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日本战国走一遭-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臣下领内托殿下赫赫武功,不经战火,五年内已经新开田产山林五百又一十五贯文,愿一并检入。”松下一真石破天惊。
 小平太和山内义治以及町奉行北畠大学对视一眼,三个人心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一句话“这个松下雅乐助真特么是个人才!”
 人家要么哭穷要么发狠,他却立刻把个中情由全部想通,然后报出了一个像模像样,有零有整的数字,自露其底。而且这个人报出的数字还留有余地,肯定还有隐匿。
 但他第一个出来低头,不管还隐匿多少,山内义治也要暂时按下,把这个典型树起来。
 于是北畠大学立刻拿出一本新的簿册,刷刷刷刷的提笔写下:远州丰田郡头陀寺松下雅乐所领二千零一十五贯文。
 安堵!
第230章。21。义元遗我三人才
 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但认错服软第一个却往往能得到比较大的宽容,以待后人来效。
 松下一真可能兵书没读过,但是三国演义他估计略有耳闻。刘禅先降,本人封公,享邑万户,五子列侯(后来洛阳城破,一股脑被匈奴杀了个通透,结果匈奴居然还称汉,臭不要脸。)。孙皓后降,数百户列侯而已。
 如今他这么识时务,第一个出来,那么所谓的二千零一十五贯文领地安堵也就是应有之义了。
 江尻众的诸人看着他,果然组织都是从内部瓦解的。他作为旗头第一个低头,江尻众一下子少了一个主心骨,纵使有心抵抗这次检地的也是人微言轻,不能成事。
 于是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在场的江尻众一个又一个低头,表示愿意接受这一次的检地。
 山内义治并不想逼迫太甚,一面好言抚慰诸人,一面吩咐北畠大学和小平太趁这两天赶紧下乡,反正江尻众还被滞留在城下,烧不起什么火。
 山内家对这次检地实在是预谋已久,人手早就从各乡各郡调集,再加上各奉行麾下的同心。数百人即刻下乡,按着名籍,对远江全国进行检地。
 大家都是山内家臣,山内义治也不是刻薄的人。本着凡事留一线,做人好见面的原则。很多东西在小平太的示意下,一概当作没看见。新开垦的土地一律按亩产最少的那块计算,孳生的人口农户则按照各国人豪族的口径填写。
 原本哀鸿遍野的国人们,看这次检地还算有人性。也算松了一口气,最终检地的结果也大抵符合山内义治的预期和要求。远江国从三万五千余贯文增加到四万四千余贯文,军役总数也扩充到一万二千。按照惯例的三抽二或者五抽三的水平,包含朝比奈氏在内,远江能一次性出动八千众的大军。
 诸事完毕,大军解散,山内义治回返山内,略过不提。
 至于本战应有的封赏?与小平太无缘,毕竟这次小平太做的过了。但是其他人还是捞了三瓜两枣的,甚至说大有收获。
 首功是岩濑藤次郎元政,因夜中奇袭远江重镇高天神城,得以从谱代旗本中荣升。其父岩濑元高正式隐退,他则将二百三十贯的年俸一举提升至四百五十贯知行,安堵于牧野地方,升任侍者大将。并配属到今川义亲麾下,作为义亲的与力。
 其次是纲良叔父,因为高天神城参战以及挂川城攻略,成为知行千贯的丰田郡司,进入二俣城,担当中远江的留守役。暗地里同样作为防备朝比奈氏的一角,以策万全。
