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这事其实是刘汉少可能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刺激,甭管这个刺激是来自于“反叛者”还是“平叛者”。如果说第六军的设立是为了接管辽州,防止地盘越来越大,黑山军会有人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那么仓促设立第二水军,大概更多的意思还是及早制衡第一水军,别再使他们出现像搜狐那样一家独大的局面。
  黑山军现在虽然还名为一军,其实只剩下了一个师的兵力,一万多人,全压在汉正郡。对外所说,自然是“黑山群贼”被追剿至此,对内却说,黑山军的兄弟们从太行山出来,一路从冀幽打到辽东,也该好好休整一番了。所以,黑山军已经由前驱变成了偏师,除了征剿境内的濊貊人之外,最大的作用便是压制公孙瓒。
  说老实话,对于刘汉少这样的决定,张燕起先是有一些想法的。首先,自己是东北前敌元帅部的副帅之一,而张绣之前只是第四军的副军长,如果成立第六军,自己大可以“改旗易帜”,可为什么要升张绣而不升自己呢?这是不是说明在陛下心里,还是把黑山军与汉正军区别对待了?其次,看着兄弟们一个个都洗白白了,张燕和留在黑山军的兄弟总有一些失落,好像那些洗白的兄弟都熬出了头,而剩下这些兄弟则被遗弃了似的。
  好在徐庶临上任之前,又给张燕画下一个大饼,说公孙瓒对大汉貌合神离,心怀不臣,将来鲜州那个地方,陛下总是要派一个信得过的大将坐镇的。再者,虽说徐庶调任走了,但是魏延还踏踏实实地呆在黑山军,也使张燕得到不少安慰。
  再说水军,连管亥的第一军,战舰舟船,兵员装备都还不够完善成熟,此刻成立第二军水军确实有些仓促,但是刘汉少宁可让他们从学游泳,学打渔开始,最好也是齐头并进。之前可是发生过太史慈调离之事,虽说事出有因,可是将来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甚至更严重的事,该怎么办?
  是惯着他,还是斥责他?
  搜狐一家独大的时候,贾诩能翻云覆雨,要是水军一家独大了,万一管亥有了不满之处,带着水军往大海上一蹿,谁还能拿他怎么办?
  所以第二水军的成立,不仅是洗白了一部分黑山军,更重要的是又与第一水军掺了一回沙子,来回调任了不少兵将,其中以黄盖为最,成为了第二水军的副军长,而管承则调任为第二水军的一个师长,其原有职务由王营接任,倒是王凌乘机蹿了上去,成为第一水军的警卫旅长。
  …………
  说罢东北方面的两个军,再说汉正军新设的第七军,是由原第二军副军长陈冉担任军长,原师参谋长阎圃升任军参谋长,同时由洛阳派出一个弓弩旅,两个山地旅增补第七军,而第七军驻防范围仅有汉中、武都、右扶风。
  这个意图好像有点太明显了,整整一个A级军,就驻防三郡,说白了就是守护着汉中与三辅之间的通道,然后还设置一个陕州支应汉中,这让刘焉刘益州还能睡得着觉吗?
