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让他这么早退休啊,得找点事给他干干,否则的话,早晚得变成药渣。
“老道,还记不记得当初咱们说过的事?”
史老道茫然地问:“啥事?”
“就是哥闯童关的时候,咱们在家说的那个事呀!”
刘汉少一边说,还一边冲着史老道挤眉弄眼。
史老道恍然大悟,长长一“哦……”
看着他们上演“父慈子孝”的戏码,杜娘一脸的陶醉,满满的幸福。
…………
光熹元年,二月,帝加元服,减赋一成。
爱卿们都说应该大赦天下,但是刘汉少不想这么玩,虽然减赋大多数只会便宜豪强富户,对于已经成为流民的困苦之人,毛线作用没有,然而,能够给那些还有点田地的百姓松松绑,或许就会减少新流民的产生。
刘汉少的加冠礼也算盛大了,太常为了表现自己勤勉,成了史老道手中的指挥棒,除了在京的文臣武将之外,名望贤达也全都请来观礼。为了安慰袁隗这个老太傅,所以刘汉少请他来做筮宾,为自己加冠,而史老道则担任赞者,基本相当于主持人。
天子加五冠,除了士子三加之仪的缁布冠、皮弁冠、爵弁冠之外,还要加上诸侯贵族的玄冕与天子衮冕。可惜史老道在为刘汉少梳头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虽然刘汉少现在的头发比板寸长了点,但是怎么也挽不出髻,插不上簪。最后只得在脑袋顶上梳了一个短短的小辫儿,怎么看怎么像狗尾巴草。
醮礼之后,刘汉少应该去拜见自己的母亲,但是何太后早就不在了,所以,刘汉少去拜见了杜娘。起先爱卿们很是反对,说杜娘只是一个仆妇,怎能当得天子一拜,但是袁隗出人意料地站出来为刘汉少说话,称杜娘于陛下有养育之恩,陛下拜之,正是不忘恩惠,彰显孝道。然后,爱卿们也就随了刘汉少的意。
为此,杜娘哭了一整晚,而阳安长公主则恨恨地暗骂了一整晚。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筮宾不仅仅要为冠者加冠,还要给冠者取字,所以,一般都是由冠者师长担任。袁隗是太傅不假,可是当初他还想摘刘汉少的印绶,表现的有点忒不够意思,而刘汉少除了这么个太傅之外,还有卢师、蔡师,甚至王越、童渊。
所以袁隗也是相当珍惜这个机会,希望能够与皇帝弥补嫌隙,拧着脑袋瓤儿想要为刘汉少取个好听的字,可是刘汉少说就用“汉少”这个字,喊别的,他不答应。
再所以,袁隗也只能苦着老脸,为自己的皇帝学生取了一个和“名”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字”。
最后是敬于宗庙,告于先祖。一系列繁琐的礼仪行过,大汉终于有了一位不再是小屁孩的皇帝……刘汉少!
…………
皇帝已加元服,高节在河东节节胜利,文聘率十一旅出兵河内,与徐荣的第三旅互为守望,三郡半的民心渐渐安定下来,全力投入到伟大的屯田事业中去,而刘汉少的威信也日益隆重,至少不会一句话没说完,便招致爱卿们一片反对之声。
有时候想想都觉得亏得慌,要不是哥费劲巴拉地搞死董肥猪,说不定洛阳现在已经被烧光光了,人死一大半,而你们这些爱卿也得像牛羊一样,被董肥猪牵去长安,死的死,伤的伤,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们。现在倒好,住着皇宫还总给哥找不痛快,一句“陛下万万不可”显得既忠义又刚烈,喊完就能回家玩老婆……还有小老婆去了。
当然,这些也只是刘汉少放在肚子里的怪话,要是真敢说出来,爱卿们非得哭成一片不可,搞不好遇上脾气倔的,还能在殿上碰死几个。
但是,刘汉少想改一改目前的局面,否则别说自己的政令通不到远处,就是京师里的这些人该干啥,不该干啥恐怕也闹不清楚。经过好多次浴桶中与厕所里的沉思之后,终于弄出了一个“三府好几部”。
其实“三府”不是个新鲜词,从前三公各自开府,本身就叫“三府”。但是刘汉少想出来的这个三府是“军府”、“相府”以及“御府”。很明显,军府、相府就是要把军政分治,谁再敢捞过界就收拾谁,而御府则更像皇帝私人的小帮手或者小黑手,比如从前的九卿还有现在的搜狐。
明光殿,刘汉少的办公室。
在座的有袁绍、曹操,还有戏志才和荀彧以及久未谋面的郭嘉,而杨御前行走已经被赶到殿外数蚂蚁去了。
“汉少,三府既无开府之权,又何必以府相称?”
曹操一下子就抓住了三府的根本问题,所谓开府,就是官员们自选僚属,比如司徒开府,征辟李狗蛋。哪怕李狗蛋一个大字不识,破袍子里边还不穿裤衩,只要司徒看着满意,李狗蛋立刻就能变成司徒僚属,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
可是改制之后就会有一个“中吏部”,专门负责官吏的任免、考核,司徒连自己的名头都混没了,就别提征辟僚属了。相府设三相,分别为“首相、左相、右相”,即便是首相,最多也就是可以挑选一下自己的秘书、车夫、警卫员。
当然,首相说话不可能是放屁,假如首相提议谁做某个职位,中吏部也是要认真考虑的,只不过是多一道手续,不像从前那样一言而决,那么便利。中吏部还下设州吏厅、郡吏局,同样,州、郡官长也无法一言而决。
“哎呀,哥不是说了嘛,这个府就是一个称谓,你要是嫌不好听,咱们叫三司、三院、三衙门也成啊。”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首相”这个词不好听,就怕它和相国一样,权力过大,可是现在再看,不仅不能再跨界干预军队,连自己的秘书恐怕都不好随随便便地任用,别人都看着呢,秘书要是选不好,丢了首相的人咋办?
