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战国走一遭-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一捧米,我一捧豆,在这样一个饥荒的时节,每一粒粮食都是十分珍贵的。他们把这一捧粮食贡献出来,可能全家就都要饿上一天。
一个小女孩,抱着个小小的布包,轻手轻脚的把布包里面的米到进军营前的米袋中。抖了几下,又把布袋翻了个面,一粒一粒的把残余的米粒拣出来。
这每一粒米都是山内百姓的膏血!
“阿吉,传令全军,准备拔营出阵!”
小平太不能在府中拖延太久,从细川采女被围,到如今已经有九天。其营中的粮食已经消耗一半,再拖下去,他就扛不住了。
法螺声,太鼓声依次鸣响,城下松历寺以及弓矢八幡神社的大钟也撞响了起来。
山内太郎年纪虽小,但仍旧在山内主计和一色宫内的陪护下亲自出城送行。
“弹正叔父,一切拜托了!”说完,山内太郎弯下腰来对小平太平鞠了一躬。
“臣敢不效死。”小平太单膝跪地,和一众人等辞行。
一列列的军队,在无数人期望的眼神中向东北方行去。很快就轮到小平太的本队,再回头看了一眼人群。山内太郎很郑重的和小平太招手,小小的脸上都是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坚定。
没有看到隐在人群中的阿绫,小平太只得上马,一踢马腹,向前飞奔而去。
…………
伊那地方的中心是一条平坦的河谷平原,街道两侧都是一洼洼的水田,春耕早就开始,如今大半都已经种上了稻苗。
这条河谷养育了超过四万人,武田晴信几度发兵来夺,始终被山内的武士足轻所阻挡。民心所向,尽在山内氏。
不过武藏生野山合战突如其来的大丧败,明显也已经传遍伊那各乡。
伊那各村各庄也有许多足轻奉公人被困在武州越畑城,山内氏在信浓统共也就能动员起一万二三千人(含国人),一万信浓众在外,二千信浓众守府中。
即便如此,伊那终究富庶。田地里还是能看到不少青壮在侍弄着,老老少少顾不得田下水冷,终日劳作。即使败报传来,生活总要继续下去,日子还长。
不知道这样一番平静而安定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也许十天?也许一个月?也许数百年?
一个月前,同样打着山内二引两旗帜的上万大军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北上支援上杉氏的关东战事。那时候多么的意气昂昂,多么的兵马雄壮。
如今又是一万人马,伊那的百姓看到大军逶迤向北,阵中本队小平太的千成金竹叶马标在天光下熠熠发光。
配合着本阵中其他飞扬着的旗帜、马标、长幡,谁不知道那是藤原弹正的队伍。
“看,是秭小路弹正!是秭小路弹正率兵出阵了。”
“只要有弹正出马,一定能取胜回来!”
“是啊是啊,弹正五百人就能击退甲斐三万人,一定没问题的。”
“弹正可是被管领大人称赞过的名武士。”
“上田平合战的时候,弹正可是亲手斩(屏蔽)杀板垣骏河守的。”
街道边,田埂上,都是围观着山内军前进的农人。一群群、一伍伍、一队队,都是来为小平太壮行的伊那百姓。
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小平太过往的战绩,以及东国传扬的名声。秭小路弹正少弼纲家的名字那么的有力,即使只是说出来,都能给众人凭空加些勇气。
“弹正前次孤军北向,救伊那全郡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善种开花结果啦。”担任了小平太本度阵奉行的金井明五郎凑了上来。
“不过是份内之事而已。”当初坚守经之岳口虽有保护百姓的感情在内,但也是为了完成山内义治的嘱托,职责所在,全力而为。
人群越聚越多,乡间的百姓再是愚昧无知,也已经知道了小平太要以面前一万人的军势,迎战武田北条联军五万五千众。这是一场胜负难料的战斗,前途充满未知。
“弹正,我与你同去!”
不知是哪个人振臂一呼,小平太应声望去,一名年轻男子举着一根捆着镰刀的竹竿,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光着脚,穿着短打,连一双裹足的草鞋都没有。
“好!跟上我的本队!”青竹杖一指,小平太大声激励着那个年轻人。
他一人出列,便有第二人,第三人。这些人就是那些因为贫穷而被小平太自嘲为送死还要站后排,吃屎轮不上热乎的贫民。
他们本没有参战的义务,更何况是这种胜负难料,敌众我寡的战事。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更何况前有山内氏六代恩泽,抚养士民。后有小平太孤军应敌,五百众勇抗三万众。
“弹正!我们与你同去!”
“弹正!我们与你同去!”
“弹正!我们与你同去!”
从河谷的那头到河谷这头,激荡着义(屏蔽)勇(屏蔽)兵的呼号。
“弹正,硕果累累啊!”