  而第八军则更让人觉得有些可怖,倒不是说它驻防豫州大部以及南阳,而是因为新任第八军的军长居然是王闹闹。
  说到这里,还得先说一下军中其他一些将领做出的调整。
  首先是第一军军长吴匡擢升为军部左副部长,而第三军原军长徐荣则调任第一军军长,另有原第七师师长伍琼,擢升为兵武部右副部长。
  由张辽率部南下,接任第三军军长,负责守御兖州以及豫州部分。第三军原本就有五个师,杨奉反叛也没能带走多少人,这一次张辽过来,不仅能补足缺损,更可以加强第三军的骑兵力量。所以,原本的第三军分成了新三军和新八军,如此还不算完,再从洛阳抽调一个弓弩旅和其他部队,使得第八军还是一个拥有四个师的加强军,比之前的实力更强横许多。
  第五军的杨定擢升副军长,这个可怜的娃,当初因为抱错了大腿,所以得从团长一步一步升起来。朱灵补了杨定的缺,赵勉填了张辽空,所以那位整天保护着蔡琰乱跑的岳饼,岳副旅长,也可以把“副”字去掉了。
  新任的第二军军长是阎行,牛敢则是副军长兼任师长,因为张横升任师长的缘故,所以孙策的警卫副旅长也去掉了“副”字。
  在这里还出现了一段插曲,原本刘汉少想把荀攸调过来给王闹闹当参谋长,因为谁都知道,回头这边肯定得打仗,而荀攸的能力无疑是特别出众的。但是王闹闹觉得成公英不错,跟自己混的熟,欺负着也顺手。然而,第八师的参谋长吕范,在打了败仗,上书请罪的同时,竟然也提到了此事,说自己驻防南阳多时,不管是对南阳还是对荆州,都比别人更加了解情况,恳请总督教部暂缓处罚自己,给自己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刘汉少和王闹闹看到这封奇葩的请罪书,一商议,得了,就是他!甭说处罚,还以吕范临危不乱,率众反扑为功绩,直接升任第八军参谋长。
  八个陆军,两个水军,使汉正军A级军团的兵力直升至五十万,虽然两个水军只是有军级编制,加在一起也没有一个陆军人多,但是第四军、第八军都有四个师,并且第五军还要加上吕布的一个重骑旅。
  只不过这一次弓弩师和山地师彻底被抽调一空,使曹性与胡车儿都变成了光杆师长。刘汉少顺势做出调整,连同没有送去第三军的魏续一起,将三人全部转到了北邙军校做教官。但是,他们不仅要教授军官,平时也还会各自训练一个师的储备兵员。也就是说,以后的北邙军校不仅培养军官,也培养各个兵种的兵士,相当于储备了一个军。
  这个阵势吓不吓人?
  可惜最知道厉害的段煨已经死了,否则他也许就会告诉别人,当初就是王闹闹带着陈冉、张辽出弘农,把自己给送到京师的。而如今,依旧是陈冉、张辽、王闹闹,全部压在了南边一线,也许这就是刘汉少对于这一次的反叛事件做出的最重要调整吧。
  粗话的,没了三国,却还要打一场南北战争,是么?
  …………
  新任的南阳郡长是陛下的主簿,诸葛瑾。
  甫一到任,诸葛瑾便立刻前往汉正军实际控制的各城各县,甚至是各个乡村,安抚规劝先前因为躲避战乱而四处逃散的百姓,让他们不要担心害怕,更不要背井离乡,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百姓们知道这两年朝廷种种新制度带来的好处,可是好处再大也不能要人填命啊。叛军从这里路过的时候,刘备命人裹挟了不少的百姓,董承、伏完等人不解其意。
  咱们现在应该尽快前往长沙,裹挟这些百姓只会耽误行程,又有何用?
  刘备说咱们的队伍之中,有不少的公卿家眷,走得再快也有被汉正军追上的可能,但是,汉正军不会肆意杀戮百姓,把这些人放在队伍后面,就等于咱们有了一层层肉盾,可以一次次阻拦汉正军的追击。
  太傅袁隗深以为然,大赞刘备大才,于是便有了数万百姓不堪忍受“北朝伪帝”的残暴,感念安南将军刘玄德宽厚仁德,自愿追随“汉室正朔”南下之说。后来还有一些喜欢胡七八扯的史学家将这一事件称为刘备版“衣冠南渡”。
  但是汉正军并没有追击,那些“不幸的”,没能感受到刘安南宽厚仁德的百姓,因为恐惧战乱,纷纷想要逃往洛阳或是颍川,诸葛瑾费了好大的劲才遏制住这股势头,逐步恢复百姓们对朝廷的信心。
  然而也仅止于此了,这一年的冬天注定比往年更加寒冷漫长,惶恐之中又带着一份诡异的死寂。
第465章 哥去东北玩泥巴
  ……………………………………
  冬天不是不能打仗,但是粮草补给困难,天气恶劣,影响交通以及兵士的健康,使得冬天打仗往往事倍功半。
  目前这些“朝廷叛逆”们的意图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躲到大江之南,另外再立一个小朝廷。然而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个“叛逆的小朝廷”,不仅会隔着一条大江,更隔着益、荆、扬三州,所谓的“刘氏三牧”。
  如果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出兵,引起三牧恐慌,出兵对抗,该怎么办?岂不是等于一手把他们全都推向了那个叛逆的小朝廷?
