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牟明-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谨遵徐大人吩咐。”
面白无须之人抬手召唤,“来人哪!”
一排戴尖帽,着白靴,穿褐色衣衫的汉子走了进来,“请蒋公公吩咐。”
蒋公公手一指,“诸位大人喝醉了,不能行动,你们这就把他们架上,送他们一程,对了,卢忠卢指挥使和马庆马老公可得好好上心招呼,别让他们磕着碰着的。”
“是!”
汉子们应和一声,四下散开,两人一组,架起了这些身份尊贵的醉汉。
“蒋公公,恭喜了,今晚一过,司礼监掌印的位置非你莫属,东厂厂公自然也是囊中之物,那‘暂摄’二字,可以去了。”杨大人笑道。
“还得谢过徐大人的谋划才是。”蒋公公冲中间的文士拱了拱手。
“哪里哪里,二位能鼎力相助,也是功不可没,我等三人当戮力同心,定要在今晚明晨,毕其功于一役,废伪帝,立明君,还大明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被称作徐大人的,自然就是都察院副都御史徐有贞了,他对景泰帝和于谦恨之入骨,一心祸乱大明江山。
在成功用计逼反石亨叔侄后,他尤不满足,又策划拥立朱祁镇重登皇位。
在他看来,与其让代王朱仕壥那种废物当皇帝,还不如让当今太上皇重新复辟,有了拥立首功,成为人臣之首不在话下。
何必把这泼天的功劳让给石亨那厮。
至于叛军嘛,只要景泰帝一下台,他们师出无名,士气必然大跌,到时候再行招抚之策,必能分而化之,将兵祸消弭于无形。
为此,徐有贞一番计较之后,将早已策反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暂摄东厂的蒋安蒋公公,还有兵部左侍郎杨善聚在一起,设计好了今晚的行动。
按说蒋安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同时暂摄东厂,也算得上位高权重、声名赫赫的人物了,只是人心总是难以满足的,别说兴安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将他压得死死的,就是同为秉笔的金英,权势也一点不输于他。
多出来的东厂暂摄之职,不过是大家都不想粘手的麻烦而已。
还有马庆,也以御马监掌印太监的身份,兼了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论地位,几与兴安不相上下,论权力,更是隐隐压了兴安一头。
第388章 南宫
更有那个连名姓都上不了台面的梁五,就因为是郕王府旧人,如今也是御马监的管事太监了,更得以侍奉太子,一旦储君登位,势必是要压过他蒋安的。
以上这些,都是徐有贞之前有意无意提点蒋安的,蒋安被他撩拨得心绪难安,愤愤不平,没几个回合,就成了徐有贞的同盟。
以蒋安的名义宴请御马监掌印太监兼司礼监秉笔太监,同时掌管西厂的马庆马公公,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卢大人等人,将他们灌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事,才最为关键。
徐有贞之前还打算在他曾经呆过的运河河堤做点手脚,让朝廷更加焦头烂额,没想到今夏雨水丰沛,运河老河段的部分自行溃堤,倒让他省了这份心。
眼下朝廷既要想办法对付西北的兵变,还要赈济鲁东水灾,忙得不可开交,正是行事的大好机会。
听说结束丁忧回京的于谦,就遇上了运河大水,眼下正在鲁东一带帮着当地官府赈灾济民呢,如此也好,把他留在那里,无法赶回京师,才能方便自己行事。
“那我这就告辞,去召集兵马,咱们南宫再见。”杨善拱拱手,转身离去。
杨善字思敬,同吏部尚书王直一样,也是永乐年间的老臣,他最为有名的成就,乃是景泰帝即位后出使瓦剌,在没有圣旨的前提下,就把朱祁镇给接回了中原。
在原本的历史上,杨善做到礼部左侍郎的官职,兼管鸿胪寺,只是不知怎的,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动。
于谦回乡丁忧后,景泰帝的王府旧人仪铭顺势坐实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而杨善被莫名奇妙地放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这一呆,就是近三年,居然也给他在军中发展出了一点小小的势力。
徐有贞就是看中了杨善迎回朱祁镇的事迹,还有在军中的一点影响,这才找上他的。
两人臭味相投,一点就通,都想要让朱祁镇复辟为帝。
此刻杨善离开,就是要去召集他那一点点的军中势力。
“请,蒋公公。”
“请,徐大人。”
剩下两人相互谦让着,也跟上了刚走出去的番子们,脸上有压抑不住的兴奋。
。。。。。。
“来者止步,南宫禁地,擅闯者死!”
夜幕中,院墙上传来一声历喝,在寥寥几只火把的映衬下,倒也威风凛凛。
“别误会,都是自己人。”院墙下有人嚷道,“指挥使大人一时兴起,要来查看一番南宫,还不快快迎接。”
闻听此言,黑暗中不知从哪儿跑出两个人,凑到来者队伍中,细细端详一番后,回头高呼,“的确是卢指挥使,快快开门。”
吱呀声中,两道包铜大门缓缓打开,一队锦衣人马迎了出来,领头的是一个百户,打量了一下被架着的卢忠,微微皱了皱眉头:
“卢大人怎么醉成这样了,如此何苦还要来南宫?”
说罢,又四下打量一番,“咦,你们是东厂的人马?”
