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站,把驿站承包出去……来往行商,物资需要集散地,可以在适合的郡县建立大型市场……桥!有路就得有桥。过路费不好收,过桥费可是一收一个准……现在的技术能建大桥吗?
  刘汉少正在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首相杨彪忽然告进,亲自送来了一份奏报,说是荆州刺史王睿死了。死了一个刺史,消息的确重大,但是用不着吃惊,反正大汉死的刺史多了去了。袁绍等人立刻想着,谁会接任这个差事,只有刘汉少呆立当初,因为按照原本的剧情发展,弄死王睿的凶手现在可就在他这屋坐着呢。
  原本的历史上,孙坚要北上参加反董联盟,邀请王睿一同出兵,但是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发话说孙坚要是能杀死曹寅,自己就出兵。曹寅害怕孙坚真的来宰自己,抢先伪造了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列举王睿的罪状。
  正巧,这个王睿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的时候,因为孙坚是武将,言辞中常常流露出轻蔑之意,使孙坚早就心存不满。现在好了,也不管孙坚是真糊涂,还是假装不明白,领了伪造檄文就去捉拿王睿。结果是王睿走投无路,被逼无奈,吞金自杀。
  刘汉少呆呆地瞅着孙坚,想不明白其中原委。
  孙坚惊讶地问:“王使君死了?怎么死的?”
  对啊,这事儿现在显然跟孙坚没关系了,刘汉少也追问杨彪,王睿怎么死的。
  杨彪有些惋惜地说道:“王使君巡察襄阳防务,不慎从城头阶梯滚落而下,伤重难治。”
  这是现实的残酷,还是命运的捉弄,应该算王睿点背还是搞笑?没有孙坚带兵捉拿,王睿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过去了,终究还是没活过这一年。
  只听杨彪又说道:“陛下,王使君为国分忧,安定荆州,亦是巡察防务,方遭不幸,还望陛下厚待,追谥封赏,彰显天恩。”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刘汉少亲政以来,手底下死的最大的官了。将来史书上也得写一笔:光熹元年,荆州刺史王睿,巡察襄阳防务,不慎跌下城墙台阶,毙。
  “嗯,你们酌情安排吧,要厚待王睿家眷。荆州刺史的继任人选有没有?马部长是怎么说的?”
  “有一个。臣等与马部长商议,举荐汉室宗亲,鲁恭王之后,八骏之一,山阳刘表,刘景升。”
  听了杨彪的话,刘汉少再次呆立当场。敢情王睿之死,就是为了给刘表腾位置么?
  这是一个“面目全非”的汉末,从董卓被搞死那一刻起,就已经彻底没有了“原本的历史”,而无形之中又像是有一股力,总在试图纠正历史的偏移。可惜每一个穿越众都注定要逆天改命,所谓历史如同妙龄女子,在穿越众面前只能欲遮还露,半推半就。
  又或者,从刘汉少叼着杜娘的葡萄,将她咬得发出第一声惨叫之时,这种穿越众与历史美人的交战就已经开始了。不能一下子就得手,也不能总是不得手,挣扎的时候还要抬起屁股,方便被扒下裤子,历史……真骚!
  “哥知道了。先别着急,让哥好好想一想再说吧。”
  …………
  刘汉少脑子有点乱,已经顾不得再想怎么赚钱修路了。刘表犹如一匹黑驴,突然出现在刘汉少面前,是让他沿着历史的轨迹朝前奔跑好呢,还是挽上个笼头,或者干脆换一匹?
