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塔上一个进水管,连接抽水机,一个出水管,连接室内管道,还有一个排水管,就在进水管下边一点的位置,一旦水塔上满了水,首先会从排水管流出,在下边负责上水的人看到,就知道水塔已满,便可以停下休息了。总体来说,还算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原本这两个工程就是样板,刘汉少打算拿来招商引资的,只是后来忙于运粮救灾,暂时搁置了。现在虽然还要继续向三辅之地运粮,但是一切已安排的井然有序,自然要将修建水泥厂,水泥砖路的事情摆回来。
…………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朝会,在袁谭与陈昭的陪同下,刘汉少带着爱卿们参观了袁绍家的小别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尺高的半截围墙,其上是木头栅栏,斜织出菱形花纹,就连大门也是栅栏式的,使院内景观一览无余。这种设计原本是刘汉少担心院子小,围墙太高的话,显现不出空间,给人一种坐井观天的压抑感觉。但是就有爱卿想的多,小别野建在皇宫里,皇宫本就守卫森严,如果袁绍还把自己的院墙建的高高的,像城墙一样,他想干什么呀?
好!
现在这样最好,里外通透,君臣无隙。
无论陈昭在一旁怎么解释陛下当初的设计理念,爱卿们虽然嘴上称赞,但是心里依然觉得如此中看不中用,摆设式的围墙,就是为了向陛下表示忠心。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条平整的水泥砖路,一直通向院中圆形喷泉,有假山,有流水,池子里边还有鱼。以喷泉为中心,朝着主楼方向,水泥砖路一下子宽阔起来,呈扇形辐射向主楼。如此,步行可以绕过喷泉,直接登上主楼台阶,若是车行,则可顺着旁边的斜道直接到达主楼雨檐下。
主楼通体以红砖本色为主,中间的水泥梁柱部分则被漆成了淡黄色,原本刘汉少还想给主楼贴瓷砖,但是害怕风大,把瓷砖吹掉下来砸着袁本初,所以才作罢。
进入主楼,才让爱卿们感受到什么是大气、奢华,地面全部是光洁如玉的瓷砖,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柱子包木,上面嵌着金箔壁画,正厅正面一副巨大的山水图,一轮红日冉冉东升,然后还有一整套木制沙发。
卫觊坐在上面试了试,竟然觉得自己好像要被陷进去了,猛然又站起身,看着这个诡异的玩意,满脸疑惑。
没有海绵,但是有木棉、棉花和丝棉,那个座垫被充填的很满,十分厚实,看上去就好像叠了半床被子似的,摁着也是硬的,但是一坐上去就会发软。
二楼的房间多而繁杂,书房里有大大的书案与书架,酒吧里有各种酒具酒品,小会客厅紧凑,大游乐室宽敞。三楼袁绍的主卧室里也很大,最显眼的是一张大床,足够六七个人在上边打滚了,其他卧室有大有小,家具也有不同,有的是如墙一般的组合柜,有的是高低柜,还有的是梳妆台,至于袁绍要怎么分,那是他们家的事。最让爱卿们惊叹的还是袁绍家的卫生间,整个屋子居然全部贴满瓷砖,既能洗浴,又能如厕,完事用水一冲,还不带留异味的。此外,还有一个室内游泳池……
四楼是爱卿们轮流参观的,要是一下上去人太多,把谁从平台上挤下来就不好了,不过现在也没啥景致,倒是视野开阔许多。
返回一楼,刘汉少在大厅主位的沙发上坐下,这儿往后应该就是袁本初的专属座位了,先让哥好好感受感受吧。爱卿们很有眼色,自动按照官职大小分排座次,有的坐侧位沙发,有的坐沙发后边的椅子,还有的就只能在椅子后面站着了。
刘汉少炫耀地向众人询问:“众位爱卿,感觉如何?有没有人也想住上这样的小别野啊?”
杨彪坐在刘汉少下首,笑呵呵地问:“陛下,不知这套宅院,造价多少?”
