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战国走一遭-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有人问小平太拼死拼活弄来那么多钱呢?其实日本就这么大点市场,折腾了十年多,就折腾出这么点大的家业。
估计别的穿越者看了能活活笑死,奋斗了十多年,最后只有这点产业。起早贪黑,宵衣旰食,结果一年只能挣五万多两银子。
这就是日本如今的现实,国内市场狭小,普通农民消费力低,市民阶层的消费型人口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十。国内消费不足,难以扩张。不发展对外的贸易,根本不可能获得巨额的利润。
难啊!
只有打开外贸的窗口,和欧洲以及大明贸易,出口各类手工艺品和产量庞大的矿产品,进口国内缺乏的粮食(小平太规定南蛮船压舱的必须是载重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泰国米,不知道还有人记得吗?)。引入先进的武器制造工艺,东西方的各类机械。
对内修明政理,对外开放学习,只要能保持自身的武力,就不虞有覆亡的危机。
道路还很是长远,未来还无法确定。
…………
助左卫门拉来了几十段松木,有些一根大料就要二三十贯,全都是紧着小平太挑的最好的。
可小平太二话不说就给他锯成了八截,可把助左卫门心疼的滴血。这么大的木料,整段的价值数十贯,可切开了那就是柴火,不值钱了。
拦住一脸问号的助左卫门,小平太才透露出实情,准备制造条墨。
这个时代的墨几乎全部都是由大和国兴福寺以及各下院垄断的,承办售卖的商人也并非是纳屋。再急赤白脸的瞪眼也没用,就是专卖,跟你们没关系。
而山内家如果开始制墨,专卖权垄断经营又是一条生财之路,不可轻视。
“墨?如果用高丽红松制墨,那本钱未免太大了吧。”助左卫门已经是十几年商海沉浮的大佬了,感觉有些不靠谱。
“只是实验,而非一定采用。”小平太当然知道,从李朝进口红松,拉回山内制墨,那个代价根本难以想象。
“信浓松不堪用?”
“还没试过。”
“怎么试?”
“这不是正在锯断嘛。”
第一道工序是给锯断的松木放松油,防止烟灰中油脂含量太高,造成黏连,《天工开物》有详细的过程介绍。
取出的松油也是好东西,可以拿来制油墨,一斤油能出三四钱油烟,回报率也不算太低。只是制出来的墨不如烟墨质量好而已,在清代挺流行。
剩下的松木,建十几丈长的烟窑,慢慢烧,最后刮灰。
结果大出小平太等人的预料,越是在北方生长,木纹细密,木质坚硬的好木材,出得烟灰越少。
而南方长得歪瓜裂枣,不能拿来做建筑材料的杂松,反而烟灰出的又细又多,松油下的也颇为喜人。
上好的建筑材料,用于房梁椽条的第一等建材佐渡红松、高丽红松,价值昂贵,可回报完全不及投入。
而纪伊、大和等国,气候相对温暖,日照较长,雨水充沛。生长的松树,很多都不笔直(不用向上争阳光),木纹也不细密,材质也不够坚硬。却富含油脂,生长快,价格便宜(谁叫他不能造房子)。
难怪越往北方,松树分布越多的地方,越不会有人去制造条墨。直接砍了拿去卖都比做墨挣钱,傻子才去做墨。而南面杂松不成材,所以奈良就产墨。自然环境也对地方产业有相当巨大的影响。
山内本地的信浓松不南不北,所以就不上不下,做墨可以,但是本钱太高。到是太平洋沿岸三河、远江、骏河等国的松木歪瓜裂枣,但富含油脂,可以使用。
如果要制墨还只能把作坊办在滨松,利用就近取材的便利,以及靠近外洋港口的地理,打的算盘就是往畿内堺町等大城市,还有对岸大明卖。
小平太突然想到,山内义治和山内义胜父子在的时候,山内义治大规模扩建滨松城以及海港,治理天龙川。同时在滨松检地和开港,充实滨松城下町。滨松城正当海道中心,上洛通途。
难道当初父子两个有迁移本城往滨松的想法?
第537章。22。山县源四郎登场
小平太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武田家这边也吵的热火朝天。
根源在于饭富虎昌被小平太一炮打死了。
作为武田氏的笔头家老,身份高贵倒是其次,重点是饭富氏还是甲斐国巨摩郡饭富乡数千贯领地的所有者。
饭富虎昌别看六十二岁战死,可他的遗子坊麻吕才十四岁。很显然的,武田氏的一帮大佬也固执的认为小孩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不能把饭富乡数千贯的领地,以及七百人的兵力交给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偏偏饭富虎昌他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弟弟,饭富三郎兵卫昌景,担任过武田晴信的御侧近,颇受宠信,又担任统帅旗本和足轻的侍大将。参与征战已经十几年了,屡立战功。
按照战国的惯例,大名是不会容许任何一个承担军役的名主出现空位。大到都留小山田氏二千兵马的家督继承,小到一个军役众的父子相续。
武田晴信个人也是属意于饭富昌景继承饭富虎昌的名号,由弟弟变成饭富虎昌的继子,不仅继承家名,也可以立马带领七百大军为武田家征战。
一切都很正常。
坏就坏在,饭富虎昌是武田义信的傅役。
饭富虎昌一死,不仅仅是意味着武田义信的老师死了。也意味着一位拥兵七百,领地数千贯的有力支持者的失去。
如果饭富昌景是武田义信的亲信,或者是武田义信的好友,那可能武田义信也不会激烈反对。
偏偏饭富昌景是最标准的中立派,只支持武田家,只忠心武田家。他会为武田晴信奉献牺牲,也会为下一任的武田氏家督奉献牺牲,不论这位家督是不是武田义信。
近来由于三条夫人的去世,而武田晴信宠爱诹访湖衣姬。甚至有谣言说,为了加强和稳固对于信浓的统治,那位诹访御料人有可能扶正。
武田义信明知不可能,但无风不起浪,肯定是有人在背后造势。为武田义信的四弟诹访胜赖谋取政治声望,甚至是嫡子身份。
古今中外,嫡子代表着什么,不需要任何的废话。嫡子的身份就是继承权的保证,就是对后继者的确认。
武田晴信并不是只有一个儿子,他有六个儿子,面对庞大的家族领地,你要说其他五个都毫无野心,一心辅佐大哥,可能吗?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可从来不是甲斐武田家的作风!
