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糖,特别是饴糖的这一点见解,周秦川可就错了。
  他不知道,这饴糖在此时,不但是闲时零嘴,还是治病良药。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补益脾胃的建中方剂,就是以饴糖为君药的,只是后世用的不多而已。
  苏幼蓉一听,知道周秦川也不爱吃饴糖,不由为之气结。
  这傻哥哥,还真是。。。。。。。
  早些天就见他因为没肉吃有些苦恼,今日银钱在身,却也不曾为自己考虑一二。
  他如果拿回来的全部都是肉食,大家都能沾光,谁也不会因此说他不是。
  偏偏独宠小济,看来是真把小济当做自己的亲兄弟了。
  以此观之,秦川哥的人品真挺靠得住的,自己没有看错人。
  “兄长,幼蓉姐,你们也吃!”
  鼓着腮帮子大嚼特嚼的小济,自然也没忘了一哥一姐,一左一右分出两块糖,递了出去。
  周秦川和苏幼蓉虽然并不爱吃,还是接到了手上。
  吃东西很讲究气氛,人多了吃得就香,可不能败了小济的兴致。
  “小心些,小济,可别把牙给黏掉了。”
  周秦川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警告道。
  这可真不是吓唬小孩子,周秦川的叔伯辈中,有人亲自现身说教过,故而印象深刻。
  “嗯,你兄长说的没错。”
  苏幼蓉也紧跟着附和,看来饴糖黏掉牙的事例,从古至今都不曾缺过。
  小济自小就一个人打拼,哪里会轻易就被两人的话给吓到,闻言并不怎么在意,一口气吃了三块饴糖,方才咂咂嘴:
  “兄长,这饴糖好是好吃,可还是没法和你当初带来的吃食相比。”
  好家伙,看这小子模样,还以为他意犹未尽,没想到却是不太满意。
  “啥吃食?”
  苏幼蓉好奇了。
  虽说在她眼里,饴糖还不太上台面,但在这乡野之间,也算不错的零嘴了。
  若想吃到更好的,需到大点的城池里,嗯,最好是江南一带,只要有银钱,那些加了上好白砂糖的小点心,能撑得人正顿都吃不下去。
  周秦川听了也有些迷糊,自己有啥吃食,能把饴糖都比了下去,让小济念念不忘,这么久了都还记得。
  “就是那个你说叫面包的东西。”
  小济见周秦川满脸不解,开口解释道。
  面包?
  难怪!这玩意儿可是跟着周秦川一起来到大明的,之前在学校小卖部买了以防路上饥渴所用,在后世相当普通。
  不过再普通,也加了不少配料,诸如糖、盐、油等等,甚至一些后世才有的化工调料,不曾吃过之人,甫一接触,自然是觉得又香又甜,远胜饴糖的单一味道。
  “面包?啥是面包?”
  苏幼蓉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这问题问的,周秦川觉得实在难以回答,不是有说法是‘无图无真相’么,在这里是无实物就无真相。
  只要有面包在此,一看一尝,自然知晓是何物什。
  没有的话,说再多都没什么用。
  “秦川哥,要不你弄些出来,让小妹我也尝尝呗。”
  看来多半是周秦川家乡仅有的吃食了,见周秦川支支吾吾答不上话,苏幼蓉不由得这么想。
  别人是见猎心喜,她见不到,算是闻猎心喜,干脆提了个把面包做出来的建议。
  江南繁华,除了京师还能一比外,大明各地都远远不及。
  其余不论,仅各式吃食就能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南直隶首府应天,开国时也曾定都于此,哪怕是海外的吃食也能见到不少。
  这‘面包’一物,她此前久在江南,也从未听说过。
  看小济这眷恋不已的模样,想必是有些特色的,苏幼蓉有些按奈不住,很想尝尝是个什么味道。
  说起来,和小济一样,她也是个吃货。
  只不过小济土生土长,算是野生派,对吃食除了味道以外,其余要求并不高。
  而苏幼蓉作为小家碧玉,就要精致一些了,对造型、配色、拼搭等都有讲究。
  当然味道还是根本,只要口味好,其余粗放些也无妨。
  虫子除外,那玩意儿再可口,苏幼蓉也是不会碰的,看着就起鸡皮疙瘩,别说吃了。
  面包!
