说目前在宫中没有这份实力,就是真能做到,也得三思而后行,一旦事泄,就是弄巧成拙的愚蠢举动。
  只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当天傍晚,刚吃完餔食,还没收拾好,二国舅杭敏就来了。
  拿下五城兵马司后,杭敏有了空闲,在周秦川的引荐下,收了李漆为徒,基本上隔一天会来一趟会同馆,以便给李漆授课。
  周秦川一开始仍旧以为杭敏是来找李漆的,只是奇怪他今日来得如此之早,没想到杭敏找的是他。
  “周小弟,陛下和娘娘特意让我转告于你,大事不好……”
  “杭二兄,不就是孙太后病情好转了么,我都知道了,如何称得上大事不好?”周秦川打断杭敏的话反问。
  “嗨,你有所不知。”对于周秦川消息如此灵通,杭敏丝毫不以为异,接着解释道:
  “那孙太后病情稍缓,就有人给她通风报信,把瓦剌卫的事儿告诉了她,结果她一听之下,就找到陛下,死活不同意在沙洲开设椎场,还放出话来,说是只要她不死,你们瓦剌卫的事儿就别想得逞。”
  “这却是为何?我们没得罪她罢。”周秦川不解。
  要说他自己对这孙太后有敌意,完全是因为知道历史进程,这老太婆不但是朱祁镇最大的靠山,更是对小济不利之人的首脑,周秦川自然不会对她有好感。
  但迄今为止,瓦剌卫尚未做出什么对孙太后不利之事,何以会被如此针对呢?
  “去岁金刀白莲一案,你们瓦剌卫出力最多,弄得曹吉祥至今仍躲在太后宫中避难,怎么没有得罪她。”杭敏提醒道。
  原来如此!看来瓦剌卫在对方眼中即便不是元凶,也是走狗,因此凡是自己等人想做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