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大嘴和小黑胖子?
皇宫房管所所长与副所长最近倒是比较清闲,因为爱卿们入住皇宫的事已经搞定,就连最难搞的王允也在哄劝与威逼之下,不得不搬进北宫东侧,与司徒、司空做起了邻居。所以,袁绍和曹操又回到刘汉少身边做起了主簿,出来进去总是跟着。
这俩人,不管哪一个,撒出去好像都能搞得定,可刘汉少还是马上摇头,把这个想法从脑袋里晃荡出去……真心不敢呀!
…………
理工学院校长郑浑有奏,说是苏齐研究组所研制的飞梭织布机已经试验成功,刘汉少闻之大喜,急急忙忙地往理工学院跑。
在理工学院东北角,有一片专门划定出来的区域,名为“理工学院研究所”,马均就是所长。当年被刘汉少拆分的七零八落的研究小组,如今大部分都在这里,除了有刘汉少指派的任务之外,平时就按照自己的兴趣搞研究,并且,其中有些人还担任着理工学院讲师,属于身兼多职。
让郑泰、郑浑兄弟分别担任医学院与理工学院校长,是为了让那些专业人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上,事实也却是如此,无论是华佗还是马均都被“伺候的”舒舒服服,得到了各自学院的大力支持,而郑泰、郑浑兄弟也把学院打理的井井有条。
张机已经被搜狐的人找到了,刘汉少还亲自设宴款待过,如今就在医学院里,主要研究伤寒之类的传染病。但是刘汉少向他提出了防疫控疫的概念,说很多病不能单等发病的时候再去治疗,而是越早防控,损失越小,比如隔离、消毒、扑灭传染源。
…………
刘汉少带着袁绍、曹操以及许褚等人出了城,可是跑到理工学院研究所一看,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大肚婆……
苏齐可能都快要生了,当年妥妥的第五美女,如今变成了俩大长腿架一肚子,真是让刘汉少感觉心头滴血。
目不忍睹,目不忍睹呀!
可是苏齐没有这样的觉悟,看见刘汉少,还是兴奋的像个小女娃一样,大声地喊:“校长,成了,成了!我们成了!”
“啊……成啥了,娃呀?”
刘汉少忍着想哭的冲动,喜滋滋地朝苏齐走过去,问道:“男娃女娃?让哥听听?”
一边问,一边真的俯身,侧耳贴在苏齐的肚子上。
直到此刻,苏齐才反应过来,自己和刘汉少“成两岔了”。苏齐说的是织布机成了,而刘汉少却认为她和马均的娃成了。
众目睽睽之下,苏齐羞怯难当,却又难掩一丝自豪欣喜的模样,好像还使劲挺起肚子,怕刘汉少听不清似的,可是就凭她这个肚子现在的尺寸,还用得着挺么?
马均得着信儿,也赶紧从自己研究室那边跑过来,正好看见刘汉少在听苏齐的肚子,兴冲冲地说:“师傅,您来了。”
“你小子行啊!”
刘汉少指着苏齐的肚子,又问:“该不会是俩吧?”
羞涩的直挠头,马均憨笑着说:“还没生呢,咋能知道呢?要不……师傅您给取个名吧!”
“嗯……男娃就叫马小齐,女娃就叫马小苏。”
“啊,师傅,您是不是太随意了?”
这边刘汉少和马均正唠着嗑,那边忽然听到苏齐一声怒斥:“起开,你谁呀?”
转头看去,只见曹操被苏齐从身边推开,趔趄着还没太站稳。要不是苏齐此时身形不便,就她那大长腿,估计一脚能把曹操踹趴。
大家集体脑门黑线,瞬间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刘汉少听苏齐的肚子,众人一致认为是亲切的关爱,而曹操也想过来凑热闹,只能被认为意图不轨。
马均赶紧把苏齐拉到自己身边,万分警惕地瞪着曹操。大冬天的,苏齐穿着棉袄棉裤,平时又不爱打扮自己,现在都能算五大三粗了,就是这样,曹操也想占便宜,真是死性不改。
耍流氓也得分人是不是?就你曹孟德那个个头儿,听人家肚子都不带弯腰的,好意思凑那么近么?