  周秦川听到了苏幼蓉的请求,脑子里一闪,这些天困扰他的问题似乎有了解决的法子。
  “哈哈哈。。。。。。,成,幼蓉,小济,不就是想吃面包吗,咱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周秦川大笑道。
  不就是做个面包么,他虽然没有做过,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
  周秦川相信,作为穿越者,自带主角光环,做面包这种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之前他在苏幼蓉面前夸下海口,要在几天之间想出让客栈起死回生的法子。
  数天过去仍然毫无办法,要想让客人主动上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前面说过,北去就是济宁州府,不过半天的脚程,而南边,只需走上一刻钟,就有个规模颇大,甚至比得上镇子的村子。
  但凡有行人由此一带路过,以由南向北的居多,天色若晚,多半会在村里的客栈或是车马店投宿。
  时辰还早的话,那就继续前行,一口气走到州府歇息。
  这么一来,赵子桐的这间客栈,位置就相当尴尬了,来往行人多半不会留宿于此。
  多数时候是像周秦川他们初到那晚一般,村子里住不下了,客栈方能捡些漏。
  其余过客最多打个尖,喝喝茶吃些东西。
  可之前有专门的厨子,这买卖做的都不怎么样,如今仅剩烙饼稀粥,那吃食上的生意就更不用想了。
  也不知赵子桐赵秀才的父亲,究竟有什么本事,当年能把客栈经营下来,还供赵子桐读书进学。
  或许当年村子里就没有什么客栈,这里一家独大?
  无计可施的周秦川只能作如此想法。
  眼看就要栽面儿,没想到今日里小济和苏幼蓉一唱一和,倒让周秦川把法子给想出来了。


第97章 烤炉

  这法子就是用面包代替烙饼,作为客栈今后售卖的主食。
  烙饼未经发酵,又干又硬,说实话,偶而吃上一嘴还可以,时日一长,任谁都受不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因为其干,不易腐坏,是跋涉人群不得不选择的干粮。
  蒸饼倒是松软可口,却又搁不住多久,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夏日,让出门在外之人不得不放弃。
  面包却不一样,可说是兼具了烙饼与馒头之所长,拿来做干粮最合适不过。
  其与蒸饼一样,也发过酵,除了最外的一层壳有些硬之外,内里同样松软可口,极易消化。
  而且也有烙饼的长处,那就是水分含量少,不易生霉腐坏。
  更重要的,是其经过烤制而成,对大多数人都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
  人类最先吃的熟食,就是烤出来的,可以说基因里就对烤制食物有特殊嗜好,要不然各种烧烤食物也不会直到后世都还经久不衰。
  尤其是面包刚出炉那会儿,香气弥漫,蒸饼远远不及,让人一闻之下就食指大动,天然自带广告效应。
  “真的?真能吃上面包了?”
