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古代饮食结构单一,就别提什么肉、蛋、奶、蔬了,盐巴不管咸,粮食不管饱,时不时的还得加餐来一顿人肉,所以百姓除了营养不良之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就是有很多夜盲症,俗称“雀蒙眼”,主要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到晚上视力便直线下降,甚至不能视物。
胡奴因为长期食用奶类、肉类,这种情况倒是比中原百姓少很多,所幸,汉正军A级军团的老底子,要么出自京师兵,要么出自凉、并,甚至有不少羌、胡。京师兵营养可以跟得上,凉、并边军习惯上又与羌胡接近,所以,才能有足够的兵力突然发动一场夜袭。
否则的话,真以为陈冉让司号参谋集体吹军号,是为了唱戏呀,那不就是为了联络城外骑兵的侦察参谋嘛。
天色微明,呼厨泉便亲领大军赶至万年南门,看到的景象使他既愤怒又惊恐。这里好像连战场都打扫过了,除了满地胡奴兵士的尸体之外,就是还未烧尽的帐篷,或依旧火焰熊熊,或已经只剩余烟。能吃的能用的都被顺走了,连死去马匹的尸体都少见,领军的万骑长此刻就被悬挂在南门城墙外,只剩下一个脑袋,面目有些惊恐,有些沮丧,或者说是委屈。
一夜之间吃掉近万人,这绝不只是万年守军干的,汉军一定还有别的兵马。想到还有未知的,强大的兵马在侧窥视,呼厨泉便感到不寒而栗,一边派人立刻告知其他两路大军,一边广派探马,四下追查,此外,还将东门外的大军召回北门,再也不敢分兵包围了。
…………
戏志才押解着四万多羌胡俘虏回到洛阳之后,便想把人尽快移交给相府,然后自己好返身追赶刘汉少,但是杨彪和黄琬都说,你们一下子弄回来这么多人,倘若草率行事,安置不好的话,怕是要出大乱子。戏志才也明白这个道理,汉少派自己回来,不就是为了妥善处理此事吗?可是军府不干相府的事啊,这么多人究竟该用在哪,怎么用,连戏志才也有些懵圈。
好在胡车儿率先跑来,向戏志才说,这帮羌胡里边有好手,自己要挑选挑选,扩充进山地团。别看现在还叫“山地团”,但是胡车儿早就比旅长还管的人多了,并且,刘汉少有言在先,他这个山地团带好了,能整成山地师。所以,戏志才也没客气,直接批了,让乔山与俄吉勒陪着胡车儿去挑人。
这些羌胡和那些南匈奴、鲜卑之类的纯游牧不一样,在他们中间,这个部落那个酋豪的多不胜举,其中有会放羊牧马的,有会钻山打猎的,有会耕田种地,甚至靠近西海水边,还有会划船打渔的。
这四万多俘虏在来洛阳的路上,就和押解他们的汉正军兵士处的不错,中途又见识到大汉皇帝救活死人的“神迹”,无论安抚还是威慑都够够的了,所以俘虏们基本上情绪稳定。现在一听说可以加入汉正军,立刻群情激动,热情高涨,可是胡车儿只要那些会钻山打猎的,并且要通过严格的筛查。
末了,胡车儿挑走了三千多人,袁谭又跑过来说:“跟哥去干活,管吃饱饭,管穿暖衣,谁干活卖力,还奖励工钱,表现好了,还能减刑!”
袁谭现在可是号称“京师小灵通”,爆料绝对都是内部可靠消息。一旦招商引资会召开,各地水泥厂便会相继筹建,到那个时候,他再想做独家买卖是没可能了,但是这不妨碍人家有先见之明啊。不说别的,多家水泥厂建成,总需要大批工人吧?到时候能不能招到是一回事,即便招到了,工人工薪也会被卡的死死的。再者,每家水泥厂都有附带有“家庭作业”,就是制造修路专用的水泥砖,要是赶上生意好的时候,是先给雇主供应水泥,还是先给朝廷上交水泥砖呢?