  每当遇到棘手问题,刘汉少总是首先想到戏志才,因为戏志才是唯一“知晓天机”之人,也可以说是距离刘汉少内心最近之人。然而经过何太后事件之后,又使得刘汉少不愿意过多依赖戏志才,真是左右为难,纠结万分。
  天已擦黑,主簿、行走们都下班了,刘汉少依旧呆在明光殿,站在一副大汉地图面前神游天际。好吧,其实是想不出好法子,有些不会玩了而已。
  忽然燕四娃回禀,说是史阿来了,有要事奏报。
  虽然趁着加元服的热乎劲儿,开始改制三府,但是搜狐还是个秘密,没有放在御府的明面上。所以史阿一般不会进宫,甚至极少与刘汉少见面,此刻突然前来,想必是有重大事件发生。然而史阿只带来了一封密奏,确切地说是写在一条白绢上的一句话:“可诏皇甫嵩还京,重位许之。”
  谢天谢地,死老狐狸还没死,终于来信儿了,而且这个消息好的就像一封贺电,庆贺汉正军剿灭白波贼,收拾牛辅,平复河东么?
  自从刘汉少让搜狐捉来老狐狸贾诩之后,就是在濯龙园的偏殿谈过一次,完事贾诩就蹿没影了,连搜狐的支援都不要。后来还是胡车儿交代,刘汉少才知道,贾诩在河东还是干了活的。至少把张绣一部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地给挖了过来,然后,就连胡车儿也不知道贾诩又蹿哪去了。
  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贾诩已经搞定了皇甫嵩?就他一个人?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贾诩很有可能就在皇甫嵩身边,并且干完了自己能干的活,剩下的只要刘汉少配合一下就好。当然,这一切都还要建立在刘汉少信任贾诩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猜想、空谈,甚至是阴谋也犹未可知。
  事关重大,刘汉少也顾不得再纠结,立刻命燕四娃喊戏志才前来。
  来明光殿的路上,戏志才还问燕四娃,汉少喊自己啥事,燕四娃摇头说不知道。戏志才又问汉少喝酒没,燕四娃点头说喝了,于是,戏志才大惊。因为刘汉少养成一个坏毛病,喝多的时候,只要戏志才在身边,就会打一顿。戏志才也知道,这是皇帝在发泄怨气,同时又会感激涕零,汉少终究是顾念情义,不舍得杀掉自己。
  就问一句,贱不贱?挨打还得感激涕零!
  看着戏志才愁眉苦脸的样子,好像自己又要去挨打似的,燕四娃笑呵呵地说:“中午在曹操家喝的,没喝大。”如此,才让戏志才心里踏实下来。
  来到明光殿之后,刘汉少把自己得到的消息与王睿摔死的事都和戏志才说了一遍,然后,戏志才也站到了那副大汉地图前面。
第155章 汉室宗亲怂包蛋
  ……………………………………
  如今大汉的局势是,刘汉少实际控制着司隶四郡,高节出兵左冯翊,王闹闹盯着京兆尹,这里还有一个段煨;皇甫嵩控制右扶风,盯着凉州的韩遂、马腾;益州有刘焉,张鲁还没到汉中杀苏固;并州死了丁原,荆州刚死王睿;交州有士燮,扬州有陈温,还有刘勋、周昕、王朗这些人以及严白虎这个叛贼;豫州孔伷,冀州韩馥,兖州刘岱,还有一个黑山军张燕;徐州陶谦,青州焦和,泰山臧霸和一群小黄巾;刘虞还在幽州和公孙瓒扯面皮,公孙度想在辽东当老大;此外还有一条漏网小鱼,袁术袁公路,躲在鲁阳学潜水。
  别说管理这些地方了,很多名字刘汉少听都没听过。陈温是谁,焦和是谁?除了知道这俩人一个是扬州刺史,一个是青州刺史之外,其他的一无所知……很有当昏君的潜质啊!
  不知道戏志才在地图前伫立多久,忽然说道:“汉少,忠以为,可以让刘景升去荆州。”
  刘汉少深沉地点点头,这回倒是没装,因为刘表开始还是很猛的,单骑入荆州嘛。至于往后的事,只要掐死刘备备这个变数,曹操大军一到,举州皆降。既然连曹操都能搞定,哥的汉正军到时候还怕搞不定吗?
  只听戏志才又说:“我们现在的重点在西边,南边顾及不到,既然刘景升能稳住一州之地,就暂且先放他过去。名义上他是汉室宗亲,陛下现在启用他,也能笼络众多宗室,等将来若是他敢心怀异志,咱们腾出手来,再收拾他也不迟。”
  刘汉少贼兮兮地笑着问:“就像刘焉一样,先放着,看他唱戏?”
