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牟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雁儿说的有理,如今身居高位,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想要抓我的小辫子呢,即便远离京师,也不可落人口实。”
  “知道你是玩笑,你何时见我真的生过气。”
  杭敏一笑,又哂道:
  “一入侯门深似海啊,何况你入的又岂止是侯门,只是连累得我也不得安生。
  行了,废话少说,今日唤我前来,到底何事?”
  “嘿嘿,二哥明鉴,不过就不能是济儿病了,请你来给他料理病情啊。”
  杭皇后俏皮一笑,带着些许少女的狡黠。
  “少来,济儿这两日,天天在城外骑马遛狗,当我不知么,能有什么病。”
  “唉。。。”
  说到病,杭皇后一声长叹:
  “二哥,亏得有你,要不然的话,济儿这条小命可悬得紧。”
  杭家虽然世代行医,但近三代中,医术最高者,却是她眼前的这位二兄。
  济儿是她诞下的龙子,自生下来就一直病仄仄的,无论是御医还是粗通医理的她自己,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是以杭允贤一直担心这孩子会夭折。
  直到去岁回乡省亲才见改善,这一趟倒是不负此子的名字——见济,还有他脖子上那道济水形状的胎记,冥冥中似乎有天意。
  济儿回了鲁东,见了济水,再加上医术高明的二兄精心调理,身体日渐好转,个子由此长高了不少,特别是最近两三个月,都称得上健壮了。
  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小小年纪,不知怎地,这么早就喜欢上了马,隔三差五地就带着护卫出去骑马,顺便溜他养的那只狗。
  青年一皱眉,“怎么,京师里有消息了?”
  这个侄子的身子骨他如今很清楚,皮实得紧,再无以前病仄仄的景象,小妹突然提起,定有他事。
  宫装妇人横了青年一眼:
  “二哥,你就不能笨上一回么,哪怕装一装也是好的。
  我这才起个头,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还让我怎么说话。
  没错,陛下旨意已到,让我携济儿不日启程,北返京师,以待选师开蒙。
  怎么样,二哥,之前同你说的,与我和济儿一道回京之事,考虑得如何?”
  “你和济儿在泰安终归是躲不下去了么。”
  青年叹道,又反问:
  “小妹,我就不明白了,京中已有父亲和大兄,你非要我去作甚?
  你这郕王府我都嫌规矩大,素不爱来,到了京师还不得被憋死。”
  今上还在做郕王之时,原本的打算是王府一经建成,就到泰安之国的。
  未料王府占地广大,耗时日久,迟迟未能建成。
  等建成后不久,先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今上的亲兄长朱祁镇——在大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瓦剌,让郕王做了监国。
  随后朱祁镇被俘,郕王被以于谦为首的一众大臣推上帝位,郕王府就一直没有启用。
  直到去岁,当时还是皇贵妃的杭允贤,以省亲的名义携子回乡,这座府邸才算派上了用场。


