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孟德心里打了一个寒颤,明天还有大事呢,自己可不能死在今天晚上啊!于是,连忙丢下一句“你先睡吧。”穿起衣服便往外走。
  卞夫人有些失望地问:“夜已深沉,夫君不安歇,还要去哪里?”
  “我去练趟剑!”
  今天看到了世界地图,原来世界那么大,我大汉那么小,要是能领军西征,为大汉开疆拓土该多好。可是曹操又很清楚地知道,刘汉少不会让他领军,否则早在汉正军成军之时,就会有他的位置了。
  那还练个毛线的剑啊?
  曹操转身走进书房,呆呆地独坐其中,思绪纷乱不止,这一夜竟然失眠了。
第152章 研发水泥的笑话
  ……………………………………
  天还没大亮,曹操便来到永安宫,果真是第一名。幸亏天黑人也黑,所以曹操的黑眼圈也不怎么明显。轮值守卫的典韦引着曹操来到刘汉少他们家客厅,好吧,这原本是永安宫主殿,被刘汉少改成了会客厅,用他的话说,客人来了哪能让站在外边呢?现在可没有什么外臣不许入内廷的说法。别的爱卿们是不知道,或者不敢逾越,但是曹操跟在刘汉少身边混了好几个月,来这里早就习以为常了。
  更何况,主簿算外臣吗?值得商榷!
  “小黑胖子,我看你脚下虚浮,双眼无神,是不是快活了一夜呀?”
  这些日子以来,典韦和曹操混的挺熟,忍不住打趣一番。
  “大黄胖子,你哪只眼睛看见我脚下虚浮了?倒是你,整天在永安宫呆着,云十八骑那么多水灵的小娘子在眼前晃悠,你可千万别犯错误,当心陛下阉了你。”
  曹操从来就不是规规矩矩,迂腐之人,别说和典韦开玩笑了,这几个月下来,就是文徽都和他混的倍儿熟。
  典韦也知道自己和曹操斗嘴,是赢不了的,故意板着脸问道:“你咋这么早就来了?有啥大事?陛下年少,可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你们让他这么操劳,累毁了,当心俺饶不了你。”
  曹操不屑地瞟了一眼,回道:“陛下让我今天早点来,你昨儿不知道吗?”
  然后,典韦就不吭声了。
  正好刘汉少走了进来,笑呵呵地说:“哟,挺迫切呀!”
  然后,曹操也不吭声了。
  总不能说,我急着等您给封官吧?
  曹操还没想好词儿,该怎么回刘汉少的话,又有云十八骑的小女娃跑来告状,说刘协赖床,不肯起来,刘汉少转身又出去了。于是,曹操典韦也跟着一起走了出去,打算看看刘汉少怎么收拾刘协。
  一票人来到刘协这屋的时候,小家伙正在被窝里哼唧呢,两个云十八骑的小女娃拿着衣服站在床边,就是穿不到刘协身上。刘汉少走过去,大吼一声:“太阳晒着屁股了!”
  刘协把脑袋拱出来,看了一眼刘汉少,随即整个人钻出被窝,直接往刘汉少身上扑,还兴奋地问:“皇兄,你怎么来了?”
  刘汉少抓住刘协,一把扔回床上,问道:“老哥听说你不肯起床,今儿不打算上学了?”
  刘协瞪着眼说瞎话:“没有啊。皇兄听谁说的,简直是诬赖好娃嘛。”
  刘汉少居然也开启了八婆模式,唠叨着说:“在家呆着的时候,整天吵吵着要上学,这才去了几天啊,就学会赖床了,要不要我把学校给你搬家里来啊?”
  刘协惊喜地问:“真的能搬过来吗?”
  刘汉少一抬手,预势作打,刘协刺溜一下就钻到了床里边。
  旁边的小女娃见状,连忙说道:“殿下赶紧把衣服穿上吧,别着了凉。”然后刘协就站到床边,伸出胳膊,等着小女娃帮他穿衣。
  “你们平时就这么照顾他的?”
