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作有身份之人,特别是那些王公贵胄,官兵就不得不谨慎行事了,比如眼下就是如此。
  要不然小公侯们也不会仅凭官兵的表现,就断定被劫持之人身份不简单。
  如此甚好,看来耿彪没有玩脱,周秦川不再担心那人的性命安危,饶有兴致地和其他人一起,继续看戏。
  门口黑影越来越浓,两道人影终于走出房内,出现在众人眼前。
  蒙着面的飞贼藏在人质身后,仅露出半张脸和一只手,手中一把尖刀,刀尖死死抵在人质的脖颈上。
  不出小公侯们所料,人质果然是个男子,同样披头散发,赤着上身,仅穿了条犊鼻短裤,更印证了徐永宁等少数几人在此番赌局上的胜利。
  只是在见了人质的真容后,茶馆雅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刚才赌局中不论输赢,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
  只有少数几人,暗中看了看张懋,这其中就有周秦川。
  但见张懋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放在案上的一只手紧握成拳,青筋暴露,显然是在极力压抑着怒气。
  蒙面飞贼将尖刀轻轻往下一压,人质脖颈处的肌肤被压出一个小坑,“嘿嘿,想不到随手也能逮到一条大鱼,当真荣幸,都说说看,我手中这人,到底是什么大人物啊?”


第360章 家门不幸

  飞贼得意地发问,见无人理会于他,包括手中人质也是一副爱搭不理的的样子,刀尖又往下紧了一分,唬得仍跌坐在地的妇人一声惊叫:
  “别乱来,他可是荣国公之子,但凡受点伤,你都要被千刀万剐。”
  张軏见自己身份彻底暴露,大急,偏生要害处有利刃相加,不但不敢轻举妄动,就是话都不敢多说,只狠狠瞪了一眼妇人,示意她闭嘴。
  妇人说完话,并未意识到有何不对,见张軏瞪她,不明所以,还还了个媚眼回去。
  “原来他是荣国公之子啊,怪不得!”踹开大门,还想直闯屋内的那个官兵低声叹道。
  “那是,此人不仅是荣国公之子,还是兵部在通州大营的督粮官,换了一般人,咱们岂会如此缚手缚脚。”拉住他的官兵应和着。
  “哟,原来还是王公之后,那就更好了,我这条性命,说不得就要着落在你身上了。”
  飞贼说着话,还拍了拍张軏的脸。
  茶馆雅室之中,小公侯们脸色愈加尴尬,更多人看向了张懋。
  以他们的身份,风流一些没人会说三道四,张軏亦是如此,哪怕是大白天颠鸾倒凤,也实属正常。
  只是被人撞破行径,还衣衫不整地做了匪人刀下的人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大大失了公侯之后的颜面。
  更重要的是,今时不同往日,张府丧期未满,这张軏身为人子,不在府里张罗丧事、静守孝期也就罢了,或者像张懋一般偷偷溜出来喝杯茶也没甚大碍,偏偏跑出来找妇人行乐,还被人逮了个现行,这乐子可就大了。
  小公爷小侯爷们想想御史们喷人时漫天飞舞的唾沫星子,都有些不寒而栗,看向张懋的目光愈加复杂。
  此事对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张懋来说,或许还是件好事,可张府的声誉,终究会因为他这个便宜叔叔的行为而受损。
  “蠢货!”
  迟迟没有动静的张懋终于吐了两个字,随后冲徐永宁拱了拱手:
  “永宁兄,我知道你们家同西厂马公公有交情,劳烦你这就安排人手去打听打听,楼下这个蠢妇是何人,这对狗男女又是什么时候勾搭上的,还有没有其他什么对我祖母大不孝的行径?”
