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尚书令说的不错。但是看着百姓无田可种,食不果腹,哥实在于心不忍。”
眼看着刘汉少都快要挤出泪了,忽然话锋再转,好像刚想起来似的,又说道:“对了,哥想发一个招贤令,招纳天下贤达之士为朝廷出力,为哥出谋划策。各位也都是贤达名士,要是有上佳人选,记得可要为哥多多举贤哟。”
招贤令?举贤?
皇帝这是要安排人做官呀!
如今的确缺失不少官职,不说别的,皇宫里连一个“木有小丁丁”的都没有,可是那些“官”没人稀罕,但是董卓乱政时,胡七八搞,连司隶校尉都搞没了。就算陛下亲立的汉正军,属员都不齐备,缺副军长,缺军需长,军督也是个暂代的……
杨彪忽然问道:“陛下,听说钟元常已任弘农太守,前去主持屯田之事?”
“确有此事。”
“老臣在乡下尚有一些田产,愿拿出二十顷交于钟元常,由他分给无田流民,也算老臣为陛下的屯田大计略尽微薄之力。”
“哈哈,哈哈……”
刚才还像快哭出来似的,转个脸就仰头大笑,刘汉少走到杨彪身边,拍着肩膀夸赞道:“杨司徒不愧是朝廷栋梁,肱骨之臣。你这份忠心,哥记下了!对了,杨司徒,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和哥年岁差不多大?”
“陛下说的可是犬子杨修?”
“对,就是这娃!回头带过来给哥瞧瞧,看能让他干点啥。”
杨彪献地,原本没想过换官位或者举荐人才之类的问题,只是因为刘汉少说的“人害”,让他有点心惊胆战。周围这圈人里,王允老家在并州,黄琬老家在荆州,荀爽家在豫州,暂时屯田都屯不到他们那里,唯独杨彪老家在弘农。皇帝说道了半天,都快难为哭了,自己要是不表示表示,回头被记恨了可怎么是好?
哪曾想,杨彪刚表示了二十顷地,刘汉少立马就问他儿子,这是投桃送李,还要给个赠品的节奏吗?
“回陛下,小儿年幼,不通事务,带过来也恐怕帮不了陛下。”
“哎……不小了不小了,不是跟哥差不多大嘛,难道杨司徒会觉得哥还小吗?”
您可不是小咋地,不然能这么瞎胡闹么?
可惜这话没人敢说出口,杨彪还连连说道:“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刘汉少一拍脑袋,又说道:“这样吧,哥就封杨修为御前行走!”
杨彪脑门黑线……
黄琬、王允、荀爽脑门黑线……
戏志才、袁绍、曹操、荀彧全都脑门黑线!
如果大家能再多活个一千多年,就能知道所谓“行走”是清朝盛行的一个待遇,属于额外派充,一般授予皇帝宠信之人。可惜大家还没活那么大岁数,所以全懵圈了,连跟随刘汉少时间最久的戏志才也不例外。
袁绍壮着胆子问:“陛下,御前行走,是何官职?”
“嗯……也不算什么官吧,就是来给哥做小伙伴,陪哥一起玩一起乐,帮哥跑跑腿传传话。但是,在皇宫里也可以走来走去!”
众人依旧懵圈,如果这位哥还是皇子的话,可能就是皇子伴读,可现在这位哥已经是皇帝了,那“御前行走”应该算郎官?小黄门?
不管怎么说,这个“御前行走”还是让众人不明觉厉。御前,那可是御前哪!
大家齐齐地盯着杨彪,一不小心就让这老货占便宜了。
杨彪好像也觉得自己赚的有点狠,寻思了一下,又说道:“陛下,臣刚想起来,老宅后边还有八十顷坡地,虽不算良田,也能耕种,不如一并交给钟太守吧。”
八十倾地,刚想起来?
众人狂倒,在心中不约而同地夸赞了杨彪一声:“老贼!”
