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约八羌依锏那榭觥
  “公至,你们做的很好啊。尤其是这个水轮鼓风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地向炉内送风,而且还不耗费人力。”
  韩暨连忙惶恐地说:“回陛下的话,微臣可不敢窃据此功。风扇是您的高徒,马均马所长发明的,而齿轮变速器更是陛下亲自发明的,臣只是引水至此,利用水轮带动它们而已。”
  “不管是谁发明的,能够用对地方,就是有功!”
  刘汉少首先对韩暨的做法做出肯定,然后又笑呵呵地问道:“可是公至呀,你有没有想过,往高炉里送热风?”
第430章 眼珠不是亲生的
  ……………………………………
  高炉这个玩意吧,如果想要简单理解,可以把它想象成用汽油桶做的烤红薯的炉子。把红薯从上边一个个放进去,盖上盖儿,利用炉内热气烤熟,再拿出来。而高炉则是从上边一层矿石一层煤炭的往里边倒,完事当然也不能从上边再拿出来,都烧成铁水了,只能高炉下边开口,出渣出铁。
  想把矿石烧成铁水,需要鼓入大量空气助燃,烤红薯的炉子不旺了,能拿扇子扇一扇,但是高炉这个玩意,用扇子扇风,可能不够用。韩暨能够把手摇风扇、变速器、水轮结合起来,虽然水轮转动的慢,但是通过变速器变速,就能使风扇转的飞快,从而向高炉内持续不断的大量鼓风。这比原本的历史上,他发明的那个水排鼓风的效果可能还要好一点。
  但是,高炉内需要保持能够把矿石烧化的炉温,鼓入冷风的时候又会使炉内温度急剧下降,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鼓风、升温,再鼓风,再升温的过程,不仅费工费时,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刘汉少提一句往高炉里送热风,道理并不深奥,韩暨很快也想明白了,问题是该怎么样把冷风变成热风呢?
  要知道,想要尽量少的降低高炉内的原本温度,送进去的这个热风,别说烤红薯了,烤个骆驼估计也是分分钟的事。然后,刘汉少对韩暨等技术人员进行了一场启发与忽悠相结合的新式教育,比如说,咱们在送风管道中间再盖一个热风炉,里边摆些像蜂窝一样的砖头,烧热之后,送进来的风经过蜂窝,不就加热了吗?还有高炉上边吹出来那种可以把人熏晕的毒气,其实是煤气,如果能够给高炉盖上盖子,再接个管子,把煤气收集输送过来,专门用来给风炉加热,也不用再浪费煤炭。
  头一回听说专门建炉子“烧风”的,韩暨既感到欣喜,又觉得压力山大,眉头时舒时皱,眼神时喜时忧。刘汉少可不指望他们一下子就能研究出来,只要给出一个大方向,由着他们慢慢鼓捣去吧。
  “你们这种绞盘运料的办法太落后了,人力毕竟有限,抽空回一趟洛阳,研究所里有宝贝,对你们一定会大有帮助。”
  韩暨惊喜地问:“什么宝贝?”
  “蒸汽机。”
  …………
  皮氏以北,北屈西南,有采桑津。
  顺着大河,由采桑津北上,大约十余里便是著名的壶口瀑布。
  刘汉少到达采桑津的时候,夏侯惇已经带人候在了这里,只是这位大汉国的水利部长显然也是刚到不久,连带着胸章绶带的“工作官服”都没有穿。长裤腿卷到了小腿上,衬衣袖卷到了胳膊上,小腿有泥,还没有干透,脸上有灰,被汗水冲刷出痕迹。只不过带给刘汉少震动最大的,却是夏侯惇的左眼上戴着一个眼罩。
  “臣,惇,拜见陛下。”
  刘汉少连忙上前几步,托住夏侯惇的双臂,盯着他的眼罩问道:“怎么回事?”
  夏侯惇嘿嘿一笑,好像还有点不好意思地回道:“没事儿,挖河渠的时候,让石子迸了一下。”
  刘汉少回头,质问杨修、诸葛瑾等人:“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哥?”