看惯了战国风云变幻,尔虞我诈,欺骗与利用,压榨与逼迫的金井明五郎,实在不敢相信,一名东国乡下的武士居然能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
数以万计的百姓同心共义,得民心如此,山内氏壮大至此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平太如此忠勇奉公,同样不是没有道理的。
“非我之功,实在是历代先主恩养士民,我不过恰逢其会而已。”
说罢小平太从七规手里取过山内御白旗,捆在背后,举着青竹杖,一跃出众。
策马飞驰,沿途的百姓,大声的欢呼着小平太的名字,无数人鼓舞着自备武器与盔甲,牵着耕牛,驮着粮食。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河一般,山内军的后面跟上越来越多的百姓。
甚至整村的百姓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丁壮持竹枪,健妇背粮秣。
短短的一日路程,从府中到饭田,全是为了报答山内义治与小平太的恩情,而自发动员组织起来的义(屏蔽)勇(屏蔽)兵。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494章。39。关东势急转直下
自生野山合战大败,已经过去十日。
武田与北条联军占尽优势,陈兵利根川,五万五千余大军以及数不清的落武者狩密布在松山城与利根川之间。
武田晴信与大石氏照用兵自不用说,都不是菜鸡。各段阵营分布规划毫无错漏,松山、越畑、杉山三城的包围密不透风。
但两者之间产生了一个很大的争论,武田晴信希望继续围困,他不希望死人。而且山内家什么牌面,除了山内家自己之外,最了解的就是他武田晴信。
越畑一万人被围,顶天了就十几二十天粮食,武田晴信自己吃的都是好女婿北条氏直免费供应的军粮,他感觉被围困的山内、长野两军马上就会断粮。
而且重点是四面八方不可能有足以撼动武田北条联军的军势了,下野下总的上杉方关东众刚刚被他们打残了,跑路了。南关东的里见义尧去年在国府台被藤田氏邦、北条氏信打的丢盔卸甲。连正木信茂都战死了,万喜城土岐为赖都投靠了北条家,里见氏如今就剩一口气了。
上杉辉虎顶天越后再拉五千人来,山内家不说还在三河打仗,就算全来了那也就一万多。联合上杉辉虎也不过二万来人,最多连高梨政赖都带上,不会超过三万人。
那他武田晴信为什么要打?反正也没占地盘,不如在这等细川采女和长野业正全部饿死,他不费一兵一卒, 战略目标达成。用得胜之师回去暴锤山内家,怎一个爽字了得。
但大石氏照不同,千载难逢的可以彻底收拾了上杉辉虎的机会。如今只要先打杀长野业正,那上野兵马顿时少一半。
乘胜越过利根川,攻打只有八千人的上杉辉虎,包围箕轮、平井、厩桥,最后全取上野。
一个想以逸待劳,一个想趁胜大进。
当然矛盾并非不能调解,毕竟是老岳父武田晴信帮好女婿北条氏直。只要利益足够大,贴心老岳父还是可以为了乖女婿牺牲一下的嘛。
武田晴信条件就是西上野半国四万贯!
包括仓贺野、安中、松井田、箕轮、岩柜等城在内的整个西上野。
地盘还没占,倒要先分起脏来。不得不说大石氏照是真的有乃父之风的一个人,力排众议,先答应下来,成不成再议。先把眼前的长野业正打死,把战果扩大。
本来历史上北条氏康这时候也死球了,北关东相当多的战事就是由大石氏照主持的。如今他又是北条氏直的阵代,威望又高,气势也足,打了不少胜仗。
除开应允武田晴信的要求,智略统帅都很不错的大石氏照还火急火燎的联合小山秀纲以及结城晴朝,威逼与北条氏抗争了超过十年的下总关宿城主梁田晴助投降。
梁田晴助作为古河公方家此时的执政,他一倒,整个古河公方北下总方面雪崩,大石氏照的令旗一到,降者如云。
拥着足利义氏的梁田晴助就被带到了松山城下,关东将军投敌了!
松山城内尚且还好,越畑城内的细川采女,和杉山城内的长野业正,这两军毁灭性的发生了动摇。
山内家一直打着足利的旗帜,如今足利义氏来了,你说怎么着?
长野业正更是难办,关东的地图展开一看,大家会发现上野有很大一块地盘突出去,和下总相连。南上野地区的国人虽然普遍的跟从管领上杉氏作战,在管领的麾下。
但不可否认的,下总古河城的关东将军对这些国人豪族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像足利长尾氏、馆林赤井氏、桐生由良氏这些大国人,和古河公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加上关东这个地方,武家的气氛相当浓厚,诸豪族对于旧有的这些名门还比较买账,古河公方的名头是真的好用。
这还是只是一方面,长野业正所在的西上野从神流川合战结束之后,烂仗几乎就没有停过。他根本没有多少积蓄,粮食是个大问题。
这次带着一万箕轮众来,未必不是为了发挥武家本色,进入武藏发一点小财,弥补一下亏空。也把上万张嘴带到武藏国去吃北条家的,节省上野国内的粮食消耗。
溃入杉山城时,长野业正只有八九天的粮食!
如今已经到了粮尽援绝的地步了!
甭管长野业正是多么厉害,多么能干,多么英勇的大将,没饭吃就是没饭吃,天上不会往下丢大米,天下丢下来的只有北条军的劝降文书。
大量以足利义氏的名义书写的劝降信被投射进杉山城,本来城内就因为粮食问题,出现了动摇,如今那更是崩乱。
长野氏的箕轮众大家都知道,是仰赖长野业正本人上野总岳父的身份,统帅着十几二十几个女婿养女婿妹夫,结合起来的自保国人大联盟。
在防御西上野的问题上,所有人都十分听长野业正的招呼,谁敢打上来大家都拼了命的跟他干。发挥的战斗力,那你根本不敢想象。
可如今是出来抢劫的,结果东西没抢到,人还被围了。围了也就算了,总要给岳父一个面子,可没饭吃就要了命了。
厩桥长尾氏的长尾谦忠不过百十骑,人数很少,也不是长野业正麾下的主力。但压死骆驼的往往就是这么一根无足轻重的稻草。
长尾谦忠搬开栅栏,集体向北条军投降。
雪崩前的最后一片雪花落下,武田军八千,北条军一万,猛然向杉山城发动了强攻。
各路人马争相逃亡,抵抗者了了。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一天一碗粥,打个屁的仗,饿都饿的半死了。
近处的细川采女一看杉山城内外火起,兵戈之声大作。他就知道箕轮众怕是要完了。
但细川采女的为人是十分重情义的,打破包围,冲出去不太容易。但近在咫尺的长野业正他还有办法救一救。
带着山内氏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