  也正因如此,当时军部才下令徐荣,停止追击。
  后来刘汉少与三府商议,也统一了意见:只要刘协一天不称帝,暂时就不出兵。只管调兵遣将,暗中布置,做好打的准备,同时可以采用一些别的手段,再争取、拉拢一下那些州牧、刺史。
  老实说,这么做有一个弊端,就是给了那些“朝廷叛逆”喘息之机,使他们有可能在江南站稳脚跟,甚至是巩固扩大出一个势力。但是反过来说,这一次的集体出逃,除了史阿的背叛,不是也包含了贾诩、郭嘉等人的顺水推舟么?这其实就是郭嘉常说的“拔钉子”,就是要让他们带走一拨“新房子里的老垃圾”。
  王允在太原杀人,陈宫在兖州灭国,黑山军更是把冀幽搅了个天翻地覆,只有经历过战争洗礼或是血腥清洗的地方,才更容易整合治理,重新上路。
  起先刘汉少不仅无法接受贾诩、郭嘉这种激烈的方式,也无法理解其他人的反应,高节、戏志才他们可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任由贾诩、郭嘉瞒天过海,事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再者还有杨彪、王允这些人,他们也都是老牌士族,为什么能够默许、纵容贾诩、郭嘉?
  后来随着军政各种调整,真相也渐渐浮现出水面。无论先前是寒门还是豪门,利益都要重新分配了,已经爬上位的,要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已经分到蛋糕的,也要保护好自己碗里的食儿。
  戏志才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争夺权利了,哪怕仅仅是出于公心,出于对国家负责的态度,也会选用那些自己看得上眼的才干之士。
  而杨彪他们在刘汉少持之以恒的忽悠之下,不仅思想渐渐开始转变,就算是累积的财富的方式也由占有土地、仆役逐步转变到了工商实业,甚至是投资业、银行业方面。比起从前那些土鳖,着实土豪了不少。
  咋滴,把土鳖们都喊来分蛋糕,这一块块切出去的,不心疼啊?
  尤其是老杨,“四世三公,祖传爱卿”,可到了他这一辈儿却混成了“欠债首相”,国家要回购土地,逼着相府朝银行借钱,真要是由着陛下的法子一统天下,南方的豪门大族还有多少?国家又得花多少钱回购土地?
  肯定自己到死都还不完欠账!
  而现在呢?
  太傅袁隗呼啦啦领走了一帮子人,偏偏这些人又不能把万贯家财都带上,之前卖地的钱不用还了,各种投资的股份红利不用分了,银行里边积存的财产冻结了,再把家一抄……仗都还没正儿八经的开始打,国家就先赚了一笔巨资。
  所以,贾诩、郭嘉此举是符合刘汉少这个朝廷里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更加符合刘汉少的利益,只不过先前是他的脑袋瓤儿拧不过这个弯儿。这情况就好比刘汉少是个坐车的,大家都是拉车的,可是拉车的没有提前打招呼,就顺着大路拐了个弯儿,所以使坐车的被闪了一下腰。
  当然,这种说法其实很无情,因为发动一场战争,是要很多人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也许,也包括刘协的生命。
  …………
  天下大势,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