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如此。”景泰帝不知周秦川葫芦里卖什么药。
  “朝廷可以考虑新设一个规矩,但凡童生,若无秀才功名,可以到关西或是辽东、滇南任教,由朝廷或是当地藩卫支付薪资,执教若干年后,能获得相应功名。
  这功名若不能叫秀才的话,就叫茂才好了,同样见官不拜,犯律由学官除名,免除丁役,至于免不免粮税,则由朝廷通盘考虑。
  如此一来,想必不少生员是愿意到边塞走上这么一遭的。”
  杭后在一旁听得直咧嘴,“周小弟,你这脑子……不读书可惜了,此策若施行,的确能解决大明读书人过剩的问题,还能将中原与边塞真正浑成一体。”
  “主意不错,可除了关西不用朝廷操心外,一下子要养这么多人,户部那里怕是难以通过。”景泰帝想得更周到些。
  “陛下,未必要朝廷出银子,辽东滇南那些部落酋长和土司,极度渴望中土文化,若有人去教他的子民读书,不知道有多高兴,生员们的生计,大可着落在他们身上。
  即便没有银子,最少也能包一日三餐,再送些当地土产,诸如皮毛山参等物,生员们拿着这些东西回到中原,自能换取钱财。”
  “说的倒也是。”景泰帝终于点了头,“不过周小弟,你这可是又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陛下,此话怎讲?”问话的不是周秦川,而是同样疑惑的杭皇后。
  “此策可是空前绝后的一项新政了,不会比你开椎场设税关来的动静小,朝堂上少不得又是一番大争论,想要真正施行,恐怕有得等咯。”景泰帝感叹。
  “千秋大计,教育为本。”周秦川说秃噜了嘴,又冒出一句后世的经典语录,同时还不忘小小拍了记马屁,“陛下只要有心,定能成事。”
  “说的我好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似的。”景泰帝笑了,“也罢,朕找个机会安排人捅出去,也让群臣议一议,终归不是什么坏事。”
  周秦川叩谢之后,暗自得意,此策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能教化异族,使其归心中土外,更能削弱中原缙绅士人的势力,防止他们抱团,以致尾大难治。
  “陛下圣明,小臣还有事相求。”
  “还有事?罢罢罢,左右你要走了,我就全接下来了,接着说罢。”


第375章 离别

  “陛下,如今各卫所父生子,子生孙,丁口多了不少,然而能子承父业的,也就是长子而已,其余兄弟,尽成余丁,不但生活没有着落,还整日里闲游浪荡,招惹祸端。”
  “的确如此。”景泰帝紧锁眉头,“朝廷各军都是一个钉子一个眼的,老的走了,才有小的顶上,多出来的人,还真没法安排,周小弟,你这是在打余丁的主意?”