 然后是金井明五郎秀春,因为及时的通传,使得山内家掌握了战斗的时机。被任命为江尻的常备足轻众大将,从一个八十贯的无名旗本加增至年俸百五十贯的有力武士。
 至于村上义光,因为小平太之推荐,跟随山内义治回领去了。不过他年俸未曾增加,却担任了山内义治的持旗武士,保管着山内氏的那面代表源氏正统的白旗。从某方面来说,前途无量。
 最后是小笠原长政,由于没有参与到作战,当然也没有什么战功。不过没有功劳有苦劳,奔波京都为今川义亲买到了远江守的官职。于是得到了黄金五十两的赏赐,也算实惠。而且由于小平太的与力被抽调一空,居然做了小平太的副将,令人侧目。
 似乎是为了补偿小平太,小平太的两名旗持,阿吉和七规一起被拔擢,改名河边家吉和河边家规,都以三十贯的年俸侍奉小平太。而平六由于入了山内义治的眼,从三十贯加给五十贯,被抽调去山内府中町做町代去了。倒是成了八十贯年俸的武士,比当年小平太爬的快。
 唯有辰三,似乎才能并没有显现,于是这次晋升与他无缘,还是安安稳稳的做小平太的侍从。
 另外由于与力减少,于是山内义治又抽了三名旗本进来。
 这三位也是山内家的新人,都是出身今川氏,暂时本家无法安置他们。由于身份原因也不好进入山内武士团,索性一并划给了小平太。
 一个是出身伊豆的清水六郎吉纲,拖家带口,二十三岁孩子却已经三个。原本是伊豆下田清水氏一族,可清水康英的一族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清水吉纲根本排不上号。所以只是伊豆众的小小步兵队长,又当陆军又当水军。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后,北条氏衰弱,他没有投靠上杉,但是也没有跟随北条转封。
 没办法投了今川义元,结果现在北条反攻,他这种就算二五仔了,北条家容不下,今川家又眼看着凉凉。索性心一横,伊豆的三十贯也不要了,直接来投山内义治。山内义治由于领地扩大,武士不足,倒是来者不拒。清水吉纲赌对了,他被授予五十贯年俸,做了旗本步兵,如今给小平太来差遣。
 另一位顶着个大光头,说是武士,不如说是和尚。骏河富士郡黑泽氏出身,俗家名叫黑泽良基。父亲和兄长半个月前在今川武田的战事中一并死了,而且被剥夺所领。他由于是次子,于是早先送到寺院出家。但是他命不好,遇上了“抢劫专精”武田晴信,好家伙!武田晴信一伙人和土匪一样从甲斐出来,沿着街道一阵抢劫,法相寺他都一把火烧了。
 黑泽良基这种小沙弥连抵抗的可能都没有,直接被武田家掠卖,还是他姐姐听到了消息。拿着五百钱的高价把他从武田军中买了出来,逃出生天。然后骏河胜负已分,他肯定不愿侍奉武田。和他姐姐则子一路跑到山内义治的麾下,也做了五十贯的旗本步兵。
 最后一位更是无奈,三河国渥美郡大村氏,通称猪之介,全名大村猪之介益次。当年八面山合战的时候属于鹈殿长照里切那一伙的,本来今川家烈火烹油的家势,他也许就一辈子安安稳稳的今川家臣了。可惜嘛,这次今川义元死了,他们大村家几十贯的小武士,在三河直接站不住脚了。带着包裹就往骏河跑,结果被小西原左卫门巡查边界的士兵全家一起抓住。
 他也光棍了,直接投降,请求宽大。于是被人捆了送到山内义治面前,这人倒有一手小儿科的好医术,还会点草药。于是也被五十贯年俸补进旗本。
 三个人一个水军,一个文艺,一个草药,到是各有所长。不过现在全部一股脑丢给小平太了,今川义元留下的遗产真是丰厚。
第231章。22。上杉血食谁相继
 很多人疑问,为毛北条氏居然能动员军队来参合骏河的破事。而且居然能来六七千人,连大石氏照这样的大将都来了。
 (以下都是瞎编!)