“汉少,我只是……想……恭喜小娘子。”
曹操结结巴巴的还想解释,可惜一脸做贼心虚的表情早已出卖了他。
刘汉少返身搂着曹操的肩膀,一把将他推向许褚,说道:“你比较适合听那个肚子!”
…………
随着苏齐来到她的工作室,只见一架木制纺织机摆在其中,竖置的线轴,分出上下经线,开口处有一个飞梭,装载着纬线。苏齐连忙让副手操控织布机,演示给刘汉少观看,一个男娃摇起织布机一边的摇轮,经线上下交错,飞梭顺着滾槽左右行走。
带动飞梭的装置很奇特,就是织布机两边的两根竖着的木杠,随着飞轮的转动,将飞梭打来打去。刘汉少仿佛看到了汽车的雨刷器,中间有一片树叶,随着雨刷器左右摇摆。再仔细看看,用上了偏心轮,还有弹簧,居然连卷布棍也有,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只不过摇轮小,飞轮大,所以摇的快,织的慢。当然,这个“慢”是相对于机械化来说的,要是比起从前的织布机,不仅省心省力,而且快了很多倍。看样子,还是机械材料限制了速度,而这架木制纺织机其实也已经在很多部件上,开始使用铁制材料,甚至钢制材料了。比如弹簧,据说是让蒲昌先制出钢丝,然后烧红了,硬在铁棍上卷出来的。
“好啊,齐齐,哥得给你记上一功。”
“校长,你说什么?”
噪音太大了,尤其是两边打梭的木杠“啪啪”的,就像不停地抽耳光,而且节奏绝对一致。这也是暂时没办法的事情,除非改变飞梭的传动方式。
刘汉少摆了摆手,让演示织布机的小娃停下来,然后对苏齐加以指导。
“齐齐,布幅可以加宽一些,只要保证飞梭能够打过去,同样是织一尺布,六尺的布幅就比三尺的布幅多出一倍产量,起码能织出个囫囵床单嘛。另外,这个摇轮还可以改成脚踏的,或者是水力带动,那样的话,你的织布机还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其实,就算刘汉少前生后世之时,敢自称手工达人,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做出一台织布机来,毕竟个人有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有平时接触的多寡之分。现在刘汉少能够教给这些徒弟的东西越来越少,却不耽误他点拨他们,帮着他们拓宽思路。
比如布料的幅宽,以前也就二尺多,想弄个大床单,中间都得拼接,要是出现了宽幅布料,不仅仅是产量能翻倍,做衣服裤子也会方便很多。
随便说几句话,便让苏齐眼冒金光,兴奋地拍着刘汉少的肩膀说:“对呀校长,你这些法子太好了,我怎么没想起来。我现在就去改,那个谁,赶紧去喊人……”
刘汉少脑门黑线,以前都是他拍别人肩膀,现在也有人拍他肩膀了。对于苏齐这个长相与性格严重失衡,大大咧咧又不爱捯饬的女娃,刘汉少也只能表示真的很无奈。
眼看着苏齐挺着大肚子就要跑,刘汉少赶紧叫住她,又说道:“这些改良只能算锦上添花,水到渠成的事,别人就能干,咱们要玩就玩新鲜的。”
果不其然,一听说有新鲜玩意可以玩,苏齐立刻站回刘汉少身边,笑颜如花,一副痴痴的小迷妹模样……也许每一个学理工的女娃都是一朵奇葩,但是刘汉少对这样的女娃有独特的偏爱,只是因为……
“咱们现在可以用机器把棉花直接变成布匹,但是布匹也要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才行。所以,师傅要教你的就是做衣服的机器……缝纫机!”
苏齐有些不可置信地问:“做衣服也能用机器?”