  “没问题,我这就吩咐下去。”
  徐永宁也不多说,伸手唤来个小厮,耳语几句后,小厮退了出去。
  雅室内再度陷入了寂静之中,不少人怕张懋脸面难看,想要告辞,又不好开口,进退维谷的时候,张懋再度发话:
  “行了,想看热闹就留下来接着看罢,家门已然不幸,再藏着掖着也没甚意思,且事涉贼匪,又惊动了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想瞒也瞒不住,既然如此,大伙儿就与我一道,共同欣赏一下此人的丑行罢。”
  周秦川暗自叫了声好,张懋也算拿得起放得下,这么快就能恢复常态,也是个不简单的人啊。
  功勋之后们暗自舒了口气,悄没声息地各自找地方坐好,继续看热闹,这可精彩得紧,比茶馆里唱的大戏还要好看,岂能错过。
  那边厢的院子里,不知何时妇人被飞贼指使到身旁,正手忙脚乱地给张軏双手捆扎,等勉强捆好之后,又被一脚踹开。
  “听好了!”飞贼对着官兵们叫道,“钱财我有,就不要你们张罗了,快,去给我准备两匹马来,一个堂堂国公之子就换两匹马,便宜你们了。”
  见官兵们迟疑着不肯行动,飞贼将刀尖再往下压,一粒血珠冒了出来,“快些去,我耐心有限。”
  “别乱来,”领队的小旗脸色微变,“你等着,我这就让人去找马。”
  话音刚落,一个小兵就退出了院落。
  不多时,门外马蹄声得得,两匹马陆续被牵了进来。
  “退后,退出院落!”飞贼又指使官兵,“我只是想要条活路,可千万别逼我。”
  说罢晃晃手中尖刀,复又落到张軏脖颈上。
  小旗无计可施,只得领着手下退出了院子。
  “上马!”
  飞贼二话不说,将刀抵到张軏腰间,指使着妇人将双手被缚的他扶上马之后,自己翻身上马,坐到了张軏身后,一只手继续持刀抵住要害,另一只手则牵着空马的缰绳,两腿一夹马腹,还未出院落,就小跑起来。
  “都闪开,别让我见到官兵,否则我手中刀可不听使唤。”飞贼在马上大喊。
  门外巷道中的官兵听了,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后退。
  飞贼挟持着张軏,一马当先出了院落,正待催马疾行,不妨旁边墙上的花丛之中蹿出一条人影,直扑马背。
  飞贼一惊之下,反应也是异常敏捷,率先放开了牵着的空马缰绳,腾出左手护住面门,同时右手尖刀自张軏脖间移开,直取黑影。
  他这反应,也算符合劫匪的心境,虽然有人质在手,也以杀质威胁官兵,但真遇到事儿,特别是危及自己性命之事,首先还是自保。
  若真把人质杀了,电光火石间,也未必能阻拦正在动手的官兵,一旦没了这个挡箭牌,逃出生天的几率就更低了。
  只是他这尖刀终归在另一侧,反应虽然及时,但还是慢了一线,刀尖还未及黑影之身,就被黑影合身扑上,巨大的冲击力带着他从马上摔了下去。
  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听到动静,纷纷折转回来,先把马和马上的张軏牵开,这才帮着黑影,一起降服了飞贼。
  黑影喘着气站直身子,远在茶馆雅室之中的小公侯们这才看清,原来就是之前在房顶上一直追着飞贼不放的那个锦衣卫。
  刚才众人的注意力全都在院落之中,谁都没有发现他是何时藏到了院外墙上的花丛里,这下出其不意扑倒飞贼,算是一举建了功。
  “精彩!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雅室中有人喝起彩来,还待继续往下说,被其他人用目光制止了。
  正尴尬间,先前被徐永宁使唤出去的小厮回来了,正打算去找自己的主子说话,徐永宁主动开口说道:
  “你打听回来的消息就不用告诉我了,直接和张公子说去。廷勉兄,你看,是我等退下呢,还是你另行再找间静室?”