嗯……秘书大概就是主簿!
与缩水的相权相比,其它各曹、卿也多有增减改动,比如金曹成了财政部,民曹与大司农成了民政部与农业部,大鸿胪改成外交部,太常改成文化教育部。而卫尉、太仆、郎中令这些专门伺候皇帝的部门直接取消,以前董旻当的那种奉车都尉也不存在了,一个赶马车的装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相权真的缩水了吗?除开军事与征辟,好像权利更大,也更能专心处理民政事务了。但是负责罪法事的决曹与廷尉一起划归到了“御府”,也就是说,以后地方官长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审理犯人了。
戏志才觉得自己肯定算军府的人,荀彧觉得自己应该是相府的人,而郭嘉则洋洋得意地认准了自己属于御府,也就是皇帝的小黑手!可是袁绍和曹操瞅着哪儿,都觉得不像有自己的位置。
于是,袁绍无不充满恶意地说:“陛下,军府这个总统,还是您亲自担任的好!”
第132章 总统总理和首相
……………………………………
三府分别为:军府、相府、御府。
三府官长分别为:军府,总统带,左右统带,简称“总统、左统、右统”;相府,首相和左相右相;御府,总理大臣,左理大臣和右理大臣,简称“总理、左理、右理”。
军府目前下设:汉正军部、总督教部、总参谋部、总需备部、北邙军校以及兵武部。括弧,兵武部负责征役新兵以及老兵安置。
相府目前下设:中吏部、财政部、民政部、农业部、建设部、文教部、卫生部、外交部、城管总队以及税务总局。
御府目前下设:燕云近卫团、搜狐、检察司、审判司、审计署、工薪署、内务署。这个内务署主要负责皇家之事,比如从前管理皇家户口本的宗正,还有相当于皇家总管的少府,统统都被划进了内务署。
“各位兄弟,觉得咋样,看完了好歹给点意见,咱们这么改制行不行?”
九卿被砍的乱七八糟,首相在收回一些权限之后增添了不少新职能,怎么看都像是皇帝吃了亏,毕竟伺候皇家之人变的少之又少。
郭嘉砸吧着嘴儿问道:“汉少,御府下设这个审计署、工薪署与相府那个财政部是不是有些职能混淆啊?”
刘汉少也砸吧着嘴儿说:“这个财政部除了收钱就是花钱,右手出左手进,他们一家守着钱过日子,时间久了怕出问题。所以,审计署就是专门查账的,每年审一审,审审更健康。国家赚了多少钱,他们又把钱都花在了哪里,谁的账查不清楚,谁就去检察司谈心,如何?”
郭嘉点头,表示明白,就是不许随便贪钱了呗。
“那工薪署呢?”
“就是专门发薪俸的部门。以前那些有开府之权的官员,征辟僚属都是自己花钱,现在既然撤销了他们开府的权限,所有的官吏都得国家发放薪俸。哥打算拿出国家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来给官吏发放俸禄、给军队发放粮饷以及装备。另外百分之六十交由相府使用,该建城建城,该修路修路,给百姓发放农具器械,建医院建学校,都是他们的事,咱们不管。”
荀彧当时就不乐意了。给百姓分田分地,发农具发种子这些事,现在就是他在负责,怎么听着刘汉少说那意思,还把他们给扔出去了?
“陛下,您乃天下之主,善养百姓,责无旁贷,岂有不管之理?”
刘汉少脑门黑线,连忙解释道:“不是不管,哥的意思是不随便瞎管乱管,好让爱卿们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有用武之地。”
“陛下,我赞同本初的意见,军府总统一职,还是您亲自担任的好。”
戏志才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把袁本初开玩笑的话当真了。其实,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军府总统的位置,但是目前战争情势微妙,有他和刘汉少商议着就能决定军队的事情,假如再来个什么总统,左右乱捅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哥已经是汉正军统帅和北邙军校校长了,还占那么多职位干什么?放心吧,没人能阻碍你的事!”
戏志才有些不甘心地点点头,猛然又想,啥叫我的事啊?清剿叛乱,平定天下,不应该是您这个皇帝的事么?
“汉少,臣……能做些什么呢?”
袁绍问出这一句的时候,神情中满含着心酸、悲凉、无奈之意。足足憋了好几个月了,这个粗话的主簿再也干不到头了。
“本初,别急,哥断然不会大材小用的!这些小娃们都能够干的活,就让小娃们干去,哥留给你的,是别人谁也干不了的活!”
袁绍大睁双眼,注视着刘汉少,终于,眼圈一红,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刘汉少可不会哄劝哭鼻子的袁本初,转而问曹操:“嫂子们都接来了吗?”
曹操立刻激动地回道:“来了,来了来了。两日前已经全接到了洛阳。”
“好啊,那今儿中午兄弟们全都去你们家吃饭,给嫂子们接风洗尘。”
曹孟德差点没闪着脑袋瓤儿,原本以为刘汉少是要给自己安排新差事呢,结果,就是想蹭饭。
皇帝想蹭谁的饭,那也是给谁面子啊。曹操溜达到殿外,踹了杨修一脚,让他赶紧往自己家去送信,也好有个准备。
…………
原本曹操家也已经搬进了皇宫,就在原来东宫靠北的位置,和崔烈是邻居。但是,现在家眷们都来了,一时还无法安置,所以暂时仍居于当年的曹府。
郭嘉先行离开,毕竟他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多露脸,刘汉少领着袁绍、戏志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