  刘汉少一把将衣服夺过来,丢在刘协的身边,继续唠叨:“好意思吗?你好意思吗?还有脸说自己是小男子汉,有不会自己穿衣服的男子汉吗?整天还说长大了要跟史努比去周游世界,要不要带上一群保姆、奶妈跟你一起去啊?以后自己穿衣,自己洗脸,自己吃饭,听见没有?”
  “听见了。”
  这回刘协是真老实了,抓起来衣服,分辨着前后,笨手笨脚地往身上穿。刘汉少无奈地摇摇头,只得伸手,又是帮着顺袖子,又是帮着提裤子。
  曹操是跟着刘汉少兄弟两个一起吃的早餐,简简单单的几碟小菜,再普通不过。刘协呼呼噜噜地喝完米粥,说了声:“皇兄,我吃完了。”
  “吃饱没?”
  “吃饱了!”
  “吃饱赶紧滚蛋!”
  “好咧皇兄,我上学去了。”
  随着刘协撒丫子蹿出去,一个鸡飞狗跳,吵吵闹闹的早晨总算安静下来。曹操有些感慨,这就是皇家一天的开始,好像和寻常百姓也没什么区别。不,还是有区别的,寻常百姓家的兄弟也不见得能如此亲近,甚至是自己的儿子都不会像刘协依赖汉少那样依赖自己。虽然汉少对待刘协没好脸,没好话,却能感受到至深的宠爱。
  皇家之事,不可多言。
  虽然曹操很想劝谏,让刘汉少册立后宫,早日大婚,一来可以稳固帝位,稳定臣心,二来也好有皇后帮着刘汉少操持后宫,免去琐事烦恼。可是皇后毕竟不是太后,如果刘汉少大婚,刘协就不好再和他住在一起了。
  谁又能知道陛下打算怎么安置陈留王呢?
  想想还是算了。
  …………
  今天典韦驻守永安宫,和轮休差不多,燕大娃带队训练,许褚分守皇宫各处,在刘汉少身边护卫的是韦光正和燕四娃。袁绍、孙坚和杨修其实也都来的挺早,一行人跟着刘汉少浩浩荡荡出了洛阳城,唯独有些意外的是史老道也在随行之中。
  当年那个做“破缸”的小窑作坊,如今早已经不再做那玩意了,但是依旧热热闹闹,只是不知道做些什么。刘汉少带着人来的时候,窑主早就等在门口,与几个研究人员一起引着大家往里走。
  众人走进窑主平时做事的房间,窑主立刻命人侍奉茶水,刘汉少不耐这些虚套,直截了当地问道:“东西呢?”
  窑主从墙边的柜子里小心翼翼地端出一盘土,放在刘汉少面前,说道:“陛下请看。”
  说是一盘土,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盘灰,青灰色的灰。
  刘汉少伸手捏了一点,用食指和拇指揉搓着,感受一下它的细致,好像还可以,至少指头上没留下颗粒感。
  袁绍、曹操等人也早就围了过来,见刘汉少伸手捏灰,他们也纷纷在手里捏一点,杨修甚至还想伸舌头尝一尝,被刘汉少打了一巴掌。
  别看他们装的一脸“蛋定”的模样,好像还挺懂行似的,其实心里郁闷大了,真不明白刘汉少神神秘秘地把大家忽悠过来,就看到这么一盘灰,是何道理?尤其是曹操,说好了今天不是要给自己封官么,怎么到了这么一个破地方?难道陛下想让自己来这个地方当官?这比看坟的校长还不如呢!
  虽然刘汉少很多时候也不怎么靠谱,但是这会儿却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几位的“蛋定”是装的。这种灰太超前,要是这几位知道它的作用,是不可能“蛋定”的,因为它的名字叫水泥!