第128章 大汉月刊第一期
……………………………………
原本刘汉少安排“四小”与“四老”对坐,是想他们帮着自己一起忽悠老头们来着,可是戏志才已经习惯了不插手政事,荀彧因为荀爽的缘故也不便多言,袁绍和曹操压根就不看好刘汉少的伟大计划。结果,“四小”非但没帮上忙,反而就变成了刘汉少一个忽悠八个。
关于杨修被任命为御前行走之事,大家都觉得杨彪是赚着了,老贼狡猾狡猾滴。杨彪也觉着自己是赚着了,可是有一点没整明白。
陛下说“御前行走”可以在皇宫里走来走去,猛然一听会觉得荣宠无比,仔细一想,现在的皇宫,东、西、北全住着群臣,就连上街买菜的各家仆役也能随便溜达。除此之外,只剩下一个南宫是处理朝政之处,要是不让杨修走来走去,咋替陛下跑腿传话啊?
所以,杨彪还是没想不明白,到底是赚还是赔,后来还是杨修的一句话算是点醒了他。
“只要孩儿能在陛下跟前做事,无论怎样,都算皇恩!”
袁绍和曹操很郁闷,“卖官鬻爵”这事,刘汉少最先和他们俩商量,当时俩人都觉得不靠谱,差点破口大骂刘汉少。没想到琢磨了一晚上,刘汉少还真就这么搞了,一个“御前行走”卖了一百顷地。
当然,前后谁都没说过一句买或者卖,但是杨修却实实在在的蹿到了刘汉少面前。
…………
禁止私相买卖土地已经成为一道法令,至于能够通传到什么地方,实在说不好。同时,皇帝也正式发布了招贤令,要求各地举荐贤达,为朝廷所用。同样,这个令能够通传到什么地方,也实在说不好。
看着眼前这个十六七岁的娃,袁绍和曹操不禁有气。自己家的娃儿也差不多这么大……好吧,就算小点,也小不了多少啊,怎么就没能在陛下面前行走行走?
杨修站在明光殿中,袁绍和曹操都没给他好脸子,而刘汉少则围着他左看右看,直到把他变成“杨羞”。
“你就是杨修,杨司徒的儿子?”
这玩意还能有冒充的吗?
对于刘汉少提出的傻问题,杨修心里实在有点不屑,奈何人家是皇帝,所以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回答:“回陛下,正是小臣。”
杨修可是三国著名小能豆,猜谜语的水平杠杠的,刘汉少忍不住想测验一下。
“树上七个猴,打下一个猴,还剩几个猴?”
“啊?”
杨小能豆懵圈了。
怎么这个小皇帝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白痴呢,难道其中还有别的深意?
想了半天,杨修才不大确定地说:“还剩……六个吧?”
“错!”
刘汉少抬腿一撩,做出上马的动作,着重说道:“是骑个猴!”
杨修小脸通红,也不知道是紧张,是惭愧,还是气愤。
袁绍和曹操脑门黑线,不知道是幸灾乐祸,还是暗呼侥幸,因为刚才他俩在心里偷偷回答的也是六。
只听刘汉少又猛然大声问道:“树上骑个猴,打下一个猴,还剩几个猴?”
“啊!”
还来?
杨修小脸憋的更红了,支支吾吾地说:“一个都没有。”
“错!都说了是七个猴了嘛!”
噗……
噗……
扑通!
哈哈哈哈……
袁绍和曹操喷出了茶水,杨修直接跪倒在地,而在一旁值班站岗的典韦实在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树上七个……”
杨修一把抱住刘汉少的腿,悲呼道:“陛下,求您别说了!树上骑着的猴被打跑了,七个猴打掉一个,还剩六个!”
