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箍梢杂行У乇;ず没鹨┑拿孛堋5冉创蚰前锫页荚糇拥氖焙颍勖侵灰殉汕贤虻乃嗟抢镆蝗樱疾挥眯值苊瞧此蓝岢牵亲愿龆屯督盗耍 
  刘汉少深以为然:“你娃说的对呀!”
  咱们现在不急于全面开战,首先是为了稳固好自己内部,跟人约架只能带着自己的兄弟去,不能带着别人的兄弟去,对吧?
  然后还要筹措好军粮,以前平定一个凉州,都差点没把卫总需难为死,虽然这两年情况好转不少,但是仗越打越大,要是一下弄几十万,走到半道没粮食了,那还让兄弟们打个屁呀?
  最后就是你堂堂诸葛亮研发的新型武器了,有了这些东西,咱们能省多少事?能少死多少兄弟?就连抚恤金也能节约出一大笔钱来!
  当然了,刘汉少是不会把最后一句话说给诸葛亮听的,因为这娃太容易骄傲,容易嘚瑟了,要是没点看家的本事拿捏住他,估计过不了多久,自己这个师傅就得反过来被他教训。所以在对诸葛亮发明的“水泥三弹”做出肯定以及夸奖之后,刘汉少又向他提出了不少新问题。比如火药的比例有没有达到最佳的爆炸效果?如何配比才能保证燃烧弹更易于燃烧,烟雾弹才能放出更大的烟?为了使火药快速充分的燃烧,是不是还可以多想一想别的好办法?
  最后,刘汉少甚至告诉诸葛亮,你现在玩的这个玩意儿,其实很一般,这世上还有很多东西,调配出来,爆炸威力更惊人,更恐怖。
  果不其然,听了刘汉少一番高谈阔论,诸葛亮立刻又变的谦虚乖巧起来,但是也没有被一个个问题吓到,反而像充满斗志的小猎狗似的,追着刘汉少不放,崇拜的同时又哭着喊着要新配方。
  可惜呀,化学对于学渣来说,那就是魔法!刘汉少要是能知道别的配方,还至于让诸葛亮鼓捣眼前这些玩意么?所以只得拍着诸葛亮的肩膀说:“娃呀,孔子曰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真应该去听一听谐和道,不仅能让你学会谦虚、友爱,说不定也能让你发现隐藏在世间万物之中的自然大道!”
  关于这一点,倒也不算是刘汉少随口胡说,毕竟“黑伙药”就是原本那些修道炼丹之人无意中鼓捣出来的,假如把诸葛亮忽悠的去当了业余小道童,就凭他那个妖孽般的聪明劲儿,指不定能炼出点啥呢,对吧?
  …………
  “教育过”诸葛亮,从北邙山里出来,刘汉少又驱车前往工学院研究所。括弧,马车的车。
  此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司马懿,二是为了小喇叭。
  自从被吓尿过一次之后,经过刘汉少一番开导,虽然没有就此消沉,但是司马懿始终认为自己是被诸葛亮比下去了,心情郁郁。想想也是,诸葛亮都已经开始独挑大梁了,司马懿还整天领着蒲元和黄月英玩呢,能不郁闷么?
  其实这也不赖司马懿,主要是刘汉少一直没有找到能够让他持续研究的项目。前段时间打发他去研制打火机、线香之类的玩意,现在打火机都配备到军队上去了,人家研制线香的时候还顺便发明了一种压面条机。就是像那个手压水泵似的,只不过出水孔变成了细密圆孔,香泥放进去,利用杠杆原理,压出来晾干,就是线香。同样的道理,面团放进去,压出来就是面条。
  他们管这种面条叫什么来着?
  饸饹面,对吧?
  但是司马懿现在又没得玩了!
  人类难得长出这些个妖孽脑袋,自己又难得把他们的人生之路都掰弯了,要是不能好好的安排安排,咔嚓一声给掰折了,岂不可惜?
  再说小喇叭。
  千人同唱《天尊颂》见过没?
