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穑勘菹孪衷谛胖氐氖悄刹皇谴笕耍奂乙仓挥杏氡菹伦愎磺捉拍苣拘阌诹郑锩纪缕蹦晁艿碾缗H气通通倒出来!”
“放肆!”
袁绍虽然语气严厉,但是心里还是比较舒坦的,陛下早就说袁家该换人说话了,而且现在自己也被委以重任。尤其是那个水泥厂,说朝阳产业都嫌“晚”,简直就是黎明或者后半夜产业,那磨的是水泥吗?那磨的应该是金粉啊!而且还是和陛下一起磨,别人想动都动不了,既能亲近陛下,又能与陛下一起发财,不得不说,世道变了,袁谭这个钱花得值。
现在整天跟着刘汉少混,袁谭早被忽悠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俨然将自己视为陛下眼中的接班小红人,也就是红人二代。所以,刘汉少说什么,他都觉得有道理,尤其是给工匠们发钱的时候,看着那些人不仅仅对皇帝千恩万谢,对自己也是笑颜如花,称赞不已,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而且刘汉少还说了:“将来你就坐在办公室里数钱,谁要是来买水泥,笑的不好看,咱就不买给他!”于是,袁谭做梦都想让那一天早点到来。
“以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你跟在陛下身边,行事要谨慎,切莫太过张扬。”
“是,大人。”
能够得到袁绍的认可,袁谭感觉很骄傲,随即又想起今天挨的这顿打,觉得忒冤枉,于是,又学着刘汉少平时说话的样子,说道:“老头子,以后别总小瞧您儿子。儿子都是自己的种儿,能错的了吗?将来以后啊,有您享着儿子福的时候。”
这话应该是夸袁绍的才对,可是袁绍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关键是他现在还不到四十呢,硬生生被喊成老头子了。“老头子”像夸人的词吗?于是,袁绍也学着刘汉少的样子,抬脚就朝袁谭踹了过去……
…………
光熹元年,四月大旱,夏粮歉收。
刘大根和荀彧都说,天再这么旱下去,几乎可以断定还会再起蝗灾,要刘汉少早想办法。孔子曰:“大旱过后起大蝗,大灾过后有大疫。”但是这属于天灾,刘汉少能有什么办法呢?尽管已经让卫家全力去荆州购买粮食,但是路远难行,而且路上消耗甚巨,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不行,现在不能计算得失,一旦真的发生蝗灾,秋粮绝收,必然会引起大乱,刚刚扭转过来的好局面也会一溃千里。于是,刘汉少一边命卫家继续加紧从荆州购粮,一边找曹操商议,看他能不能从老家谯县南下扬州,从那里再开辟一条购粮线路。另外,冀州还是比较富裕的,命文聘、刘岱尽快平定冀州局势,备粮防荒。
“文若、大根,今年是咱们屯田的第一年,一定要让百姓对朝廷有信心,觉得咱们靠得住。你们要带领百姓生产自救,多挖井,挖深井。哥回头给任峻说一下,让他带领各地军屯也参与挖深井修水利的工作中去,咱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刘大根从前可就是流民,被刘汉少收拢到北邙山里养活了下来,现在虽然是屯田指导员,可是一想到大旱大蝗给百姓带来的灭顶之灾,便心急如焚。如今听到刘汉少一番话,满心扑在百姓上,触动最大,不由得老泪纵横。
刘汉少不耐烦地安慰道:“你哭什么,还不到死人的时候!你赶紧把有鸡鸭的农户,手里富余的鸡鸭都收过来,分给那些没鸡鸭的。”
刘大根擦着眼泪,不解地问:“汉少,如今人都发愁缺粮了,哪还有多余的心思喂鸡鸭啊?再说,他们也买不起呀。”
那些流民安置的屯田户自然没有鸡鸭,刘汉少所说的鸡鸭富余户也是当年北邙山里的和嵩山里的少部分人。
刘汉少解释说:“小鸡小鸭是需要吃几天粮食,可是养大之后,就可以撒出去,由它们自己捉虫子吃,自己养活自己。一旦哪发现有蝗灾的苗头,把鸡鸭全撒过去,既能养活鸡鸭,又能减轻蝗灾。百姓买不起,哥来买,你只管收回来分给百姓就是了。”
荀彧说道:“陛下,这个法子虽好,只怕您有钱也买不来那么多的鸡鸭可以分给百姓。”