第361章 贬庶

  “不用了,就在这儿说出来罢,让大伙儿都听听。”张懋面色平静,“那个蠢妇的底细,诸位想要打听也是简单之极,就别再重复用功了。”
  张懋也是想得开,这种八卦根本不可能瞒得住人,何苦在此惺惺作态,不如大方些,还能及时满足下这帮损友的好奇心。
  小厮看看徐永宁,见其微微点头,遂冲张懋拱了拱手,“张小公爷,都打听清楚了,那妇人姓彭,人称彭莉。”
  “人称?这是何意?”张懋问道。
  “呃……是这样的,小公爷,此女体有异味,为了遮掩,常年佩戴茉莉鲜花或是干花,时日长了,就被闲汉戏称为彭莉,她自己也喜欢这个称谓,连本名都不用了。”
  “闲汉?她是做什么营生的,可有家室?”张懋继续追问。
  “哪有什么营生和家室哦,这彭莉原先在外城,靠着一点姿色,做那无本买卖勉强度日。
  两个月前,不知如何搭上了……呃,搭上了张督粮官,随后在此地赁下了这个小院,一有空闲,张督粮官就会从通州大营来此过夜,最近这一个月亦不曾收敛。”
  张懋脸色铁青,怒气益甚,那就是说,在祖母过世之后,张軏这厮仍然眠花宿柳,不守孝道。
  一旁的周秦川暗中佩服,张軏口味不轻啊,体有异味的意思,就是指此女有狐臭,这大热天的,能和有狐臭的女子亲热,若不是真爱,那就是好这一口了。
  “抱歉,各位,家中有事,我就先行一步。”张懋见没了下文,遂起身告辞,临行前还特意向徐永宁道了个谢。
  虽然事后他也能把那妇人的底细打探出来,但绝不可能有如此快的效率。
  徐永宁摆摆手,“一点小事,廷勉兄就别客气了,家中之事不容轻忽,这些天你就安心处理罢。”
  张懋一走,剩下的小公侯们也坐不住,纷纷散去。
  周秦川自然是跟着徐永宁一起离开的,临行前特意向窗外看了一眼,只见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的人不知何时已经走得没影了。
  而张懋草草套了身衣衫,刚从屋里出来,无心理睬身后卖弄风情的彭莉,脚步匆匆地自行离去,看来他也知道自己被人撞破行踪后,惹下了大祸,亟需善后。
  此后几天,尽管周秦川上不了朝,但消息却是知道的不少。
  张軏的丑事传开之后,御史们纷纷上奏,万箭齐发,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在奏章中,张軏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大混蛋,不懂礼仪,不知廉耻,与禽兽无异。
  捎带着张府也受了牵连,被人攻击,养不教父之过,这么一个禽兽出自张家,说明张府教化不力云云。
  大明以孝治国,张軏此举,算得上是捅了马蜂窝。
  好在张懋应对及时,派人飞马赶回老家——豫南祥符,请出了同族中的耆老,以张氏宗祠的名义,将张軏从族谱上除了名。
  同时公告天下,张軏已非张氏族人,所作所为与张氏再不相干,又呈上奏折,请朝廷依律对张軏进行惩处。
  风声鹤唳之中,张軏看似在劫难逃,不过若是他的靠山孙太后能出来替他说说话,将其暂且去职,冷处理一段时日,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都是健忘的,只要熬过这段时日,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即便被张氏除了名,也完全可以自行开枝散叶,另建新的张氏一族,孝期之内行有悖人伦之事,虽然人神共愤,但毕竟不是什么不可挽回的恶行。
  有点见识的人都持此看法,张軏也这么想,频频出动,想要找孙太后出面,替他说情。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孙太后一道懿旨发出,不但没有拉张軏一把,反而将他彻底打入了深渊之中。
  懿旨大意如下:
  鉴于张軏的言行大大违背了自古以来的人伦纲常,建议当今天子和朝廷革去此人一切职司,并将其贬为庶民,三代之内不得参加科举,进而为官,甚至就连胥吏都不能做。
  此旨一出,张軏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