所以,袁谭就想着先弄一批免费劳力,再趁着冬天没啥工程可做的闲时,加紧赶制水泥砖,也好留着以后给朝廷交作业。刘资说冬天天寒,上冻之后就没办法保证水泥砖的质量,袁谭很机智地说:“想办法不让它上冻,不就行了?”
于是,袁谭的水泥厂就多了几座超大号工房,里边架着柴火炉子加温,俨然温室一般。工人们还说这是袁厂长心善,怕工人冻着,特意给弄的福利。再于是,袁谭占小便宜的“一举”,还弄回了“好几得”。
然后,夏侯惇、夏侯渊来了,要挑一些人去修水利,曹洪、曹仁来了,要挑人去修路,河东离的远,最近又不安宁,所以卫家的人来的最晚,直接把剩下的全带走了,挖煤挖矿,炼焦炼钢,用的人不要太多好不啦。原本让留守京师的各位爱卿发愁的四万多俘虏,转眼被瓜分个干干净净,瞅着最后卫家那意思,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嫌自己那边分的少了。
安置好俘虏之后,戏志才便急着动身前往长安,但是总需备长卫觊又找到他,说是有一批战略物资,最好能由戏志才一起押送过去。
戏志才问是啥物资,假如是粮草、衣被或者箭矢兵器,数量太大,押送队伍肯定走的慢,那样的话,不妨另外安排人手,免得耽误自己行程。
卫觊“嘿嘿”一乐,故作神秘地要领着戏志才亲自去看。其中两样是扎马钉和指南针,这些玩意戏志才都认识,是汉少新收的那俩小徒弟发明的,的确算是利器,但是第三样,戏志才看了也懵圈。
只见卫觊拿着一件古怪“兵器”,前端既像劈开的半拉竹筒,又像是一块瓦片,却是精铁打造,边缘没有刃口,但也菲薄锋利,虽然中间有一根铁刺,但是被外边的铁瓦围着,也起不到杀伤作用,另外,还有三尺多长的木柄,上下两头都带着横把。
回来之前,刘汉少就对戏志才说过,总需正在赶制一件大杀器,要他回长安的时候,一并带回去。现在看来,所谓“大杀器”,应该就是眼前这个玩意了。然而戏志才研究半天,也搞不明白这玩意到底有啥用,估摸着不像是兵器,到更像是一把铲子,但是两边翻卷的这么厉害,难道是铲水用的?
看到能够让陛下以外,可以说是汉正军里最有实权的戏总参谋长懵圈,卫觊爽的哈哈大笑,说明自己这个总需备长还是有点干头的。喊过来一个看守武库兵士,要他给戏总参演示一下这玩意的用法。只见那个兵士拿着那玩意,来到武库外的土地上,先朝手心里吐了口吐沫,然后攥紧木柄,狠狠地朝着地面戳了进去!
第243章 坑的旁边还是坑
……………………………………
当初诸葛亮拿着扎马钉去永安宫交作业,无意之中说过一句“陷马坑挖起来太麻烦”,倒是给了刘汉少不小的启发。
如今的京师是哪儿?
洛阳啊!
如果搁在后世,提起大洛阳,可能最先让人想到的是牡丹花,洛阳牡丹甲天下嘛,然后还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毕竟是十三朝古都,底蕴厚重的能顶的上多少层老棉袄呢!然而学渣刘汉少首先想到的却是……一把铲子。
洛阳铲,考古钻探神器,最早广泛用于盗墓,后来成为考古学工具。话说“考古”这活儿也是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最早可见史载的好像就是小黑胖子曹孟德,设立过“发丘中郎将”一职,专门挖坟掘墓,获取财物,以充军资。发,就是发掘;丘,是指坟墓,这个官职还有一个更为响亮、通俗的名字,叫作“摸金校尉”!
