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昂狼看蠡掷铮慌峦吞镏咴酵笤郊枘眩钡轿尢锟煞帧
开荒种地?
当然也行,但是所谓好地,就是既要土地肥沃,又要靠近水源,否则的话,不管如何努力耕种,也和靠天吃饭差不多。
粗话的,就不能让哥好好吃顿饭么?
暂且记下荀彧说的这个问题,然后诏命朱儁调任河南尹,任闵贡为河内太守,任钟繇为弘农太守,任黄邵为河东太守,任峻暂且作为荀彧的副手,帮助荀彧一起全面统管四郡屯田事务。
河内调河南,朱儁虽是平调,但是河南属于京畿重地,其利害不言自明;让闵贡去河内,也不枉他当初大半夜背着刘协,拉着刘汉少满山溜达之苦;弘农比较好处置,董越已经被牛辅宰了,他留在弘农的部将正六神无主呢,只等王闹闹过去接收就好,所以钟繇过去也可以立刻推行政令。
至于河东嘛……
虽然河东现在还乱的像一锅糨糊,只有小城两三座在手,但是刘汉少对高节他们有信心。要是这么多牛人都摆不平一个河东,那高节的副军长也别干了,甚至是自己这个皇帝也别玩了,干脆让给刘协,随便他们折腾去。
至于黄邵嘛……
在刘汉少眼里,四郡之中,河东才是重中之重,且先不论黄邵有多少才华,关键是他肯定会坚决执行自己的政令。
听话有时候比才华更重要,粗话的,还是察举制比较好啊,只要上边一句话,守完墓坑直接就能当大官了。
…………
为了辅助四郡太守稳定地方,刘汉少又将王匡找来,升任司隶城管分队分队长。按照总、分、支,大、中、小的级别考量,王匡可是跳了一级,能管辖整个司隶的城管。当然,目前还只是说说而已,刘汉少给他升级,就是为了让他安排四郡城管之事。所以,王匡手下原本几个中队长、小队长也都跟着升级,有的直接成为管理一郡的支队长,有的升任管理一城的大队长。
除此之外,城管们又添置了一件新装备……藤盾!
之前郡有郡尉,县有县尉,典兵禁,备盗贼,意思就是说既要守卫地方,又要捉拿小偷。而从司隶四郡开始,已不再任用郡尉、县尉,城里维护治安、防火防盗之类的事情都交给城管去做,而地方部队则组成营团,只奉军令,不受地方节制。
既不能让地方军觉得低人一等,又要与主力军有所区别,刘汉少拍了拍脑袋瓜子,晃了晃脑袋瓤儿,于是汉正军开始在四郡扩编,主力军的部队编号之前,加上一个“A”字,意为A级军团,而地方军的部队编号之前则加上一个“B”字,意为B级军团。
如此,B级军团平时只负责守城、练兵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屯计划,而地方官员平时所能调动的力量,就只有城管了,并且,城管的任免还不由他们说了算。
几百上千人闹事,那不叫盗贼,而是造反,自然得交给地方军征讨,而平时城里有个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城管肯定能收拾。但是,打架斗殴的时候经常有人拎家伙,城管只有一根尚方宝棍,稍嫌弱鸡,于是城管们的“上方宝盾”孕育而生。
藤盾顾名思义,就是用藤条编织的盾牌,有点像斗笠,可以套在胳膊上。藤条这玩意都可以制成铠甲,做成盾牌自然绰绰有余,轻便、实用,关键是还便宜。城管们巡街的时候,一手藤盾,一手宝棍,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
南宫,明光殿。
如今所有的办公区域都集中在了南宫,明光殿就是刘汉少的办公室。
一副挂着的地图前,刘汉少已经呆呆地站了好久,袁主簿和曹主簿坐在旁边,有些无趣地喝着茶,气氛有些沉闷,火盆又把人熏的有些燥热。
粗话的,当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
哥除了会把臭儿子哄瞌睡,会把她哄舒服,别的好像什么都不在行。
荀彧提出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阻碍了屯田,可能就会耽误一年的收成,谁知道一年里会发生多少变故呢。
再看看地图,弘农杨氏、河内司马氏、河东卫氏,河南就更别提了,皇亲贵胄,王公大臣,谁在城外还没块地呀。想一想,真有些怀念张让那帮“木有小丁丁”的,毕竟他们死干净了,原本他们名下那些沃土好地也都成了无主之田……呃……不能谁的地多就杀谁吧?