  那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
  但是,自从谐和道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生意越来越好之后,史老道就经常向刘汉少抱怨,说是听道的人太多,传道士们就算嗓门再大,很多坐在后排的道友也照样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使得传道士们传播道法,往往事倍功半,也就是大家一起唱唱歌,还算有个互动。
  其实这种感觉不用史老道抱怨,刘汉少也深有体会。自从成立汉正军开始,每次去军营慰问将士,与兄弟们打成一片,想要训个话都得扯着嗓子喊。
  拿个喇叭口?
  收效甚微不说,形象也不好看,对吧?
  所以刘汉少就想着,要是能鼓捣出一个扬声器就好了,哪怕就是那种会吆喝“收破烂,收旧家具、旧家电,收旧手机、长头发”的玩意,也行啊!
第494章 会说话的纸盆子
  ……………………………………
  来到研究所,刘汉少照例受到了小妖孽们的欢呼与追捧,并且因为带有好吃的,还额外收到了黄月英的高度赞赏。然后刘汉少拿着一条羊毛巾,逮着黄月英的小脑袋就是一通猛揉。
  黄月英还没顾上把好吃的咽进肚里呢,瞅着自己变的像黄毛狮王一样,好好的头发一根根全都炸起来了,也不知道是想哭想笑,还是想揍师傅一顿。
  刘汉少这也是没办法,因为现在不是流行削发明志嘛,司马懿和蒲元的头发都太短了,害怕揉起来效果不大。
  而后,就在黄月英暴走之前,刘汉少一本正经地说:“都看见了吧?这就是为师……当年教过你们二师叔和三师叔的……摩擦起电掌……升级版!”
  黄月英生生把塞了一嘴的好吃的硬咽下去,还是没想好到底要不要揍师傅,却看到刘汉少又神神秘秘地说:“其实呢,这就是静电,一般情况下,没啥鸟用。”
  毕竟蒲元年纪最小,心里藏不住事,闻言立刻问道:“师傅,那是不是还有动电,很有鸟用啊?”
  动电?
  差不多吧。反正那玩意儿挺危险的,谁乱动就电谁。
  “小元说的没错,今天师傅就要带你们做一个很有趣的实验,让你们认识认识有用的电!”
  就算是那种会吆喝收破烂小喇叭,也得用电,所以刘汉少一下子还真急不来。
  小妖孽们一边搂着好吃的,一边按照刘汉少的吩咐找来了铜板、铅板和铜线,还有茶杯、清水和食盐。然后司马懿负责把铜板、铅板用铜线连接起来;蒲元负责把茶杯围成一个圈,再把司马懿接好的铜板、铅板搭在茶杯上;黄月英负责往清水里搅拌食盐,还时不时的问刘汉少倒多少盐合适?
  师傅上哪儿知道倒多少合适呢?
  随便吧。
  等到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刘汉少把小妖孽们都赶的远远的,亲自往茶杯里添加盐水。小妖孽们不解,师傅,您就是倒个水,至于这么哆哆嗦嗦,小心翼翼的么?而后,小妖孽们纷纷围上来,惊讶地发现,茶杯里的水慢慢的冒出很多小气泡,并且,越冒越多。
  刘汉少故作随意地说:“德为,你去看看那根铜线有啥反应。”
  司马懿走到桌子对面,捏起一根铜线看了看,非常诚实地说:“师傅,没啥反应啊。”
  刘汉少悄悄地拉着蒲元和黄月英向后撤了两步,又问了一句:“另一根呢?”
  司马懿闻言,浑不在意地又捏起另外一根铜线,然后整个人猛一激灵,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后蹿了出去,并且拖着哭腔大喊:“师傅,咬人哪!”
  此举不仅吓懵了蒲元和黄月英,甚至惊动了在外面站岗的典韦和杨修,两个人直接就蹿了进来。尤其是杨修,心里还有很多想法。
  怎么个意思?
  汉少把司马懿给咬了?
  瞧那娃可怜劲儿的,难道这是师傅惩戒徒弟的新办法?