当然了,其实这个活儿,在曹操之前,很多人都没少干,比如董卓就曾派吕布考过古。所谓史载,只不过是陈琳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里提过这么一嘴,才坐实了曹操是盗墓贼的老祖宗之说。
好在曹操现在是交际部部长,陈琳陈嘴炮也不以骂人为生,否则洛阳铲提前一千多年现世,还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
学渣的脑袋瓤儿不太丰满,压根没想过那么多,就是想着用洛阳铲给胡奴挖陷马坑来着,没看那铲子还经过“改良”,上下两头都装有横把么?这一铲子下去,劲儿小的还可以双脚踩在下边的横把上蹦蹦,等铲子扎到底儿,双手再握住上边的横把拧拧,完事往上一提,一个陷马坑就出来了。要是泥土粘性不大,没办法提出来,还可以用手往外捧捧……
跟着刘汉少这些年,戏志才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这位哥了,可是看着眼前的这个神器,还是脑门黑线,不知是该给这位哥点赞,还是觉得自己的脑袋瓤儿也少,有点跟不上这位哥的节奏。
这个玩意看着古里古怪,不伦不类,但是挖坑的确方便;用陷马坑去坑胡奴,原本也是异想天开,可现在的情况是己方守城,胡奴攻城,假如在城外到处都挖上陷马坑,他们不会像在草原上那样随便乱跑,只能乖乖地跳到坑里来;最后再加上最关键的一点,就凭关中那个地方的土质……好像也就剩土多了,挖坑简直不要不要的好。
于是,再好好想想,这么一件古怪玩意,在特定的环境下,好像真的能够变成针对胡奴骑兵的一件大杀器。
何况现在不止一件,而是三件,汉少还新收了两个能作妖的小徒弟呢!这还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
也许遇上大汉皇帝,胡奴注定命途多舛。
…………
把俄吉勒团留在京师,协助看守各处俘虏,戏志才带着乔山团与三件大杀器,快马加鞭地赶往长安。随后,接过长安防务,研究王闹闹的战役部署,也不得不说一声:这娃胆儿真大,把皇帝都忽悠到第一线去了。
可是再想想,假如是自己进行部署,或许也会鼓动汉少上前边去,当然,唯一不同的是,自己肯定得站在他身边。
三城兵力不多,看似摇摇欲坠,但有骑兵旅在外策应,使胡奴无法全力攻击,实乃险中求稳。可是,挡在正前面的毕竟是皇帝啊,不管真险假险,也得让它离着皇帝远远的。于是,戏志才立刻调动三个团向三城运送洛阳铲、扎马钉,之后便留在各城,以为增援。同时命令各骑兵旅补充扎马钉、指南针,暗中护卫增援部队。
对于骑兵旅来说,危急时刻,为了摆脱追兵,还能把扎马钉丢在屁屁后边保命用,但是指南针这个玩意,身处关中,还能跑丢咯?可是戏志才已经带来了,一个旅随便分上十来个,都能直接分到营级,侦察参谋怀里都能揣着,不管怎么说,这也算上官关怀不是。
所以,这一次的三件大杀器,当属洛阳铲“杀性”最重,三个增援团分别进入三城之后,便乘隙在城外大肆挖坑,一铲子下去,提上来的土都不带遮掩的,就堆在坑边上,除了城门外留着一条路,其他地方都是坑连坑,坑挨坑,坑的旁边还是坑,站在城头上放眼望去,好像土拨鼠总动员了似的。
刘汉少甚至还对跟着自己的弓弩团的兄弟们说:“看见那些土堆了没?你们应该在一些土堆上做好标记,表示远近距离,这样等胡奴进攻的时候,只要看到标记,就知道胡奴在多远的位置,才能更有效的打击敌人,少放空箭。”
胡奴不是没试过人海战术,大规模进攻,但是明知道每个小土堆旁边都有个坑,可战马跑起来,躲不过去啊,甚至有时候用人命把一大片坑刚刚填平,城里飞射出来的扎马钉铺天盖地,落在地上,效果也和挖坑是一样一样的。就算有走运的兵士,躲过了无数的坑,冲到城下,奈何后续兵力跟不上,也只能枉死城下。
陷马坑、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