“本初、孟德,屯田之事遭遇阻碍,你们二位有没有啥好招教教哥?”
袁绍立刻慷慨激昂地说道:“回陛下,屯田之策,固国根本,利好百姓,乃是陛下亲政以来施行的一大善举,如若有人为求私利而加以阻挠,以臣看来,陛下当施以雷霆……”
忽然,袁绍住口不说了,好像是才刚刚想起来,他们家的地似乎也不少。虽然汝南现在不在实施屯田计划之列,可是难保哪一天就会屯到那边,万一陛下真听了自己的建议,把地都抢过来分给百姓,将来自己回家一定会被活活打死。
袁绍说的法子,等于是把地收归国有,想法当然很好,就怕原本有地的那些人,从大门阀到小地主,全得起来造反。
曹操沉吟着说:“依臣之见,陛下未必需要将土地都收归回来,屯田除了积蓄粮食之外,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安置流民。只要能够妥善安置流民,土地不管交给谁来耕种,都是一样的,都会产出粮食。其中关窍在于,穷苦百姓地少而税重,但是权贵豪门却又地多而不交税。所以,关键是你得交税!”
第127章 卖官鬻爵也能搞
……………………………………
相对于袁绍提议的明抢,似乎曹操的法子要温和许多,但是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就算是只抢税钱不抢地,大概也能算杀人小妈了吧?
刘汉少摸了摸下巴,然而并没有摸到什么,又砸吧砸吧嘴儿,忽然问道:“咱们卖官鬻爵怎么样?”
袁绍一口茶水喷出来,呛的直咳嗽,曹操也是白眼仁多,黑眼仁少,瞪着刘汉少不吭声。二位心里话说,你老爹刘宏就是靠卖官鬻爵出的名,被天下人骂成屁了,你不愧是他儿子,也想来这一手。早知道你小子是这样的人,我们还坐这儿干吗呀?不如蹿出去当个草头王呢!
刘汉少可不知二人腹诽,还兴致勃勃地说:“不要钱,只要地。谁拿出来的地多,就让谁当大官,怎么样?”
袁绍和曹操一起摇晃着脑袋,异口同声道:“不怎么样。”
曹操还气愤地说:“如此一来,岂不是让那些贪图官爵之人更加拼命的兼并土地?”
“对哟。得先下个诏令,禁止私相买卖土地,遏制住土地兼并的势头。谁要是地多,想卖的话,只能卖给国家……”
刘汉少作恍然大悟状,一边嘀咕,一边痴想着卖官计划,旁边的袁绍和曹操作晕厥状,差点从椅子上秃噜下去,真不知道这位“哥”脑袋里想的都是啥。
嗯……哥得好好泡个澡,热水不利于清醒脑子,用凉水的话,这大冬天的,会不会感冒呀……
尽管袁绍和曹操都认为刘汉少是在瞎胡闹,但是刘汉少却感觉自己摸到了什么门道,一定有办法能够调和矛盾,只不过现在脑子还有些乱,没理清楚罢了。招贤纳士,科举制、察举制,门阀豪强,百姓流民,土地、土地、土地……
“孟德,把家小带到洛阳来吧,一家人总是两地分居也不是个事,看看你见着女人就走不动路的样子……”
刘汉少很不屑地摇着头走了。
袁绍虽然没整明白,怎么陛下忽然说了这么一句不打紧的话,却想起了曹孟德被苏齐一巴掌推开的样子,忍不住想笑。
而曹操心中一凛,暗暗想到,皇帝是要启用自己了?也许这一次是真的要用自己了吧。
…………
皇帝招三公及尚书令议事,这可算是一件稀罕事。虽然自从上次大朝会之后,皇帝已经不再躲着爱卿们了,但是照样不爱打理朝政,有什么事找他奏报,也总是推脱着说“你们看着办,哥信得过众位爱卿。”
能有什么事啊?
