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战国走一遭-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弹正,不过只是小却一阵,明日再战!”今川义亲看一向一揆退走,回到本阵。
“是啊,藤次郎也没大碍,明日力战取胜就好!”纲良叔父灰头土脸的,被烟火熏了一脸的黑灰,混杂着汗珠,脸上又黑又脏。
“如许多的一向一揆众才敢围攻藤次郎三百余众,一向众不过如此。”小平太鼓舞起来,没什么好怕的。
第474章。19。百般为难行军路
第二天,天光大亮,昨夜的些微战事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大队人马,可终究算是一败,高歌猛进的势头为之一菹。
早见川两岸的平野上四平八旷一览无余,除了昨天晚上人马遗留下来的杂乱脚印,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昨晚前来的一向一揆众到底有多少也无法侦知,但看对岸人马践踏的痕迹,总有数千人,乃至万人。
想来西三河的一向宗信徒已经得到了消息,开始大规模的聚集动员,其坚守本山本证寺的兵力想必也雄厚非常了。
小平太无法,早见桥烧毁半塌,桥都碎成几段了,无法利用。必须拘锁民船,建造浮桥,然后才能继续前进。
不过很显然,附近几个村子,除了几栋孤零零的草屋,一个人影子都不见,自然连条小渔船也没见着。
只能就地寻找合适的竹木,扎制水排,可扩大了一圈搜索范围还是不得合用的材料。
没办法,暂借滨松水军的二十余条小早船,建起了两座浮桥。这才把大军的粮秣辎重转运过河,没有丢下。
同时小平太说服各位大将,将缴获各项塞进两条关船送回滨松暂时保存。等战后大家回去了,再行发还。
臃肿的小荷驮队总要瘦瘦身,不然越走越慢,拖累全军的速度。
一向一揆众已经动员了起来,想必之后的路上绝对不会顺心。
就这样忙活了一天,才算整理完毕。可以继续上路,兵进本证寺。
另外水军方面也传过来织田军的消息,织田军已经成功汇合松平元康的残部,以及奥平贞能等人的援军六百人。
约五千大军目标直指冈崎城,松平家的铁杆马仔大久保氏的大久保忠世豁出命了去说服处于动摇中的三河国人众。
樱井松平氏的松平道春也体会到了松平家康之前的感觉,大家都是松平,凭毛你樱井松平当老大?好不容易合伙儿把安详松平氏给打跑了,我们在我们自己头上再供一个爹?
不可能!绝不!
反松平家康时好的穿一条裤子的西三河国人众,充分经历了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这么一条道路。
如果不是因为发现松平家康的各路外援纷至沓来,指不定西三河国人众已经撕得不可开交了。
如今西三河国众面服心不服,勉强还团结在松平道春的麾下,但是还没有听说聚拢兵力与山内军亦或是织田松平联军谋求合战的消息。以他们如今的状态,大概率会各自坚守城砦,很难完全统合起来。
小平太写了封信让人转呈给松平家康,让他不要去管各路的杂鱼,先设法恢复冈崎城。毕竟冈崎城本身所附带的那种政治光环是其他城池无法比拟的,只要夺了冈崎,想必能拉拢不少见风使舵的二五仔。
既然松平家康得了后援也已经开始动手,小平太也必须加快速度。
原因很简单,历史上松平家康由于一场大乱,百废俱兴,手里穷的叮当响。他早就把主意打到了本证寺的身上,要把本证寺吃干抹净。
最后可是让本证寺“恢复原样”的!
怎么恢复啊?直接洗劫一空,彻底拆光,变成农田。
那个“洗”的水平比越后的那位不差分毫,洗的干净程度,史书上都称赞他处理的干净利落。因为真的太干净了,纲良叔父好赖还留了一地烂瓦,松平家康连瓦都搬走了。
从此以后三河就没有本证寺这玩意了啊,一直到小牧长久手合战。丰臣秀吉十二万大军气势汹汹杀来,他兵穷力尽,以恢复三河一向宗寺院为代价,得到一向宗野伏兵力的支持,这才使得三河一向宗正式复兴。
小平太这边早就把本证寺当作囊中之物,怎么会把他放任给松平家康。可不是还得先下手为强,早点弄到手。
事与愿违的事,第二天上路,开拔没多久,轮到先手的松下一青就过来汇报,路走不了了。
你说他把整条路掘断吧他也没有,一揆众只是把街道每隔上几米就挖出一个半米深半米宽的沟。一眼望过去怕不是有上百个,乃至于更多。
这对于能动员数万一揆众的一向宗来说可能就是招呼一句的事,几万人一齐上阵,锄头钉耙刨个半米的沟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吗?
又不是让这些一揆众打仗,只是挖沟而已,那真的是简单至极了。
这种沟人一跨就过去了,可牲口呢?牛车呢?运着五千大军的兵粮辎重补给,肯定过不去。只能停下来,全军慢慢的填沟。
当然如今才开春,农田里没有放水,刚过冬季的田地也比较硬实,不会一脚深一脚浅。士兵正常走的话问题不大,可还是那个问题,车马怎么过呢?