“当然啦,师傅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刘汉少一边说,一边蹲下身来,地上捡起一根小棍,就想给苏齐画图看。
可是……苏齐蹲不下呀!
第126章 关键是你得交税
……………………………………
如果理解脚踏式缝纫机的原理,其实弄出这玩意并不太困难,主要就是一轮带三杆,一杆传动针杆上线,一杆传动线梭下线,一杆传动送布牙。只要有刘汉少的指点,相信苏齐他们是完全有能力研发出来的。当然,研发出来是一回事,批量生产缝纫机是另一回事,虽然有些部件可以用木制代替,比如脚踏板,飞轮,但是需要用到更多更精细的还是金属部件。
慢慢来吧,反正现在连棉花推广种植的面积都还不够大。但是,现在就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将来必能形成纺织、制衣产业链,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庞大力量。最关键的是,这些行业多数都要使用女工,并不占用男性劳动力。
呃……言之过早。
看着苏齐蹲不下身,弯不了腰的艰难模样,刘汉少扔掉小木棍,讪笑着说:“这些先别管了,等生过小娃,养好身体再说。”
苏齐却来了兴趣,不听个清楚明白不罢休。
“没事,校长。我还能干活,你就说吧。”
“说什么说呀?回家吧,让杜娘好好照顾你。”
对于当初的“老娃”们来说,刘汉少所说的家就是史侯府,而杜娘则是他们的妈。一句话说的苏齐眼圈发红,幸福地点头,随即又毫不客气地说:“我想吃李二娃做的饭!”
咳咳……李二娃现在可是本皇帝的御用大厨啊,除了云十八骑那一百来个小女娃之外,所谓内宫,就只有李二娃这么一个外来男。
“好,就让他去给你做饭,想吃什么尽管说。”
如此,苏齐终于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一副假装小女人模样。
…………
刘汉少想抽调黄邵做一郡太守,对于这位曾经的黄巾渠帅、冒牌嵩山令来说,可算是一步登天了。但是这事得先跟荀彧打好招呼,否则贸然抽走黄邵,只怕荀彧分地屯田的活儿更不好干了。
正想召荀彧来见,没想到荀彧不请自来,而且还带来了两个人举荐给刘汉少。一个是钟繇钟元常,颍川长社人,三十七八岁,看上去样貌不凡,仪表堂堂。另一个是任峻任伯达,河南中牟人,看上去比钟繇年轻一些,粗犷而有威仪。
起因就是因为荀彧忙不过来,找来二人给自己帮忙的,又觉得二人皆是有才之士,所以向汉少举荐一下。
哪曾想,根本没轮到荀彧开口夸赞二人,刘汉少只听了个名字,便哈哈大笑起来,这还真是想打瞌睡,就送来个枕头啊。不过原本的历史上,好像荀彧就为曹操举荐了不少人才,看样子这娃也是交友广阔,人脉通达,妥妥的挖人小能手。
钟繇就不必说了,原本历史上的曹魏名臣,稳定关右,大败郭援,名声很不错,写字还漂亮。而这个任峻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为原本的历史上,虽然是枣校紫忍岢鐾吞镏撸蔷咛逯葱姓呔褪钦飧鋈尉M吞锛改晗吕矗唤隽甘扯崖瞬挚猓刮懿偾跋叽蛘瘫Vち司韫┯Α?梢运担辛巳尉螅懿俚木泳驮僖膊挥贸匀巳饬恕
立刻命李二娃整治一桌酒菜,刘汉少拉着袁绍和曹操作陪,席间一通海聊,怎么听着好像钟繇还是被汉少发明的汉简字给吸引来的,而任峻则对刘汉少提出的屯田之法深表赞同,他曾经做过中牟令的掾属,深知百姓生活艰难。
得此二人,刘汉少对于稳固司隶四郡,推行屯田之策更有了信心,但是荀彧却提出一个老问题,大部分的沃土好地都在世家大族以及豪强大户手里,只怕屯田之策越往后越艰难,直到无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