骏河武士团有很多汇聚在武田义信的麾下,甲斐武士团中的曾根周防、长坂源八、穴山信邦等人都已经明确站队到了武田义信的一方。
而诹访武士团毫无疑问的站到了诹访胜赖的身后,其余信浓武士也有不少转而支持算是“信浓人”的诹访胜赖。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即使武田晴信还活着,双方也已经斗争表面化,虽然还没有撕破脸皮大动干戈,但诹访派哪里肯把这般大好的削弱义信派的机会给放过。
反正饭富昌景是中立派,诹访派支持他既能得到他的感谢,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饭富虎昌有儿子有弟弟,继承人不可能另选,诹访派在其中不能浑水摸鱼,不如顺水推舟,极力鼓动武田晴信把和他一张床上睡过的饭富昌景推上去。
武田义信在评定会上直接甩脸色,他不能失去饭富氏的全力支持。即使饭富坊麻吕只有十四岁,他也要把这个孩子扶起来。
面对激烈的家臣团交锋,武田晴信看在眼里,却不能快刀斩乱麻,随意决定。
家臣团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才能维持统治的均势和平衡,才能保证领内的安定。一旦武田氏发生内讧,四面八方的大名都会一拥而上,大啖武田氏的血肉。
而武田晴信的拖延,也导致了矛盾在不断流逝的时间中积累和沉淀。
矛盾最终的爆发突如其来,不过是城下谁先进城的小事而已。诹访派和义信派各不相让,你也不让我,我也不让你。
随即城门口的数十名武士就动起手来,打得昏天暗地,最后上百人卷入其中。
好在所有人还有一条底线,没有拔刀相向,只是拳脚相加。等到武田信繁出面,双方才彻底分开,哪有人敢在这位面前放肆。
处理意见很快下来,喧哗两成败,双方各自挑一个人出来,切腹谢罪。
事情不能再拖!
最终家臣团合议,武田晴信乾坤独断。饭富坊麻吕由武田晴信亲自元服,遵照他父亲的想法,起名为饭富昌时。成为甲斐国巨摩郡饭富乡的大名主,增兵至乘马二百五十骑,持鑓五百五十人。
至于饭富三郎兵卫昌景,继承甲斐名门山县氏,称为山县源四郎昌景。前主山县长门守虎清被武田信虎所杀,家名断绝,如今再兴。
而武田晴信的策略不仅仅于此,由于他占据了历史上跟他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甲州口八王子,这样一座重镇必须要一名大将驻守。
于是山县昌景被封武藏国多摩郡五千贯,那块曾经属于小平太的领地,被分封给了山县昌景。同时山县昌景担任八王子城代,为武田家守备甲斐东方。
至于饭富虎昌的另一个遗产,武田氏的家老之位,被武田晴信也转给了山县昌景。虽然没有立刻提拔到笔头家老的地步,但山县昌景也一跃而起,成为武田氏的权力核心人物。
至于饭富昌时,则只能担任侍大将,以后论资排辈,看还有没有机会再轮上家老。
经此动荡,武田义信方的势力出现了相当的动摇和削弱,诹访胜赖方则一无所获。反倒是武田晴信,提拔了忠于自己的山县昌景,还把他趁势插进了八王子这块要地。
武田晴信作为家主的势力又增加不少,仍旧保持着对手下各派和国人们的优势,保证了他仍旧能以超然的地位和方式去处理并设法统合麾下的各国武士团。
但终究无可避免的就是武田家臣团的对立和矛盾,伴随着领地的扩大,以及武田晴信的年龄增加,而愈发严峻。
第538章。23。北条来人求大筒
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对来自北条家的组合,小平太感觉有些稀奇。
大的那位已经有约四十岁,原任北条氏骏河国骏东郡兴国寺城主,现任伊豆国山中城主,北条氏谱代重臣,北条氏评定众,家老屏和氏续。
小的那个,大约十五六岁,相貌平凡,面色略白,安静的坐着。从开始到现在一声不吭,倒是很规矩。北条京兆大夫氏康六子,北条相模守氏政之弟,用土氏尧。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两位大佬前来自然是有事情的,不然远涉数国,乘船走马,花了七八天,图个啥。
他们名义上是来恭贺秀智尼(含去世的山内义胜)又多了一双儿女,理当拜见山内太郎和秀智尼。可山内太郎如今只不过是备位在主座上,小眼睛打量着这两位远道而来的“敌人”。
毕竟两个多月前,北条家还包围着山内家一万大军,随时准备趁势击破,灭亡山内。如今居然能大大咧咧的坐在府中城内,来祝贺所谓的喜获麟儿这种事情。
坐在山内太郎另一侧的傅役细川采女看小平太光笑不说话,只得先行发问。
“不知贵主相模殿下派二位前来何事?”
其实也是瞎问,北条氏直尽管提前登上战国舞台,可他还没满十岁,就是个弟弟。如今的国政主要由他的三位兵强马壮的叔父和家中的重臣商量的处置。
发言力最大的自然是武功最强,同时声望最高的大石氏照。然后是钵形城主藤田氏邦、兴国寺城主今川氏规。
“前次利根川合战,贵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