  窑主名叫刘资,是老村长刘大根的儿子,当初为了造陶制水泵,就把他派下了山,只不过,那一次不算成功案例。
  道路问题一直是古代国家的一个弊病,甚至可以是致命问题。道路不畅就会交通不便,商业难以繁荣;政令不通,难以有效管理;行军不顺,该赢的也赢不了。国家小了容易被人灭,国家大了管理不过来。说不定某处反叛,等消息传回朝廷,再发兵平叛,艰难的跑到地头,人家连娃都生出来了。反叛一旦有了根基,再打下去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秦始皇一统六国,在全国大修驰道,恐怕不止是为了自己能全国旅游,考虑大多的也是这个问题。
  起先刘汉少倒是没这么多想法,可是遇到下雨下雪,除了皇宫里铺石板的地方,走到哪儿都一脚水一脚泥,即便是皇子也不例外。
  刘汉少烦这个,就想改变一下现状。
  后来随着思想与眼光的转变,整天考虑的大事越来越多,对道路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视。毕竟是个穿越众,可以透过岁月的长河,将目光放在很远的地方。于是,烧破缸的小窑立刻转产,研发水泥。
  对于水泥来说,学渣可是一窍不通,只知道好像是石灰石摻粘土,烧一烧,要不然就是火山灰啥的。
  烧一烧的事还好搞,问题是怎么把石灰石弄成灰粉呢?想磨粉自然会想到石磨磨麦子,起先刘汉少就是这么试的,结果当然只能是笑话,即便是石头碎成渣儿,扔进去也能把石磨卡死。然后石磨变成铁磨,铁磨又加上竖磨,这就有点黑科技的意思了,近看像一顶大檐草帽,远看像宇宙飞碟。所谓竖磨,磨心是一个锥形,石料投进去之后,等于由大变小先进行一次粗加工,然后才进入“帽檐”的平磨部分进行细磨。
  但是,两扇巨大的铁磨盘叠在一起,即使不投石料,也难以推动,然后研究人员就在下盘外边加了一圈凹槽滑道,里边放着铁球当滚珠。如此,上盘比下盘大了一圈,石料从投料口进入,经过竖磨进行粗磨,再经过平磨进行细磨,最后由下盘周围散落进接料盘,滑进出料口。
  如此,想要转动铁磨依旧是个问题,指望用人推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的办法是上盘连接着很长很长的推杆,利用杠杆原理,外加几头牛一起拉磨,才能使铁磨缓慢转动起来。
  好在这些都还只是试验阶段,能够把水泥弄出来最重要,等积累够经验,大量投入生产的时候还可以改进,比如用水车拉磨。
  看着那一盘水泥,再看看曹操,刘汉少心里窃笑不止,真想问一句:“孟德,你准备好了吗?”
第153章 修尽天下不平路
  ……………………………………
  不知道多年以后,人们把这种大檐草帽或宇宙飞碟式的铁磨挖出来,会不会惊呼外星人造访地球。刘汉少现在想要做的,不仅仅是为曹操安排一条他从没玩过的路,也是为大汉铺设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袁绍他们还在捏着水泥灰装大尾巴狼,只是表情明显已经失去了装下去的耐心,刘汉少懒得给他们解释,直接问窑主刘资:“实验成品在哪?”
  “这边有,汉少请移步。”
  窑主刘资来到墙角,掀开一片草垫,现出一块水泥砖,两尺宽,三尺长,厚度也有一尺。
  袁绍还是不明白,这么一块青石板有啥稀奇的,曹操却发现,虽然石板上面平整光洁,但是侧边毛糙。最主要的是,从毛糙的侧边能够看出,这应该不是一整块青石板,而是沙石粘在一起,黏合成的。
  刘汉少问道:“试过了吗?硬度怎么样?”
  刘资说:“试过,坚硬如石,人踩车碾都不是问题,就算压上上千斤的重物也丝毫无碍。只是……只是若有壮汉,用铁锤抡砸,还是能够砸碎的。”
  说到后来,刘资显得很不好意思,生怕刘汉少不满意,压根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原本就是两回事,一个属于承载力,一个属于冲击力。别说是水泥砖,就是青石板,甚至是铁板,只要有足够的冲击力,也照样能砸碎、穿透,破甲锥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可惜刘汉少贵为学渣,明明觉得刘资说的好像哪里不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清楚,只好避重就轻地说:“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