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战国走一遭-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残酷吗?不残酷,这就是日本战国的日常罢了。
第9章。9。要我种地不存在
回到山谷里的河边村,回到那个原生态纯天然茅草木板房,他这个陌生的家还是给小平太带来了几分安逸。
小平太并不后悔拒绝细川通政的征召。如果是山内义治的直属足轻那他还有可能答应,做一个臣下之臣则毫无兴趣。
不过一场烂仗打下来,米总有那么五六十斤,杂粮也有差不多数量,钱也有五六贯,短刀长枪也都有,至少一时半会是肯定饿不死的。
可是作为一个佃农,村长家的地过几天可就要去种小麦了,打烂仗已经延误了几天播种了,小平太可不想再去烂泥地里刨食。真的,此种地非彼种地,那些种田文哪有主角亲自下地插秧的,怕不是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吧。
可惜小平太没有穿越一个好身份,满脑子农业水利工程技术,手工业生产方式,各种数不清的好法子。
无脑小说里,路边就能碰上野生的织田信长或者武田信玄,再次也能碰上个十万八万石的大名,您一个贱民不跪下迎接他,还敢抬头站着和他说话,显得你一身风骨?怎么没一刀劈死您呢?
嘴皮碰碰随便说点什么马上就是拜为本家侍大将?,五百石俸禄延揽。您昨晚上脑壳里进了豆浆啊还是果冻啊?
可醒醒吧,别做梦了,一个年收入低于五贯文的人,在领主眼里连屎都算不上,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能见到领主提建议。别嫌我话说得难听,咱话糙理不糙。
一个武士的身份多精贵,侍大将?只要脑子不是坏掉的人都知道武田二十四将里都有一小半足轻大将。人家鬼美浓原虎胤打了三十年烂仗,浑身上下几十个窟窿眼,冬天疼的满地打滚死去活来。攻占夺取的城砦双手双脚加起来都不够数,最后临了到死混了一个足轻大将。被北条氏康称为一人胜过百人的武将才这点水平,您嘴皮子碰一碰就爬到他们头上,只能呵呵哒。
再去想想卖油郎斋藤道三,卖针的丰臣秀吉,白手起家的北条早云。
首先我们看卖油郎,油这在日本古代可不是什么便宜货,那可是座商专卖的奢侈品,斋藤道三能参与进油的买卖,要么上头有人,要么家底够厚,要么两者兼有。
战国时代身份等级的固化虽然不像江户幕府时期那般,但他最后能做美浓守护代斋藤氏的养子,这个可不是身内养子(景胜之如谦信,其母是谦信姐妹)。身外养子要么就是出身豪强或者名门要么就是兵败被迫收养,长井规秀属于哪种情况不辩自明。
丰臣秀吉父亲死后他拿着一贯钱分家出门卖针,明摆着就是老子死了几个儿子抢家产的恶俗剧情。其他人能让丰臣秀吉拿着一贯的现钱走,证明起码现钱是这个的几倍。不然就这么轻易就让丰臣秀吉浪出去了?
一个家里浮财好几贯文的人家,要知道那时候可不能贷款买地买房,以为和现在似的,花呗分期买爱疯啊。能分家拿这么多现钱,肯定家里有相当的家底。结合木下这个苗字,极有可能就和小平太的村长一样,是一个收入超过二十贯文的富农。
而且他一开始给织田信长做侍从,留下诸如暖草鞋的逸话,证明他起码家世清白。领导家能要来路不明的外乡人吗?何况还是天天在眼前晃的侍从,搁现在等于领导的司机,人家恨不得自己的外甥大侄子来做呢。一个不知道根底的人能做?