  因为司马懿一激灵,已经把铜线从茶杯里拽出来扔地上了,所以刘汉少看到来了新的实验对象,指着地上的铜线对杨修说:“徳祖,把它放杯子里。”
  杨修多机灵啊?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瞅着司马懿那个可怜劲儿,料定其中必有古怪,所以小心翼翼地捡起铜线,愣是远远的给扔回了茶杯里。
  眼瞅着整人大计没能得逞,刘汉少不耐烦地说:“出去,出去,你们都出去,别耽误哥给徒儿们上课!”
  …………
  没错,刘汉少带着徒弟们做的这个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个盐水电池。每一个杯子里有一块铜板、铅板,就等于是一块电池,因为串联的多,所以电压就高。但是现在又没办法测电压,所以就只能拿徒弟来做活体实验了。
  当然了,刘汉少也不纯粹是为了整治司马懿,毕竟这个东西很危险,要是以后司马懿想要玩的好,就得给他先长长记性才行。胆大又粗心的当不了电工,一不留神就能被送到那边去,反而是像司马懿这种有过尿裤经历的特殊人才,才是上佳之选。
  “再当一回然”,虽然现在没啥用电保护,可是通电的铜线就是搭在水杯里的,像司马懿那样一激灵,也就把它拽出来了,所以不用担心真的有危险。
  要么说好奇害死猫呢,明明司马懿已经被电了一回,但是趁着刘汉少驱赶杨修他们的空儿,蒲元已经捏住了两根铜线,居然还兴奋地对刘汉少说:“师傅,麻麻的,好舒服呀!”
  你娃上这儿电疗来了么?
  刘汉少脑门黑线,终于开始反思,把这个玩意儿弄出来,让一群小娃们去瞎鼓捣,究竟是对还是错?
  “找你爹去,弄个圆铁环来!”
  “啊?啥铁环啊?”
  当初司马懿发明指南针,最初用的是天然磁石,但是天然磁石性脆,不容易打磨成型,刘汉少告诉他,把铁针与磁石摩擦,进行磁化,铁针也能变成磁针,所以后来批量生产的指南针,用的都是磁化过的铁针。
  现在刘汉少要做小喇叭,需要用到圆环磁铁,也不知道用磁化铁环行不行,反正也是实验,慢慢来吧,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此时天色已晚,交代徒弟们准备下一节课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刘汉少就先行回宫去了。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天才刚蒙蒙亮,司马懿便驾驶着一辆木牛流马,带着蒲元和黄月英赶来永安宫。无他,就怕师傅事多,忘了去给他们上课。
  徒弟们此举使得刘汉少颇感欣慰,多好的娃呀,多么努力上进,多么热爱学习!
  好吧,也许这些小妖孽们并不是热爱学习,只是好奇爱玩罢了。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学习原本该有的样子呢?
  在皇后师娘们亲切而又慈祥的照料下,小妖孽们与师傅一起吃了个早饭,然后便拽着师傅直奔研究所。
  做好的铁环已经被司马懿和蒲元轮流在磁石上摩擦了半夜,漆包铜线也已经准备好,就等着刘汉少来缠线圈了。千万别小看汉朝工匠的技艺以及贵族的奢糜,别忘了“金缕玉衣”这种东西,“金缕”就是“金线”,所以造出漆包铜线,工匠们表示没压力。
  先让司马懿把圆环磁铁固定在导磁柱上,也就是俗称的“T铁”上,刘汉少拿着漆包铜线往一个空心硬纸卷上,一圈一圈挨着缠,准备制作“音圈”。等到黄月英看会了,便交给她去缠,自己再带着蒲元,找来纸张,准备做“纸盆”。
  毕竟太超前了,虽然小妖孽们都知道自己的活该怎么干,但是对于它们的作用却是一点也不知道。黄月英还十分严谨地问:“师傅,这要缠几圈呀?”
  刘汉少随口说:“就缠一百圈吧。”
  然后黄月英就低着头,瞪着眼,去数刘汉少先前缠过了多少圈。
  “纸盆”或者叫作“音盆”,用一个大圆片,中间挖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