填沟也只是苦力活而已,这不算什么大事。但一向一揆并不准备让山内军好好填沟,他还是继续耍着花招。
也不派什么大军,甚至连精壮男子都没有派,让个把两个人组织弱足众。也不上来攻打山内军的队列,就鼓舞着往山内军靠近,要碰上了就一轰而散。
弱足众区别于有足众和无足众,这是岛津家的说法了,能自己披一领甲上阵的就是有足众,没钱买甲,但也上阵的各类辅助人员叫无足众。
至于连战场都不应该上的老人、妇女、儿童,这类人就叫弱足众。
传奇合战九龙头川合战,一向一揆三十多万大军,九成都是这种弱足众。那才是真的叫裹挟百姓,一拥而上。
可你别看这弱足众三五百一群,也不来打,就和苍蝇似的绕着你转。你不去打他吧,也许哪队弱足众里混上一二百僧兵,那乱子就大了。
可如果小平太派人上去攻击他们,这帮人仗着本乡本土熟悉地理,一溜烟儿人就给你跑没影了。
小平太真的是打又打不着,不打又不行。
这恶心法子真的是够恶心人,极大的发挥了一向宗男女老少齐上阵,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尽最大的力量骚扰山内军。
第475章。20。外来和尚好念经
烦不胜烦的小平太又用了一整天才平整了道路,弹压住了地方。
有人就问了,你骑兵呢?五千大军没个骑兵?问到点子上了,骑兵呢是有的,虽然也不多,百十骑总也是有的。
都是有力(钱)的奉公人,能带马上战场的哪有一个是真的穷鬼。
可小平太不舍得啊,倒不是说怕骑兵开出去就遭了埋伏然后战死了,上了战场总要有战死的觉悟。主要是马,马太精贵。
普通的战马驮个人慢悠悠的走,一天走上几小时,基本不可能出事,只要料足,问题不大。可上了战场,野地里,刀枪无眼这种废话不说。
就这些旱田里,指不定就突然出现一个巴掌大三五厘米的坑,搁平时根本没人在乎。可如果战马跑起来,一个不小心,得了,马蹄就给你折了。
日本适合做战马的马本来就少,价格比之驮马高十倍都不止。这要是折进去十匹八匹,这场仗就要亏本了。
可这帮苍蝇实在太烦了,没完没了的就在小平太周围嗡嗡嗡嗡。
“叔父,为之奈何?”小平太感觉作为老阴比的纲良叔父指不定有什么妙计呢?没有妙计的话毒计也可以。
“论理来说,这般一揆众,破之太易。只是人多势众,漫布四野。”
纲良叔父其实心里很想说一路洗过去,用某剃头的话说就是“迎头痛剿!”“剿洗一空!”充分发挥蝗军的特色。
烦就烦在这些一向宗的信众,哪里都是,而且一煽就起,数之不尽,颇有些轻生好死的意思在里面。一个个都迷信什么死了上西天极乐,哪怕抛家舍业也愿意起来干一仗。
加贺一揆的时候,北陆各国的一向一揆众直接整村整庄的支援加贺佛国的建立,什么都不要了,全家齐上阵。
对这种人,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生理上的毁灭。人道毁灭以后,再狂信也屁用没有了,都去西天极乐净土见如来佛祖就好。
但一来小平太不是那么暴戾的人,这几万人一路毁灭过去,这种事情小平太还真做不出来。
二来漫山遍野的,抓又抓不住,想把他们人道毁灭一下也不可能。总不能把五千大军散开吧?散开了就邃了一向一揆众的 愿了。
蚁多咬死象的道理多简单,战国的每一个农民都是精明的落伍者狩。成规模的集团大军他们不敢打,可几十一群的零碎队伍,那他们袭击起来可神勇啦。
如果只是几十人的队伍,哪怕全都是精锐武士,明智光秀的教训那可是血淋淋的。“武家本色”这东西可是人人有份,全民参与的。
两人讨论着,前队先手来报,三河法藏寺到了。又是一间一向宗寺院,而且规模还算可观。
在士兵们的摩拳擦掌之中,大军进入法藏寺。寺里面空无一人,想来早就听闻了消息全部撤走了。浮财粮食自然也都提前转运走了,一点儿也没有留下。
不过粗重的法器神像,以及铜炉刻晷这些大件的东西显然没有能够及时的搬运撤离。
反正杂兵们连草鞋木桶都要搬的,只要是个能搬动的东西,没有他们不要的。
自然的以纲良叔父为首的诸将又开始打起了法藏寺根本中堂的主意,很可惜啦,中堂没有什么佛像,是用一卷细绫写着南无不思议光如来几个大字,权当供奉。
大殿两侧是罗汉像,以及贴金的大量木龛,甚至连中堂的门柱都贴了金。大头兵真没有这个手艺去刮金面,但不妨碍把这活承包给尾随而来的滨松商人们。
人家有办法把金粉刮下来,自然也做得了这个生意。很可惜,好不容易跟上来的助左卫门手底下没有这样的能人,又错过了。
小平太还在想着处理一向一揆的事,找了个台阶坐下。眼前是欢快热烈的杂兵们,他们倒是无忧无虑,只要能抢劫就好了。
“弹正很是愁闷啊!”今井明五郎走了过来,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很显然手下也都跑没影了。
“倒也没啥,就是在考虑如何处理一向一揆众。”小平太象征性的让了一让屁股边的台阶,示意金井明五郎过来做。
“明五郎,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治标的办法没有,治本的办法倒是有一个。”
从来只听说过治标不治本,金井明五郎居然来了一个治本不治标。这可把小平太听乐了,还有这种法子?
“你倒是说来听听看?”小平太十分有兴趣。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两人一问一答,一个有心,一个无意。但小平太立马就有所明悟,这是要玩心理战。
“那如何攻心呢?有何妙法?”
“弹正不是也知道么,滨松城下南蛮教道法甚得人心,旦夕之间信徒累增。”
嚯~~~~
小平太豁然开朗,基督教在历史上比一向宗传播的还快速,还成功,而且这还是在遭到各方强力镇压和攻击的情况下。
从有马到岐阜,广阔的土地上,只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就获得了数以十万计的信徒。甚至于连高山重友、有马晴信这般大名,禁教令下达,丰臣秀吉震怒也拒不改宗弃教。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是比“毒瘤”一向宗繁殖还快的细胞。
但以毒攻毒呢?小平太不敢想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