  “也是,也不是。荆州可不像益州那样,能够偏安一隅,刘景升要是想学刘君郎,只会死的更快。”
  戏志才与刘汉少相视而笑,一副“狼狈为奸计得逞”的模样,好像体验到了幕后小黑手的爽快感觉。
  笑罢,刘汉少又问:“志才,对于西边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虽然刘汉少又是汉正军统帅,又弄有最高统帅部,但是西边的战事,主要还是靠戏志才在全面谋划。而高节也只是在前敌充分掌握战术指挥权,说让打哪就打哪,不管怎么打。
  戏志才想了想,说道:“此次不管能否顺利诏皇甫嵩还京,都让闹儿出兵京兆,反正他肯定也闲不住。段煨要是识趣,肯回京的话,到时候您再另行安排,万一他不识趣,就让闹儿拿他练练手。如此一来,等于向皇甫嵩挑明了陛下的态度,何去何从,他总得做出个选择。若是他不从,咱们就用离间计,您加封马腾、韩遂,让他们相互闹腾的再厉害点,若是他从了,由高副军长接管右扶风,汇合闹儿一起,打回凉州去!”
  点头认可戏志才的计划,然而刘汉少又提出新的问题:“志才,你再想想,有没有尽可能不打仗,或是少打仗的法子,解决掉西边的问题。比如说,就算皇甫嵩还京,咱们也暂时不出兵凉州。”
  戏志才疑惑地问:“汉少要留着马腾、韩遂作乱?”
  “当然不是了。只是觉得打内战实在没什么意思,他们毕竟也都是咱们汉人啊。”
  戏志才着急地说道:“汉少能这样想,可是他们不会这样想。咱们不打他们,给他们留下喘息之机,再来打咱们,怎么办?凉州地广人稀,难以维持大军,等他们人多坐大之后,必然会四处劫掠,危害地方。汉少,您是一国之君,岂能容叛逆横行?”
  “你别急眼呀,咱们这不是在讨论问题嘛。”
  因为对军事上的事情忒外行,所以刘汉少把姿态放的特别低,安抚一下戏志才的情绪,又说道:“你考虑的是军事问题,但是西凉不止是军事问题。就因为西凉、三辅常年动荡,百姓流亡甚多,促使地广人稀的局面加剧,而留下来的百姓,为了存活,甚至出现胡化现象。现在的西凉的确不乖乖,可是在异族看来,到底还是咱们汉人说了算。如果咱们和马腾、韩遂决死一战,干死他们应该不是问题,可是咱们自身的损耗呢?西凉、三辅又能剩下几个汉人百姓?咱们又该如何恢复对这些地方的有效治理?从哪再弄那么多汉人百姓充实边塞?一旦咱们自身出现问题,弱干强枝,那些地方立刻就不会再属于咱们了,西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如果说高节是战术指挥,戏志才是战略布局,那么刘汉少刚才的一番话就上升到国策层面上了。最后竟然追问到戏志才也哑口无言,只好再次盯着地图,蹙着眉头,沉思起来。渐渐的,戏志才露出笑容,不是因为他想到了什么良策,而是看到了刘汉少的成长,腹有乾坤,胸怀天下,越来越像一个帝王。
  戏志才心悦诚服地问:“汉少见识深远,可有何良策?”
  刘汉少理直气壮地说:“有啊,这不是把你找来了嘛!”
  于是,戏志才脑门黑线,盯着地图继续想招儿。
  说刘汉少见识深远,真是有污蔑学渣之嫌。其实刘汉少就只说了一句自己的大实话,“打内战实在没什么意思。”
  从汉末到三国,甚至直到魏晋,“猪猴林立”,战乱不断,虽然到最后都被一一讨伐、剿灭,看上去又变成了大一统的美丽新局面,但是国力衰微,元气大伤,也是造成随后五胡乱华的最直接根源。那些“不臣猪猴”在朝廷眼中是钉子,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