第138章 不眠之夜

  当然了,郕王府这个称呼,普通人自是不能再叫了,也就是国舅爷杭敏私下里同自己小妹聊天这么说才没什么事。
  但用其他名称也不怎么妥当,因此诺大的一个宅子,连个牌匾都没有。
  “二哥,我知道你醉心医术,只想在老家做个郎中,造福民众。
  可京中步步危机,小妹我势单力薄,多个人就能多份力。
  济儿最服吃你的药,有你在京师我也放心。
  二哥,你就帮帮小妹罢。
  你若不愿为官,那就在京中开个医馆可好?”
  杭敏长叹口气,“行罢,我考虑考虑,这两日给你个答复。”
  小妹的心思他岂会不知,只是杭敏实在无意仕途,更不喜欢勾心斗角。
  但他的身份就在这儿摆着,一旦入京,势必要与各种达官贵人虚与委蛇。
  想到这些,杭敏就头皮发麻。
  杭皇后喜孜孜地应下,她知道这个二哥的性子,既然说了‘行’字,那就多半成了,‘考虑考虑’不过是饰辞而已。
  当下向后招了招手,待雁儿进到亭中后,吩咐备宴,她要款待一下二兄杭敏。
  “雁儿,济儿回府了么?回了的话,让他过来见见二舅。”
  待侍女欲要告退之际,杭皇后顺口问道,往常的这个时候,济儿已经回来了。
  这孩子自从身子骨被二兄杭敏调理好之后,就和这个二舅亲近得紧,一旦知道二舅在府上,想必会很高兴。
  “娘娘,殿下尚未回府。”雁儿答道。
  “哦,那算了,等他回来,告诉他不用更衣了,径直过来就是。”
  杭皇后有些讶异,却也没有放在心上,如此吩咐道。
  不是她心大,自己的孩子还小她也知道。
  但自从经二兄调理后,这孩子异常活泼好动,强留在府中的话,只会弄得阖府上下鸡飞狗跳。
  还不如让他出去放放风,给他骑的是精挑细选后的小马,又有精锐侍卫护卫,没多大危险。
  泰安此地,京里各方人马鞭长莫及,文武官员也全是信任之人,暗中更有锦衣卫护持,不用太过担心。
  为此杭允贤颇有些自得,这金蝉脱壳,到泰安避祸的主意,还是她给皇上出的。
  要是她母子二人继续留在后宫,不说济儿先天不足难以养活,就是身子健壮,也很难挡住各种明枪暗箭。
  陛下虽然贵为大明天子,但后宫中那位孙太后,虽不是亲生母亲,却是扶他和太上皇上位之人,根基深厚,在讲究孝道的大明,陛下根本难以对付这样一个强势太后。
  这位孙太后在当年景帝登基前提出的条件,就是要今上不得传位给自己子嗣,需将皇位还给正统帝的儿子。
  是以景帝登基三年,太子仍旧一直是朱祁镇之子朱见深。
  去岁今上决意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并为此废掉了没有儿子,且坚决反对景帝此行的原皇后汪氏。
  当时的杭贵妃在知道天子的决定不可变更后,出了个主意。
  那就是由她以回乡省亲的名义,先带着儿子到泰安以后,景帝再宣布改立太子。
  天子觉得可行,早早在泰安做了一番布局后,杭允贤方才起行。
  太子之位的变动,必然引得那位孙太后强力反弹,杭允贤母子二人若继续留在宫中,当真是步步惊心了。
  惹不起的话,那他们就只能躲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杭允贤希望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济儿,能顺顺利利地长大成人。
  母子二人在泰安一呆就是年余,犹如旁人一般,坐看换太子,另立皇后,避祸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只是眼下太子年长,需开蒙读书,杭允贤没了继续逗留此地的名义,回到京中那个龙争虎斗之地,已然不可避免。
  兄妹二人又在湖心亭逗留了一会儿,待侍女禀报晚宴已好,请二人入席之时,听下人说济儿仍未回府。
  杭后心里有些不安了,吩咐人出城去找。
  济儿骑马,一般就是绕着泰安城跑圈,从城外回城里王府其实用不了多久。
  而且她下过严令,济儿必须在关闭城门前回来,杭允贤并不愿让当地官员为难,也不想这孩子养成无法无天的脾性。
  入席后,兄妹二人心不在焉地吃了几口菜,有人回府禀报,说城外并无殿下踪影。
  还好有留守的侍卫,说是殿下想要试试刚到手的小弓,往周围的山林去了。
  “什么!济儿去山中了?”
  杭允贤大惊失色,这孩子今日胆子大得没边儿了,居然敢去山林中打猎,野兽她倒是不担心,她害怕的是人。
  在泰安附近她还能掌控局面,一旦进了密林之中,谁知道会有什么魍魉魑魅的东西来打秋风。
  杭允贤赶紧把府里但凡还能骑马之人全都遣出泰安城,让他们到附近山林寻人。
  又派人和当地官员联系,让他们也出力相助,郕王府这般动静,根本瞒不住人。
  今夜的泰安,看来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
  “咕噜噜。。。”
  火光旁的树上,一只夜枭忽地叫了几声,听在苏幼蓉耳中,却不再可怖。
  想到与周秦川还有小济的二次相见,就是夜枭的叫声间接促成的,她心里居然还觉得有些甜。
  就着溪水把小铁锅和几副碗筷洗刷干净后,苏幼蓉回到了今夜的栖息之地——一座破庙之中。
  在野外,找吃食一般是小济和周秦川的事儿,顺带着两人也就把饭做了。
  苏幼蓉饭前帮不上太多忙,因此饭后洗刷就成了她的事儿。
  自离开济宁后,三人径自向东北方向进发,在山中已经走了十数日,眼看就能走出群山。
  要是不出意外,明日将抵达泰安。
  身上有银子,这野外的日子就不像之前那么窘迫,干粮、青盐,还有调料什么的,都是早早在进山前就买足了的。
  季夏之末,初秋肇始,山林间的菜蔬不缺。
  原本在运河边一无所得的野物,也在进山后有了收获。
  一开始还是老办法——挖坑,山里野兽不少,差不多两到三日就能有所斩获,肉食算是有了保障。


第139章 破庙

  之后周秦川把折叠弓拿了出来,找山间猎户买了些羽箭,开始练习箭法,就当是临阵磨下枪,为今后做做准备。
  弓箭虽然被管制,但猎弓羽箭是猎户吃饭的家伙,官府不可能禁绝。
  买折叠弓赠送的那些箭支质地不错,用一只少一只,得留在关键时候,平常练习还是用这些买来的普通羽箭好了。
  短短数日,箭法不可能神速进步,自然没猎到什么野物。
  不过射一些大的目标,比如树干什么的,总算是能十射五中了。
  当然了,即便出了山,城池他们还是不敢进去的,不过在周边村镇买些东西,补充食物调料不会有什么问题。
  若是附近的官差盘查得没那么严的话,或许还能找地方與洗休整一番。
  “啪!”
  放下铁锅碗筷,苏幼蓉顺手拍了一下小济的脑袋。
  “幼蓉姐,无缘无故的你打我作甚?”
  小济捂着头问。
  “无缘无故么?你再好好想想。”
  苏幼蓉板着脸反问:
  “我去洗碗前,不是布置了几个字让你写的么,字呢?”
  即便是在山中,苏幼蓉也没有放松对小济的教导,不能用毛笔在纸上练,那就用树枝在地上写。
  每晚饭后睡前,都是小济的功课时间。
  “字?字不就在这儿么。”
  小济指指地面。
  “那是我写出来给你临摹的,你自己写的呢?”
  苏幼蓉咆哮道,颇有后世虎妈管教儿子的风范。
  至于在一旁老神在在看热闹的周秦川,她已经完全不指望了。
  这家伙练武有狠劲,做事有想法,这些想法也能有奇效。
  另外年纪虽然不小了,但跟着自己读书习字也不用操心。
  就苏幼蓉看来,目前的周秦川算得上粗通文墨,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字画铺子的生意他就能帮上忙了。
  不论如何,周秦川算得上是一个有本事之人。
  唯独在管教小孩子上不成器,完全是个废物。
  一开始,苏幼蓉洗碗做事的时候,还会让周秦川帮着她督促小济写字,结果等她忙完回来,两人不是在打闹玩笑,就是呼呼大睡,小济该做的功课一点都没有动。
  没几天,苏幼蓉就绝了这份儿心思,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管教小济的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