所以说起码从他父亲那代就做足轻和信秀到处打烂仗,在织田军役账上留着名的那种人。不然怎么轮的上他去做随从,战国时代可是穷鬼连送死都轮不上前排的时代。
北条早云更不要说了,伊势新九郎名乘,伊势可是幕府奉公众的苗字。
北条早云他本人也做过幕府申次众的好吗,又抱上了今川的大腿。靠着骏河的地盘打下伊豆,有了自己的存身之处。后来紧跟着幕府的脚步,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逐步扩充实力,到最后给氏纲留下两国的家业。
你要是拿去和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比那是肯定比不上,和小平太比那简直就是高高在上的富二代加官二代。
所以说嘛,哪有什么人是真的能白手起家的,能起家的起码基础比小平太要强上十倍百倍。
于是小平太陷入了沉思。做农民是不可能做的,武艺又不会,只有另想办法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第10章。10。青云之路未可知
一夜难眠,小平太始终没想出什么办法,抛开秀吉那难以复制的道路。
香坂弹正也是富农出身,靠着唇红齿白,美丽动人也能七万五千石。渡之鸟藤堂高虎还是富农出身,最后三十二万九千石,可是死的时候浑身都是洞眼,伤疤多的数不清,小平太怕死,不敢这么猛。
拍拍脑壳先不去想这些,考虑着怎么不用去烂泥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村长派他的老家人来找小平太。
小平太只好一骨碌滚起来去见村长。原来是村长新娶了小老婆,小姑娘还要人照顾,老家人年纪又大了,家里人手不够了,希望小平太到他家做长工。小平太一口就答应了,能不种地就好。
于是就这样帮忙劈柴烧水,打杂煮饭,忙活了一个多月,小平太也暂时熟悉了这样的生活 。起码做长工村长一天两顿管饱,村长家吃的也没多好,也就是不用天天吃粗粮而已,偶尔见点鱼啥的。
秋末的一天下午,小平太一如既往的在舂米,然后碾米粉做团子。然后烧开水,煮汤,还要和村长老婆们一起做腌菜腌鱼。
这时候原本尚且还好的天,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小平太朝外望了望,估计下不了两场雨就要下雪了,天气越发寒冷了。这么一想还是厨房暖和,打杂也美滋滋。
村长老婆看到自己女儿又跑出还没回来,就指使小平太出去找女儿。
小平太只好打起伞,然后出门,发现村长的女儿躲在河边的一颗秃树下。根本遮不了多少雨,肯定要淋湿。于是走进了些叫她快些回去,她却回应了一下之后继续蹲在河边。
小平太正准备去把她拽回家,村口处一队骑马的武者冒雨慢跑进了村,看到小平太以后,赶紧叫唤了小平太几声。等小平太跑到近处时,便问小平太这个村的地头家在哪里。小平太连忙低头敬礼,然后说带他们去。
等进屋以后,才发现五名随从护翼着穿着狩衣,头顶竹帽的山内义治(一个野生的十六万石大名出现)。
村长见了立刻带着一家老小向山内义治行礼,山内义治看了村长一活儿,发出了疑问:“河边左卫门?”
村长立刻答是,满脸原来老大认识我的喜色。他马上吩咐人将山内义治脱下的狩衣拿去烤干,并安排六匹马进入马棚,吩咐小平太喂精料。又让老婆们服侍山内义治换了一身干爽的里衣,其他侍从也请去烤火。
又让小平太打热水给山内义治洗手洗脚,把小平太指挥的团团转。
好容易山内义治和一名近侍安稳坐在中堂 上,又奉上了热茶和刚做的年糕点心,其他人也安排妥当。村长小心翼翼地的跪坐在旁边,至于小平太能立在廊下等候吩咐不被淋雨就已经很好了。
山内义治则没有这么拘束,他随手打量着屋子,又询问今年的收成如何,小麦是否已经种好,村里有几户军役众,军役众的生活如何等等等等。村长极为详细的一一回答,甚至还显得有点啰嗦。
但是山内义治听的也很仔细,一点不觉得多余。
也是这山内义治出来打猎不巧碰上下雨,便来这里躲雨。近看之下,小平太也觉得此人有几分明主的气象,对待忠心于自己的武士和足轻他根本不计较对方地位的高低,和颜悦色(废话,但凡留名青史的大名,他们的仁慈和宽容都会给予忠诚于己的武士,其他的普通人在他们眼里应该啥也不算)。
然后是吃村长家的点心果子,吃得很快,并不在意味道,证明此人不是一个容易被美食美酒诱惑的人。
小平太在廊下偷偷观察着,山内义治和村长已经扯到十七年前的一宫山城合战,他们都是那年初阵。
原来还是一起扛过枪的交情,村长也慢慢放开了,说自己和老爹在城下如何砍人。山内义治则恍然大悟说原来那个夺取敌军箭橹的是你和你老爹啊。
慢慢就这样讲到不久前的战事,村长于是提了一句小平太帮助细川采女通政一番枪和第一个持旗冲上江尻城二之丸的事。
山内义治有些考量的看了眼此时已经跪伏的小平太,吩咐他抬头,像是想起什么一样,沉吟了一下:“你是不是呈送白川方大将下山城代儿玉赖英首级的那名使番?”