是啊,乱世之中,除了人多,什么东西都少,除了命贱,什么东西都贵。
刘汉少有些无奈地说:“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只能努力,不能放弃。文若,咱们原本制定的五年屯田计划,不如就改成四年吧。”
所谓五年屯田计划,是指那些凡是被安置了土地的流民,建屋、发粮、发农具、发种子,有的还发牛或大牲口。以有牛的屯田户为例,第一年产出,上交百分之四十;第二年上交百分之三十,逐年递减一成,等到第五年,可与国家正式签订永久租地契约,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侵吞、霸占。国家如需毁约征地,应当补偿屯田户双倍以上资金,另行安置。契约可由长子继承,不可分割继承,绝户则由国家收回。屯田户拿到租地契约之后,往后每年只需上交百分之五,其中百分之三为税粮,百分之二为地租,合称“公租粮”,除此之外,不得增加任何税赋。如果五年内不能安心务农或作奸犯科的屯田户,则拿不到租地契约,而没有分到牛或大牲口的屯田户,第一年则从百分之三十开始上交,实际等于四年之后便可拿到契约。
如今刘汉少说免一年,有牛的也从明年百分之三十开始上交,等于当初为了安置他们,发放的那些东西,一下子全都“打骨折”了。
荀彧犹豫着说:“陛下,如此一来,国家损失甚巨……”
刘汉少也心疼地想,什么国家损失,那都是哥的钱好不好?反正遇到灾害总是要受损的,如果把损失摊在百姓身上,他们只能家破人亡,之前的努力也就全白费了,只能哥来出这个血……不行,得捎上那些有钱人!
“别说了,文若。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不是因为有地,而是因为有人,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难而无动于衷。以前他们没地可种,现在发生灾害是有地也种不了,如果真的发生蝗灾,出现大量流民逃荒,那么他们也会变成蝗虫,走到一处,吃死一处,最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百姓留在土地上,使大家能够安心、齐心面对灾害,战胜灾害!”
荀彧连连点头,却只说得出一个字:“是,是……”
刘汉少信誓旦旦地说着连自己也没底气的话:“告诉百姓,就说是哥说的,咱们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灾害,共度难关!”
第166章 曹昂这倒霉孩子
……………………………………
有时候刘汉少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假如老天给面儿,能够风调雨顺的治理几年,大汉未必不能满血复活,可是现在偏偏多灾多难,天不遂人愿。虽然在别人面前总是表现出有信心,有决心战胜灾害的样子,但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怂了,大汉可能又会重新陷入一片动荡之中,任谁再也无力回天。
盖勋“护送”段煨到达洛阳之后,刘汉少陪着他们参观了北邙军校,吕布和曹性的军营,还看了看水泥厂和袁绍的小别野。吃饭的时候,刘汉少征询盖勋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加入汉正军,做汉正军的督教长。
老实说,这趟洛阳之行真有点让盖勋大开眼界,但是也对很多地方表示出了不满,比如皇帝不住北宫,反而把群臣都弄进皇宫里住;比如刘汉少不穿冕服,弄个板寸脑袋,怎么看怎么像头顶一个刺猬。
刘汉少就着小酒,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元固啊,哥觉得皇家威仪不在于住什么地方,穿什么衣裳,关键在于皇帝有没有为国为民之心。假如哥只会穿着冕服,带着冕冠,像泥胎木塑一般坐在朝堂之上,接受你们的叩拜,你觉得那才是皇帝该有的样子吗?反之,像现在这样穿着新式军装,行动自如,干活便利,还能与你一起喝小酒、侃大山,你难道还不承认哥是皇帝了?”
