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帮我攒着,说是给我留着,将来娶媳妇用。”
  说到这里,刘协也有点不好意思,还偷偷瞄了吕玲绮一眼,然后又装作浑不在意地说:“不过她们可不知道我的想法。等将来天下平定,国泰民安,我就拿着这些钱去周游世界。”
  刘备连连点头,大赞刘协洒脱,却又疑惑地问:“那您不是还有渤海封地么?”
  “玄孙哪,你来京城比较晚,不知道这里边的事。当初我的陈留王是皇祖母封的,后来皇祖母故去,何太后将我改封渤海王,只不过紧跟着宦者祸乱,何太后被害,我这个渤海王当然也没去成渤海,大家还是习惯称我为陈留王。后来老哥建立皇家银行,鼓励以爵入股,我就拿王爵换了银行的股份。”
  刘协饶有兴趣地讲完自己的故事,却发现刘备满脸的“不开森”,甚至好像还挤出了两滴泪,不禁疑惑地问道:“玄孙哪,你这是咋了?”
第452章 袁隗的先帝遗诏
  ……………………………………
  “没,没事。烟熏的。”
  刘备一边儿说,一边儿用衣袖擦了擦眼睛,可是不擦还好,这一擦,眼圈反而更红了。刘协心知有异,却又不知缘由,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刘备,所以只能略嫌尴尬地翻动着烤肠。
  稍顷,刘备像是忍不住了,又感慨地说:“二高祖乃是皇家血脉,先帝子嗣,想不到命运多舛,竟然连王爵也失去了。”
  “呵呵,那有啥……”
  刘协原本浑不在意,却听刘备继续又说:“若是先帝天祖与天祖奶奶还在,见到二高祖被削藩夺爵,混迹民间,不知该会如何心痛?”
  刘备所说的“先帝天祖”自然应该是刘宏了,但是所谓的“天祖奶奶”肯定不会是指何太后,而是刘协的亲妈王美人。
  刘宏就不说了,就算他活着,也只会吃喝玩乐,没见对刘协好成啥样。但是王美人不一样,虽然刘协没出满月她就死了,可是哪个孩子能不想妈呢?也许正是因为刘协对王美人没有丝毫的印象,所以在他的想象里,王美人才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美丽,最温柔,最善良的妈妈吧?此时听到刘备提起,说妈妈看到自己如今的样子会心痛,也禁不住心下黯然。
  “二高祖,那边景致不错,玄孙陪您前去欣赏一番,如何?”
  “好啊。”
  刘协也想静静,听了刘备的话,便丢下烤肠用的夹子,起身朝着人少的僻静处走去。
  刘备如形随形,跟在刘协的屁屁后边,又装作无意地问:“二高祖,天祖奶奶年纪轻轻,因何早薨?”
  刘协怅然地说:“害病了吧。听说生下我之后没多久,便害了一场大病。”
  “可是……”
  刘备欲言又止。
  刘协追问道:“可是什么?”
  “可是玄孙怎么听说,天祖奶奶是被人所害?”
  刘协猛然转回头来,冷冷地盯着刘备,一字一句地问道:“你都听说了什么?”见刘备不语,又低喝一声:“说!”
  “玄孙曾听人说,是……是何太后善妒,见天祖奶奶诞下二高祖,心怀忌恨,所以便毒杀了天祖奶奶。”
  怎料,刘备刚一说完,刘协猛然抽出腰间的大兴刀,朝着刘备便劈了过去。事发突然,就算关羽和张飞都是跟着刘备一起来的,此刻却也不可能来得及相救。然而刘备却没有一点闪避的意思,只是用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刘协。
  大兴刀扬在半空,距离刘备也就一尺来远,刘协却没能劈下去,只是双目含泪,也一眨不眨地盯着刘备。
  这怪异的一幕惊动了所有人,但是没有人敢走过来保护刘协或是刘备,包括关羽和张飞。倒是吕玲绮不知何时蹿了过来,先是一脚踹在刘备的腿弯里,使他跪倒在刘协面前,然后便用马鞭劈头盖脑地抽了起来。
  没挨几鞭子,刘备便抱着脑袋蜷缩起来,张飞想要救援刘备,却被关羽悄悄拉住了。离着那边至少得一二十步,万一张飞乱动,惊着了刘协,一刀劈下来。刘备会咋样可就不好说了。
  不知过了多久,刘协缓缓放下刀子,对着吕玲绮说了一句:“回家。”
  吕玲绮还在拼命地抽打刘备,好像怎么着都不解气似的,刘协又大喊了一声:“回家!”