  小济乐了,他之前吃过,深爱其味,又对做法也非常有兴趣,三人中数他对面包最为期盼。
  “秦川哥,说说看,都要准备些什么,我和小济好给你帮忙。”
  苏幼蓉已经跃跃欲试了。
  说帮忙那是顾忌周秦川面子,话往好了说。
  这段时日接触下来,苏幼蓉早已清楚,在厨事上周秦川就是给人打下手的水平,即便面包怎么做他知道,也别指望他能从头到尾独立完成。
  多半就是清楚整个过程,想要把面包完完整整做出来,还得靠自己和小济。
  至于会不会牵涉到家传秘技什么的,苏幼蓉压根没往这上面想。
  若周秦川真自祖上得了面包的传承,厨艺也就不会这么不入流了。
  “简单,幼蓉,我跟你说,和做蒸饼差不离,准备好麦面和老面疙瘩就行,一开始都是和面、发面,只是最后一步有所不同,蒸饼靠蒸,面包靠烤。。。。。。”
  此时不像后世,有专门用来发面的酵母,多是用老面疙瘩来发面,周秦川来的时日不短,也算有了些基本的认知。
  至于将面包的做法视为隐秘,敝帚自珍的念头,周秦川丝毫也没有。
  而是把自己所知的,关于面包的一鳞半爪,有些炫耀地说了出来。
  只是说到烤的时候,他忽地愣住了,对啊,自己怎么把烤给疏忽了。
  馒头(也就是蒸饼)的最后那步——蒸——很方便,客栈伙房里就有蒸笼,随时可以上手。
  即便没有,也不碍事,走几步路,去南边村子里也能买到。
  可是烤面包的器具就麻烦了,如今整个大明恐怕都不会有用来烤面包的炉子。
  想到这里,周秦川只觉得浑身上下犹如被浇了一盆凉水,如果不能想办法解决烤炉的问题,那做面包一事,只能凉凉了。
  周秦川穿越前所能见到的烤面包炉具,多是现代化的烤箱,以电或燃气来加热。
  这些类型的烤箱,即便有现成的,在大明也用不上,纯粹是摆设。
  如今想要烤面包,只能自己动手做个烤炉出来。
  可那种老派的烤炉,周秦川从没见过,这玩意儿或许只有在欧洲,一些经营很久的工坊里,还在后世继续使用。
  事实上,在大明一直要到距今百多年后的万历年间,才有西方传教士把烤面包的工艺带入中土,那时才可能有现成的烤炉可供参照。
  这下麻烦了,一点可供借鉴的实物都没有,怎生是好?
  “嗯,秦川哥,听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有些耳熟,记得爹爹说过,好像我们祖上曾经有过这种面食的做法。”
  苏幼蓉一听说要烤,就若有所思,她乃色目后裔,祖辈自中西亚一带而来,那里自然是有面包的。
  “咦,秦川哥,咋了,接着说啊。”
  苏幼蓉这才发现周秦川已然住了嘴。
  “呃,幼蓉,小济,这面包得用烤炉来烤,可这附近却叫我等去哪里找烤炉呢?”
  周秦川面露苦涩,没什么比希望破灭更让人难受的了。
  “没事儿,秦川哥。”
  苏幼蓉闻言,倒是一点不泄气,眼珠转了转,忽地笑了:
  “没地方找咱们可以自己做啊。”
  “哦,你会做烤炉?幼蓉。”
  苏幼蓉刚才说面包的做法耳熟,周秦川还是听进去了的,她是色目后裔,真会做的话也不奇怪,那么对于烤炉,恐怕也是有所涉猎的。
  “嘿嘿,我也不会。”
  嘁!
  周秦川咧咧嘴角,他还以为苏幼蓉有点祖传的压箱底本事呢。
  “可我见过应天烤鸭的烤炉,确切地说,不仅见过,还里里外外都被我看了个通透,若由我指使,弄个烤鸭炉不难。
  我想这烤面包的炉子与之相比,差别不会太大罢。”
  江南应天的烤鸭远近闻名,乃是一绝,苏幼蓉自小便甚为痴迷,至多一个旬日便要吃上一只过瘾。
  她甚至动过自家开个烤鸭店的念头,虽然其后因为人手等缘故,被其父否决,但其中窍要,苏幼蓉可都算得上门儿清。
  这烤鸭炉的构造,她自然不会陌生。
  对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都是用来烤东西的炉子,能烤鸭子,多半就能烤面包,不过就是火力和火候不同罢了,只需相应调整一二即可。
  听了苏幼蓉的一番话,周秦川重又开心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