“没错,是我。”蒋安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又指指被架着的马庆说道:
“今晚咱家做东,宴请西厂和锦衣卫的诸位兄弟,马公公和卢大人有些贪杯,醉得不省人事,本待将他们送回各自府邸的,没想到卢大人醉中也不忘自己的使命,嚷嚷着非要来南宫看一看,没奈何,咱家只好亲自带人把他送过来了。”
百户躬身听完,回道:
“如此,谢过蒋公公了,既已到此,不如进去暂歇片刻,标下想办法弄些醒酒汤来,让指挥使大人和马公公都喝一些,醒醒酒再说。”
卢忠的这个性子百户还是知道的,虽然半年前开始执掌锦衣卫,但南宫守备一职卢忠始终没有放弃,并为此津津乐道,不管再忙,时不时的,也不分白天黑夜,都要来看上一看。
只是以往都是清醒着的,只有这次,醉得不成样子。
一众人等就这样也不分锦衣卫和东西厂,全都涌进了南宫之中。
大门缓缓合上,一切复归平静,没多大一会儿工夫,墙内有兵刃相击声和或高或低的惨呼声隐隐传出来,只是在这夜黑风高的夜里,没有引起半点波澜。
待一切风平浪静之后,南宫之中已是鲜血遍地,死尸狼藉,还站着的,都是褐色衣衫的东厂番子。
“徐大人请。”蒋安伸手虚引。
徐有贞一把拉上蒋安,“蒋公公,就让你我一起共建这不世之功罢。”
两人既紧张又兴奋,率先来到了南宫正中的那座小屋前,屋中人显然已被刚才的厮杀声惊醒了,听到有人上前,声音颤抖地问道:
“来者何人?可是……可是皇弟要……要取我性命了?”
“陛下,臣等有罪,此时才来见驾。”
徐有贞和蒋安带头,身后的东厂番子如法炮制,呼啦啦跪倒了一地。
屋中人显然很久没有听过‘陛下’这两个字眼了,有些不适应,稍歇片刻,方才有声音传出来:
“你等何人,意欲何为?”
“臣都察院副都御史徐珵……”
“奴才司礼监秉笔太监蒋安,暂摄东辑事厂……”
徐有贞这回用了自己的本名,与蒋安一起报上名头后,一起高呼:
“……恭迎陛下复登大位!”
良久,屋内却没有任何动静,跪在地上以头抢地的徐有贞急了,“陛下,您……怎么了?”
“皇弟不会是安排你二人,设计来赚我的罢?嘿嘿,一个副都御史,一个临时的东厂厂公,就想迎我复位,岂不可笑?”
“陛下!”徐有贞急了,把蒋安也从地上拉起来,“陛下若不信,我等这就把你迎出屋来,对了,请您复位的,也不止我二人,还有兵部左侍郎杨善,他召集禁军去了,不时就到。”
蒋安挥挥手,几个番子小跑着冲到了房门前,开始查探门窗。
只是鼓捣半天,依旧不得破门之法。
“没用的,”屋内人幽幽叹道,“门是用铜汁浇筑的,窗的插销也灌了铅,只能打开一半,连个头都伸不出来。”
第389章 惊变
徐有贞和蒋安显然没想到,南宫的监禁措施会如此完备,正没奈何处,一个番子出了个主意,门窗既然打不开,干脆就不用打开了,找根巨木来,直接把墙撞破了事。
两人大喜,当即吩咐下去,又传话让屋中人远远避开。
不一会儿,东厂番子们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根圆木,十多个人一齐抱着,低低喊着号子,朝小屋的墙上一连撞了十多二十下,方才在轰然的落砖声中,将墙撞出一个大洞。
尘埃落尽后,一个落拓的中年男子,携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女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臣等见过陛下,见过娘娘!”哗啦啦又跪倒了一片。
南宫大门再次徐徐打开,一群人急急而出,中间拥着一男一女,门外,有大队人马静静而立。
被拥立在中间的男子吃了一惊,“徐御史,这……这是?”
“陛下无忧。”徐有贞笑道,“这是兵部左侍郎杨善和他带来的兵马,杨侍郎,还不快快前来拜见陛下。”
杨善身着甲衣,昂首来到男子面前,却不下跪,只抚胸弯腰,微微鞠了一躬,“见过陛下,军戎在身,请恕杨善无礼,不能下跪。”
“无妨无妨。”被拥立的男子见了黑压压一片的士卒,总算放下心来,“杨侍郎此行,带了多少兵马?”
“回陛下,都是团营忠贞之士,有一千人。”
杨善答道,有些得意,京师被石亨叛乱的消息弄得人心不稳,加上鲁东等地发大水,有大乱的迹象,他借口“备非常”,得了朝廷上下许可,提前两天带了一千团营进驻皇城,这下可算是派上用了。
“好,好!”男子手抚长须,颇感欣慰,他就是数年前的正统皇帝,如今的太上皇朱祁镇。
做过皇帝的他,自然知道能在京师皇城内聚集一千人马有多不容易,有这批人,今晚的复位之行,看来大有可为。
“走!”朱祁镇接过杨善牵来的一匹马,翻身而上,手一挥,大有意气风发的感觉。
大队人马在沉闷的脚步声和马蹄声中,向北而行,来到面南而开的承天门一侧的小门——长安左门,几声约定好的唿哨之后,大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当晚负责守备此门的,是投靠蒋安的一个小太监,因此没有任何难度地就进了紫禁城。
“杨大人,你负责带兵把大内所有的门禁控制住,关门上锁,任何人等不得出入。”
徐有贞吩咐道,把持紫禁城的出入通道,既能控制大内的一众人等,也能在其他军队得知消息反应过来并进攻大内之时,凭借宫城顽抗,只要能坚持到朱祁镇顺利上位,就能功成。
杨善领命而去,徐有贞则跟着蒋安和他的东厂番子们直扑乾清宫,来之前他们就已打探得十分清楚,景泰帝今夜没有留宿在其他妃嫔的宫殿,乾清宫就是必然要去的地方了。
历史上的夺门之变,是进了宫之后直接赶到奉天殿鸣钟撞鼓,召集百官入朝,宣布朱祁镇重登帝位,随后清肃朝堂,拿人下狱,病中的景泰帝被置之一旁,几天后才被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