  …………
  孔子曰的好,凡是敢于瞎说大实话的人,就要有直面血淋淋的屠刀的觉悟。虽然刘协的大兴刀没染血,但是刘备却被吕布家的小女娃抽了一顿,这上哪说理去?
  只不过,刘备这顿鞭子也算没白挨,不仅被“反汉少联盟”视为核心成员,还得到了太傅袁隗的亲切接见。
  太傅府。
  这位已经被朝中上下渐渐淡忘的太傅袁隗,此时正坐在厅中上首,左右还有不其侯伏完与河南城管支队长董承相陪,而刘备则坐在下首,既无欣喜,也无惶恐。
  “玄德此次能将真相告知陈留王,使其得知原委,不再受奸佞小人蒙蔽,便是大功一件。”
  “备乃汉室宗亲,为汉室澄清事实,涤荡烟瘴,本属份内之事,不敢居功。只是……二高祖并未表态,不知我等该当如何?”
  袁隗没有回答刘备的问题,倒是伏完接口说道:“其实陈留王已经表态了。”
  “哦?”
  刘备惊讶地问:“不知二高祖如何说?”
  伏完笑着反问:“陈留王没有当场格杀于你,不就是一种态度吗?”
  董承颇为感慨地说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既然是陛下的母后毒杀了陈留王的母妃,陈留王身为人子,若不替母报仇,岂有脸面再立于天地世间?既如此,也只能与陛下反目,兄弟成仇了。”
  刘备面无表情,处之泰然,可是心里却在不停地咒骂:你们这些瘪犊子、小赤佬,信球、哈怂、龟儿子!你们想要蛊惑刘协称帝,挑拨他们兄弟反目,却让我去当敲门砖,知不知道我当时有多危险?刘协要是下手快点,我此刻焉有命在?你们都给老子等着,将来我刘玄德若势成风起,必然把你们一个个都塞到刀口下,倒要看看你们面对屠刀,是何种姿态!
  到底是袁隗鬼老成精,见刘备并不言语,便开口问道:“玄德,老夫听闻,你左耳之伤乃是当年征剿黄巾贼寇之时,被贼将所伤?”
  童渊假扮黄巾这事还是不其侯伏完告诉我的,你这老货能不知道?
  刘备心中腹诽,面上却丝毫不显疑惑,当下又将广宗城外那一战大致复述了一遍。当然,备备也不可能告诉袁隗他们,当时自己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大喊“贤弟,快来救吾!”
  听着刘备言语,袁隗频频点头,末了却又似是随意地说道:“假冒黄巾,射你一弩箭的那员小将,便是陛下的得意门生,如今搜狐内务处的处长,夏天。”
  刘备终于动容,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惊惧与犹疑。“搜狐”可是朝中最为神秘的一个部门,即便是自己给高祖陛下当主簿之时,也仅仅知道御府辖下有这么一个部门的存在,却对其内情一无所知,如果射伤自己耳朵的那员小将真的是搜狐的人,也就不难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查不到了。
  等等,袁太傅是如何得知的?难道搜狐之中也有他们的人?
  刘备不敢询问,袁隗自然也不解答,转而却又说道:“诸君可知?先帝在世之时,嫌恶何氏子,轻佻无威仪,本欲立皇子协为帝,且命蹇硕统领西园兵马,助其登基。怎料蹇硕愚蠢怯懦,行事不密,反被何进知其图谋,将其捕杀。”
  …………
  董承原本是牛辅的部将,后来牛辅所部被李傕吞并,李傕又被高节攻破,一些本属西凉军的将领便被“护送”回了洛阳。自此开始,董承便到处向人说自己是董太后的远房族侄,就像刘备逢人便说自己是汉室宗亲一样,反正董太后已经死了,何氏兄妹也死了,兵荒马乱的,上哪查去?