这话说的有点尴尬,是不是皇帝脱了那身衣裳,就不是皇帝了?那洗澡的时候咋办?
任凭盖勋有多敢直言,此刻也只能惶恐地说道:“不敢,不敢,微臣不敢!”
刘汉少感叹地说:“要是咱们大汉处处都华丽的像皇宫一样,让咱们百姓都住的像皇宫一样,那么,哥是不是不管住在哪儿,也都像是在皇宫一样呢?”
段煨真怕盖勋再说出使皇帝不高兴的话,连累自己也被皇帝看不顺眼,连忙说道:“陛下天恩浩荡,为国为民之心可表日月。卑职从未见过有帝王朴素如陛下一般,为民烦忧,不思茶饭,我大汉能得陛下为主,是天下之幸,万民之幸。”
虽然段煨是奔着拍马屁去的,但是仔细想想他说的话,好像也有点道理。桓灵二帝之时,皇家尽是奢糜,聚财敛钱,卖官鬻爵,搞的天下纷乱不止,民不聊生。现在的小皇帝不讲吃不讲穿,不讲奢华不讲排场,虽然搞不懂他整天都在忙活个啥,却也知道他是想为百姓多办实事。当然了,让大汉处处都华丽的像皇宫,这话说的就有点过了,或者是那种景象根本不敢想象。
刘汉少谦虚地冲段煨摆摆手,再让他这么夸下去,自己都该觉得脸发烧了,然后又对盖勋说道:“元固啊,你这个人能够秉公办事,刚直不阿,这是你的优点。但是,脑袋可不能像水泥一样固化啊!”
水泥已经见识过了,那玩意硬的像石头一样,难道脑袋硬一点不好吗?盖勋还没有想明白,只听刘汉少又说:“加入汉正军,必须剃短发,这是军规!”
哦……在这儿等着我呢?盖勋沉吟着说:“臣,不敢奉诏。”
刘汉少心里的确有些恼火,但是脸上笑的像菊花一样。
“看看,刚说了要你脑袋别像水泥一样,转眼你就犯倔了不是。咱们大汉讲究孝道,自然是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呢?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还是子不言父过?或者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那不是养儿子,那是养奴隶!如果哥不能认为先帝的一些做法不对,那就应该继续卖官鬻爵。”
“孝”的话题太大,千古以来,众说不一,以刘汉少的水准也不可能三两句话辩驳的清晰透彻,只得假装自己很有道理的样子,气势汹汹,连声追问:“父母生病,儿子不换衣裳不梳头,就是孝顺了?父母故去,儿子守在墓地旁边好几年,啥事都不干,就是孝顺了?举孝廉,父别居,这里边说的人,有几个是因为剃了发,才把老父亲从家里赶出去的?”
面对刘汉少这种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式的诘问,盖勋也有点恼了,沉声问道:“臣,请问陛下,以陛下看来,何为孝?”
“这个嘛……”
想词,想词,赶紧想词。不知怎么着,刘汉少脑袋里忽然又蹦哒出“侠之大者”几个字,慢慢说道:“孝……应该有大小之分,公私之别。小孝就是私孝,在家尊敬、赡养父母长辈,尽量顺遂他们的心意,而大孝就是公孝,是要承继先祖前辈们坚毅不屈的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好比武帝,积文景二帝之财,可劲造腾,终将匈奴一举击溃。我汉正军削发明志,也是去芜存菁,头发虽然剃掉了,但是精神留着,势必恢复汉家荣光!”
言尽于此,刘汉少也想好了,现在麻烦事这么多,如果盖勋真是个老顽固,那也没必要再在他身上下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