袁谭就在刘汉少身边呢,没敢坐沙发,搬了个小马扎,此时他才是距离刘汉少最近的人,一伸手就能摸着皇帝大腿。听闻杨彪所问,立刻代为答道:“也不算太贵,两万万七千万……还多一点,不到八千万。”
虽然已经发行了新铜币这种大钱,但是数量还是太少,不能成为市场主流,所以大家还是习惯说“多少钱”,而不是“多少文”。可是即便如此,听了袁谭的报价,满大厅的爱卿们也立刻倒吸凉气,胡乱咳嗽。
您把两万万先说清楚好吗?这比财政部的钱还多好几倍!
第184章 有钱赶紧使劲花
……………………………………
审配现在虽然只是检察司右司长,但是上边没有司长与左司,就等着他慢慢往上爬呢。听到袁谭说出小别野的报价,立刻从沙发后边的椅子上站起身,说道:“陛下,如今国家贫弱,百姓艰难,今年又遭逢大灾,袁本初此时竟敢如此奢糜无度,此一罪也;巨额财物,来路不明,定有贪墨,此二罪也。臣奏请陛下,准许臣立案调查。”
这一番话说的小别野内鸦雀无声,众人纷纷暗想,三司就是陛下养的狗啊,逮着谁都敢咬。今天一直跟在刘汉少身边洋洋得意的袁谭,此时也不由得紧张万分,难怪自己老爹不许自己张扬,盖好的小别野还没住,就有人出来咬自己了。
刘汉少黑着脸,问道:“正南身处何职?”
虽然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审配还是立刻回道:“臣,检察司右副司长。”
“你还知道你是检察司?”
刘汉少怒道:“审判定罪,属于审判司的职责,你一个检察司说什么一罪、二罪?你要立案调查袁本初,是你的职责所在,你有这个权利。但是,哥要提醒你,检察司办案要讲实事,讲证据,岂容你无凭无据,恣意妄为?构陷朝廷重臣是什么罪,你应该比别人更清楚,饭可以随便吃,话不能胡乱讲!”
喝口茶水润润嗓,刘汉少仍旧气呼呼地说道:“此间是袁家府宅,在你没有查到袁本初的罪证之前,哥想他不会欢迎你这样的客人,出去!”
见此情形,盖勋急忙出言劝慰道:“陛下息怒。审右司也是一片公心,与袁议长并无私怨,更无构陷一说。何况……眼下朝廷上下都在为救灾之事繁忙,即使陛下也简朴至极,袁议长此时大兴土木,修建豪宅,开启奢靡之风,确实有些不合时宜。”
虽然三司各司其职,但是在别人看来,总觉得他们是一伙的,好像狗连蛋似的,就是三司自己也觉得本该如此。此时审配出言,惹恼了皇帝,陈群、田丰便不好再开口求情了。盖勋出来为审配求情,也不是他们有啥私交,纯粹是因为盖勋自己就是忠直之人,觉得审配不畏强权,是个好样的。此外,他也觉得袁绍这个时候跳出来修建豪宅,的确不合时宜。
“元固啊,你这个话说的……哥可不能赞同。”
盖勋说道:“哦?陛下有何高见,还请为卑职解惑。”
自己就是想让爱卿们看着小别野觉得好,哄着他们花钱的,这些人不帮忙也就算了,还跑出来瞎捣乱,偏偏自己又不能真把他们怎么样。
就说这个审配吧,袁家四世三公,名望隆重,袁绍如今又是风头最劲的政议长,他都敢站出来指责,一方面说明他为公之心,可是另一方面呢,说明他真不开眼。再看这个盖勋,也是一副天地可表,日月可鉴的样子,显然是打定主意当忠臣了,要是自己一个招呼不好,估计马上能被扣上昏君的帽子。
算了,别指望他们帮忙了,能不帮倒忙就得谢天谢地。
刘汉少心里嘀咕,脑袋里却在拼命地想着词儿,然后又说道:“元固,你只看到百姓艰难,看到正南忠直,也看到了哥的朴素,却没能看到本初的善意壮举啊!本初如今奔走冀州、豫州,亲力亲为组建各州参议院,咱们且不说这些,那都是他该做的分内事。但是,本初一听说三辅受灾,立刻捐献了大批粮食,又在豫州发动名望贤达,捐钱捐物,这不是善意吗?这栋小别野的确花费颇多,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水泥厂用工人,盖房子用工匠,还有做家具的,做洁具的,做水管的,栽种绿植花草的,包括挑水和泥的小工,这么多的人就是靠着这个小别野工程,可以赚到丰厚的工钱,可以买粮食、买棉衣,让家里的老幼能够活过这一个冬天……一个受灾的冬天!”