  “正是,陛下,与其让这些军户余丁惹是生非,莫若让他们去关西从军,以充实军力,增加汉人数量。”
  这才是周秦川今日进宫的真正目的,让童生到边关教书,主意好是好,但阻力不小,一时半会肯定不行。
  让军户余丁到关西从军就不同了,这些人留在各个卫所里不但是负担,还是祸害,能把他们打发走,朝廷上下不知有多轻松。
  童生之事景泰帝一时搞不定,对周秦川肯定有所愧疚,打发余丁难度不大,肯定就会尽力了。
  果然,听了周秦川所言,景泰帝捋着胡须直点头,“言之有理,成,就这么办,周小弟放心,此事易耳,只需兵部下文即可,不用在朝堂上商议,先就近从秦西一带开始施行好了,不过所需钱粮嘛……”
  “陛下放心,军户门西迁所耗资费,任由我瓦剌卫承担。”周秦川很有眼色地及时接上话。
  “那就好。”景泰帝拈须微笑,看周秦川越发顺眼,这小子真是个送财童子。
  正事谈完,时间也不早了,周秦川等人拜别帝、后和依依不舍的小济,出了大内。
  转眼间,到了启程的日子。
  周秦川带着秦琪,自通州码头上船,仍旧是沿着来路,顺运河南下,到了徐州之后,再溯黄河而上,西去长安。
  这条路不但省力,也更繁华,关西诸卫和西域诸国的使臣们都乐意这么走,周秦川自然从善如流。
  站在船头,看着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周秦川有些怅然。
  “秦川哥,别难过了,前日不是践行过了么,幼蓉姐也遣人来打过招呼,她要去门头沟盘账,就不来相送了。”秦琪温言劝慰。
  “难过算不上,只是与幼蓉相识以来,还没分开过,有些不习惯。”周秦川闷闷不乐。
  门头沟一带果然有浅表层的大型煤矿,做煤球的技术含量又不高,只要工钱到位,有大把的人来干活,因此盛明商社的煤球生意在孙太后的丧期未满之前,就顺利铺开了。
  煤球价钱合适,火力又旺,很受普通人家欢迎,等过个把月入了冬,生意势必要再上一层楼。
  商社忙得不可开交,苏幼蓉又是个要强的性子,事事不甘落人后,生怕被人看轻,若在后世,妥妥的女强人一个,不免就有些冷落了周秦川。
  一开始周秦川还不在意,不管怎么忙,苏幼蓉总得休息,每天还能见上几面。
  等到西返关西的时候,才发现商社太忙,苏幼蓉根本走不开,两人只能暂且分别,一个留在京师打理商社,一个带队回返沙洲。
  本来说好的,苏幼蓉今日要来码头送行,只是没想到临时有事,昨日她不得不赶去门头沟处理,走得匆忙,甚至来不及同周秦川告别,只遣人打了个招呼。
  前日践行,竟成了临行前两人的最后一面。
  以前天天在一起的时候,周秦川还不觉得有何不妥,现如今猛地少了个知寒知暖的人儿,一时还真缓不过劲儿来。
  不过苏幼蓉能留在京师,想必小济这小子会很开心吧。
  除了苏幼蓉,赵子桐去了晋西沈、晋二王的封国,清点已划到盛明商社名下的海量田地,王善武负责保护,带着小队人马随行。
  李漆医术尚未大成,留在京师除了给商社帮忙,就是跟着杭敏继续学医。
  新收的耿彪成了苏幼蓉的保镖加助理,这厮虽然还挂着锦衣卫百户的名头,但已彻头彻尾成了周秦川的人,也不见他有何抱怨,干活干得乐颠颠的。
  来京师时人多势众,等到走的时候,瓦剌卫众多头目,就只剩下周秦川和秦琪两人人,竟然有些凄凉的意味。
  “走吧,琪妹,回房间歇着。”无心看码头热闹,周秦川携着秦琪走下船头。
  “周兄,周兄可在?”
  刚进船舱,就听到有人在船头大喊大叫。
  “琪妹,你先进房歇息,我去会会他们。”
  一听声音,知道是熟人,周秦川复又回到了船头。
  “见过定国公、英国公。”周秦川隔着老远唱了个喏。
  孙太后丧期一满,张懋就顺利承袭了其父张辅的英国公之爵,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小公爷了。
  “周兄何必如此多礼。”徐永宁还了一礼,“今后你我一起为朝廷做事,还要你多多指教才是。”
  或许是周秦川忽悠功力了得,把关西一地描绘得太过美妙,这两货也不知怎么想的,在得知椎场和税关已成定局之后,走门路挂到锦衣卫门下,以千户的身份,成了沙洲税关的坐衙锦衣卫。
  “就是。”张懋抱拳躬身,还打了个趣,“周兄精擅骑射,就不知坐船如何,会不会晕船啊?哈哈,我倒是很想看看你这大英雄上吐下泻的狼狈模样。”
  “嘿嘿,让小公爷失望了。”周秦川收拾好心情,回笑道:
  “在下水性自认不错,要不咱这就换身水靠,下水试试?”