  杨修与诸葛瑾默不作声,曹操也欲言又止,还是夏侯惇连忙说道:“陛下,陛下,您别发火,这事儿可怪不着别人,是我不许他们说的。”
  “你这个憨货,就算不告诉哥,也要回洛阳诊治呀。咱们洛阳有华院长,有那么多医院,还有……”
  “工期紧,离不开呀。”
  随即,夏侯惇又苦笑着说:“臣让河东的医者给瞧了瞧,说是眼珠迸坏了,没用了。”
  可怜的惇惇,哥已经没让你领兵作战了,你的眼睛咋还是没保住呢?难道这个眼珠不是亲生的,注定不为你所用?这是现实的残酷,还是命运的捉弄?
  刘汉少忍不住说道:“元让……兄弟,你受苦了!”
  听刘汉少喊“兄弟”,夏侯惇心里暖暖的,所以也不再口称陛下,而是说道:“汉少,可不能这么说。俺一个粗俗鄙夫,能得您不弃,还让俺为国效力,这是俺的福分。”
  眼睛都瞎了,连句怨言都没有,刘汉少眼圈一红,好像再也忽悠不下去了。正巧,曹操也忍不住走上前来,便拍着夏侯惇的胳膊,对曹操说道:“好兄弟,这才是咱们的好兄弟啊!”
  曹操知道夏侯惇的眼睛受伤,但是伤后并未见过其人,刚才乍见,便觉内心疼痛,只不过刘汉少先走上前去,所以才克制住自己,置身于后。此时仰头端详着夏侯惇的眼罩,又见刘汉少眼圈泛红,也不知是应该心疼夏侯惇,还是应该替他高兴,只得感慨地连连点头。
  “汉少,兄长,难得你们一起到此,俺陪你们看一看咱们的河渠吧。”
  刘汉少与曹操收拾各自的心情,连声说“好。”
  夏侯惇所修的这条河道在大河东岸,南边的起点便是采桑津,而北边的起点则在瀑布上游一两里处,全长近二十里。河道底部宽七丈,顶部宽十丈,挖出来的土石就堆在两侧,筑成河堤。只是河道东岸有些地方紧挨着山体,还要挖山开渠,所以河堤便与山体相连,更像是溜着山边修的一条路。
  河道修的很规整,也很奢侈,因为不管是河底还是河堤,都用石板加水泥铺盖了起来。夏侯惇说,别看河岸上原本多为泥沙,但是越往下挖情况越复杂,有坚硬的岩石,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也有看着像岩石的,可是伸手一抓就碎了。如果不把河道全部铺起来,一旦放水通航,水流甚急,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把河道冲的凹凸不平,给行船带来隐患,甚至是又冲出瀑布,使河道彻底报废。
  想想也是,上游河面那么宽阔,到了这里猛缩的就像个壶嘴,泥沙俱下,如果岩石不坚硬,又怎么抵挡千万年的冲刷?
  刘汉少疑惑地问:“遇到酥软岩质还好说,要是遇到坚硬岩质,开凿起来很吃力吧?”
  夏侯惇解释说:“各有各的麻烦,但是咱们也总有应对之法。赶上酥软之地,要先把它夯实,再铺设石板,赶上坚硬的地方就先放火烧,然后泼上凉水激一下,也就好挖了。”
  这是“火爆法”,利用的是“热涨冷缩”的原理,战国时代,李冰父子修造都江堰的时候,就曾用过此法。
  刘汉少冲着曹操挑起大拇哥,却是夸赞夏侯惇:“惇惇大才呀!”
  夏侯惇“羞射”地说:“汉少可不敢这么说,这都是那些技术员的功劳,俺就会领着大家干活。”
  “会领着他们干活还不算本事么?”