 我们要把这个事的缘由推到很多年前,在河越夜战之后,扇谷朝定战死,难波田弹正跳井自杀,太田资赖被讨杀,难波田隼人力战而死。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关东的名门武藏守护职扇谷上杉氏彻底绝灭。
 历史上后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太田资正曾经攻克了松山城迎立扇谷上杉宪胜,二是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上杉辉虎顺手把松山打下来,然后策立了扇谷上杉宪胜。
 这两种说法,反正大同小异,总之都说扇谷家最后是由一个根本不见于史载的菜鸡继承了。
 但是在小平太的位面,很不幸了。上杉辉虎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大获全胜,不需要在南武藏留什么刺头恶心北条家。他就把这茬事给忘却了,后来也没有人给他提。至于太田资正?也运气很不好的遭到了儿子太田氏资的背叛,跑路去了常陆佐竹氏。
 这下子就没人提这件事了,于是到去年之前扇谷家这个可以继承关东管领的名门居然就这么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
 撇开扇谷上杉氏的事,再谈深谷上杉氏的事。河越夜战之后武藏大大小小的国人几乎全部动摇,大面积的向北条氏康投降。
 但是在无数二五仔争相向北条氏康献媚讨好的时候,有一位四十四岁华发早生的无名武士在北武藏南上野之间坚定的抵抗着北条氏康咄咄逼人的攻击。
 这位仁兄就是同样名不见经传的深谷上杉静贤,这位仁兄硬是在四面八方的北条重围下,坚持抵抗,誓死不降。只因他一个人高举着上杉氏的大旗,一直在北武藏宣示自己的存在。使得北条氏康始终无法彻底向上野发动大规模的攻略,可以说这个兵不过千,将无十员的小人物足足消耗了北条氏康三四年的生命。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他这种小势力肯定逃不了灭亡的命运。在多年的抵抗之后,深谷上杉静贤被击败,逃亡隐匿。
 转头就发生了大家很熟悉的神流川合战,管领上杉氏总崩溃,上杉宪当亡命奔逃越后。这下子,关东八国九十二郡的上杉氏全部覆灭。自足利氏入国关东,因为与足利氏代代联姻而兴盛起来,担任关东管领、奥州探题、越后守护、武藏守护的上杉氏各名门几乎消亡。
 这位深谷上杉静贤在这纷乱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也许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先祖先父,斩荆棘,曝爽露,为子孙所遗的尺寸之地如今尽归了大逆恶贼北条氏康。五十多的大爷也许就是在那一刻丧失了对于振兴上杉家门的所有愿景,彻底隐居,不问世事。
 但是天不绝上杉氏家门,管领上杉宪当托庇于越后守护代长尾景虎,随后以关东管领之职和天下名门管领上杉氏的家名相赠。长尾景虎大为感动,在足利义辉和朝廷的承认之下,长尾景虎随后大起三越精兵,挥师南下。
 一句“到关东去,到长尾弹正殿麾下去。”成为整个东国最激动人心的口号。
 于是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北条氏康传首东国,奸凶篡贰之辈遭到严惩,忠勇守义之臣美名传扬。
 长尾景虎兴复管领上杉氏的家门,并重新整理了关东的局势。
 再后来一场五个月的大雪,彻底阻隔了关东与越后,北条氏和武田氏勾结,发动了总一揆。于是又有了上杉辉虎的第二次关东之役,可惜河越城下被阻,几乎未得寸功便回返了越后。
 上杉辉虎在关东当时只迫降了松山城,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深谷上杉静贤老大爷。
 上杉辉虎当时大为感动这位大爷的事迹,可是武藏国他也没地盘再给这位复兴家门了。于是暂时就把他搁置了下来,准备攻克河越城之后再做区处。
 老大爷一把年纪了也就没跟着上杉辉虎走,后来上杉辉虎撤退的匆忙,就把他给忘球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国人,或者名武士,也没人提醒上杉辉虎。
 如果这事就这么过去也就算了,可是深谷上杉静贤毕竟是真正的深谷上杉氏后裔。是管领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这样顶级名门的同族,也是源远流长的家门。?
 于是在北条氏收拾武藏的时候,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