刘汉少的声音陡然拔高,然后目光冷冷地从众位爱卿脸上扫过,好像要替袁绍报仇似的,而袁谭已经从马扎上跪倒在地上,扶着刘汉少的“不老盖”哽咽着说:“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袁谭和所有的儿子一样,有时候也会偷偷地看不上自己的老爹,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叛逆。可是刚才审配、盖勋的话差点把他吓尿,因为帽子扣的太大了,万一真被追究下来,抄家灭族也是分分钟的事啊。哪曾想刘汉少一番话,完全是向着袁绍说的,也让袁谭终于明白,自己的老爹原来这么伟大。
不敢与刘汉少对视,好像受批评的小学生那样,爱卿们集体低下了头,只听刘汉少又说:“受灾可怕吗?当然可怕,那是要死人的!但是,咱们能让灾难吓倒吗?是不是受灾之后,咱们的日子都不过了?在哥看来,越是灾难面前,越要团结一心,越是挫折面前,越要勇猛精进。让有地的耕种,有力气的做工,以工代赈,积极地恢复生产生活,难道不好吗?可是,有钱的不肯花钱,哪来的那么多工可以做?把钱都屯在家里,藏在床下,死了带进棺材里,有用吗?哥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只有花出去的钱,才叫钱,只要能把钱花对地方,就是尽忠!”
以工代赈?
这个好理解。既可以让灾民找到生路,养活自己,又可以利用劳动力恢复灾区建设,好像是比只开粥棚舍粥的好处多啊。
但是那句“把钱花对地方,就是尽忠。”就令人费解了。首先,这好像是给袁本初定了调子,大忠一枚。其次,前些日子陛下还倡导艰苦朴素,号称自己多少天没吃肉,怎么转脸又鼓励花钱,改走豪华路线了?
众位爱卿还在懵圈,一时转不过弯来,杨彪笑呵呵地出来打圆场,说道:“陛下息怒。同僚们看法不一,各抒己见,也都是出于一片公心,只是尚未明悟陛下苦心罢了。”看到刘汉少无奈地点头,随即又问袁谭:“显忠,你那个水泥厂办的如何,有没有水泥再起一座小别野呀?”
袁谭一看,自己姑父也出面力挺自己家了,连忙陪着笑说道:“有,有!大人可是也想盖小别野?”
“想是想,但是老夫可没有本初家资雄厚啊,显忠能不能给个薄面,打个折扣呀?”
袁谭差一点就点头答应了,幸亏刘汉少及时说道:“我说文先哪,你这个话可就有点以权谋私,索贿受贿之嫌了哦,当心我让正南去查你。”
怎么这里边还有我的事呢?
审配心中正自懊恼,惹怒了陛下,差点被赶出去。但是听着陛下的话音,又不像厌恶自己的样子。再想想陛下刚才说的那些话,似乎也不无道理。
平时刘汉少不管对谁说话,不是喊外号就是喊表字,反正他是皇帝,想怎么喊就怎么喊,别人就是有意见也只能闷在肚子里。但是,对于三相以及左统皇甫嵩,就会喊姓氏加官职,在刘汉少心里,这算是一点点敬意,再但是,杨彪这几位反倒觉得皇帝好像和他们见外,不贴心似的。
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