  张懋看着周秦川似笑非笑的脸,恰好一阵风吹过,刮得他打了个冷噤,“算了罢,周兄,已是深秋,着了凉就不好了。”
  “就是就是。”徐永宁也过来打圆场,“我等找个宽敞之地,乘船饮酒,岂不快哉,何苦到水里扑腾。”
  笑闹声中,几人离开船头,自去船上找地方喝酒不提。
  南下之路,无风无波,半个月后,顺利来到了鲁东境内的鲁桥镇,这个真正与苏幼蓉相识的地方。
  苏幼蓉在这里治病、被盗,然后与周秦川和小济北上,开始了他们相濡以沫的日子。
  至于两人初次相遇的那个小镇,当时没记住名字,现在自然就更想不起是哪里了。


第376章 急件

  秦琪不知怎么打听到鲁桥镇与周秦川和苏幼蓉的渊源,叫嚷着要登岸一观,好好见识见识。
  周秦川自无不允,他也很想一游故地,还待叫上徐永宁和张懋同行,只是这两个家伙坐船久了,好不无聊,船才靠岸就消失了。
  没这两个不知趣的家伙在也好,周秦川带着打扮一新的秦琪,正待离船,却逢故人来访。
  “周兄弟,可是又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岸上传来爽朗而熟悉的笑声。
  “张三哥,你怎在此?”周秦川又惊又喜,跳到岸上同张三打招呼。
  秦琪盈盈上了码头,冲张三福了一福。
  张三回过礼,方才答道,“我怎么就不能来鲁桥镇了,不是同你说过么,这里早成了丐帮的地盘。”
  “说是说过,不过我以为你会在济宁,那里是大埠,你身为一帮之主,当在那里才是。”
  “什么大埠不大埠的,我看鲁桥镇就不错,同样热闹得很,没有州府县府,还更自在些,你们不也一路直过济宁,没有停留么?”张三笑着反问。
  “别提了。”周秦川摇头,“关西和西域诸使臣,在京师一带耽搁了不少时日,等出了顺天府,又急着要路,这才错过了济宁,张三哥,这你也知道?”
  张三哈哈一笑,从怀里掏摸出一封信笺,“我可是专程来找你的,喏,京师苏小娘子的急件,西厂和锦衣卫一路传递过来的,本以为你们会在济宁停留,我们就能交差了,谁曾想还得快马赶到鲁桥镇才追上你。”
  幼蓉的急件?周秦川和秦琪脸色大变,莫非京师之中有大事发生?
  顾不上客套,从张三手中接过信封撕开,一目十行地扫完,方才松了口气,随后递给了身后的秦琪。
  “幼蓉也是,多大点事儿,干嘛要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
  嘴里虽然抱怨着,脸上却难掩兴奋。
  秦琪浏览的速度也很快,不一会儿也看完了,“秦川哥,你就别口是心非的了,你看你,神情可比之前要好多了,对了,幼蓉姐信中所说之事,你打算如何回复?”
  “都是自己人,用不着回避。”周秦川先喊住想要避开的张三,然后答道,“都说了是小事了,小段既然已经到了京师,就按原先说好的来办,该开客栈就开客栈,人手你不是早就作了安排么。
  不过不用再一步步的来了,那样太慢,让他们再分出些人手到大同去,两地客栈一起开张,咱们既然接下了沈、晋两王的地盘,自然得尽早应对那边的反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行,一会儿找个静室我就回信,还要麻烦张三哥帮忙,尽快把信传递出去。”秦琪又福了一福。
  “哪里话。”张三客气了一下,随后伸手一引,“周兄弟,让老哥哥我尽一尽地主之谊,走吧,天香阁的好酒好菜就等着二位了。”
  天香阁?熟啊!想起那碗贵得离谱,却也着实口滑好吃的鸭舌羹,周秦川口舌生津,也不客气,当先行去,边走还边给秦琪介绍。
  泼六早在天香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