  …………
  沿着修好的河堤北进,河道中还有不少的人在干活。如今在大汉所有有俘虏干活的工地之中,夏侯惇这里是使用俘虏比例最高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就只是挖坑垒土,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之前发生过去卑叛乱之事,现在刘汉少来巡视工地,夏侯惇不知警醒,还让俘虏们照常干活,这使得许褚很是不满,向刘汉少身边增派来不少的燕云近卫。
  夏侯惇也察觉到刘汉少身边护卫的变化,有些慌张地解释说:“陛下,为了明年开春能通航,是臣命他们继续干活的,因为秋季多雨水,难得这几日天气好……”
  “没关系,没关系,就应该这样才对嘛。”
  刘汉少安慰着说:“哥来,原本就是想看看大家平时怎么干活的,如果河道里的石板水泥是为了让哥看着漂亮才铺的,那和往山上刷绿漆搞绿化有啥区别?”
  众人俱是听得一愣,往山上刷绿漆?这是哪个败家玩意想出来的主意,当皇帝是瞎呀还是傻?
  刘汉少并没有解释,转而又问夏侯惇:“这些人干活都还卖力吧?平时好管理吗?”
  “还行。反正又不用他们打仗死人,平时看守也不苛待他们,还教他们说倍精话,学汉简字。最近咱们不是又有了奖励办法吗?谁干的越多,谁吃的越好,所以有活他们都抢着干。就是……就……”
  刘汉少好奇地问:“就是啥?”
  夏侯惇“羞射”地说:“就是臣的俸禄太少了,想让他们吃好点,也没那么多的钱。”
  刘汉少瞪大眼睛瞅着夏侯惇,就好像瞅着什么稀世罕种似的。敢情惇惇也是个贴钱干活的?
  别看夏侯惇说的随意,他能用且敢用最多的俘虏,其实自有一番道理。首先,夏侯惇高大威猛,面目凶狠,对谁都会有一种震慑。可是了解了这个人之后,就会发现他其实是面恶心善,对待手底下的那些人颇多照顾,谁遇到困难了,送钱送物是常事;哪天干活太辛苦,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见着点荤腥;就算是普通俘虏,干活累了可能也喝过夏侯惇端来的水,生了病可能也得到过夏侯惇的看望。
  并且,夏侯惇亲力亲为,还会撸起袖子和大家一起干活,挖最深的坑,搬最重的石头。尤其是眼睛受伤的时候,虽然没能自个儿把眼珠拽出来再塞嘴里吃掉,但是伤后没两天便又回到了工地上。
  大家都劝他多休息几日,夏侯惇却说:“咱们这条河渠太重要了,早一日连通,就能早一日使凉并富裕起来,到那个时候,百姓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第431章 为曹孟德写的诗
  ……………………………………
  俘虏营里最多的就是凉并的羌胡匈奴,听了夏侯惇的话,真是有人感动的哇哇乱哭,要说让他们拎上刀枪跟着夏侯惇一起去打仗拼命,也许他们还会有点怂,但是让他们跟着夏侯惇一起卖力干活,那绝对没说的。
  夏侯惇可不会豪言壮语,讲大道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类最初的善意打动了所有人,也激励了所有人,这是属于夏侯惇的人格魅力,质朴、纯粹、踏实、肯干。一个泥腿子部长,可能没有那么多智计谋略,动辄便要指点江山,雄伟规划,但是他不顾劳苦,一点一滴的用心做事,使下边的人信服,也使刘汉少信重。
  航道北口还设计有一道水闸,将来除了能够向过往船只收费之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到了冬季可以封闭航道,以免凌汛对航道造成破坏。之前夏侯惇就是从水闸那边匆匆赶来拜见刘汉少的,但是刘汉少已经不打算去看了,因为夏侯惇办事让人放心,并且当场宣布,将此航道命名为“惇惇航道”,通航之日,勒石刻功。
  “汉少……嗯,这个……陛下,能不能把航道的名儿改改?微臣恐受之不起呀。”
  面对夏侯惇的请求,刘汉少还没开始忽悠,怎知曹操抢先说道:“元让啊,惇惇乃是仁厚之意,而此河道,不仅能惠利凉并,更能连通司冀兖青诸州,使大河水道畅通,两岸得益匪浅,正是陛下仁厚善政之举,所以,此名恰如其分。”
  哦……原来不止是为了夸俺,主意还是为了夸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