  最初这么说,也许董承仅仅是想保命,后来看到汉正军不杀俘,还启用了不少西凉旧将,也想为自己谋个前程。但是,不单A级军团没瞧上董承,连B级军团也没瞧上,董承只是混进了城管的队伍。
  再但是,朝廷实际控制的州郡越来越多,城管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两三年的工夫,董承居然从中队长升任大队长,又从大队长升任支队长。当然,这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他说自己是董太后远房族侄的缘故,毕竟之前当过将领,带着城管巡街的本事还是有的。
  可是,能给太后当族侄,那也是一种资本,马腾不是还要抱伏波将军的大腿么?说的时间久了,连董承都以为这事是真的了,甚至有时自己都会幻想,要是自己能够早点来洛阳,帮着“皇姑”整饬朝廷,收拾掉何氏兄妹以及董卓,那自己现在肯定是身份贵重,声名显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常将贪心比忠心,把自己都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对于拉出刘协当皇帝这事,董承是绝对支持的。假如这事真成了,自己岂不是变成了皇帝的远房表舅?
  …………
  回到眼前,听袁隗说出当年的“朝中秘闻”,董承颇为感慨地说:“此事承也有所耳闻,只是众说纷纭,并无实据,恐难教天下人信服。”
  “有!”
  袁隗很肯定地说:“先帝曾给蹇硕留有一份遗诏,明言要皇子协承继大统。”
  随后,袁隗亲自返身前往后堂,取来一个木匣,当众打开,里边赫然躺着一卷诏书。
  “昔日蹇硕被何氏兄妹逼迫,自知难以幸免,便偷偷命人将遗诏送至老夫府中,以期老夫能够辅佐皇子协顺天应命,承继大统。怎料随后又有十常侍作乱,董卓为祸,虽然何氏兄妹先后被诛,但是董卓残暴不仁,不可与之谋。”
  袁隗哀叹一声,既而又道:“董卓擅行废立,老夫本欲顺水推舟,岂知刘辩狡诈,竟将董卓反杀。在这之后,篡位夺权,恣意妄为,行总总荒唐之举,使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奈何其势渐成,老夫也难寻得契机,拨乱反正,再辅正朔。说起来,老夫真是愧对先帝,愧对蹇君。”
  说着说着,袁隗竟然跪下身来,朝着洛阳皇宫的方向磕了个头。
  刘备心里话说:我差一点就信了你的邪!
第453章 皇子协的皮带诏
  ……………………………………
  “朕生于河间国,长于解渎亭,年方十二,承继大位,初到洛阳……”
  袁隗拿出的所谓遗诏就像是刘宏的回忆录,洋洋洒洒近千言,虽然刘宏喜好辞赋,可是死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时昏时醒的,哪还有这份精神感慨人生呢?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这一段:“辩虽为皇长子,然天资轻佻,威仪不恪,无人主之姿,难以承宗庙。协虽为次子,然茂伟邈然,丰下兑上,言不及邪,岐嶷之性,可承洪业,为万世统……”
  话说,这词儿好熟啊,董卓擅行废立的时候是怎么说的来着?
  董卓死的时候董承还在河东,当然不知道他说过什么鬼话。但是,董承知道,只要有了这份遗诏在手,皇子协就可以名正言顺当皇帝,而现在的大汉皇帝刘汉少反而得位不正,成了“伪帝”。
  也许是因为心情太激动,董承捧着遗诏看了又看,然后一不小心就发现自己手上沾染了些许墨色。
  这就尴尬了。
  话说刘宏都死了四年多了,这份遗诏要是真的,起码也得有四年多的时间了吧?怎么着,还掉色儿啊?
  不其侯伏完抖了个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