“娘嘞,我发达的机会终于到了!”终于轮上小平太发言了,他立刻应是。
第11章。1。稀松平常真穿越(修)
总之不管摸电门还是跳大楼,就是这么穿越了。因为有心理准备,所以来到这个屋顶茅草,地板杂木,中间放火塘,纯天然野生民宅的时候本人并不惊讶。
心里美滋滋的想着是投奔武田信玄还是织田信长的时候,写手我本人开始翻自己这个原主小平太的家产,脑海中也开始理清原主的记忆。小平太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今年十九岁,父亲死于四年前的一次战争,母亲也被乱捕而不知去向。
这个出身实在是,啧啧啧,太特么坑人了。这不是玩呢嘛,人家穿的再差好赖要么能文要么能武,甚至文武兼修。欧皇们直接穿一个足利一门众,桓武平氏嫡流什么的,再次也穿一个有块地的土豪。怎么到了我这就是个这种出身。
小平太本身还不是自耕农,租佃这个暂且称为村的村长家的地。(根本就是一个往上数三代都是精穷的屁民啊)这个村子也没有名字,不过据说在远处的城堡里这个村被命名为河边村,全村有五十多畝水田还有一百多畝旱地。
一共只有区区十一户人家,其中还有两户是山脚下的烧炭人,剩下八户人都靠租这二百畝地过日子。你问我还有一户是谁,当然是村长。
村长或者说是这块河滩地的地主其实也不是武士,虽然是个有苗字的人,叫做河边左卫门。据说以前是京都的大官家的仆人,后来应仁文明大乱跑来这个小山谷里难得的平地上开了十几畝水田,三代人下来积聚了这么一点家业。
因为村长属于富农挂名在大名的军役账上,所以城里的军奉行每次点名时都呼喝他是河边村左卫门,于是久而久之他就成了河边左卫门。
小平太翻了一个白眼。老子穿越来那是要弭平乱世做天下第一能吏的,怎么可以在这种山沟里混日子呢,拿着找到的所有财产:几十斤稗子和荞麦,一卷青苎布,一顶阵笠以及一把价值超过五百文的二间枪。地板下的二百文钱也分开藏在备用草鞋和布卷里。
不要问为什么秋收了家里连米都没有,那玩意早就全部当年贡和地租交上去了,就算剩一点也换杂粮储备着过冬了。战国的农民嘛,一辈子基本上吃不了几次自己种的大米,至于天天吃大米饭那就更不敢想了,吃饱就算是老天爷开恩了。
小平太看看外面天光大亮还不方便跑路,于是心想着先出去踩踩点。毕竟战国时期对于农民逃佃脱离土地处罚也有点严厉的,还是稳一点好。
出了屋子,向四围望去,好一派田园风光,刚收割过的稻田里水已经被放尽了,准备地干以后处理水稻根茎并种植越冬小麦。
这时候河边一个野小子样的人跑进全村唯一一个带院墙的屋子里,手里还提着一条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