皇甫嵩在西凉抵住了叛军的势头,如今叛军已经开始窝里斗,整天玩剪刀石头布,想锤出一个新老大来。白波军首领郭太北逃,其余人马被压制在汾阴、解县、蒲坂一带,动弹不得。传说中的“十八路诸侯大联欢”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就算小打小闹的“集体散步”事件在各地偶有发生,地方官员也都尽力控制,到不见得是要为国尽忠,至少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得让散步的站住不是?
全国形势一片……不大好……
除了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以及尚书令王允之外,在座的还有戏志才,袁绍、曹操以及荀彧。戏志才是汉正军参谋长,袁绍、曹操是陛下的主簿,荀彧除了是主簿之外还有个典农令的头衔。正好“四小”对“四老”,看上去谁也不吃亏。
“各位爱卿,哥年少德薄,自亲政以来,未曾做过对国家,对百姓有益之事,深感惭愧。幸赖各位爱卿鼎力相助,尤其是黄太尉等几位老爱卿,年高德勋,力挽狂澜,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一丝不挂……呃,是一丝不苟……”
在座的几位当时就黑了脸,真不知道这位皇帝哥还要胡扯点啥。但是,杨彪、王允可丝毫没敢大意,要是没记错的话,上次大朝会,陛下也是先认错道歉的来一通,完事就挖坑把群臣给埋进皇宫了。
果不其然,刘汉少胡说八道了一通开场白之后,话锋一转,又说道:“如今国家不宁,百姓艰难,究其原因,既有天灾,亦有人害。天灾一起,谷粮绝收,人害再生,强取豪夺,使得原本殷实的百姓也只能有土地的卖土地,没土地的卖儿女。如此还活不下去的话,唯有变身流民,四下逃难,或者聚众为匪,祸害地方。所以,哥想颁布一条法令,禁止私相买卖土地,使耕者不失其田,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家都不是傻子,谁家还没几亩地几头牛啊,就连戏志才也不例外,否则哪能上得起学?当然,和别人一比,他们家就寒酸的不要不要的了。但是,贱买贵卖,自古有之,如果不许私相买卖土地,等于是不许大户再发财了呀。
荀爽沉吟着说道:“陛下,不许私相买卖土地,虽是陛下一番好意,但是,假如有农人急需财帛度困,原本卖上一二亩田地,也许就能熬过去,可现在不是反而更加束手无策?”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是赞同荀爽的观点。
“不是不许卖,是不许私相买卖。如果有人想出售田地,可以卖给国家嘛。朝廷出钱买地!”
黄琬惊讶地说:“陛下,天下田地何止千万顷,朝廷哪能都买下来啊?”
杨彪和王允不肯说话,似乎已经嗅到了异样的气息。“人害再生,强取豪夺”这个“人害”究竟是谁?
刘汉少愁眉苦脸地说道:“黄太尉说的不错,皇帝家里也没余钱了。哥正打算把皇家田产以及闲置的林苑都分于百姓,用以安置无田流民。”
王允愤愤不平地说道:“陛下宅心仁厚,体恤百姓,此举大善。然,皇家之物岂可流于民间?这关乎皇家威仪,大汉国体,还望陛下三思。”
“是啊,尚书令说的不错。但是看着百姓无田可种,食不果腹,哥实在于心不忍。”
眼看着刘汉少都快要挤出泪了,忽然话锋再转,好像刚想起来似的,又说道:“对了,哥想发一个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