“嗯……不错。你娃都会抢答了,有资格跟着哥混了。”
扑通……典韦终于也扑倒在地,捂着肚子,拼命吸气儿,却还是止不住想笑。也难得他能如此奔放,因为这个笑话……他听懂了。
…………
《大汉月刊》出了样刊,呈给刘汉少过目,大概有半张报纸那么大,字体也大,起码有二十号。二十多张纸用麻线钉在一起,封面上写着“大汉月刊”几个大字,这的确是一本纸质书,除了个头大点之外。
有些地方刘汉少不满意,一时半会儿又说不清楚,所以决定亲自走一趟。
带上新收的御前行走,还有两个主簿,刘汉少一行在燕云近卫团的保护下,浩浩荡荡地来到曾经的十常侍之一,“黄巾顶雷侠”封谞的府邸,因为这里现在是《大汉月刊》编辑部所在。
陈琳一个人带着傅干、蔡琰肯定是搞不起《大汉月刊》的,所以还找了十多个士人学子来做编辑和记者,另外还有排版工匠、印刷工匠和纯粹出力气的搬运小工。
摊子是扎下来了,好像随时都可以开工,但是刘汉少当初要求陈琳,《大汉月刊》必须使用汉简字印刷,并且文章要使用横版加注标点符号。因此,《大汉月刊》编辑部首先变成了补习班,傅干和蔡琰则成了教师,教陈琳这帮子人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
好在陈琳这帮子人也不单单是嘴皮子利索,除了最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比较费劲以外,往后越学越轻松,没事还会每人抱着一本《北邙通用字典》自学。
得知陛下要来,编辑部的这帮人各个兴奋异常,陈琳早早地带领大家候在门口,然而等来的却是黑着脸的刘汉少。
“孔璋啊,纸张大点无所谓,字大点也可以,还能预防近视眼。但是你封面上就写大汉月刊这么四个字,是不是也忒会省事了?”
陈琳不解地问道:“陛下,近视眼是什么?封面除了刊名之外,不知还应该写上什么?臣看北邙字典的封面也就只有一个名字啊。”
“你可以画一副画嘛!另外还要注明是哪一期,发行的年、月、日。里边的第一页应该有个目录,注明文章的名字,编辑或作者的名字,在第几页。”
陈琳思索着说道:“陛下,目录好做,但是封面画画,是不是太费工费时了?”
刘汉少只好耐心地解释说:“可以用雕版,在期号与发行日期那里凿个洞,放进字头,一次雕版,长期使用,不就好了。”
众人连连点头,又不吝美言,狠狠地拍了拍刘汉少的马屁。
忽然听到蔡琰说道:“大哥,我们才刚刚开始做,已经很努力了,你都不夸奖我们,还这么凶。”
呃……哥有凶吗?好像挺随和的吧?
刘汉少哪能知道,虽然他不觉得自己凶,但是这个皇帝当久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说一不二的性子。平时他嘻嘻哈哈的时候,别人都还小心翼翼,现在指出问题,好像批评一样,自然让人听的心惊胆颤,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皇家天威吧。
“好好好,大哥夸你们。哥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为了这份大汉月刊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哥之所以严格要求你们,是因为对你们寄予厚望!”
众人心中大汗不止,这还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啊。
起先和蔡琰这么个小女娃共事,很多人心里都觉得别扭,后来因为要跟她学汉简字的缘故,大家都认为不愧是蔡大家的女公子,可是现在……皇帝的义妹,这身份真不是说说而已。皇帝进门教训了半天,人家一句话,直接改夸奖了……虽然夸的有点敷衍。
只听刘汉少又说:“孔璋啊,你是主编,但是眼光不能只放在一份月刊上,应该想的更长远一些。比如我们的汉简字,还没有全面推广,大家要是连汉简字都不认识,谁来买你的月刊?还有我们的印刷术,咱们前人有那么多经典书籍,只是因为抄录不便,普通学子想得一本也难,咱们该不该大量翻录呢?不说别人,就是你陈孔璋自己,有那么多名篇佳作,难道就不想出一本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